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现代战争中如何打好夜战?

首页

现代战争中如何打好夜战?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5-14 23:56:55
      夜战,是指军队在天黑后到天亮前的时间内所进行的作战活动。在战争的历史长河中,夜战曾经让许多军事将领为之头痛,也让不少的军事将领因为它而名垂千秋。它在以往战争中是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代名词,而在军事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拥有高技术夜战装备的军队,已由过去怯于夜战变得敢于夜战,更加强调昼夜连续进攻,企图凭借夜视技术优势战胜对手。
      夜战战术在现代战争中被更为广泛地运用。 谁主宰夜战,谁就将赢得战争 战争的实践证明,夜间战斗是典型的“非对称战斗”。在战斗中,敌对双方谁能充分地利用夜暗条件,就意味着谁能把握夜间战斗的主动权,进而赢得战争的胜利。 昨夜,夜战让我军在历次战争中所向披靡 回顾我军征战史,夜幕一度成为我军多数战役、战斗的掩护神,使我军在历次战争中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处于力量弱势的我工农红军经常利用夜幕作掩护,神出鬼没,摆脱强敌的跟踪、围堵,或乘敌疲劳、不备、分散等有利时机,以突袭、奔袭等手段,集中兵力将其各个歼灭。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在长期的敌后游击战中摧毁敌据点、交通线,袭击车站、码头、机场等重要目标的破袭战,也常是利用暗夜展开的,如1937年10月,八路军第129 师769团以一个营为突击队,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焚毁敌机24架,歼敌100余人。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我人民解放军力量的不断壮大,夜战的规模也逐步扩大,手段增多,除采用偷袭外,强攻成为夜战的重要手段。1948年,在我华东野战军7天 7夜解放洛阳的战斗中,第三纵队一个营在火力的掩护下,利用暗夜,采取连续爆破、分段突击和交替前进的方法,一举突破洛阳东门,取得了胜利;1949年4~5 月间的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利用暗夜,先后突破国民党军“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
      抗美援朝作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常常昼伏夜出,给美军以出奇不意的打击,令美国大兵胆战心惊,乃至发出“月亮是中国人的”感叹! 今夜,美军从“月亮恐惧症”到“夜战主宰” 在195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196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美军不适应对手经常发起的夜间袭击,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
      在这两场战争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美军形成了惧怕夜战的“月亮恐惧症”。但从1980年代开始,美军非常重视夜间作战,随着夜视器材的不断发展以及夜战手段的日趋成熟,美军的“月亮恐惧症”日趋减弱,反而更盼望在“月黑风高”之时进行战斗。美军认为:在必须胜过其潜在敌手的竞赛中,几乎没有一项优势会比夜战优势能带来更大的好处,夜间作战能发挥其技术优势,有利于达成突然性和保持进攻的锐势,掌握战场主动权,以较小的损失换取比白天更大的成果。
       在近些年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中,美军成功实施了几次“漂亮”的夜间突袭。在入侵格林纳达时,美参战人员均使用第二代微光夜视器材,主战飞机均装备有全天候搜寻雷达和红外夜视仪,夜间能及时发现和准确打击目标。在海湾战争中,美空军倚仗精良的夜视装备,38天的大规模空袭均在夜间发起。
       目前,美陆军作战部队装备有30万件各种型号的夜视器材,如夜视瞄准镜、热成像仪、遥感器、微光和红外夜视仪等。绝大部分夜视器材性能优良,使用方便,具有穿透云、烟、雾和识别伪装的能力,作用距离一般在300~ 4000m,有的甚至达到10000m以上。
      美军同时还非常重视夜视、夜瞄器材的运用,在夜间晴朗时主要使用微光夜视器材,如遇风沙雨雪或敌人施放烟幕则使用热成像器材或雷达。海湾战争中,美军将几十种高技术夜视器材用于夜战,其中用于空间侦察的长曲棍球卫星采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克服了侦察卫星黑夜不能拍照的缺点,可在夜间不间断地提供战场图像情报。
      美军现自称为“夜晚的主宰”。 明夜,夜战仍将是获取战场主动权、赢得战争的利剑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夜视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战场上的广泛运用,以及夜战手段的日渐完善,世界各国军队的夜战能力都有了极大提高。特别是进入 199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军队都装备了先进的夜视器材,使夜战由过去的辅助作战样式上升为重要的作战样式。
      从战术角度看,现代空间侦察技术的发展,致使可达成突然性的夜战成为优势装备军队的一般而正确的选择。拥有优势装备的一方尽量通过昼夜无间隔的“全天时”作战,以低代价获得高效益。纵观1980年代局部战争,实施夜间突袭已成为优势装备军队对付劣势装备军队的 “杀手锏”。
      昼夜战场这种“主属易位”的新格局,使得劣势装备军队与优劣装备军队的夜间较量进入了一个“地位转换时期”。现代夜战已不再仅仅是一次战斗的战术手段,随着军队夜间打击能力和机动性的提高,战役乃至战争的重要阶段均可在夜间进行。未来作战,夜战必将具有更为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它仍将是获取战场主动权、赢得战争的利剑。
       夜战战术在现代战争的运用 “技术决定战术”,随着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夜战武器也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夜战战术的运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立足强攻,力争奇袭 以往传统夜间作战中,由于敌对双方的夜视器材和装备都不发达,夜间奇袭往往能取得较好的作战效果。
      随着各种夜视器材不断更新与完善,现代战争中夜战也相应地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规模兵团强攻作战必将取代小分队的袭击作战而成为夜间作战的主要样式。 立足强攻,不是不讲究行动的秘密性和攻击的突然性,而是着眼于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靠巧妙用兵,在某个局部形成绝对优势的兵力,选择对我有利的地形,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把战斗胜利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
      当然,在现代夜战中,有利于奇袭的战机还是存在的,因为夜视器材再先进,也有其局限性,夜暗对作战行动的影响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且还可以通过谋略手段来创造战机,所以奇袭战法仍是有所作为的。因此,既要立足于强攻,又不要放弃有利条件下的奇袭,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也就是说,奇袭时要有强攻的准备,强攻时要有随时转入奇袭的意识,还可以同时在某个地点强攻、某个地点奇袭。 电子先导,软摧硬毁 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证明,电子战在现代战争及未来战争特别是在信息作战中的地位、作用日益突出。现代战争实践表明,仅仅使用电子战,就可使敌人侦察失能、信息中断、雷达迷盲、武器失控、指挥瘫痪,同时也可对敌心理进行摧毁。
      海湾战争后,在美国《国防部致国会的最后报告》中写到:通过美军强大的电子攻势,“在短短的几小时之内,伊拉克领导机构的关键部分、指挥与控制网络、战场防空系统等都陷于瘫痪状态” 。电子战已成为战略要素和战斗力的倍增器,通过电子战,使整个战场网络乃至整个国家或军队的信息作战力量瘫痪不再是神话。
       美军进行的几场局部战争中的夜战,均以电子战为先导实施“软杀伤”,瘫痪对方的防空系统,为夜战的顺利实施打下基础。在空袭利比亚的夜战行动中,美军首先使用3架先进的EF-111A和4架 EA-6B电子干扰机配合攻击直升机对利比亚的预警雷达网实施突然的电子干扰,掩护己方攻击直升机升空飞行,同时引诱对方的雷达开机。
      随后发射了40余枚高速反辐射导弹,攻击的黎波里和班加亚的地空导弹发射基地,摧毁多部萨姆-5导弹制导雷达,使利比亚雷达和地空导弹基本上陷于瘫痪。紧接着F-111F飞机和A-6E飞机又对利比亚的重要军事目标进行攻击。当发现利方雷达跟踪时,立即发出信号,由EF-111A电子干扰机实施干扰,同时海军飞机发射反辐射导弹进行压制,保证了夜间空袭行动的顺利进行,仅用18分钟就摧毁了利比亚的重要战略目标。
      海湾战争更是如此。空袭前夕,美军投入EA -6B和EF-111A电子对抗机60余架,实施24小时连续干扰。 火力先行,兵力随后 空中袭击、火力突击以其不直接与敌接触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减少己方伤亡,达成最大作战效果,同时空袭兵器、火力突击弹药大都集成了夜视技术和巡航制导技术,可以不受或减少暗夜的影响,因而空袭作战成为现代战争夜战的首选作战样式。
      纵观近期几场局部战争,无一不是先以夜间空袭揭开战争序幕的,科索沃战争更是如此,空袭作战唱了独角戏,以78天空袭作战而结束战争。在空袭达成既定作战效果后,地面部队随之利用夜暗的掩护对敌发动攻击,如海湾战争中“左钩拳”行动的成功,先期空中袭击、夜暗和沙漠风沙天气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弱势方立足近战,发挥优长 现代夜战,拥有高技术兵器的一方必将倚仗其远战兵器的优势,采取远近结合、以远战为主的方式,对敌方实施多层次的打击。为了削弱拥有高技术兵器一方的远战火力优势,歼灭其战役纵深的重要目标,弱势方必须集中有限的高技术兵器和远战火力,对高技术之敌实施有重点的远距离打击,以达到以远制远的目的。
      但是,对于劣势一方,不应把远战作为主要方式,而必须以近战为主。在夜战中以近战歼敌,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近战兵器的优势,避敌之长,击敌之短。为此,劣势一方需采取以下措施:尽量就近用兵,缩短部队战场机动距离,快速构成打击部署,以减少敌火力的杀伤;采取小群编组、利用地形多路接敌、隐蔽渗透与强行楔入相结合的方法,快速贴近强敌;利用强敌急于寻找主力速战速决的心理,采取各种欺骗措施,诱其接近。
      一旦与其接触,就要紧紧咬住不放,迫使近战。 运用夜战战术 亟待解决的问题 夜间战斗由于能见度不良,部队的机动、协调和打击能力受限。现代高技术夜视、照明器材广泛运用于战场,提高了军队夜间作战的能力,但不能完全改变暗夜对战斗行动的影响。
      因此,夜间战斗应根据夜战的特点和要求,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周密组织,充分准备,以积极的战斗行动夺取夜间战斗的胜利。 如何发挥轻武器的最大效能 充分发挥各种武器对敌的杀伤效能,是夜战战术得以灵活运用的重要条件之一。由于夜间能见度较差,射手的视力范围和分辨能力大大降低,发现目标困难,瞄准目标也困难,从而大大降低了各种武器的射击效能。
      根据夜间轻武器的射击特点,射手要熟练 地掌握夜间射击的技能和技巧,才能发挥轻武器的最大效能。 一是对闪光目标射击 闪光目标是战场上最常见的目标之一,敌对双方在短兵相接时,轻武器的发射都会出现闪光,因此迅速、准确地捕捉闪光目标能提升轻武器射击的精度。
      而轻武器在对闪光目标射击时,由于轻武器各自配置不同的瞄具,其技能、技巧也有所不同:一种是利用缺口式瞄具瞄准。这类轻武器射击时,其动作要领可归纳为:套、晃、降、平、扣。套,即瞄准时,保持枪面平正和正确贴腮,将枪指向闪光点,首先用准星护翼套住闪光点;晃,用准星护翼套住闪光点后,左右轻微晃动枪口找准星;降,找到准星后,将枪口慢慢垂直下降,当准星稍低于缺口时便可看到缺口;平,将准星在缺口内慢慢上升使准星与缺口平正,构成正确瞄准;扣,构成正确瞄准后,均匀扣压扳机,果断击发。
      另一种是利用觇孔式瞄具瞄准。这类轻武器射击时,其动作要领可归纳为: 套、找、平、扣。套,瞄准时,保持枪面平正和正确贴腮, 将枪指向闪光点,用觇孔套住闪光点;找,套住闪光点后,微动枪口找准星 ;平,找到准星后,稍降准星,使准星位于觇孔中央,构成正确瞄准;扣,构成正确瞄准后, 均匀扣压扳机,果断击发。
      再一种是利用瞄准镜瞄准。现代轻武器大都可加装各种瞄准镜,在夜间射击中,一般是利用微光瞄准镜或红外瞄准镜。在利用微光瞄准镜时,首先将开关扳到“开”的位置,用眼睛轻轻顶压目镜上的眼罩,使眼罩内叶片打开,此时应能看到目镜内荧光屏发出黄绿光,根据射手的视力,调节目镜视度,使微光瞄准镜内分划像和屏面闪烁点最清晰,然后对准目标,根据目标距离调焦,保证观察到一个比较清晰的目标图像,再调整距离分划,构成正确瞄准。
       二是照明射击 照明射击也是在夜间作战中轻武器射击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一般是采用缺口(觇孔)式瞄具实施瞄准,不宜采用微光瞄准镜射击。夜间在照明条件下射击时,通常将表尺定在“3”的位置(狙击步枪则定在“4”的位置)。如照明时间较长,能看清目标时,同白天一样迅速向目标瞄准射击;如照明时间短促或目标较模糊时,可将枪概略指向目标射击,也可利用目标附近比较明亮的背景,构成准星与缺口(觇孔)的正确关系后向目标实施射击。
       如何对抗敌方的夜视武器 积极与敌夜视武器作斗争是减少伤亡和损失,甚至是取得夜间战斗胜利的重要因素。夜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目标与背景之间反射或辐射光线的差别成像,从而分辨出目标。当目标与背景间没有差别或差别很小时,目标就被“淹没”在背景中,难以鉴别。
      由此,只要采取灵活有效的伪装方法,降低目标与背景之间各种物理因素的反差,并辅以灵活的战术欺骗手段,就可对抗敌方的夜视武器。要在掌握敌夜视武器使用情况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手段,打防结合与其作斗争。 一是摧毁敌夜视武器 摧毁敌夜视武器是与敌斗争最有效的措施,它与摧毁、压制敌人的指挥机构和兵力兵器是一致的。
      充分运用各种情报信息,在查明敌夜视武器配置位置和使用规律的基础上,组织火力和兵力实施打击或袭击,将其摧毁。火力摧毁,主要以航空兵、炮兵等火力,摧毁不同距离上的敌夜视武器;兵力摧毁,主要以侦察兵渗透或袭击分队渗入敌人阵地,以袭击行动摧毁或破坏敌夜视武器。
       二是实施电磁干扰破坏 可事先集中电子对抗器材,对敌来袭夜视武器实施积极主动的干扰,使其不能准确获知己方兵力兵器的具体方位,同时也为己方火力打击创造条件。 三是实施光亮干扰 根据夜视武器对强光特别敏感的特点,以各种光源对其突然实施照射,使其损坏、致盲或降低效果。
      实施光亮干扰是与敌夜视武器对抗的有效方法之一。战斗中,只要情况允许,就应对敌实施光亮干扰,以降低敌夜视武器的作用。光亮干扰一般使用可见光干扰,如灯光、火光、照明光、燃烧弹、喷火等强光刺激手段,形成“强光遮蔽”;也可利用红外光干扰,即使用红外光照射敌夜视武器。
      实施光亮干扰,因光源暴露后易受到敌火力袭击,所以掌握干扰时间,实施断续照射,并及时变换位置。 四是使用烟幕实施迷盲 烟幕能降低红外、微光夜视器材的透视能力,在战场上有计划地、适时地施放烟幕也是对付敌夜视器材的有效方法。可通过设置火带、强热源,或人工施放烟幕,当没有制式发烟器材时,也可通过点燃废旧轮胎、橡胶制品、原油等方法,利用其燃烧产生的大量浓烟和强烈的红外辐射来干扰敌红外侦察。
      夜间施放烟幕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施放在敌前沿和阵地内,用以迷盲敌人,通常由炮兵发射发烟弹实施;另一种是施放在自己战斗队形的前方,用以掩护自己的行动,可用各种发烟器材实施。 五是广泛实施伪装欺骗 广泛采取各种伪装欺骗措施,使其不能发现或使其判断错误。
      首先,要尽量利用地形、地物、植被和背景斑点等自然条件进行伪装,以阻碍敌人的观察视线,造成夜视器材的观察死角。其次,当地形、地物不能彻底隐蔽目标时,应辅以人工伪装,如利用植物、泥土编扎,或利用白灰、煤矿灰、废机油涂抹,制成就便伪装器材。第三,在无地形可利用时,以人工伪装为主,实施综合伪装,可将目标隐蔽在较暗的背景下,并在前面设置隔热材料(石棉布、玻璃纤维布、聚氯乙烯泡沫纸等),对付敌中红外热像仪侦察;或对目标进行冷却使之与周围环境同温,尔后在遮障前设置与背景相一致的迷彩、植物或烟幕,以对付近红外和微光夜视仪的侦察。
      第四,通过佯动,设置假目标来欺骗迷惑敌人。暗夜通过佯动,隐蔽真实的意图,使敌判断失误,是战场中最常用的方法。夜间利用各种简易器材制作设置假目标,可以有效地欺骗敌红外和微光夜视仪侦察,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如在土坑、弹坑、掩体中设置铁板、铁皮等模拟步战车;利用钢管、废旧轮胎等模拟牵引火炮和导弹;利用角反射器模拟车辆、坦克、桥梁。
      同时,在假目标内增设相应的热源,如电瓶、炭炉、汽油炉、热水瓶等,还可欺骗敌中红外热像仪的侦察。在示假时要注意各种假目标的“逼真度”,施以不完善的伪装使之若隐若现,才能更好地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诱其上当。 。

    1***

    2007-05-14 23:56:55

其他答案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