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长命百岁的秘诀是什么?

首页

长命百岁的秘诀是什么?

现在长命百岁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但并不是人人都能长命百岁。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其他答案

    2005-03-28 07:24:50
  • 我家是五世同堂的家庭。有百多岁的老人(也上过报纸的),七、八十岁的人在我家还不能称为老人。再过几年就要六世同堂了。
    长寿最主要的是遗传吧?生活上没有什么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也可能是自己没太在意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吧?有一点是不知是不是不同,就是:吃苦、好动、不嫉妒。

    h***

    2005-03-28 07:24:50

  • 2005-03-21 21:37:36
  • 人的命天注定,饭后百步走活到99,
    话说回来你认识的人都老死了就你活着有啥意思啊 会悲哀的
    想想你那么老的样子,相信你不会愿意活那么久的对吧

    狮***

    2005-03-21 21:37:36

  • 2005-03-20 17:45:20
  • 规律

    快***

    2005-03-20 17:45:20

  • 2005-03-20 16:30:19
  • 顺其自然啊!刻意追求的东西不一定能得到,太辛苦了啊~

    1***

    2005-03-20 16:30:19

  • 2005-03-19 22:58:39
  •   韩国长寿老人养生有一套
      
        全罗北道的淳昌郡、全罗南道的潭阳郡、求礼郡、谷成郡是韩国知名的长寿地区。近日,汉城大学人体科学老化研究所组织了医学、生态环境、地理、食品营养、老人福利等领域的100多名专家,对上述地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
      根据这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居住在上述4个郡的65岁以上人群中,85岁以上的人所占比例特别高。调查小组选出了96位8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包括24位百岁老人,平均年龄为95岁。通过对他们生活习惯等的分析研究,专家总结出韩国长寿老人的共性。   夫妻同甘共苦,注重社会交往   结果显示,有38%的长寿老人的配偶依然健在而且夫妻共同生活,与配偶分居的只有1人。
      韩国60岁以上的老年夫妻仍都健在并共同生活的只占同龄老人的24%,相比而言,长寿地区夫妻一起生活的比例要高得多。而且,长寿老人对配偶的满意度高达65%—75%,也高于全国60岁以上老人54%的平均水平。   长寿老人平均有10个左右的好朋友,其中最要好的朋友平均为2—3人。
      1/3的老人至少每周与朋友见一次面。调查还发现,与朋友交往的次数越多,老人对生活的满足度越高。   亲手做家务,生活能自理   62%的长寿老人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独自生活并且经济自立的老人占14%。   他们中22%的男性和44%的女性仍在亲手做家务,21%的老人仍在务农。
      25%的老人说,他们自己做饭,还不需要别人照顾。   喜欢吃水果和黄豆   被调查的老人中,吸烟的仅占20。4%,喝酒的仅占26。4%。91%的老人坚持按时吃饭,而且有超过80%的老人认为,食欲良好和吃饭是一种享受。营养不良的老人仅为14%,服用营养品、健康食品等补品的老人只占33%。
         这些老人喜欢吃的食品依次为水果(95。6%)、黄豆(94。5%)、蘑菇(93。4%)和蔬菜(92。3%),而不喜欢吃奶制品、肉类等动物性食物的老人相当多。   他们每天摄取的热量平均为1284卡,仅占标准量的77%,蛋白质和铁成分的摄取量超过了标准。
      这些老人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为8小时,接近半数的老人有睡午觉的习惯。   遗传和信教与长寿关系不大   有的人老来无事,就求助于宗教,以寻求精神寄托。但调查显示,长寿老人中,只有33。7%的人信仰宗教,低于韩国60岁以上老人的平均信教比例。
      可见,长寿与是否信教关系不大。   另外,人们一直认为遗传是影响寿命的重要因素,但韩国园光大学福利保健学部教授金钟仁说,遗传性因素只是影响寿命的一个方面,如果日常生活中不加以注意,遗传因素再好,也不能保证长寿和生活质量。   金教授从事健康保健研究多年,并曾进行过类似的调研。
      他认为,韩国长寿者的共同特点是夫妻感情好,吸烟较少,黄豆及其制品吃得多。相反,失业人数多、环境污染严重且住房困难的地区,人均寿命要短一些。   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长生不老药   记者还采访了参与调查的几位教授。在谈到对老人健康,特别是长寿的建议时,他们回答得非常干脆,那就是学习长寿郡的经验,身体力行,没有别的秘方。
      教授们告诉记者,书报、电视上关于老人保健、养生的介绍非常多,老人们对此也多少都有了解,只是他们多年形成的生活习惯不容易改变,所以不能坚持下去,也就难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这次关于韩国长寿郡的调查对所有的老人都有借鉴意义:保持良好的心态,注重日常生活,多与朋友交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持之以恒,就是最好的长生不老药。
      (沈林)   环球时报 。

    g***

    2005-03-19 22:58:39

  • 2005-03-19 18:05:56
  • 快乐,营养,运动!

    1***

    2005-03-19 18:05:56

  • 2005-03-19 10:15:55
  •    心情顺,戒大喜、大悲、大怒、等七种让人情绪大起大落的情欲。

    飘***

    2005-03-19 10:15:55

  • 2005-03-18 20:39:31
  •   运动+保健。
    北大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已经年愈90高龄,仍然不知道什么是清闲,所揽工作远远超过一个耄耋老人所能承担的工作量。他深有体会地说:“自己身后的道路越来越长,眼前的道路越来越短,因此前面剩下的这短短的道路,更弥加珍贵。我现在过日子是以天计,以小时计。
      每一天,每一小时都是可贵的。我希望真正能够仔仔细细地过,认认真真地过,仔细品味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季老认为:“人生意义在于工作。” 勤劳,就是他的长寿之道。 工作有益于身体健康是有科学依据的。许多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紧张的工作可以排除人们的孤独感、寂寞感与忧愁感,给人带来充实与欢乐,使人保持良好的情绪。
      而良好的情绪是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前提,是防病治病的重要因素。相反,如果一个人四肢不勤,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就会精神压抑,产生孤独和失落感,致使机体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紊乱,危害健康和生命。美国心理学博士雷米曾做过专门研究,发现世界上最忙碌最紧张的名人们,通常要比普通人寿命高出29%;失业率每增加1%,死亡率增加2%。
      他还发现,外出工作的妇女,要比家庭妇女发病率低,不工作的人比有工作的人健康状况差。 英国作家卡莱尔说:“工作是个人最好的健康锻炼。”美国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说:“要忙碌,要保持忙碌,它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药——也是最好的药。”西方有句格言:“存在就是做事。
      
      ”中国人也常说:“有事则长寿。”当然,这里所说的做事、有事、多干活,并不是说可以不顾身体条件忙个不停,可以牺牲休息和体育锻炼,搞超负荷工作,而是说要在劳逸结合的前提下,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样虽然忙忙碌碌,紧紧张张,但思想充实、精神愉快,既可以除却无以聊赖之寂寞,又有利于健康长寿,我们何乐而不为? 。

    小***

    2005-03-18 20:39:31

  • 2005-03-18 16:06:07
  • 顺其自然

    栀***

    2005-03-18 16:06:07

  • 2005-03-18 14:46:15
  • 别想活那么大.顺其自然.

    1***

    2005-03-18 14:46:15

  • 保健养生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