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我国古代官不修衙门的现象如何产生的?

首页

我国古代官不修衙门的现象如何产生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7-22 19:47:50
    “官不修衙”。那个时代的官“不修衙”,据笔者所想,当然不是想为朝廷省下一笔建筑费和修缮费,而是“犯不上修”和“不敢修”。俗话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你费了不少钱,花了好大的劲儿,倒底是为了谁修呢?能保证自己享受得着吗?说不定哪一天,一个“圣旨到”,“打背包就出发”了,“不修衙”的官知道自己的处境,所以他“不修衙”。另外,就是“不敢修”,那时的官都是皇帝的奴才,衙门也一律都是朝廷的财产,多大尺寸的衙门里,坐着多大的官,你想自己修建一个衙门,想把你的衙门修得很大,修得与你的官位不相称了,那还了得?弄不好甚至会脑袋搬家呢!那个时候的官知道自己有多大,所以不敢修衙。于是乎,“官不修衙”的民谚就流传下来了。
     

    孙***

    2007-07-22 19:47:5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