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蚊叮咬传播间日疟原虫的临床表现 从临床表现?

蚊叮咬传播间日疟原虫的临床表现 从临床表现、治疗分析蚊叮咬传播和输血感染传播疟原虫的不同之处
3*** | 2016-12-07 09:17:40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12-07 21:35:37
  • 1. 在人体内发育的两个阶段  (1)红细胞外期(Exo-erythrocytic cycle,简称红外期,也称红细胞前期,pre-erythrocytic stage):当唾液腺中带有成熟子孢子(sporozoite)的雌性按蚊刺吸人血时,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在30分钟内随血流侵入肝细胞,子孢子在肝细胞内变成圆形滋养体,通过摄取肝细胞内营养进行发育和裂体增殖,变为成熟的红外期裂殖体。  感染肝...

    查看全部>>

    1. 在人体内发育的两个阶段  (1)红细胞外期(Exo-erythrocytic cycle,简称红外期,也称红细胞前期,pre-erythrocytic stage):当唾液腺中带有成熟子孢子(sporozoite)的雌性按蚊刺吸人血时,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在30分钟内随血流侵入肝细胞,子孢子在肝细胞内变成圆形滋养体,通过摄取肝细胞内营养进行发育和裂体增殖,变为成熟的红外期裂殖体。  感染肝细胞因虫体成熟而被胀破后,裂殖子释出,一部分被巨噬细胞吞噬,其余则侵入红细胞,开始红细胞内期的发育。  目前认为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的子孢子具有遗传学上不同的两种类型,即速发型子孢子(tachysporozoites, TS)和迟发型子孢子(bradysporozoites, BS)。当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速发型子孢子继续完成红外期的裂体增殖;而迟发型子孢子视虫株的不同,经过一段或长或短(数月至年余)的休眠期后,才完成红外期的裂体增殖。处于休眠期的子孢子被称为休眠子(hypnozoite)。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无休眠子。  (2)红细胞内期(erythrocytic cycle, 简称红内期):红外期的裂殖子从肝细胞释放出来,进入血流后很快侵入红细胞,全过程约为10-15分钟。  入侵的裂殖子先形成环状体,摄取营养,生长发育,分裂增殖,经大滋养体、未成熟裂殖体,最后形成含有一定数目裂殖子的成熟裂殖体。红细胞破裂后,裂殖子释出。一部分裂殖子被巨噬细胞消灭,其余裂殖子在数秒钟内即可侵入其它正常红细胞,重复其红内期的裂体增殖过程。完成一代红内期裂体增殖,不同虫种所需时间如表8-2所示。恶性疟原虫的早期滋养体在外周血液中经十几小时的发育,逐渐隐匿于微血管、血窦或其他血流缓慢处,继续发育成晚期滋养体及裂殖体,这2个时期在外周血液中一般不易见到。  疟原虫经几代红内期裂体增殖后,部分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后不再进行裂体增殖而发育成雌、雄配子体。恶性疟原虫的配子体主要在肝、脾、骨髓等器官的血窦或微血管里发育,成熟后始出现于外周血液中,约在无性体出现后7~10天才见于外周血液中。间日疟原虫的配子体则在红内期血症的2~3天后出现。配子体的进一步发育需在蚊胃中进行,否则在人体内约经30~60天即衰老变性,继而被吞噬细胞吞噬。疟原虫无性期在人体内存活时间较长,其平均年龄恶性疟原虫为9~12个月,间日疟原虫约2年,三日疟原虫约3年(个别可长达50年)。  2. 疟原虫在按蚊体内的发育  当雌性按蚊叮咬病人或带虫者血液时,在红细胞内发育的各期原虫可随血液进入蚊胃,仅雌、雄配子体继续发育,其余各期原虫均被消化。在蚊胃内,雌、雄配子体发育成雌、雄配子。雄配子(male gamete)钻进雌配子体(female gamete)体内,受精形成合子(zygote)。合子逐渐变长,可游动,成为动合子(ookinete)。动合子能穿过蚊胃壁,在胃弹性纤维膜下形成圆球形的卵囊(oocyst)。随着卵囊增大,囊内的核和胞质经反复分裂进行孢子增殖,生成成千上万个子孢子(图8-4)。子孢子随卵囊破裂释出,或由囊壁上的微孔逸出,随血淋巴集中于按蚊的唾腺。  当受染蚊再次吸血时,子孢子即可随唾液进入人体,又开始在人体内发育
    想*** | 2016-12-07 21:35:37 115 47 评论
    0/300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