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关于风筝的起源?是中国吗?

首页

关于风筝的起源?是中国吗?

关于风筝的起源?是中国吗?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1-21 01:39:12
  • 必须是咋中国啊

    激***

    2018-11-21 01:39:12

  • 2018-11-21 01:35:55
  • 山东潍坊风筝之乡

    白***

    2018-11-21 01:35:55

  • 2018-11-21 01:28:12
  • 风筝起源于古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墨翟制造的

    反***

    2018-11-21 01:28:12

  • 2018-11-21 01:25:07
  •   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测量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的娱乐的玩具。
    宋朝风筝已在民间广泛流行。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中国的风筝流传到世界各地。
      先是传到日本和朝鲜等近邻国,后又漂洋过海,传到了缅甸,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直到更远的东方岛屿上;另一线则顺着“丝绸之路”或蒙古人的征战路线进入了阿拉伯和西欧。元代在中国为官17年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归国后,也把风筝介绍到了西方。
    山东潍坊是我国著名风筝产地,明代就已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艺人。
      清代,随着放风筝习俗的流行,风筝艺术亦达到鼎盛阶段。道光年间,郭麟吟清明的一首竹枝词描绘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郑板桥有诗曰:“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飞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w***

    2018-11-21 01:25:07

  • 2018-11-21 01:20:33
  •   日本学者新坂和男指出:“毫无疑问,中国是风筝的发源地。”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也作出了同样的论断,有人甚至将宇航事业的源头追溯到中国的风筝,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斯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解说牌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在美国汤普森电影公司摄制的科教片《翼的探索》中也说: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探索中,中国的风筝给了他们启发。中国是风筝的故乡,这一点已成定论
    一种意见认为风筝起源于先秦时代,它的早期形式是木鸢。持此主张的是曹雪芹,他在《南鹞北鸢考工志》中谈到风筝的由来时说,惟墨子作木鸢,三年而飞之说,或无疑焉。
      ”关于墨子制作木鸢,最初载于《韩非子》:“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飞)一日而败。”但《墨子》中却说“公输子(即公输班)削竹木以为鹊,成之而飞”。木鸢的发明者到底是墨子还是公输班?这个问题对本文来说并不重要,问题在于,木鸢是不是今天所说的风筝呢?让我们看一看相关的记载。
      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说:“六国时,公输班亦为木鸢以窥宋城。”《太平御览》载:“张衡尝作木鸟。假以羽翮。腹中施机,能飞数里。”《汉书》中也提到,王莽时有人做大鸟,“通引环纽,飞数百步堕”。从这些记载看,“木鸢”、“木鸟”并不是我们所说的风筝,而是一种靠机械装置升空的飞行器。
      它虽然与风筝有关,却不是风筝本身。
    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提出了第二种见解“俗谓之风筝,古今相传,云是韩信所作。”书中说韩信谋反,“做纸鸢放之,测量未央宫远近”,以便穿地道进入宫中。清人的笔记中还说,韩信围困项羽于垓下,制作了一只大牛皮风筝,载善吹笛者飞临楚军上空,奏思乡之曲,楚军闻之,皆泣涕,无心再战,弃甲而逃。
      
    从逻辑上看,韩信用风筝载吹笛者奏思乡之曲是绝不可信的。我们知道,风筝载人升空是一项难度极大的活动。在国外,载人风筝的最早记录是1854年,法国的希尔·拉威尔博士把11岁的孩子用风筝送到天空,又安全降落。在中国,这项记录是在公元559年,《隋书》、《北史》、《资治通鉴》都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残忍无道的北齐文宣帝高洋在邺城金风台(高约26米)上用无线风筝“放生”死囚,坠者皆死,只有元黄头一人活着落地。
      但这一记录不能算作成功的尝试,因为元黄头能活下来,纯属偶然和侥幸。可以断定,韩信放载人风筝的记载是虚构的。韩信用风筝测围央宫远近是有可能的,但这一事实却不见于《史记》、《汉书》一类正史,高承是宋代人,与韩信相距一千多年,他所提供的资料,其可靠性就值得怀疑了,何况韩信的时代尚未发明纸,哪里能够“做纸鸢放之”呢?
    20世纪30年代,王健吾、金铁庵在《风筝谱》一书中提出了第三种意见:纸鸢的创制是在南梁时期。
      其根据是:南朝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侯景叛乱,包围了京都建康(今南京),在信息不通的情况下,梁简文帝令人做了数十只纸鸢,将求救信藏于其中,向西北放飞,希望达到援军的驻地。这一史料显然不能当作风筝起源的根据。在危难之际,梁简文帝创造风筝,而且放飞成功,这是不合逻辑的。
      风筝的发明必定在此之前,梁简文帝只不过是利用了前人发明的风筝而已。
    那么,风筝究竟产生于何时呢?风筝初被称为“纸鸦”、“纸鸱”、“纸鸢”,因此它的产生时间必然在造纸术发明并普及到一定程度之后。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西汉早期就出现了用大麻和苎麻制成的“灞桥纸”,其质地很粗糙,直到东汉时期,蔡伦才制作出质地比较优良的纸,他将第一批产品献给了汉殇帝,时间是公元105年。
      但这种纸就连一般士人都没有资格使用,更不用说庶民百姓了。在蔡伦纸问世一两个世纪后,帛、简仍然是重要的书写材料,直到公元三四世纪,纸才得到普及,并取代了帛与简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因此,风筝的产生时间应该在魏晋时期。

    白***

    2018-11-21 01:20:3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