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上市公司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与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

首页

上市公司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与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

上市公司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与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9-01-24 15:11:28
  •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当前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主要采用比率分析法,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表示企业每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反映了企业的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因为该比率越高,不仅反映企业拥有较多的营运资金抵偿短期债务,而且表明企业可以变现的资产数额较大,债权人的风险越小。但是,过高的流动比率并不均是好现象。  从理论上讲,流动比率维持在2:1是比较合理的。但是,由于行业性质不同,流动比率的实际标准也不同。所以,在分析流动比率时,应将其与同行业平均流动比率,本企业历史的流动比率进行比较,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试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或: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  计算速动比率时,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是因为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变现速度较慢,有些存货可能滞销,无法变现。至于预付账款和待摊费用根本不具有变现能力,只是减少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出量,所以理论上也应加以剔除,但实务中,由于它们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计算速动资产时也可以不扣除。  传统经验认为,速动比率维持在1:1较为正常,它表明企业的每1元流动负债就有1元易于变现的流动资产来抵偿,短期偿债能力有可靠的保证。  速动比率过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速动比率过高,企业在速动资产上占用资金过多,会增加企业投资的机会成本。但以上评判标准并不是绝对的。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可以从现金流量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  式中年经营现金净流量指一定时期内,由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量与流出量的差额。  该指标是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实际偿债能力进行考察。用该指标评价企业偿债能力更为谨慎。该指标较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较多,能够保障企业按时偿还到期债务。但也不是越大越好,太大则表示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收益能力不强。  

    谁***

    2019-01-24 15:11:28

  • 2019-01-24 15:17:52
  •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它的大小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稳定与否及安全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其分析指标主要有四项。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是企业的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表示企业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资产负债率高低对企业的债权人和所有者具有不同的意义。  债权人希望负债比率越低越好,此时,其债权的保障程度就越高。  对所有者而言,最关心的是投入资本的收益率。只要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高于借款的利息率,举债越多,即负债比率越大,所有者的投资收益越大。  一般情况下,企业负债经营规模应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负债比重应掌握在一定的标准内。  2、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是指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也称资本负债率。其计算公式为: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该比率反映了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即在企业清算时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该指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但企业不能充分地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  3、负债与有形净资产比率  负债与有形净资产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有形净资产的比例关系,表示企业有形净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为:负债与有形净资产比率=(负债总额有形净资产)100%有形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递延资产企业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一般难以作为偿债的保证,从净资产中将其剔除,可以更合理地衡量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该比率越低,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4、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又称为已获利息倍数,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是衡量企业偿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利息保障倍数=税息前利润利息费用上式中,利息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包括流动负债的利息费用,长期负债中进入损益的利息费用以及进入固定资产原价中的资本化利息。 

    原***

    2019-01-24 15:17:52

  • 2019-01-24 15:21:07
  •  利息保障倍数越高,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该比率越低,说明企业难以保证用经营所得来及时足额地支付负债利息。因此,它是企业是否举债经营,衡量其偿债能力强弱的主要指标。  若要合理地确定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需将该指标与其它企业,特别是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根据稳健原则,应以指标最低年份的数据作为参照物。但是,一般情况下,利息保障倍数不能低于1。

    李***

    2019-01-24 15:21:0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