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精神心理科

治疗焦虑方法?

治疗焦虑方法?
刘*** | 2019-05-31 16:25:16

好评回答

2019-05-31 17:00:04
萦*** |2019-05-31 17:00:04 2 2 评论
焦虑症即通常所称的焦虑状态,全称为焦虑性神经病。 
     焦虑症是一种具有持久性焦虑、恐惧、紧张情绪和植物神经活动障碍的脑机能失调,常伴有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不适感。发病于青壮年期,男女两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焦虑症的病前性格大多为胆小怕事,自卑多疑,做事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对新事物及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发病原因为精神因素,如处于紧张的环境不能适应,遭遇不幸或难以承担比较复杂而困难的工...

查看全部>>

焦虑症即通常所称的焦虑状态,全称为焦虑性神经病。 
     焦虑症是一种具有持久性焦虑、恐惧、紧张情绪和植物神经活动障碍的脑机能失调,常伴有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不适感。发病于青壮年期,男女两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焦虑症的病前性格大多为胆小怕事,自卑多疑,做事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对新事物及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发病原因为精神因素,如处于紧张的环境不能适应,遭遇不幸或难以承担比较复杂而困难的工作等。 
     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患者表现焦虑、恐慌和紧张情绪,感到最坏的事即将发生,常坐卧不宁,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有恐惧情绪、恐惧预感,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恐反应,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不稳定现象,如头痛、入睡困难、做恶梦,易惊醒,面色苍白或潮红,胸闷、心跳、易出汗,四肢发冷,手指发麻,手抖,肌肉跳动,眩晕、心悸,胸部有紧压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干,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便秘或腹泻,尿频,月经不调,性欲缺乏、阳萎等。有些患者为上述躯体不适感而焦虑不安。常自扪脉搏是否增快,心跳是否停止,呼吸是否还有,皮肤颜色是否已经改变,为此而情绪紧张。检查时患者焦虑,双眉紧锁,肌张力增加,反射活跃,常伴有不安的动作,如不断的眨眼,敲打手指或捶手顿足等。 
     治疗 
     对焦虑症患者的治疗,首先是心理治疗。 
     以同情的心情去关心体贴患者,协助其消除病因,对病因有正确的认识,解决具体困难,并对疾病的性质加以科学的解释。焦虑的性质是一种心理反应,虽然焦虑时有各种身体症状,但不是身体发生了严重疾病,因此不要害怕。焦虑反应消退后不会留下任何严重后果。 
     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包括听轻松音乐、打球、跳舞,能迅速减轻焦虑。 
     个性胆怯、自信不足的人易有焦虑,所以讲究心理卫生,提高自信,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因素,敢于面对现实,在预防焦虑方面有重要意义。 
     配合给以适量的抗焦虑药物。许多药物也有迅速、安全地控制焦虑的效果,应按医嘱使用。 
     如利眠宁10~20mg或安定2.5~7.5mg每日3次口服。 
     有人报道心得安10~30mg,每日3次口服有一定疗效。 
     胰岛素低血糖疗法有镇静作用,当焦虑症状与忧郁症状同时存在时,三环类抗忧郁药可与利眠宁类药合并应用。 
     焦虑症是焦虑神经症的简称,是一种功能性或心理障碍。身体各系统并无疾病,也没有任何危险性,不会危及生命。如何自我防治焦虑症呢? 
     (1)应充分认识到焦虑症不是器质性疾病,对人的生命没有直接威胁,因此病人不应有任何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 
     (2)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应坚信自己所担心的事情是根本不存在的,经过适当的治疗,此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3)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调节情绪和自我控制,如心理松弛,转移注意力、排除杂念,以达到顺其自然,泰然处之的境界。 
     (4)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应急事件的方法,增强心理防御能力。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使心情豁达开朗。 
     (5)在可能的情况下争取家属、同事、组织上的关照、支持,解决好可引起焦虑的具体问题。 
     (6) 适应用抗焦虑药,如安定10mg,每晚口服1次;多虑平25mg,每日2次口服;或氯丙咪嗪25mg ,每日2次口服。 
     (7)生物反馈治疗,也有较好的效果。
0/3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2019-05-31 17:10:01
  • 焦虑症属于常见的心理疾病的,多于工作压力或者生活环境以及个体的心理因素等相关的,需要去正规的市级医院的心理康复科就诊采取心理疏通进行治疗的
    陈*** | 2019-05-31 17:10:01 2 2 评论
    0/300
  • 2019-05-31 16:39:15
  • 问题分析: 焦虑症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
    意见建议:焦虑症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建议你最好采用“中药配合心理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俗语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只有从根本上治疗疾病,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爱*** | 2019-05-31 16:39:15 2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