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三国志中,是否记载过"木牛流马"??

首页

三国志中,是否记载过"木牛流马"??

如题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4-10 20:07:03
    首先需说明一点,三国志归三国志,三国演义归三国演义,是两回事情。
    三国志有记载 :《三国志 · 蜀书· 诸葛亮传》: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
    又据《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十年,亮休士劝农于黄沙,作流马木牛毕。

    我***

    2019-04-10 20:07:03

其他答案

    2019-04-10 20:21:53
  •   《三国演义》中有关木牛流马的叙述:
    “孔明即手书一纸,付众观看,众将环绕而视。造木牛之法云:‘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轴。
      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 今年31岁的梁国君酷爱《三国演义》、《红楼梦》、《孙子兵法》等古典著作,尤其对书中涉及的一些古代工艺颇感兴趣。去年12月,梁国君观看央视《科学历程》节目,得知木牛流马引起很多人的兴趣,但苦于没人能够破解其原理并制造出来,让大家一睹真容。
      有专家认为木牛流马可能就是北方的独轮推车。木牛流马之谜激起梁国君的好奇心。他认真琢磨,猛然意识到木牛流马之所以能够运动,可能依据的是杠杆原理。他立即用硬纸片和钉子做了一只木牛的模型,用手一抬一推,模型果然向前移动,梁国君心里豁然开朗。从此以后,梁国君就利用节假日,按照《三国演义》中所说的尺寸买来木头,自己关在房间里叮叮当当地鼓捣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梁国君的木牛流马做成了,用手抬按木牛的双辕或木马的头部,木牛流马会稳稳地向前迈进。用手操作的时候,人和木牛流马总是呈三角形,梁国君说,这符合三角形稳定性原理,这也是木牛流马“上山下岭,各尽其便”的原因。 载粮等难题一一被破解 木牛流马的运动问题解决了,那么,运载的粮食放在什么地方呢?如果放在牛马的背上,装载数量有限,也不稳妥。
      梁国君又向书中寻找答案,书中记载,木牛“方腹曲头”,木马则有“板方囊二枚”,他灵机一动,造了两个大木箱,安放在木牛流马的腹部,既解决了装载货物问题,又恰好符合书中“方腹曲头”的描述。 木牛流马还有一个技术难题。书中描写,司马懿看到蜀军的木牛流马以后,很是艳羡,派兵劫来几只,依样造出2000多只,同样用来搬运粮草,但被蜀军劫持,魏军追上之后,发现木牛流马全然不能动弹。
      原来是蜀军转动木牛流马的舌头,致使其不能再动。梁国君经过一番思考,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他站在自己的作品前向记者讲解说,这是因为木牛流马的舌头与内部的轴承及后腿相连,转动舌头,便制约了其运动。 。

    z***

    2019-04-10 20:21:53

  • 2019-04-10 20:18:25
  • 木牛流马好象是永动机

    l***

    2019-04-10 20:18:2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