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肿瘤科

镀镍对人体有哪些危害?该如何防治?

我长期丛事镀镍工作,镍是属于重金属,对人体有危害吗?
卢*** | 2018-03-31 03:44:29

好评回答

2018-03-31 04:04:47
黄*** |2018-03-31 04:04:47 166 70 评论
镍是人体必需元素,但是需求量非常微小,一旦超标就会危害人的健康.
镍损害人的肝脏和心肺功能,导致严重皮炎和皮肤过敏.实验表明,镍不足,是不育的因素之一,而过量则对动物睾丸有直接损伤.

贵金属中都含有少量的镍,比如金和银。因为金银是共生矿,所以都含有少量的镍。现代美容中的金丝植入技术,如何从金丝中提纯有毒害的镍金属是棘手的问题。大部分都会采用高科技“纳米”技术来提纯镍金属,保证健康,达到真正...

查看全部>>

镍是人体必需元素,但是需求量非常微小,一旦超标就会危害人的健康.
镍损害人的肝脏和心肺功能,导致严重皮炎和皮肤过敏.实验表明,镍不足,是不育的因素之一,而过量则对动物睾丸有直接损伤.

贵金属中都含有少量的镍,比如金和银。因为金银是共生矿,所以都含有少量的镍。现代美容中的金丝植入技术,如何从金丝中提纯有毒害的镍金属是棘手的问题。大部分都会采用高科技“纳米”技术来提纯镍金属,保证健康,达到真正的美容目的。

镍金属主要被用来制作不锈钢和现代电镀等工业中.现代人们已经开始采用无镍电镀(无毒电镀),减少金属镍对人体的毒害。
0/300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2018-03-31 03:04:47
  • 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性。个别敏感者可引起哮喘、支气管炎等。大量口服刺激胃肠道,引起呕吐、腹泻。粉尘对眼有刺激性,水溶液可引起灼伤。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
       慢性影响:有皮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等。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620mg/kg(大鼠经口)
      致...

    查看全部>>

    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性。个别敏感者可引起哮喘、支气管炎等。大量口服刺激胃肠道,引起呕吐、腹泻。粉尘对眼有刺激性,水溶液可引起灼伤。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
       慢性影响:有皮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等。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620mg/kg(大鼠经口)
      致突变性:显性致死实验:小鼠56mg/kg。
      生殖毒性:小鼠皮下注射最低中毒剂量(TDL0):14.6mg/kg(30天,雄性),影响精子生成。
    
      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高温时分解,释出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水质快速比色管法(日本制,硝酸盐)
    
    4.实验室监测方法:
    原子吸收法(EPA方法 7520)
    等离子体光谱法(EPA方法 200.7)
    比色法(EPA方法 9200)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05mg/m3[Ni]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倾*** | 2018-03-31 03:04:47 156 73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