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古代打仗用的强力弓箭/还有机弩/谢谢大家

首页

古代打仗用的强力弓箭/还有机弩/谢谢大家

帮帮忙。越快越好/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9-03 01:33:32
  •   古代打仗用的弓箭和弩都是选用上等毛竹或者柔木为弓胎,外贴黄牛筋,内贴水牛角(也有用黄牛角或羊角的)这里是天工开物里面关于制造弓箭和弓弩的资料,可以看看
      凡造弓,以竹与牛角为正中干质,(东北夷无竹,以柔木为之。)桑枝木为两梢。
      弛则竹为内体,角护其外;张则角向内而竹居外。竹一条而角两接,桑弰则其末刻锲,以受弦彄,其本则贯插接笋于竹丫,而光削一面以贴角。
      凡造弓,先削竹一片,(竹宜秋冬伐,春夏则朽蛀。)中腰微亚小,两头差大,约长二尺许。一面粘胶靠角,一面铺置牛筋与胶而固之。
      牛角当中牙接,(北边无修长牛角,则以羊角四接而束之。广弓则黄牛明角亦用,不独水牛也。)固以筋胶。胶外固以桦皮,名曰暖靶。凡桦木关外产辽阳,北土繁生遵化,西陲繁生临洮郡,闽、广、浙亦皆有之。其皮护物,手握如软绵,故弓靶所必用。即刀柄与枪干亦需用之。
      其最薄者,则为刀剑鞘室也。
      凡牛脊梁每只生筋一方条,约重三十两。杀取晒干,复浸水中,析破如苎麻丝。北边无蚕丝,弓弦处皆纠合此物为之。中华则以之铺护弓干,与为棉花弹弓弦也。凡胶乃鱼脬杂肠所为,煎治多属宁国郡,其东海石首鱼,浙中以造白鲞者,取其脬为胶,坚固过于金铁。
      北边取海鱼脬煎成,坚固与中华无异,种性则别也。天生数物,缺一而良弓不成,非偶然也。
      凡造弓初成坯后,安置室中梁阁上,地面勿离火意。促者旬日,多者两月,透干其津液,然后取下磨光,重加筋胶与漆,则其弓良甚。货弓之家,不能俟日足者,则他日解释之患因之。
      
      凡弓弦取食柘叶蚕茧,其丝更坚韧。每条用丝线二十余根作骨,然后用线横缠紧约。缠丝分三停,隔七寸许则空一二分不缠,故弦不张弓时,可折叠三曲而收之。往者北边弓弦,尽以牛筋为质,故夏月雨雾,妨其解脱,不相侵犯。今则丝弦亦广有之。
      涂弦或用黄蜡,或不用亦无害也。凡弓两弰系彄处,或以最厚牛皮,或削柔木如小棋子,钉粘角端,名曰垫弦,义同琴轸。放弦归返时,雄力向内,得此而抗止,不然则受损也。
      凡造弓,视人力强弱为轻重,上力挽一百二十斤,过此则为虎力,亦不数出。
      中力减十之二三,下力及其半。彀满之时皆能中的。但战阵之上洞胸彻札,功必归于挽强者。而下力倘能穿杨贯虱,则以巧胜也。凡试弓力,以足踏弦就地,称钩搭挂弓腰,弦满之时,推移称锤所压,则知多少。其初造料分两,则上力挽强者,角与竹片削就时,约重七两。筋与胶、漆与缠约丝绳,约重八钱。
      此其大略。中力减十之一二,下力减十之二三也。
      凡成弓,藏时最嫌霉湿。(霉气先南后北,岭南谷雨时,江南小满,江北六月,燕、齐七月。然淮、扬霉气独盛。)将士家或置烘厨、烘箱,日以炭火置其下。(春秋雾雨皆然,不但霉气。)小卒无烘厨,则安顿灶突之上。
      稍怠不勤,立受朽解之患也。(近岁命南方诸省造弓解北,纷纷驳回,不知离火即坏之故,亦无人陈说本章者。)
      凡箭笴,中国南方竹质,北方萑柳质,北边桦质,随方不一。竿长二尺,簇长一寸,其大端也。凡竹箭削竹四条或三条,以胶粘合,过刀光削而圆成之。
      漆丝缠约两头,名曰"三不齐"箭杆。浙与广南有生成箭竹,不破合者。柳与桦杆,则取彼圆直枝条而为之,微费刮削而成也。凡竹箭其体自直,不用矫揉。木杆则燥时必曲,削造成时以数寸之木,刻槽一条,名曰箭端。将木杆逐寸戛拖而过,其身乃直。即首尾轻重,亦由过端而均停也。
      
      凡箭,其本刻衔口以驾弦,其末受镞。凡镞冶铁为之。(《禹贡》砮石乃方物,不适用。)北边制如桃叶枪尖,广南黎人矢镞如平面铁铲,中国则三棱锥象也。响箭则以寸木空中锥眼为窍,矢过招风而飞鸣,即《庄子》所谓嚆矢也。凡箭行端斜与疾慢,窍妙皆系本端翎羽之上。
      箭本近衔处剪翎直贴三条,其长三寸,鼎足安顿,粘以胶,名曰箭羽。(此胶亦忌霉湿,故将卒勤者,箭亦时以火烘。)
      羽以雕膀为上,(雕似鹰而大,尾长翅短。)角鹰次之,鸱鹞又次之。南方造箭者,雕无望焉,即鹰、鹞亦难得之货,急用塞数,即以雁翎,甚至鹅翎亦为之矣。
      凡雕翎箭行疾过鹰、鹞翎,十余步而端正,能抗风吹。北边羽箭多出此料。鹰、鹞翎作法精工,亦恍惚焉。若鹅、雁之质,则释放之时,手不应心,而遇风斜窜者多矣。面箭不及北,由此分也。

      弩
      凡弩为守营兵器,不利行阵。
      直者名身,衡者名翼,弩牙发弦者名机。斫木为身,约长二尺许,身之首横拴度翼。其空缺度翼处,去面刻定一分,(稍厚则弦发不应节。)去背则不论分数。面上微刻直槽一条以盛箭。其翼以柔木一条为者名扁担弩,力最雄。或一木之下加以竹片叠承(其竹一片短一片),名三撑弩,或五撑、七撑而止。
      身下截刻锲衔弦,其衔傍活钉牙机,上剔发弦。上弦之时唯力是视。一人以脚踏强弩而弦者,《汉书》名曰“蹶张材官”。弦送矢行,其疾无与比数。
      凡弩弦以苎麻为质,缠绕以鹅翎,涂以黄蜡。其弦上翼则谨,放下仍松,故鹅翎可扌及首尾于绳内。
      弩箭羽以箬叶为之。析破箭本,衔于其中而缠约之。其射猛兽药箭,则用草乌一味,熬成浓胶,蘸染矢刃。见血一缕则命即绝,人畜同之。凡弓箭强者行二百余步,弩箭最强者五十步而止,即过咫尺,不能穿鲁缟矣。然其行疾则十倍于弓,而入物之深亦倍之。
      国朝军器造神臂弩、克敌弩,皆并发二矢、三矢者。
      又有诸葛弩,其上刻直槽,相承函十矢,其翼取最柔木为之。另安机木随手扳弦而上,发去一矢,槽中又落一矢,则又扳木上弦而发。机巧虽工,然其力绵甚,所及二十余步而已。此民家妨窃具,非军国器。其山人射猛兽者名曰窝弩,安顿交迹之衢,机傍引线,俟兽过,带发而射之。
      一发所获,一兽而已。

    e***

    2018-09-03 01:33:3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