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内分泌科

老年人有几种不良心态?


      		
叚*** | 2018-02-03 06:45:28

好评回答

2018-02-03 06:45:28
痴*** |2018-02-03 06:45:28 58 10 评论
老年人精神空虚,孤独寂寞,没有寄托,百无聊赖的不良心态,对身心健康危害很大。引发这些不良心态的因素多种多样:有的幕年丧偶,孤独悲伤;有的离岗在家冷漠度日;有的子女远居,心神空荡;有的久病伤神,一筹莫展。这些不良心态,若不及时解脱,只会落得耗伤心血,郁
积于心,愁绪满怀,影响健康。 
在一些处于孤独寂寞的老人中,为了自身的健康,他们鼓起勇气,摆脱孤独,走出困惑,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培养自己的志趣,...

查看全部>>

老年人精神空虚,孤独寂寞,没有寄托,百无聊赖的不良心态,对身心健康危害很大。引发这些不良心态的因素多种多样:有的幕年丧偶,孤独悲伤;有的离岗在家冷漠度日;有的子女远居,心神空荡;有的久病伤神,一筹莫展。这些不良心态,若不及时解脱,只会落得耗伤心血,郁
积于心,愁绪满怀,影响健康。 
在一些处于孤独寂寞的老人中,为了自身的健康,他们鼓起勇气,摆脱孤独,走出困惑,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培养自己的志趣,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汲取营养,丰富生活。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各自选择了书法、绘画等不同种类的文化娱乐活动,有的老人则选择了音乐和歌 
曲的欣赏。
音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听觉艺术,它又是一种有规律的声波振动,能协调人体各器官的节奏,激发体内的能量。因此,在人的一生当中,为了健康,不可能没有音乐相伴。一曲健康优美的乐曲,不仅能振奋情绪,增添生活乐趣,唤起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而且对推迟大脑衰老,治疗神经衰弱等病症有一定的作用。


老年人的6种不良心态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心理危机也就越来越明显。因为人到老年,生理上的衰老,生活自理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随之下降。而此时如果社会、家庭对老年人的关注和照顾未能得到相应加强,一些老年人就会产生以下几种不良心态:

  □忧郁心态。一般地说,老年人离退休后,离开了工作岗位,经济收入相应减少,社会地位和社会交往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尤其是离退休以前担任一定职位的老年人,此时感到的反差更大,常常会睹物思旧,留恋过去,回顾当年,多愁善感。如此均会导致老年人忧郁心态的产生和发展。

  □急躁心态。老年人由于自身社会角色的改变,孤独感、自卑感增长。加之社会地位越来越差,不如在工作岗位时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再有一些不顺心、不如意之事接踵而来,自控能力也随之降低,于是就会产生急躁心理,表现在遇事急躁,易动肝火,长此以往,将会严重损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孤独心态。老年人离退休回家后,由于无所事事,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孤独、空虚和被冷落、被遗弃的心理。尤其是一些身边无子女,或居住在独门独户单元房里的老年人,“水煤电气相通,老死不相往来”,如此与世隔绝,就会使老人孤独心态愈来愈明显,从而对其自身的健康长寿有百害而无一益处。

  □忧虑心态。一些到了风烛残年的老年人,由于长期重病缠身,认为自己将走到生命的尽头,在世的日子已经是屈指可数了,难免会对生命产生一种留恋之感,由此,忧虑悲观的心理也就不禁油然而生。

  □多疑心态。这种心态大多产生在一些长期与他人缺乏沟通和来往的老人身上,他们对别人的关怀和帮助,常常会怀疑其是对自己不怀好意;对自己身体上某些不适之处,过分敏感,疑神疑鬼,产生种种疑病心理。

  □牵挂心态。此种心态表现在对自己的儿孙辈过分地牵肠挂肚,尽管他们都已经长大成人,或早已为人父母,或已学有所成,有了自己的事业,但老年人对他们像过去那样,事事处处关心和挂念。

  以上几种不良心态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尤为有害。所以作为晚辈平日里一定要多抽出空闲时间与老年人在一起聊聊,了解他们患有的是属于哪种不良心态,然后对症下药,努力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危机,引导他们摒弃不良心态,使他们过一个快乐幸福的晚年。 

0/3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2018-02-03 08:22:28
  • 1、担心行动不便,反应慢,儿女们不喜欢;
    2、担心自己老了安寂后达不到自己的意愿;(比如想土葬,结果儿女们给火化);
    3、儿女众多,自己安寂后为了财产儿女们闹得四分五裂;
    4、老伴早逝,自己想找个老伴儿女不允许;
    5、想做点事发挥自己的晚年余热,儿女们说喜欢出风头不理解;
    6、担心自己身体不健康不能安享晚年;
    
    太*** | 2018-02-03 08:22:28 53 12 评论
    0/300
  • 2018-02-03 07:16:28
  • 老年人的六种不良心态 
     
      孤独心态 老年人离退休回家后,由于无所事事,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孤独、空虚和被冷落、被遗弃的心理。尤其是一些身边无子女,或居住在独门独户单元房里的老年人,“水煤电气相通,老死不相往来”,如此与世隔绝,就会使老人孤独心态愈来愈明显,从而对自身的健康长寿有百害而无一益处。 
    
      忧郁心态 一般地说,老年人离退休后,离开了工作岗位,经济收入相应减少,社会地位和社会交往也发...

    查看全部>>

    老年人的六种不良心态 
     
      孤独心态 老年人离退休回家后,由于无所事事,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孤独、空虚和被冷落、被遗弃的心理。尤其是一些身边无子女,或居住在独门独户单元房里的老年人,“水煤电气相通,老死不相往来”,如此与世隔绝,就会使老人孤独心态愈来愈明显,从而对自身的健康长寿有百害而无一益处。 
    
      忧郁心态 一般地说,老年人离退休后,离开了工作岗位,经济收入相应减少,社会地位和社会交往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尤其是离退休以前担任一定职位的老年人,此时感到反差更大,常常会睹物思日,留恋过去,回顾当年,多愁善感。如此均会导致老年人忧郁心态的产生和发展。 
    
      急躁心态 老年人由于自身社会角色的改变,孤独感、自卑感增长。加之社会地位越来越差,不如在工作岗位时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再有一些不顺心、不如意之事接踵而来,自控能力也随之降低,于是就会产生急躁心理,表现在遇事急躁,易动肝火,长此以往,将会严重损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多疑心态 这种心态大多产生在一些长期与他人缺乏沟通和来往的老人身上,他们对别人的关怀和帮助,常常会怀疑其是对自己不怀好意;对自己身体上某些不适之处,过分敏感,疑神疑鬼,产生种种疑病心理。 
    
      牵挂心态 此种心态表现在对自己的儿孙辈过分地牵肠挂肚,尽管他们都已经长大成人,或早已为人父母,或已学有所成,有了自己的事业,但老年人对他们像过去那样,事事处处关心和挂念。 
     
    你*** | 2018-02-03 07:16:28 54 1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内分泌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