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人玩游戏为什么会上隐

人玩游戏为什么会上隐

人为什么要迷惘网络游戏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4-16 06:16:48
      一、原因分析
        上网成瘾的原因很多,不管是社会人员还是学生、未成年人,都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大环境有直接关系。作为社会的人,或叫社会动物,上网成瘾不是与生俱来的行为和嗜好,是缘于社会、文化、人性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不良行为选择,并最终由于人性的弱点而导致的上瘾。
      所谓上网成瘾,主要是讲网络游戏上瘾。现在的网络游戏区别于几年前的单机游戏,以前的单机游戏只涉及到单局的胜负概念,一局下来,胜了就能让人产生成就感,并让人兴奋,而输了更能激发人求胜的欲望,从而不断投入精力、金钱继续战斗,人本性都有求进步和战胜他人、自我的心态,来体现自身价值,特别是男性,更有与生俱来的攻击性,具于以上这些,所以以前的单机游戏同样容易使人上瘾。
       而现在的网络游戏,由于电脑硬件升级进步,以及网络技术的普及,更多了些网友之间的横向联合,扩大空间形成群体作战,从而使“战斗力”空前加强,加上积分的体现,使人更能从虚拟与现实网众之间体现自我价值,让人产生成就感。而个人的积分就象是一种无形的绳索,时刻栓住网络游戏者的心和灵魂,更有甚者还盗取积分或者游戏中的器械奖品,这说明上瘾者为了获得成功感可以不择手段的违背道德原则,这就不难想像上瘾者为了获取上网经费,进而去偷、去抢了,欺骗父母、老师还算是比较轻的,实际上现实情况已经是如此。
       为什么孩子上网比大人更容易成瘾?主要是孩子们处于成长期,单纯并且好奇心强,而他们的自控能力又非常弱,在文化教育上略知荣辱和个人所理解的成功与失败后,网络游戏成了孩子们的“最佳”选择,这除了个人价值导向错误外,与学校的应试教育压力,和家长的教育方式,以及不合理标准要求的压力,社会功利主义影响等等,都有莫大的关联,所以说上网有时候也是自我解压的错误方式和个人情感的错误释放。
       上网成瘾的孩子多数沉溺于网上自由聊天或网上互动游戏,女孩子的攻击性弱于男生,故多表现于聊天来释放情感,男生则多于互动游戏。他们多是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了被关爱或溺爱,一旦进入社会或者学校,学习压力、生活压力让他们无比的不适应,严重一点简直就是痛苦。
      其实人性都是如此,习惯了拿来主义者和接受主义者,让他们去靠劳动或付出而获取,那简直就是革他们的命,他们太不习惯现实生活了,所以意志弱者更会选择自杀或消极的等待生命的句号,从内心里忽视现实生活,或对现实生活感到无比的不满。当然,这就是小时候成长中潜移默化形式的人生价值理念与长大后的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矛盾。
       孩子们还在成长过程中,这个过程也是个人价值观与灵魂的完善的过程,而网络游戏中的暴力互动游戏很容易形成其个人价值理念,如枪战、砍杀、飙车等游戏,火爆刺激的游戏使他们模糊了道德认识,谈化了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行为准则,误认为游戏方式可以在生活中随心所欲的付之行动故而少年犯罪日趋增加,数据表明未成年人犯罪占现在社会犯罪的70%强,长此以往,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任何家长也不能接受,社会更不能接受,至于民族复兴的大道理就更不要讲了,未来没了,希望也就没了。
       具于以上这些,在这里总结了以下上网成瘾的原因。 ①消磨时间型 这种人多为失业人员和在校大学生,因为时间宽裕,而选择上网填补心灵的空虚与无聊,失业人员缘于社会就业因素,在校大学生多缘于学校学习氛围不够,以及个人兴趣爱好取向。同时这也与个性有极大关系,有人爱好运动有人爱好音乐或文学等。
      由于上网时间长了、多了,这种人反到形成了一种习惯,并上瘾。这类上网人群自律能力相对比较好,一旦有工作或其它活动可以充实,便很容易自行脱离网瘾,但其过程比较慢长,如有启发性的说服,效果会更好。 ②寻找刺激和兴奋点型 这种人多缘于其人类自身的动物性,也属于情趣导向与个性选择错误等多种因素的使然,在这个类型里男性多于女性,因为男性更具有攻击性,而游戏中的胜利感最能激活男性的攻击性。
      加上网络游戏的积分或战利品等因素能体现胜利后的收获,以及游戏参与者的情感、精力、金钱的投入,所以胜利的成果已经包含了太多个人的情感和灵魂,这种成绩就成了无形的铁索链时刻挂在心间,有如父母对孩子的生养投入后血肉与灵魂的牵挂,所以不上瘾是不可能的,虽然游戏只是虚拟空间,但对涉世不深、理念不明、自律能力差的人来说,要自行脱离网瘾,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类人已开始消极的自我放纵,并从中寻求快感,与自身人性相互迎合。
       ③体现自身价值型 这类人大多是社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整个中国文化的受害者,我们知道,任何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价值理念,总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是最棒的,所以经常将自己的孩子与周围最优秀的孩子相比较,比别人差,则自己脸上无光,比别人强,则自己一脸的骄傲,当然更不能排除父母希望孩子有个好的前程,生活幸福美满,还有的则希望孩子实现自己未实现的人生价值,所以将孩子当成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凭自己的意愿随意耕种等等。
      父母殊不知人是有区别和差别的,标准与要求要因人而异,既不能以已推人,更不能因人推已,不搞懂这些理念,那么孩子在父母眼里就应该是个完美的超人,这种不合理的标准与要求最终会成为孩子的压力,这是个人功利主义与专制主义的结果。孩子们不懂得这些,也会百思不得其解,有的便会走入个人狭隘理念的死胡同。
       学校应试教育则更多的表现为功利性质,这种原因与教育体制是有关系的。升学率是学校老师追求的至高目标,当然,这里面必定包含有育人的成份,所以学校教育与家庭的区别更多的表现为功利性,加上中国文化里追求完美的圣人道德标准,以及完美的人格,这些最终都变成了孩子们的精神压力,当孩子们在某一程度的自我认识后,这些标准与要求便成了自我否定的理论依据,最终演变成自我消极心态与状态,而此时,孩子们在完美文化与现实冲突中,选择了网络游戏中的胜负与积分来寻找自我与自身价值的感觉,因为任何人在正常生命过程中,都必然要寻求自我的存在,而社会文化、家庭、教育给人们的标准太高,平台太少,最终导致了人的失落与颓废。
      自我否定的标准各不同,由于家庭原因、学习成绩、社会背景等原因,都有可能成为自我否定的主要原因,但究其规律则基本相同,即使是个人理想与现实有太大的差异,而形成的失落也同样如此。 ④精神寄托型 第四点与第三点是有直接因果关系的,当人开始失落与颓废后,为了自我灵魂的活着来支撑肉体的生存,网络游戏成了他们最佳选择。
      从社会角度讲,不损害他人利益和危害社会就符合最基本的道德观,所以与宗教无关,属无神论范畴,不违背自我已知知识理念。虽然对社会和自我都失去了希望,为了活着而活着,总得找到自身存在的理由吧!而网络游戏中的自我表现便成了唯一选择,花钱不多,失败了不失面子或尊严,因为大家互不认识;而胜利了则无比兴奋,有成就感就有存在的理由,如此以来,网络游戏便成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要这种人戒除网瘾是最难的,有如戒除毒瘾,需要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
      其次,对于这种人必须加强其自身能力的建设,使其能正常的生活,如此才能获得新生。其实,究其深因,这与小时家庭父母的溺爱有直接原因,一是形成的自私自利自我为中心的错误理念,二是产生依赖性,所以能力极差。 ⑤自我解压型 第三点说到社会、家庭、学校、文化等多方面的压力问题,当这种压力完全超出了自我的承载能力,人便会本能的选择逃避或转移压力,否则,时间长了便会成为一种精神负担,久而久之,最终导致肌体病变,所以说这种逃避也是人趋利避害的本能选择。
      而此时网络游戏成了最佳选择,因为网络游戏的打杀胜负能释放自己内心的由于压力导致的不平与愤怒,速度也能释放自己的激情等等,时间长了便会容易产生情感依赖而使自己难以自拔,解决这类人的上瘾问题必须从周围环境问题入手。 ⑥混合型 自然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完全独立的,作为社会中的人也同样如此,而人在自然中面对的社会环境是最复杂的,所以人也是最复杂的,在先前讲到的五点原因里,是任何人都必须面对的,谁也逃避不了,这点毋庸置疑,笔者在以前的很多文章里作了分析与论述,最终都与我们的文化背景有直接的关系,因为人与社会都是文化的属性,当我们面对一个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经济社会时,我们的文化显然与社会已格格不入,矛盾重重。
      以上那些问题都是不合理、不对等矛盾的结果,所以表现得如此的不和谐,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其受害者。万变不变其宗,不管是混合型还是其它型,只要在文化理念上加以疏通,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当然其过程免不了一阵阵刺痛,但痛苦之后,便是快乐的幸福的光明的人生,有道是不通则痛,肌体是如此,精神理念也是如此,这便是自然的法则。
       。

    我***

    2018-04-16 06:16:4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