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要赞美弹琴很好的人用什么诗句,谚语,俗语?

首页

要赞美弹琴很好的人用什么诗句,谚语,俗语?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0-31 01:43:28
  •   听蜀僧浚弹琴

    李 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

    答案为:

    16。
      

    (1)“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

    “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2)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②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简介:

    这首诗是写作者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极写琴声之入神。
      开头两句,写他来自故乡四川,表达对他的倾慕。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弹琴之高妙诱人。全诗一气呵成,势如行云流水,明快畅达。这首诗在赞美琴声美妙的同时,也寓有知音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首诗写听琴,并没有着重写弹奏技巧和琴声,而是把重点放在描写听者(或作者自己)的感受上,从侧面表现了音乐的高妙。颈联两处使用典故,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点明了自己也是通晓音律之人,“霜钟”和传说点明物候时令,此外,这两处的用典还有更深层的寓意是作者具有济苍生的抱负,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
      

    【韵译】

    四川僧人抱弹名琴绿绮,他是来自巴蜀的峨嵋峰。

    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好象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高山流水音调一洗情怀,袅袅余音融入秋天霜钟。
      

    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秋去也似乎暗淡了几重!

    (供你参考)。

    才***

    2018-10-31 01:43:2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