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怎样理解“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首页

怎样理解“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怎样理解“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4-10 06:29:36
      社会主义 ——为什么要取一个“社会主义”的名词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我想这中间还是有原因的。“社会主义”是和“资本主义”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本质上来说,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或者这主义那主义的,无非是一种生产关系的表达方式。
      所谓生产关系,就是指社会生产的组织模式,资本主义是以资本为依据来组织和分配社会资源的;而社会主义是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导向来组织和分配社会资源。
      资本是具体的,由货币等物质财富有形的东西来标称;而社会整体利益对社会成员来说是抽象的,如果不跳出系统,无法比较社会整体利益的得失。比如我们:曾经生活在一个和谐的时代,后来不知道怎么搞的,进入另外一个不怎么和谐的时代,现在看来又要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再次追求和谐重新进入和谐社会。
      这就是从时间上,跳出了系统,从而感受到社会整体利益的变化。另外一种观察方式,就是对比其他社会形态,这个就是要从空间上跨出,比如去菲律宾阿根廷等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生活几年。社会整体利益虽然抽象,但还是可以用一些具体的东西来描述的。社会整体利益无非是两点,第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是社会的稳定安全。
      生产力的发展,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更确切点说是制造能力的进步,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提供给社会成员;而社会的稳定,从内在来说是需要成员和谐,不产生致命性的矛盾冲突;从外在来说,就是要有一个友善的环境,不至于有强力冲击,或者就是要有很强的抗外在冲击能力。
      因此,衡量社会整体利益的标准大概可以用社会制造水平、财富分配的公平性(贫富差距,具体可以用尼基指数标称)、社会凝聚力、国防能力等硬性指标来表征社会整体利益。   既然社会主义是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导向,来组织生产和分配财富的,那么怎样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怎样有利于维持社会的长久稳定,那么就怎样组织社会生产和分配社会财富。
      社会主义伴随着社会化大分工形成而出现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各个环节协调一致,要求资源配置最优化,而要做到这些,成本最低的办法是组成社会生产的大联盟,这个联盟可以是一个行业协会,也可以是一个大的垄断集团(附带说一下,现在西方资本主义事实通过金融行业,来进行社会资源的调配,发达的金融业对延缓资本主义危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延缓危机其实也是在放大危机,所以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威力也越来越大)。
      当然,这些都没有整个社会生产的联盟化效率最高。所以,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就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其实问题没有我前面描述那么复杂,道理很简单——资本以个体资本的利益为主;要以社会整体利益为主,必然需要将社会资源联合成一个整体。乱七八糟罗嗦了这么一大堆,其实只是想说明一下为什么叫“社会主义”而不叫其他的名称。
      下面才回到题目上来讨论为什么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在资本主义社会,广大的无产阶级是以“劳动力资源”的面目出现在资本的面前的;而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是作为社会的“主体成员”而存在的。作为“劳动力资源”,无产阶级处于“资本”的支配之下;而作为社会的“主体成员”,社会整体利益主要由无产阶级来构建的。
      前面说了,社会整体利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能制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二是社会的稳定,也就是社会的内部的和谐以及外部的安全。生产力的发展我暂时不说它,先说说我们现在正讨论得热火朝天的“和谐”,社会要和谐,最主要的是社会要公平公正。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社会的公平公正呢?我的答案是“人民民主”。我这里在“人民民主”上面加上引号,是表示强调,表示这和论坛上右边的朋友们嚷嚷的西方民主是有区别的,西方民主实质上是“精英民主”,“精英民主”其实资本利润的分赃,不是真正的民主。真正的民主只有在社会主义中国出现过,真正的民主一定会将社会导向平民社会,任何精英社会都不是民主的结果。
         我将“人民民主”提高到社会主义前提这样一个高度,是因为社会主义的实质是要照顾社会整体利益,而广大劳动人民,是社会的“主体成员”,社会整体利益由无产阶级构建,也应该由他们来支配。如果没有“人民民主”,那么社会财富的分配将失去社会“主体成员”的监控,在失控的分配制度下,社会是绝对不可能得到公平公正的。
      没有公平公正,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稳定;没有稳定,也就没有社会安全。这些都没有了,那么社会的整体利益当然也就没有了,没有社会整体利益,社会主义也就只剩下一个名头。所以,老僧将人民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前提就是这个道理。   顺便说几句,越来越觉得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设计者的伟大,他设计的这一整套制度实际上环环相扣,每一项都具有深刻的含义。
      等我们失去的时候,过了很长时间,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起这个作用呀!就说人民民主,开始的时候以卑鄙的心猜度:可能是运动需要吧。实际上,现在才明白,只要是公有制经济,“人民民主”绝对不可或缺。因为公有制提供给管理者太大的资源支配能力,而面对这巨大的权力,如果缺少人民民主监督,都是一种非常大诱惑,能稳守心道的人很少。
      所以,人民民主是公有制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现在终于明白,当年他和黄炎培谈话的时候,为什么会自信的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他的确找到了新路——那就是“人民民主”加上公有制。
         现在为什么腐败成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其实,问题很简单,失去了人民民主。其实反腐败很简单——发动群众,“人民民主”。上文中,“主体成员”这个词可以换成“主人翁”什么的。呵呵,老僧很照顾右边朋友们的,尽量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词语。   任何抽象的“目的”都需要具体的“手段”才能达成。
      “人民民主”是需要配合上“大鸣、大放、大字报、大批判”这样的具体手段才能实施的。人民民主在哪里,社会主义就在哪里。人民民主不在了,那么社会主义呢? 。

    爽***

    2018-04-10 06:29:36

其他答案

    2018-04-10 06:29:36
  •   提出的“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论断,科学地指出了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社会主义的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为基础的,它反映在政治上就必然要求人民群众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力。
      因此,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外在社会主义的东西。(2)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单纯经济范畴,而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人自身的现代化在内的庞大系统工程,其中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富强、民主和文明,包含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把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仅仅理解为经济建设,是片面的。完整意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是经济建设、政治民主化和文化现代化为目标。
      (3)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支持。只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正确地集中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使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意志和要求;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所创造的成果真正属于人民,才能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

    听***

    2018-04-10 06:29:3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