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孩子比较叛逆怎么引导?

首页

孩子比较叛逆怎么引导?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1-27 02:15:03
  • 小孩子一道某个年纪都会叛逆的 不叛逆的话还是人生吗

    李***

    2018-11-27 02:15:03

  • 2018-11-27 02:11:52
  • 耐心 决心 恒心,最主要的还是父母的爱满满的!!多用心!!!

    e***

    2018-11-27 02:11:52

  • 2018-11-27 02:09:20
  • 应该是青春叛逆期吧  稍稍管制 但不能太过 过了这个时期就好了

    姐***

    2018-11-27 02:09:20

  • 2018-11-27 02:04:27
  • 首先,要与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关注孩子内心的成长。在叛逆的孩子都能被爱感化。叛逆是因为需要爱和关注。

    如***

    2018-11-27 02:04:27

  • 2018-11-27 01:55:03
  •   叛逆期的孩子都不喜欢他的家长对他只三到四,所以这种事情其实是没辙的,有时候只能看孩子的悟性,很多孩子都是在叛逆期过后,变的越来越懂事,而有些确实越来越不懂事。所以叛逆期是最需要引起重视的,我看过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下,重点在于家长要做:1。(培养个人能力方面)少指挥孩子,在孩子面前多做少说,多做好事,多宣扬好事,少跟孩子互动,但是必须跟孩子互动。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很多事情他看到你在做,他自己可能会想到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后碰上这样的事,他自己怎么做。孩子以后的做事风格往往可能是父母以前的做事风格)2。(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方面)多观察孩子是不是有什么其他的爱好,比如说跳舞,唱歌,运动什么的(如果有,可以争取孩子的意见,在闲暇时间可以联系他的一些靠谱的朋友们带他去娱乐)3。
      他叛逆,就是因为他已经觉得自己可以独当一面了,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可以做大人们做的事情了。其实也就是感觉自己翅膀硬了。。。(这方面就是没得治了,这一关很难过啊)。

    黄***

    2018-11-27 01:55:03

  • 2018-11-27 01:52:35
  •   由于现在的孩子早熟,加上家长溺爱,变得很任性和自私,逆反心理越来越强,他们总嫌父母不理解自己,要求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完全是以自己为中心,而作为父母不可能什么都满足。孩子的逆反心理就越发强烈。
      康菲特青少年成长中心家庭教育专家董秋霞老师在接爱记者采访时说到要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重在交流,多和孩子沟通,消除他们的抵触心理,这样更有有利于平复孩子的逆反心理。
      董老师建议父母应该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  
        1、家长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处理孩子的问题。父母要主动,要用商量的口气与孩子进行交流,父母不要有老子就老子,老子说了算的霸气思想,这只会招致孩子的对抗、反感,甚至逃避,用沉默和出走来回答父母粗暴态度。
      
      2、处理问题,父母要步调一致。不能父亲这样说,母亲又那样说;父亲在严厉教育孩子,母亲却在一旁护短。面对孩子的问题,父母要先商量一下对策,口径一致后,再与孩子进行交流。
      3、多鼓励孩子,少指责他们。
      孩子的问题是错的,但他没意识到,父母批评孩子,要讲究一个策略方法,指出他们的问题实质,要鼓励他们去改正和改变。父母不能用大人的腔调来宣泄自己的不满。

    张***

    2018-11-27 01:52:35

  • 2018-11-27 01:48:14
  •   对叛逆的孩子该如何教育和管理
    父母想要在教育孩子上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首先得让自己得到孩子的信任。当孩子信任我们时,就会相信我们说的每一句话,自然而然就不会叛逆了。不过我们需要彼此信任。家长们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很优秀,当他们犯错误时不要一味的指责,而要耐心的教他们做事的方式方法。
      这样给孩子更多的关爱与信心,他们才会变得更好。
    叛逆期的孩子该如何引导?
    平常,我们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美好的形象展示给他们。即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多不如意,情绪再糟糕,我们都不可在他们面前表现出来。
      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环境对孩子成长才是最有利的。
    叛逆期的孩子该如何引导?
    当孩子有反常的迹象时,我们要尽快与其沟通,这样也会拉近我们与孩子心与心的距离。当然不同的沟通方式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注意交流的方式,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样也就不会片面的看待孩子的行为了。
      
    叛逆期的孩子该如何引导?
    我们还要记住一点:不可以对孩子过于溺爱,即使家里就这一个独生子女。因为溺爱会让孩子形成一种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认为自己最重要,从而理所当然的接受别人的包容。
    叛逆期的孩子该如何引导?
    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或障碍时,我们要及时的为其提供解决的方法,同时鼓励、引导他们走出困境。
      这时千万不可以给他们施加太大的压力。
    叛逆期的孩子该如何引导?
    6
    我们与孩子最大的矛盾就是他们的学习。当孩子学习不好时,我们不要抱怨也不要指责。如今孩子们学习是非常辛苦的,他们面对着家长、学校、同学等各方面的压力,一般是不会不好好学习的。
      此时家长们可以看看孩子们其它长处,尽量让他们各方面全面发展。 麻烦好评!!~~~~。

    梁***

    2018-11-27 01:48:14

  • 2018-11-27 01:42:35
  •   叛逆就是反叛的思想、行为……忤逆正常的规律,与现实相反,违背他人的本意,常常做出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事。叛逆是一种“长大了”的感觉,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在思维形式上属于“求异思维”,是标新立异,希望引起别人注意的表现。
      产生的原因: 一 :传统思想影响着一些家长。
      中国长期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一些家长中仍然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总认为孩子还不成熟,要绝对服从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则就是“忤逆” “对着干”,因此,孩子不会或很少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倾诉对象,怕自己做错事后,受到家长责备。许多中学生认为自己做错事后,最反感家长的指责,而对他们反感的原因是因为家长们盛气凌人,态度生硬。
         二:家长认识上的错误,造成教育方式不当。一些家长缺乏普通的心理学常识,对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孩子们有了过失时,不是与孩子们一起分析错误,商量补救办法,而是责骂甚至殴打孩子,使孩子在犯错误时感到孤立无援,产生叛逆心理。
        三: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产生思想矛盾。随着高中生的成长,独立意识渐强,要求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长出于对子女的保护,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这样子女的渴望独立与家长不恰当的好意关心,就会产生思想上的冲突、矛盾。
      或许有些家长因工作繁忙,很少与子女谈心,进行思想交流,只是定下一些严格的规定来约束限制子女的行为。
      危害: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叛逆。叛逆,往往就使得青少年在家庭生活中与长辈产生矛盾,与家长格格不入。叛逆的青少年,总是听不进长辈家长的教导,而且容易产生高傲,自以为是的心理,并且容易冲动,因此处在叛逆心理下的青少年,在没有帮助指导的情况下最容易对社会产生危害。
         “叛逆”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处于“逆反期”的青少年通常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
      
      老师、父母越恼火,他们越反感,以至于将叛逆性格发展至极端。近年来社会上多发的青少年“逆反期”杀亲案(如徐力杀母案)、出走现象、自杀事件等无不说明,如果在这一特定时期疏导失当,将会发生多么惨痛的后果。
      如果你孩子的情况比较严重,建议你把孩子送到专业的教育引导机构,我有个同事的孩子送到了那个叫啥博强的学校,效果不错,你们可以去看看,了解一些知识,或是咨询一下,希望可以帮到你。

    沈***

    2018-11-27 01:42:35

  • 2018-11-27 01:37:19
  •   由于在现时的社会大环境和应试教育模式下,我们的孩子很容易就沾染上某些不良习气,例如娇横任性、叛逆不听话、不诚实、上网成瘾、打架、厌学、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等问题,尤其是处于青少年阶段的中学生情况更为严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正孩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由这些观念导致的各种错误行为。
      虽然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有的人采取虎妈狼爸式的教育,说什么“赢在起跑线上”,人的一生其实是马拉松式的长跑过程,即使赢了起跑线,能跑多远、坚持多久、谁笑到最后还是未知之数,往往是适得其反的,因而个别人所谓虎妈教育的事例无论他们成功与否,都不值得崇拜、学习模仿、甚至广泛推广,这样教育会给绝大多数孩子造成永久的、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不堪回首的童年就是这样形成的!如果打孩子进行体罚教育,后果可能相当严重,将来会报复到年老的父母和孙子那一代人的身上,所以暴力方式的教育害人不浅啊!相反,反而是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更显得重要。
      想要从根本上教育好孩子,培养孩子学习和生活上的良好兴趣和习惯,建议您赶快让孩子喜欢上《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多读一定能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和启发孩子的智慧)。您看,这真是一部“大孝经”、一位最好的家教老师!写得多好!朗朗上口,易读易教,网上还有很多视频故事教学素材,有多个版本适合各阶段孩子观看。作为父母,只要您愿意多些鼓励孩子和您一起观看(这个很重要,您喜欢看能带动他的兴趣一起看,孩子天生好奇、易受他人影响),一定能让您的孩子喜欢上她,如果能在现实生活当中努力去做、尽量落实里面的教诲,何愁不能教育好孩子呢?
    同时,您的提问涉及到广大家长和老师都非常关心和渴望解决的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行为语言和学习成绩的家庭教育问题,家长的正确教育引导在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在平时的家庭日常生活中,诚挚推荐各位家长和孩子们观看陈大惠老师策划监制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论坛系列纪录片《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又名《弟子规说明书》),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关于德育与家庭教育的免费网络资源,能在快乐和感恩的氛围中感悟人生的真理,有助孩子提高健康成长学习进步,认识灾难事故因何发生,能做到趋吉避凶,真实不虚!能针对孩子身上的各种问题对症下药、是一剂治疗良方!当中一定有您需要的答案,也是我们做家长长辈学习的有力教材,的确是难得的家庭教育经典节目!这个节目里有许多精彩的事例分析,探讨解决孩子教育的种种方法,真是我们和孩子的一位最佳的、一对一的家教老师,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家庭教育网络资源,而且是完全免费的,对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极大的帮助。
      生活中,小孩甚至大人都容易出现没有恒心、悭贪、叛逆不听话、上网成瘾、早恋、依赖性强、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不是能从某个简单方法或措施就能从根本上教育改正过来,变成一个孝顺听话的小孩,而是需要我们全面而系统地进行家庭教育,从根本处下手才能治标又治本。
      这部片里面有很多专家、老师、家长亲身说法、以其独特的心得体会向大众汇报,启示家长的教育观念会直接地影响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以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从小接受的家教会影响小孩子的终生,从中一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中有一句经典的警世名言:人是能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来的,坏人也是教出来的!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种种现实状况是:社会诚信严重缺失!各种媒体的夸张渲染、错误引导,孩子成长的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和染污,要做好家庭教育谈何容易呢!家长是越来越不好当了,说实话,很多家长也不会如何当家长,就将小孩出生到这个世上,将很多的教育责任都推给了学校和社会,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成长经验是需要家长言传身教的,推卸责任的话怎么能将小孩教育好呢?确实悲哀啊!
    而我们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实体会,只图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说实话,真是有点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们都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领悟这种感受,但往往悔之已晚,哎。
      。。
    很多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的所谓代沟,都是因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脱节了,没有很好的连贯所造成的,现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只顾自己的享受而妄顾他人的感受。
    我们必须知道,一切教育要从根本做起,就像树要有根才能长树干树枝和树叶,才能枝繁叶茂呀,如果丢弃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楼阁。
      在此,推荐各位有缘的朋友,无论看过或没看过的也好,都敬请尽量抽多些时间观看大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论坛节目: 《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可以在百度视频或者优酷土豆搜索播放),但愿看过的人都能够从中得到真实不虚的利益,并且继续利益他人,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创造和谐共存的社会大环境。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和启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祝您好运一生一世,如果回答有用,请点“好评”,谢谢^_^!》。

    我***

    2018-11-27 01:37:19

  • 2018-11-27 01:32:45
  •   孩子多大了?如果是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建议如下:
    一、要表现出适当的无知。
      孩子十岁前,妈妈扮演的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角色,是孩子强有力的后盾,给孩子安全感很重要。孩子十二岁青春期来了以后,这样就不行了,孩子十五岁后如果还表现出无所不能,什么都懂,孩子都要听我的,就极其糟糕。
      首先要把自己从权威的角色上放下来,应该说:“妈妈不太知道你们现在想什么,要做什么,你需要妈妈什么样的帮助,详细告诉妈妈好不好?”

      青春期的孩子要建立自己的权威、尊严,往往尝试着攻击家庭的成员 。
      我们要做一个选择,既然孩子不再想当孩子了,自己就要慢慢从家长的角色中引退,在某些家庭,父母也可以来扮演孩子。青春期孩子的价值观有些看起来是很荒诞,但是要倾听他、尊重他,孩子就会逐渐变成大人,他慢慢会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

      如果家长采取查书包、偷听电话、偷看日记等方法,结果只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孩子为了讨好父母继续扮演孩子的角色,产生了心理学上称为“退行”的现象,放弃成长的权利,变得幼稚化。
      这样的孩子即使能考上清华北大,也是生活中的弱者,只能当一个普通的人。为什么?因为他放弃了成长的权利,他的情商差。
      另一种是孩子选择反抗,因为他觉得如果我不能挫败父母,我就长不大。 很多孩子逃学不是因为不喜欢学习而是为了反抗父母,父母希望他好好学习,他就不好好学习,看父母怎么办。
      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挫败父母,父母可以替代他做决定,但无法替代他学习。当然,并不是孩子有意识这样想,而是他不上学引发父母改变了权威的角色,愿意开始倾听并满足孩子一些心理需求的现象,引发了孩子从这个事件的象征意义中得出上面的判断,大约有10%的孩子会这样做。
      
    二,对孩子好奇、保持兴趣。
      兴趣是什么?兴趣是对孩子欣赏的态度,不管孩子做什么,都要让他感觉到你对他有兴趣。
      如果在一个部门当领导,对大家保持兴趣、好奇,就会是受欢迎的领导,如果满脸都是价值判断、好恶,别人跟你在一起就会觉得不舒服。
      父母要把价值深藏起来,给孩子一个彼此冲突、矛盾、多样的价值混乱时期,不要忙着帮孩子找到所谓正确的道路,那样可能适得其反,孩子失去自我的判断力与鉴别力,不能形成自我的价值倾向,结果是觉得是在为别人活着,为别人学习。
      让青春期的孩子品尝逆反情绪给他带来的痛苦与麻烦,好奇地、用欣赏的眼光分享他自我选择的价值观、美感、哲学概念与逻辑。
      当然,幼稚在所难免,但这些幼稚的思想打着孩子自己的标识,属于他自己的天地。尊重这些就是尊重孩子。
       家长能做的是提醒孩子社会规则: “你内心如何看世界是你的权利,面对客观现实的时候要按规则办事。”这样做就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内心与现实的边界意识,让孩子可以在两个层面来接纳自己。
      成年人很多心理痛苦正来源于搞不清内心与现实的边界在哪里。

    三,学会对孩子示弱。-
      示弱就是要善于在孩子面前装傻 。如果孩子游戏打得好,你要说:“宝贝,妈妈好笨啊,这种事情都不会,你能不能教教妈妈?”孩子肯定会特别高兴,当你慢慢地表示出对游戏感兴趣的时候,孩子也许就会慢慢失去对游戏的兴趣。
      原因是孩子玩游戏的潜在意义是在有限的环境里寻找与父母分离的空间,如果母亲也要玩,孩子的兴趣就会大减,当然严重依恋游戏的孩子除外。
      我遇到过一个咨询者,他女儿是哈韩族,家里摆满了韩国的东西,韩国影星的照片贴得到处都是,女儿染着黄头发,吃韩餐,学韩语。
      一有韩国歌星演唱会,女儿旷课也要去听。父亲是一个公司的部门经理,非常着急,问我怎么办。我就向他建议,你也装着是哈韩族,也把韩国明星照片贴在卧室里,也放韩国歌星的歌,也装着学韩语。结果他女儿就把韩国明星照片收起来了,头发又变成黑色的了,为什么?因为孩子需要和爸爸妈妈有区别,他一放韩国歌星的歌,女儿就特烦,“怎么又放韩国的歌啊?!”知道为什么?孩子其实是在表现逆反情绪,爸爸不让我哈韩,我偏喜欢,看你怎么办。
      这表示她在长大,有了全新的自我,如果我们不压制她,反而认同她,她逆反的动力就会终止。
    四,不管孩子提出什么不合理的、荒谬的要求,决不能马上驳斥他。

      对孩子提出的不恰当的要求,要说:“你的想法不错,很有意思啊,不过我能问一下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能告诉我你进一步的计划是什么吗?你能告诉爸爸妈妈能帮你做些什么吗?”
     这样的提问可以帮助孩子澄清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拒绝他,他反而会坚持。
      当你坐下来听他计划的时候,他就会发现自己什么计划都没有,需要的只是爸爸妈妈认同、接受他的想法,不一定要实施。如果这时驳斥他,他反倒一定要实施。家长可以 先说“yes(是的)”,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说“maybe(也许)”,尽量不说“no(不行)”。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过分的要求,其实真正的目的不是要实现要求,而是要看爸爸妈妈的反应,是不是真的在意他,尊重他。
    希望对您有帮助。

    赵***

    2018-11-27 01:32:4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