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武经七书

首页

武经七书

武经七书是哪7部?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4-07 08:47:54
    《孙子》         孙武
    《吴子》         吴起
    《司马法》       司马穰苴
    《尉缭子》       尉缭
    《六韬》         姜尚
    《三略》         张良
    《李卫公问对》   佚名

    风***

    2018-04-07 08:47:54

其他答案

    2018-04-07 10:47:54
  •   《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它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其作者分别为《孙子》作者孙武 ;《吴子》作者吴起; 《司马法》作者 司马穰苴;《尉缭子》作者尉缭 ;《六韬》传说为姜尚所作; 《三略》为张良所作, 而《李卫公问对》的作者不详。
       北宋政府颁行《武经七书》是遵照皇帝宋神宗的旨意进行的。为适应军事斗争、教学、考选武举的需要,宋神宗于元丰三年(1080)命令当朝最高学府国子监司业朱服等人组织力量校定、汇编、出版上述七书。武学博士何去非参与了此项工作。校定这七部兵书,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到元丰六年(1083)冬才完成了刊行的准备工作。
      校定后的这七部兵书命名为《武经七书》,共25卷。这是北宋朝廷从当时流行的三百四十多部中国古代兵书中挑选出来的,作为武学经典。 《武经七书》北宋刊本已不可见,现存宋孝宗或宋光宗时刻本,原为陆心源宋楼藏书,后被日本岩崎氏买去,藏日本静嘉堂。国内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本。
      宋本《武经七书》校刊精审,明清以来翻刻传抄,多据为底本,成为独具特色的《武经七书》系统本。    《武经七书》问世之后,注家蜂起,存世之作,不下数十种。宋朝施子美《施氏七书讲义》是现存最早的注本,对明清注家起了发凡启例的作用。明朝建国,重视武学,朱元璋提倡“军官子孙,讲读武书”,促进了对《武经七书》的研究。
      代表性的注本有刘寅《武经七书直解》、黄献臣《武经开宗》、张居正辑注《武经七书》、李贽《七书参同》、陈玖学《评注七子兵略》等。其中《武经七书直解》因“注疏详明,引据切当”,最为后人重视。清朝沿袭宋明旧制,亦重《武经七书》,然注家大多限于汇辑前人旧说,少有新意。
      影响较大的有朱墉《武经七书汇解》、丁洪章《武经七书全解》等。《武经七书》集中了中国古代兵法的精华,被宋朝及后世确定为兵学经典,对中国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各种注本对人们学习和研究《武经七书》具有参考作用。

    彭***

    2018-04-07 10:47:5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