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发言积极性的行动研究案?

首页

如何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发言积极性的行动研究案?

如何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发言积极性的行动研究案例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2-08 20:46:19
  •   一、问题发现
      
    众所周知,
    课堂发言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课堂发言为提高学
    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提供了很好
    的平台。
    可是我们五六年级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不难发现:
    小学生读到了
    高年级就变得不太喜欢回答问题了,
    普遍的都是沉默寡言,
    尤其是一到老师提问
    时,
    大部分同学都习惯性地低下头,
    等待老师将答案说出,
    或者是教师的独角戏,
    或者是几位同学的专场表演,或者是被老师“强迫”回答,基本上没有几个同学
    会举手主动回答,
    课堂教学气氛不比低年级活跃。
       和谐的、 师生互动的课堂才是 真正有意义的课堂, 所以, 我们很想通过这一小课题的研究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 二、明确课题研究内容 学生学习的重点在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 只有调动学生发 言的积极性, 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发学习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 人。
       所以, 我们必须在分析不爱作答学生的基础上, 提出能够激发学生课堂积极 发言的有效方案。 我打算以六年级四个老班作为实验对象, 以提高此班学生的课 堂发言积极性为入口,规划解决方案。 为什么学生年级越高就越怕举手了呢?我也曾单独问过学生为什么不举手, 一部分同学说, 其实并不是他们不知道, 而是他们不愿意举手, 他们认为反正自 己是对的,而且老师还是会说答案的,那是多此一举还有小部分学生说听懂了, 但不知如何说 , 怕答错了,别人会笑话,缺乏自信。
       课堂上我注意观察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 结果我发现: 首先学生回答问题得不到 应有的尊重。 如很多时候同学起来回答问题, 说错话读错音, 台下的同学立刻一 阵嗤笑; 有的还马上打断同学读文直接给他纠正读音。 在教学中不断地发现, 原 来我们班学生看似非常听课的样子,实为各怀心事:一种只想抠出别人的错误, 趁机取笑别人;一种是小心提防,十拿九稳才回答;另一种事不关己,知道也不 回答。
       任凭你怎么启发, 就是原来的那些面孔, 有时我甚至怀疑学生智力有问题。 三、文献查阅 运用图书、报刊、杂志和网络等资源,搜集与此问题相关的文献材料,运用 归纳与演绎的方法,总结出有关经验以备借鉴。 四、集体讨论制定方案 在明确原因和找到学生不愿主动发言的基础上,和老师一起探讨解决的办 法。
       遇到这样的情况, 我们应该怎样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呢?小学生自尊心很 强, 容易受伤害, 如果教师能恰当地引导学生辨明是非, 适时地教育学生相互尊 重甚至向别人真诚道歉, 那么受伤害是短暂的, 正确的认识和虔诚的氛围很快就 抚平了心灵的创伤。
      反之,教师忽略了教育或指导不当,学生认识不足,欺心不 改。 受伤害的同学心有余悸, 就再也不敢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 旁观的同学会吸 取教训, 小心谨慎地应对着老师提出的每个问题。 所以我们课题小组的老师经过 讨论总结出三个要点: 首先是教师自身的问题, 老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是不是深入浅出的, 是不是 生动活泼, 如果这一点没有做好, 老师就应该注意在以后的教学中如何让授课内 容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分析集体访谈的结果,找到最普遍的症结所在。最后, 根据个别访谈的结论,分析不同学生的自身状态,努力不忽略任何一位同学。 五、付诸行动 为此,我们在以后的课堂上始终注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 (一)、为学生的发言创造宽松的环境。
      就教师本人来说,要民主、宽容、 随和, 总是以欣赏的眼光评价学生的发言, 要让他们知道, 不管他们说得是否正 确,能站起来发言就是好样的,应为自己敢于发言而自豪。这样,学生在课堂上 发言就会心情坦荡,没有什么顾忌。 (二) 、 帮助学生破除发言的羞怯感。
       教师要时常找那些具有羞怯感的同学 谈心,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战胜自卑。 如果这些同学因没有回答好问题而在课堂 上受了委屈的话,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安慰。 (三)、要防止发言权的垄断现象。在课堂上,有的学生胆大,思维敏捷, 老师一提出问题, 抢着发言的总是这些同学。
       如果教师不注意调控, 就会在无形 中造成这些同学对话语权的垄断。 假如其他同学很难得到发言的机会, 久而久之 也就失去了发言的积极性。有位教师遇到这种现象,就与班级中的“活跃分子” 约定: 为了照顾班级中的每个同学, 让他们都有答题的机会, 以后你们举三次手 才可获得一次回答问题的权利, 如果答题有创意, 可以再奖励一次。
       这位教师的 做法,既限制了这些“活跃分子”的发言频率,又避免了他们的不满情绪,调动 了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更重要的是让大多数同学享有了公平的话语权, 使每 个同学都感受到课堂发言的乐趣。 六、搜集信息,调整计划 在这项方案实施的过程中, 我和老师仍然不断的搜集资料, 不断为课堂加入 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新元素, 将一些没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抛弃。
       同时在有针 对性的对几个仍然不太爱发言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如果是功课不踏实就帮助其 学习课程内容, 如果是心理素质的问题, 就利用课下和课上时间帮助其建立勇于 表现自我的自信心。 七、回顾与反思 1 、对方案过程的回顾 本次研究从原因入手, 基本上是对症下药。
       大约两个月后, 这个班的课堂气 氛明显活跃起来,而且在平时小测中,发现同学们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2 、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责任是巨大的, 除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还要顾及所 有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性格特点。
       我希望教师能将此信念长期坚持下去, 不断地学 习和更新, 将教育的师范性与学术性相结合, 既成为孩子们的老师, 也成为孩子 们的朋友。

    等***

    2018-02-08 20:46:19

  • 2018-02-08 17:46:19
  • 亲  要多 鼓励学生 娱乐与教育一起上

    天***

    2018-02-08 17:46:19

  • 2018-02-08 12:25:42
  • 设置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S***

    2018-02-08 12:25:4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