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汇编12篇)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汇编12篇)

爱*** 23-02-11 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1)

民间相传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大唐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则天当权,先立其子李哲、李旦为中宗、睿宗,又先后废去。于永昌二年(公元690年),废唐改周,自立为帝,称周武皇帝。

这事惹恼了玉皇大帝,他传命太白金星告诉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降雨人间,以示惩戒。当年从立夏到寒露,150多天滴雨未下,因致大地干涸,庄稼旱死,许多地方连吃水都非常困难,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种种人间惨象,被掌管天河的玉龙看在眼里十分不忍,他冒着违犯天条的危险,张开巨口,喝足天河之水,私自布雨,解救了天下黎民百姓,但却招来了玉帝恼怒,将玉龙打入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之下受苦。山前还立了一通石碑,上面刻有四句话:“玉龙行雨犯天规,应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上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经过这里,看了碑上的这些字,才知道玉龙为救百姓行雨,却被压在这里受苦。为了救出玉龙重上云天,再掌天河,人们决心找到开花的金豆,但却苦苦寻找不到。

找啊、找啊,直找到第二年的农历二月初一,恰好街上有集,一个老奶奶背着一布袋苞米粒赶集,因布袋口没扎结实,走着走着布袋开了,金黄的苞米粒撒了一地。人们看了,高兴极了,这苞米粒多像金豆呀!如果放在锅里炒,不就爆出金花了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全都知道了。大家商定,第二天,二月初二一齐行动,大家都爆苞米花。

这情景被玉龙看见了,好不欢喜,就大声喊道:“太白老头儿,金豆开花了,还不快放我出去。”太白金星老眼昏花,看了看,果然是金豆开花,便将压在玉龙身上的大山移开,玉龙顺势一跃腾空,再降甘霖。

从此之后,二月二炒苞米(或者炒黄豆)成了习俗,一年一年传了下来。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2)

“龙抬头”的说辞,来自古老的天文学,上古时代人们选择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组星象作为坐标,以此作为观测天象参照物。古人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宿”表示居住,因为它们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宿”。“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在东方的7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在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北方地平线下。仲春(惊蛰至春分间),角宿(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龙抬头是指苍龙七宿群星在天空的隐现变化,并非是真有一条动物之龙在变换。

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农时周期相一致。春天农耕开始之际,苍龙七宿在东方地平线上开始慢慢上升,最先露出的是明亮的龙首—角宿;夏天作物生长,苍龙高悬于南方夜空;而到了秋天,庄稼丰收,苍龙也开始在西方下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则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古人把仲春时苍龙七宿在东方地平线上崭露头角称为“见龙在田”(即为“龙抬头”),仲夏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称为“飞龙在天”;此外还有“亢龙有悔”、“群龙无首”等,分别对应各时节天象。龙抬头在农耕文化中标示阳气自地底而出,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了。龙抬头时节,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以南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春雷始鸣。元时期将阴历“二月二”称为龙抬头,从节气上说,“二月初二”正处在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惊蛰”、“春分”之间。与“龙抬头”相关的的活动很多,但不论哪种方式,均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它是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动。就全国而言,由于地域不同,各地风俗也各有差异。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3)

在我国北方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人家的哭声,看见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次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传说有误,武则天是唐朝时期人物,玉米是明朝才传入中国的)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

二月二龙抬头的神话故事

一:

传说尧王的父亲帝喾(帝俊)共有四个王妃:姜嫄(jiāngyuán)、简狄(jiǎndí)、庆都、常仪。本来常仪的地位最低,可自从生了儿子,众人就另眼相看了。庆都一直为没有儿子烦恼。有人告诉她,神母庙求子很灵验,只要真心实意,没有不成的。庆都照女巫说的,在元宵节的晚饭后,去庙里摆上供品,然后恭恭敬敬地磕了仨头,双手合十,祈求神灵赐子。话分两头说。有年大旱,百姓生活困苦。天上有条赤龙,看见人间的凄惨境况,产生了怜悯之心,私下里下了一场雨。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就把赤龙压在了一座山底下。百姓为赤龙求情,玉皇大帝发话说:“除非金豆子开花。”到了二月二这天,不知从哪里来了个老妈妈,一个劲地喊:“卖金豆子!”人们很纳闷,买回家一看,是些黄豆。这些黄豆放在锅里一炒,噼里啪啦地开了花。玉帝得知,只得把那条赤龙放了出来,贬下凡间。庆都从神母庙求子后,就天天盼着好消息。一天夜里,她梦见一条赤龙追随,从此,就怀孕了。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二,先是电闪雷鸣,后又艳阳高照。院子里一道金光照耀,孩子降生了,起名叫放勋,就是后来的尧王。放勋聪明伶俐,从小就惹人喜爱,长大当了帝王后,每到二月二这天,就同百姓一起耕田。帝王耕田的习俗就这样传了下来。每逢过年的时候,集上卖的木版年画,“皇帝爷爷使金牛”,就是由此而来。

二:

传说有一年民间大旱,地里干旱地里根本没法下种子。老百姓纷纷上街祈福求雨,请求龙神赐雨。祈福祭奠什么方法都想过了,怎奈就是一滴雨不下。老百姓叫苦连连,来年定要忍饥挨饿。这时天上守护天河的青龙王得知后看着百姓受苦十分不忍,擅自做主将天河翻了个个倒出了一半的天河水。天降大雨,滋润大地。百姓们欢呼雀跃感谢龙王赐雨赐福。这一年百姓们粮食大丰收,家家户户都有粮食吃不必担心忍饥挨饿了。

天上的玉皇大帝得知此事,十分恼怒大发雷霆责怪龙王私自做主天降大雨。玉皇大帝命太上老君即可将青龙王压在神山之下永世不得抬头,除非金豆开花。

得知此事的百姓就感到非常难过,想方设法地寻找什么是金豆,如何让金豆开花。苦苦寻觅许久不得其法。有一天一百姓家中孩童将家里的干玉米粒放进热锅里加热,随着锅里温度升高。玉米爆裂变成了玉米花。家中父母闻声而来问其原因,得知孩童将玉米粒放进热锅,玉米粒爆裂。其父一拍大腿惊呼,这不是就是金豆开花么。隔日百姓家家户户上街支起锅罩做玉米花。高声大喊告知天庭,金豆已开花请求释放青龙王。

玉皇大帝得之后拨开云雾一看,果真玉米为金,爆开像花。故此为金豆开花。玉皇大帝召来太上老君说到,我身为玉帝要一言九鼎,即刻释放青龙王并官复原职。

压住青龙王的神山被移走,于是青龙王抬头一飞冲天回到了天庭。那天正是二月初二,故此民间流传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4)

龙抬头的寓意:生发之象、吉祥如意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龙抬头日在仲春卯月初,“卯”五行属木,卦象为“震”;九二在临卦互震里,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已出现于地表上,崭露头角,为生发之大象。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5)

1、葱饼

有些地方二月二吃的饼叫“龙鳞饼”,而吕梁地区这天吃煎饼或葱油烙饼,称为“揭龙皮”。太原地区这天除吃烙饼外,还有吃水饺,叫做“吃龙耳”,晋南这天则一定要吃麻花、撒子,谓之“啃龙骨”。

2、饺子、驴打滚(财源滚滚)

在“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而在老北京的习俗中,人们喜在农历二月二买“驴打滚”品尝,黄豆粉面裹上豆沙馅儿,外形圆润,同样有“财源滚滚”的含义。

3、炒豆子

在西北、甘肃岷县等地有吃炒豆子的习惯,表示春天的开始,岷县的二月二会,人们买大黄梨回家孝敬老人,故二月二庙会又称“黄梨会”。

4、撑腰糕

江浙沪地区在二月二这天保留着吃“撑腰糕”的习俗,意思是吃了糕,当年里就不会腰酸背痛了。

5、面条

北方人喜欢在这天吃碗“龙须面”讨个“好彩头”。龙须面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因抻出的面细如发丝,下滚水如银龙入海,故得名。“龙须面”有顺顺溜溜,顺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6、面旗子

淄博老百姓有吃炒面旗子的习俗。就是切成菱形的面片,将干后的面旗子用白抗土加热炒制而成。

7、炒面

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乡一带,每逢二月二,家家户户都吃炒面条,因炒熟的面条外形像虫,寓意大家合力把虫炒熟并全吃了。

二月二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这一切都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龙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6)

农谚“二月二,龙抬头”,传说古时候关中地区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东海小龙前去播雨。小龙贪玩,一头钻进河里不再出来。有个小伙子,到悬崖上采来了“降龙水”,搅浑河水。小龙从河中露出头来与小伙子较量,小龙被击败,只好播雨。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

“二月二”还有一种说法叫春龙节。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大概就是“春龙节”习俗的最早记载。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7)

二月二龙抬头传说一:接姑奶奶

二月二这天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接“姑奶奶”,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接宝贝儿”之说。因为老北京人的礼数多,其中正月里“姑奶奶”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特别是新婚不久的“姑奶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或半个月,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一般是以春饼,也就是薄饼做款待。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奶奶”除了吃喝,就是串门子聊天儿,轻松而愉快。

二月二龙抬头传说二:皇帝耕田

二月二这天的另一项活动是皇帝耕田。因为每年的二月二这天差不多是在惊蛰前后,“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从此北方就到了春耕大忙的时候。为了动员人们赶快投入春耕生产,别误农时,二月二这天皇帝要象征性地率百官出宫到他的“一亩三分地”耕地松土。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帝王每年二月二,都要到先农坛内耕地松土,从清朝雍正皇帝开始,每年的二月二这天改为出圆明园,到“一亩园”(今海淀圆明园西侧)扶犁耕田。过去曾有一幅年画,叫《皇帝耕田图》,画中是一个头戴王冠、身穿龙袍的皇帝正手扶犁把耕田,身后跟着一位大臣,一手提着竹篮,一手在撒种,牵牛的是一位身穿长袍的七品县官,远处是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画上还题

了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老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这幅画也说明人们希望有一个开明的皇帝,能够亲自春耕夏耘,使老百姓丰衣足食。

二月二龙抬头传说三:武则天和龙抬头的故事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二月二龙抬头传说四:伏羲氏和二月二龙抬头

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8)

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关于龙头节的又一说,为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实际上是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从其愿望来说是好的,故“龙头节”流传至今!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9)

1、忌针线,不管是从业者还是妇女们,这一天尽量不要做针线活。因为天上的苍龙会在这天抬头观望,使用针线会刺伤“龙眼”。

2、忌洗衣,也就是说二月二这天就不要再洗衣服了,尤其是妇女们更要停止洗衣服,怕伤及“龙皮”。

3、忌低头,清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打着灯笼看看房顶,目的有二,一是看看有没有蜈蚣,蝎子之类的害虫。二是为了迎合习俗,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

4、女子忌讳回娘家。这是因为二月二之后要开始农耕了,不能一直躲在娘家休息。久而久之就有了二月二不能回娘家的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10)

祭社神

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也是土地公的诞辰,“土地诞”也称“社日节”。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古时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古人认为土生万物,土地神是广为敬奉的神灵之一。人们认为土地公管理着五谷的生长和地方的平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在社日奉祀土地神。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在中国南方地区,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

吃龙食

二月二这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北方百姓在这天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吃龙须”,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则叫“吃龙耳”,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葱饼叫做“撕龙皮”。有些地方还有吃“龙眼”、“龙须”、“龙舌”、“龙耳”、“龙皮”、“龙子”、“龙蛋”以及吃春饼、吃猪头肉的习俗。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这些都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的强烈愿望。

采龙气

早上卯时,卯月的第一个卯日卯时,出门面向东方深吸气,此为一吉。

剃龙头

指二月初二理发,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起龙船

古时,龙抬头节是祭祀龙神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丰登。龙抬头时节我国部分地区会有“起龙船”的活动,请龙出水,以及祈求事事顺利的心愿。

使耕牛

“龙抬头”也是农村的农事节。农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农时春雨贵如油。倘春雨充沛,预示着一年的大丰收。

开笔写字

相传农历二月初三为文昌诞辰日,旧时这天让孩子开笔写字,取龙抬头之吉兆,为孩子正衣冠、点朱砂启蒙明智,寓意孩子眼明心明,祝愿孩子长大断文识字。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启蒙教育形式。

引田龙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引龙伏虫的活动有很多,最有特点是撒灰。撒灰十分讲究,灰多选用草木灰,人们自家门口以草木灰撒一条龙到河边,再用谷糠撒一条龙引到家,意为送走懒(青)龙、引来钱(黄)龙,保佑人财两旺;从临街大门外一直撒到厨房灶间,并绕水缸一圈,叫做“引钱龙”;将草木灰撒于门口,拦门辟灾;将草木灰撒于墙脚,呈龙蛇状,以招福祥、避虫害。陕西富县一带还流行撒灰围庄墙外的做法,也是伏龙驱虫的表现。

放龙灯

黄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区还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时分,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借此娱乐同时又传递一种美好的祝愿。

敲龙头

东北部分地区在二月二早晨,以长竿击打房梁,谓之”敲龙头“。把龙唤醒,佑一方平安。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击房梁就是用木棍或者竹竿敲击房梁,以惊走蛇、蝎等毒虫,毋使为害。有的地方流行敲击炕沿,目的与敲击房梁相同。

吃猪头肉

二月初二吃猪头肉也有说法。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一。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猪脸”,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扒猪脸”有三种,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煎饼吃。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

围粮囤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农历二月初二清晨,北方很多地区的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妇从自家锅灶底下掏一筐烧柴禾余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铁铲子铲些草木灰,人走手摇,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来。围仓的圆圈,大套小,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围单不围双。围好仓后,把家中的粮食虔诚地放在仓的中间,还有意撒在仓的外围,象征当年的大丰收。

熏虫

古代将自然界中的生物分成毛虫、羽虫、介虫、鳞虫、人类五大类。毛虫指披毛兽类,羽虫指鸟类,介虫指带甲壳类,鳞虫指有鳞之鱼和带翅昆虫类。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二月初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萌动,疾病易生,虫害也是庄稼的天敌,因此人们引龙伏虫,希望借龙威镇伏百虫,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进入农历二月,天气渐暖,各种昆虫开始活动,有些昆虫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二月二这一天,人们纷纷摊烙煎饼、燃烧熏香,希望凭借烟气驱走毒虫。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11)

1、出嫁女儿,忌在娘家过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之日不能回娘家的原由,主要是在古代因为小媳妇新婚后,到二月初二的时候便不能住在娘家了,而婆家人为了让小媳妇早日回婆家而流传出来的俗话。演变到后来,若是小媳妇一直在娘家住,婆家人会在二月初一就把小媳妇接回家去。按照旧社会的风俗,刚新婚的小媳妇年前年后都必须在婆家伺候公婆与丈夫,到了正月十六以后的日子可以暂时回娘家住,当作是休息日,但只能住到正月底,过了正月必须回家。因为二月二以后就是民间的春耕了,还得下地干活。

2、不动针线,不用剪刀

在我国古代,龙被古人看作是神圣的象征。“龙头衔”这天因此多了些禁忌,以防伤害到苍龙,影响全年的运气。妇女们在这一天是禁动动针线和剪刀的,因为苍龙在这一天会抬头观天下,使用带针带利刃的东西会刺伤龙眼。

3、忌说“吃醋”

在我国中原诸省的方言中,因为“吃醋”都被看作是“妒忌”层面的含义,到了二月二因为本身这个节日就是喜庆的,所以当时人怕小心眼儿影响吉利,于是就把“忌讳”叫做“醋”,而用忌讳就是吃醋的意思。

4、忌推磨

这一天忌推磨,以免压住龙头。河北新河、山东滕县都忌当日磨面,怕压了龙头。山东东明一带在二月初一下午就要把磨房打扫干净。把磨的上下扇支起来,禁止使用。因为当地人认为石磨是龙头,因此龙头节就要把龙头抬起来。一直到现在、尽管磨面不使用石磨了,但到这一天。所有的打面机坊都要停止工作,怕“研烂了龙头”。

5、照房梁

妇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

6、忌洗衣

有的地方妇女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12)

农历二月初二,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那么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是什么?二月二龙抬头有什么传说故事?小编精心收集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及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供大家欣赏学习!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

“二月二,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但往往被人忽略。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故事

民间传说在唐朝武则天当政时期,因得罪玉皇大帝而被罚三年无雨,人间河干沟竭,树枯苗死,人们难以过活。司管天河的龙王心中不忍,在阴历二月初二这天私自给人间降雨,因而受到责罚。人们用炒熟的玉米花、豆子供献龙王,报答其救命之恩,因此感动了玉皇大帝,允许龙王继续为人间降雨。以后二月二祭龙王,相沿下来成为节日。

二月二龙抬头的民间习俗

在春龙节这一天,我国古代民间都要焚香设供祭祀龙神,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虫害,五谷丰登。

我国山东等地区过春龙节,用灶烟在地面上画一条龙,俗称引钱龙。俗信引龙有两种目的:一是请龙回来,兴云布雨,祈求农业丰收,二是龙为百虫之神,龙来了,百虫就躲起来,这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都是有益的。江苏南通民间有用面粉制作寿桃、牲畜,蒸熟后插在竹签上,晚上再插在田间,认为这是供百虫之神和祭祀祖先的食品,祈求祖先驱赶虫灾,也希望百虫之神不要危害庄稼。

是日,各地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食“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等。

妇女们在这一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妇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二月初三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诞辰日,该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旧俗,儿童在二月二这天行开笔礼,表明开始正式学习。过去,读书人要行四个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其中,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开笔就是开始写文章,仪式主要有拜孔子像、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赠文房四宝等内容。

相关推荐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难忘的社会实践

实践心得
大哥哥大姐姐都在说4月25日高新区实验小学全体四年级同学要去博山实践活动基地。我们听了都在默默地祈祷一定不要出现特殊情况,因为小学wu年我们好不容易才盼到这次集体出游的机会。星期五的早晨,同学们都很早
展开详情

皮皮鲁传读后感范文300字

三年级语文
我在星期四的时候买了一本书,叫《皮皮鲁传》。这本书很搞笑,我在今天早晨就看完了。以下是内容。皮皮鲁外传:皮皮鲁看到男生女生都看一样的书,所以就自己编了一个故事,叫《皮皮鲁外传》。皮皮鲁做了一个很大的二
展开详情

《回归大学之道》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最近连续看了两本书,一本是韩国人的《因为痛,所以叫做青春》,另一本就是哈佛前校长DerekBok的《回归大学之道》,都提到了一个我从大一开始就没有注意过的问题,那就是写作。不过DerekBok把这个问
展开详情

初三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历史
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特点: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未定型。“一超多强”:“一超”指美国,“多强”是指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集
展开详情

适合集体朗诵的诗歌(集锦5篇)

诗歌
适合集体朗诵的诗歌(1)《回答》北岛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我来
展开详情

六年级作文《我的爷爷》

六年级语文
爷爷有着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长长的脸颊、灰白的头发、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圆圆的嘴巴,是一个既帅又活泼的“老顽童”。满嘴牙齿快掉光了,在全家人的劝说下,他装了一副假牙。自从他装了假牙,我经常听见
展开详情

幼儿教育

教育
摘要:游戏对幼儿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通过游戏可以快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师认识到游戏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开始以游戏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和知识传授。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游戏教
展开详情

作文议论文800字高一2022

高一语文
坚守承诺议人生似舟,承诺是推动舟向前的波澜。人生如瓶,承诺是装点瓶美丽的花朵。在生活中,只有有了承诺,才会使我们不断实现目标;在实现中,我们才能找到生的意义和伟大,所以我们需要承诺。然而、承诺是靠坚守
展开详情

天津古代历史

九年级历史
天津始于隋朝(公元581-618年)大运河的开通。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汇处、现在的金钢桥三岔河口地方,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唐朝(公元618-907年)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
展开详情

安全成长教案(集锦18篇)

教案
安全成长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让他们知道一些常见的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的作用。2、让学生熟知自己要遵守的有关交通法规。3、教育学生要从小服从交警的指挥,注意交通安全。教学重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暑假高一学习计划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的期末训练题 凡卡续写(汇总15篇) 凸透镜成像教学反思(必备19篇) 初三英语语法都不懂该怎么办? 家庭教育月活动方案 人教版乘法分配律说课稿(汇总3篇) 军训通讯稿150字左右 正确表达情绪教案(必备7篇) 双城记读书心得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反思(集锦16篇) 商品应用题含答案 反欺凌主题班会教案(汇编4篇) 有趣的儿童故事(甄选18篇) 实践心得作文400字 英语学习反思 散文阅读指导(甄选6篇) 6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汇编18篇) 2022高三英语所有动词固定搭配 科普知识作文 出国留学有哪些优势 小兵张嘎观后感500字 古代励志名言集锦 跳竹竿教案(热门15篇)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集锦6篇) 考生最后一个多月如何备考?中考备考小贴士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体会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 早安温馨句子(精选7篇) 2022药学专业暑期实习工作总结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合集15篇) 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尊严教学设计(精品19篇) 大学生认知实习心得 大学军训感想心得小结范文 幼儿安全知识演讲稿 愉快的梦教学设计(汇集7篇) 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教案(集合7篇) 卫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品5篇) 体育考试作文 2022高中人物作文万能素材大全 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教案(优选15篇) 班主任经验交流的心得体会 无常读后感范文300字 梁佩玲 八年级历史上册1-7课知识点的归纳 初一数学必备知识点 教师格言(精选295句) 大四实习报告范文 幼儿故事大全童话故事(通用5篇) 怎么写英语作文(汇编18篇) 银行营销经验心得体会范文 枯竹阅读答案(优质7篇) 烦恼的考试 高中数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赞美老师的名人名言(精选160条) 高一希望议论文800字 幼儿心理学教案(精编6篇) 阿长与山海经课文读书笔记 与梦想同行500字小学作文 关于中秋的征文(集锦9篇) 初一难忘的军训作文400字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初二上册地理课本练习题的答案 书湖阴先生壁教学设计(实用6篇) 2022个人顶岗实习周记 想讨一本书阅读答案(优选4篇) 高一年级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摆渡人读书心得体会 孔子的故事读书笔记范文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 高考语文写作高分的七大亮点 考试的启示作文600字 世界各国公务员考试的异同 一年级数学复习方法总结 关于身边的感动的小学生作文 不字成语(必备5篇) 一次考试作文 爱情的箴言(精选235句) 关于读书名言 读书中考作文 2022高考文综历史易错知识点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范文500字 与诚信同行400字话题作文优选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集锦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 呼吸科护士实习收获 有关读书笔记作文 于小猫咪的小学四年级作文 衣的成语(热门7篇) 大学专业自荐信范文 暑假实践报告 教师家访事迹材料 关于茶的诗句(通用5篇) 岩土基础答案(集锦11篇) 关于安全的名言警句摘抄(通用180句) 氧化还原教学设计(实用3篇)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归纳 兔子的故事(优选18篇) 大学军训汇报演出观后感500字 高三高考语文作文预测范文 2022抗击新型肺炎疫情思想汇报1000字 诗歌朗诵青春(通用17篇) 雕琢自己500字初中作文 读后感高一作文800字 教师节的活动策划 个人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岳飞传的读书笔记 关于普通话考试作文 高中地理工农业知识点 优秀人生格言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 学会承担责任500字话题作文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反思(推荐4篇) 书法课教学计划(集锦12篇) 读《森林报》有感范文500字 道士塔初中读书笔记范文 狼蒲松龄教学设计(合集5篇) 幸福的高一议论文 高中语文阅读积累方法 初中红楼梦读书心得感悟范文500字 高三英语单词必修五unit2 励志的名言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你要知道这些 我和朋友的故事作文600字(汇集4篇) 军训生活开幕式演讲稿范文 地铁实习个人总结 高考化学知识点2022 关于乐观的励志名言 冬雪散文(通用20篇) 中考遐想作文 清明的故事(汇编15篇) 六年级作文:我选择诚信 有意义的母亲节作文600字_六年级母爱作文 安全知识作文400字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说课稿(实用5篇) 动物气象台教案(合集8篇) 高三满分作文道德范文 2022年寒假读《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有感 呐喊读书笔记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框架 关于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蟋蟀的住宅练习题 听泥土说话的阅读答案(实用6篇)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通用19篇) 人教版高二物理知识点梳理 初三英语学习5大误区,英语得高分的七大实用方法 难忘的背影550字七年级作文 劳动最光荣优选范文小学生劳动节话题作文 学会感恩诗歌(集锦5篇) 品格故事(实用4篇) 关于第一次炒菜的小学生作文 家庭教育报告心得体会 “全神贯注”话题作文 参观实习报告总结 暑期工厂实践心得体会 记事抒情作文(汇总6篇) 实用的中考满分作文 五年级语文复习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期中考试的作文 等边三角形教学反思(热门7篇) 承恩寺 2022高考优秀作文素材摘抄 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汇总19篇) 大学生汽修专业毕业自我鉴定 关于家的名言名句(精选3篇) 高老头阅读笔记 2022高中军训后个人心得感想大全 高考史纲变化:新高三暑期历史怎么复习 五年级学生语文学习方法技巧经验 关于考试计划作文 实用的中考作文 跳高教学反思(精选18篇) 高三数学学习方法总结分享 美好的爱情诗句(甄选15篇) 关于友情的摘抄(合集9篇) 小雨伞教案(优质11篇) 难忘的考试作文300字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优选20篇) 竹石古诗(合集6篇) 关于虚荣攀比为题的议论文相关范文 初二地理上册中国地理概况复习 毕业朗诵诗歌(甄选16篇) 关于鼓励的句子(集锦10篇) s版小升初语文必背四大名著知识点 高考满分作文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说课稿(实用10篇) 致橡树教学反思(精选3篇) 安全知识作文600字 加拿大会计专业排名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四种总结 下学期英语学习计划 上清溪 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简报 俗世奇人读书心得300字范文 长征读后感范文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