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合集6篇)

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合集6篇)

陈*** 23-06-30 初中试题资料

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人教版的世界历史,其中包括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两部份,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八个单元,共二十三课。第一至三单元是世界古代史部份,第四至八单元是世界近代史部份。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正文、图、表、资料、注释、阅读与思考、看图学史、历史比较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六个班的历史教学,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经过两年的历史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三、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教学重难点

本册主要重点是西方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无产阶级的斗争等三个方面。

难点是首先由于教材内容多,时间跨度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时间和地理方面的误解;容易只关注本册的知识体系和内容,不擅长将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进行联系,导致知识逻辑脱节。

五、教研课题

以新课改为中心,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成绩为目的。我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总结。把课堂作这教学的中心,总结经验,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效率,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成绩。改变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尖子生轻差生的错误倾向,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并能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健康个性的发展。

六、方法措施

1、首先是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准确传授基础知识,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2、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教学坚持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全面整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寻求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4、教学语言规范,精神振奋,按时上下课,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识别和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相关的材料;叙述重要的历史事实;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和评论重要的历史问题等。

5、教学中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减轻学生的负担。

6、有效的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发现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布置有效的学习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争取在课堂中完成习题。对于考试和作业做到及时批改和反馈。查漏补缺。

七、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6、课

第二周:第7、8课

第三周:第9、10课

第四周:第11、12课

第五周:第13、14课

第六周:第15、16课

第七周:复习课

第八周:复习课

第九周:第期中考试

第十周:第17、18课

第十一周:第19、20课

第十二周;第21、22课

第十三周:第23课

第十四周至十八周:世界历史下册内容

十九周二十周:复习

二十一周:期末考试


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教学计划(2)

一、目的要求

1、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世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要求学生扎实系统地复习掌握好整个初中阶段的历史基本知识,为即将到来的中考做好充分准备,争取在中考中考出好的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讲授的《世界历史》下册,基本内容分为两部分。

1、1917—1945年。

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

②“一战”后建立的凡—华体系,暂时协调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1929—1933大危机的发生,又一次激化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实现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定,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分别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

③德,意,日法西斯不断侵略扩张,而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终于导致二战的全面爆发;世界各国人民展开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二战给参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同时,也对战后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945年9月“二战”结束至今,是世界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两极格局形成—演变—解体,随之向多极化过渡。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四五十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促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这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三、学生情况分析

71、72、73三班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平衡,存在的差生较多,所以本期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以便他们能够顺利通过中考。

四、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法环境。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探索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3、加强辅导,协调班级发展,以便每个学生顺利毕业、升学。


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教学计划(3)

一.目的要求

1.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世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要求学生扎实系统地复习掌握好整个初中阶段的历史基本知识,为即将到来的中考做好充分准备,争取在中考中考出好的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讲授的《世界历史》下册,基本内容分为两部分。

1.1917—1945年。

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

②“一战”后建立的凡-华体系,暂时协调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1929—1933大危机的发生,又一次激化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实现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定,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分别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

③德,意,日法西斯不断侵略扩张,而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终于导致二战的全面爆发;世界各国人民展开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二战给参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同时,也对战后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945年9月“二战”结束至今,是世界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两极格局形成—演变—解体,随之向多极化过渡。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四五十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促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这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三.学生情况分析

71、72、73三班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平衡,存在的差生较多,所以本期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以便他们能够顺利通过中考。

四.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法环境。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探索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3.加强辅导,协调班级发展,以便每个学生顺利毕业、升学。


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教学计划(4)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二、学生分析

初三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初三年级段课业负担加重,必须完成2本教材的教学任务,同时面临会考和中考,必须转变观念,克服困难。

三、教材处理意见

九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让学生了解近代史的整个发展过程。

3、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五、教法改进措施

1、继续深入课堂教改,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养,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树立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育人观,坚持教书与育人统一,提高课堂效率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提高学习素质和学习效率,尝试历史活动课的教学。

2、对学生的作业,一要设计精练,二要认真批改,三要学生从讲解中深入理解。

3、通过教学,使知识点渗透于学生的头脑中。并能够记住重要知识点,年份。对其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要多进行分析。

4、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

5、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6、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在把握教材时,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7、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六、实习设想

开展历史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历史讲座,故事会,创办历史报等形成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跟踪辅导,找学困生谈心,了节其学习差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七、德育美育渗透

1、通过历史的学习,让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4、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 人生观和价值观。


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教学计划(5)

本学期我担任了九年级1、3两个班级的历史教学任务。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争取中考成绩稳中有升,打好中考这场攻坚战。为了更好地迎接中考,我特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以我校整体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着力打造高效课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中考的应试能力。力争中考历史及格率达到65%以上,达优率在40%以上。

三、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两个班,从上学期的教学情况分析,1班优生教多,但后进生也多,也就是说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大部分学生思路比较活跃,但是学困生厌学情绪严重,且基础知识不够扎实;3班整体较沉闷,只有个别成绩优秀的学生愿意动脑思考,其他学生遇到问题存在严重的等靠思想,自己解决问题比较困难;但3班整体素质还可以,只是达优率不高。目前这两个班整体的中考气氛都不浓,没有紧张感和学习的迫切感。

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将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培训和教育,认识到中考的重要性和迫在眉睫的紧张感,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并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上重点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多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强调,反复记忆及训练,再次基础上,对部分学生进行拔高训练。

四、复习计划:

(一)复习要求:

1、认真研读《历史新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切实把握中考历史的方向。

《历史新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是供复习时使用的主要参考资料。明确考试的范围要求、内容、要求,逐个单元、逐个知识点,逐条逐项地落实知识点。

2、仔细研究教材,落实基础知识和主体知识。

中考试卷相当数量的题目来源于教材,即便是综合题也是基础知识的加工、组合和拓展,只有讲好、学好、用好教材,发挥教材的优势,挖掘教材潜能,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体知识是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它包括了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线索等。基础和主干知识是载体,是分析问题的依据,是理解、思考问题的依托,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为了更有效地记忆、掌握基础和主干知识,教师要教会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和线索,教会学生全面系统地阅读教科书,熟练使用教科书中提供的目录和大事年表,教会学生善于归纳和总结知识之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与对比等。

(二)具体工作:

(1)备课:

针对九年级的复习课,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理清单元阶段特征或专题特征,由学生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梳理。第二步,由讨论思考题组成。针对单元重点和近年来中考的试题,教师设计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题目。疑难点,尤其是热点、预测到的考点问题由老师引导分析、作出解答。第三步:巩固练习。学生完成本单元的试题,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评,巩固本单元知识的作用.这样通过上面几个环节,“梳理”、“探究”、“训练”三环节完成。第四步是课后反思。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相互交流,查漏补缺,共同进步。

(2)上课:

高质高效的`上课,在课堂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随着命题思想的逐渐转变,中考改革的不断完善,对九年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复习课,我们必须要从“细讲”过渡到“精讲”,讲要讲出新东西、新意境;从“演员”过渡到“导演”,充分发挥教师的“导”的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要“授之以渔”,重点、难点问题要讲深讲透,把大量的剩余时间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提高自习效率,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3)习题与试卷训练:

第一,科学的布置作业,体现层次性、代表性、典型性、针对性,力求做到举一反三。第二,要精选习题与试卷。强化训练主要体现以下原则:

①适量性原则。事实证明,学生所做习题,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精做一定量的习题为最佳。九年级阶段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为了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益,在选题过程中,要坚持适量性原则。要精选习题,让学生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

②整体性原则。本学期的复习阶段分为两个轮次。第一轮复习依据中考历史新评价按章节顺序进行知识梳理,指导学生完成每单元的基础知识;第二轮复习进行历史专题训练与综合卷测试。选题要突出热点、联系现实,以达到综合训练,提高能力的目的。

③适应性原则。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把握,注重学生在知识迁移、问题思考和解决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态度、价值观。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

④梯度性原则。同一年级或是同一班级的学生,在学习方法、知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在选题过程中,要坚持梯度性原则。保证做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任务要求,做到激励尖子生让其吃饱,关注中等生让其吃好,兼顾学困生让其消化得了,充分落实分层次教学的原则。

(4)研究典型试题及评析,把握命题方向。

研究试题是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明确中考历史的命题趋势,试卷讲评要重视学生的薄弱环节,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查漏补缺。引导学生关注命题意图,了解解题方法,找出解题规律。

(5)加强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掌握答题技巧,规范答题语言。

进行解题方法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构思、组织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通过自我测评,让学生了解试题类型、掌握解题方法、思路、技巧等。在练习和考试中都应注意审题、解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审题过程中,要审题型和要求、审关键词、审时空范围,然后确定解答思路和答题方法,组织答案时还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化,要用规范的历史语言回答问题。

(6)关注重大纪念、社会热点和时政。

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注意历史的时代性,重视历史的史鉴作用。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国家及世界重大的纪念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时政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能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强化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让学困生学得轻松。在课堂上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在设计习题时,注意分层次和梯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是那一份份充实,沉甸甸的情感。我将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将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无愧于我的心,无悔于我的事业。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教学计划(6)

20xx年中考即将来临,今年中考复习可谓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有效地进行复习提高成绩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为了取得更好的中考成绩,特制定以下复习计划。

一、研学

研学即研究学情,要了解分析学生学习的基础,制订相应的复习计划。

二、研教

1、复习教学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

教学观念上,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体现新课程提倡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教师的导一是导学: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识记、理解,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纵向横向联系二是导练:课堂结构上讲练结合,搞边讲边练,真正落实学生的练。练的方式要多样、要有层次。要以材料训练为拓展。材料在命题中无处不在,那么我们就必须重视材料的训练,每堂课皆须渗透材料教学,没有材料教学的课是一堂不合格的课。

2、复习模式:基础知识透解,重点难点突破,模拟训练提高。

⑴基础知识透解即夯实知识,实行知识结构透解。这要求全面复习和牢记考标所要求的知识,对知识的掌握又应建立在结构的掌握上,实行知识结构透解。这样才能做到宏观把握,微观落实。

⑵重点难点突破。每一堂课,要抓住重点难点。以主题探究的方式进行突破。以非选择题的训练进行巩固提高。

⑶模拟训练,加强应考能力指导。能力培养中,还须加强应考能力的培养。这要求一是善于设计模拟卷,模拟学业考试命题去训练学生;二是善于利用市编模拟卷,去考练学生。并且在考试的讲评中,能讲好审题的方法,解题的方法和答题的规范。这样,我们的应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复习方法:坚持基础性,强调能力性,突出开放性。

以教材落实为基础。复习要遵循考标的知识范围和“复习指导”部分的解读,但还须结合教材去细化,了解教材是怎样的具体史实和表述,中考题对教材是考得较细的,老师教学,完全不要学生看教材,这是要不得的。

教学方式上,提倡活动式、体验式、启发式、问题解决式、讨论式、开放式的教学。特别是讨论式和开放式。凡是有思维密度的地方应以问题甩给学生,让学生去讨论,老师重在学生思维的归纳和思维方法的点拔。对于学生的作答,凡是没有政治和道德错误而能言之成理的,皆须肯定,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思维。

三、研考

1、认真研究考试说明

⑴考试范围

在复习中,一定要严格依据课标,对于知识哪些当教,哪些不需教;能力包含哪些,应怎样培养,要有一个很好的把握。

⑵复习指导丛书上的考试说明。

⑶考试目标要求

2、研究中考命题的原则

⑴基础性与能力性并重。考标规定70%容易题,15%中档题,15%较难题。所谓70%容易题,主要是考基础知识识记。所谓30%考中档题和较难题,就是考能力,主要考知识和材料信息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并尝试考一些历史理论和方法。

⑵追求热点性、生活性、材料性、情景性、思维性、活动性、开放性命题。

命题方式为:以知识为落点,追求热点性、生活性切入,重视材料的引入、情景化设计,关注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注意实践活动的开展,鼓励开放性作答。

3、研究近年来的中考题,把握今年中考的考试动向以及出题意图。可以用表格的方式把近4年的中考题进行梳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的预测。

4、收集中考信息,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去把握今年中考的动向。

总之,只要我们坚定信念,扎扎实实的落实好每一堂课,就一定能够创造辉煌的中考成绩。

相关推荐

名人传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名人传》。读了这本书,我感慨万千。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的作家罗曼·罗兰,他是20世纪初著名的作家。这本书激励过很多人。《名人传》里面主要介绍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的故事
展开详情

有关大学英语专业求职信范文

英语
尊敬的校领导: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个人求职自荐信。我是辽宁工学院20xx级英语专业语言文化倾向的学生,将于今年7月毕业。由于出身教师之家,是我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且对于教师事业始终
展开详情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答案(必备15篇)

答案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答案(1)(三)《阿长与》选段(14分)①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
展开详情

生命与健康教案(汇总3篇)

教案
生命与健康教案(1)生命与健康的权利教案一、知识目标初步了解人格权的内容,知道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了解行使生命健康权
展开详情

高考英语复习知识点:动词和动词词组及非谓语动词

高三英语
非谓语动词虽然在句中不作谓语,但它仍然具有动词的特征,即可以有自己的主语(逻辑主语),也可以有时态和语态的变化。非谓语动词的各种时态形式都是依据句子的谓语动词的时态形式而变化的。一般情况下,如果非谓语
展开详情

关于安全知识的广播稿

安全知识
在这美丽的校园里,望着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脸,看着同学们充满勃勃生机的身影,我们都会由衷地感叹:生命是多么美丽,世界是这样美好!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你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一个个家庭的幸
展开详情

体育教师实习报告

实习专题
一、前言20XX年9月1日我按照学校的实习要求来到凤庆县诗礼乡诗礼中学(我的母校),开始了为期一个半月的教育实习,它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报告,使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经历了一个半月的实
展开详情

贺卡

知识分享
明天,就是教师节了,我亲手做了一张迷人的贺卡送给老师。我找来一张白纸,又找来一些彩笔。我先吧纸一折为二,画上一个火红火红的太阳,再画上一棵棵碧绿的小草。接着,我画了一朵朵绽开了笑脸的花朵,和一只只美丽
展开详情

我和体育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普通话考试
最激动人心的春季运动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开始了。同学们兴高彩烈的前来观看比赛,赛场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呐喊助威声。跑步是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了。我代表我们班参加了60米短跑比赛,在大家的注视下,我步入
展开详情

有关读书笔记作文300字

读书笔记
同学们你们一定也读过《夏日历险》这本书吧!对!这是一本很有趣的图书!我读这本书时特别认真,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有趣情节,读到爱不释手,你要是得到这本书,你一定会用空余的每一分每一秒去读它。这个故事发生在2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高一数学针对性做题的方法 优秀班主任事迹材料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热门5篇) 奇妙的想象作文400字(精选10篇) 《读树》阅读答案 大学军训的第一天日记范文 中考满分作文大全 实践的心得体会 火车开啦音乐教案(优选7篇) 高一新生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衔接 高一作文800字励志话题 英语学习计划作文 教师节的礼物 小学生安全用电常识 初中读书笔记450字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 窗外的风景500字初中作文 形容外貌的成语(通用9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说课稿(精选15篇) 六年级英语自我介绍范文 学会低调800字中学生议论文 秋波媚练习题及答案 关于成功的名言警句 各种各样的树教案(合集8篇) 当代大学生优秀事迹材料 以老师表扬了我为话题的小学生日记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大 防溺水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甄选19篇) 励志小故事正能量故事简短(优选4篇) 荆轲刺秦王阅读答案(推荐6篇) 望岳优秀教学设计(合集3篇) 留学澳大利亚指南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英语学习最佳方法 六年级作文《我渴望不再被病魔折磨》 王子与贫儿读书心得500字 初二政治知识点期末复习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赏析大全 经典古风句子(通用8篇) 我们是朋友音乐教案(合集5篇) 描写人作文500字(精编8篇) 高考物理大题解答技巧介绍 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汇总4篇)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 高三各科备考攻略整理(通用4篇) 幼儿园读书笔记 关于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金色的脚印说课稿(通用5篇) 英语教学学习心得 艺术生高考怎么报名 鱼说课稿(精编18篇) 八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 农业区位因素教案(甄选8篇) 下雨了课件(推荐15篇) 种子话题作文初中优秀范文 小学三年级学生描写家乡作文 你教会了我中考优秀作文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 高三议论文800字范文 绿野仙踪读后感700字范文 800字高二作文范文例文 如何培养高一学习物理的兴趣 推荐一个好地方四年级作文400字 非常女生读书笔记600字 20以内退位减法练习题 关于经验与技巧的职场励志文章(集合6篇) 激励正能量的句子经典(推荐7篇) 小故事大道理600字(汇编6篇) 2022小学生参加暑假军训夏令营活动的心得体会 怎样学好小学三年级英语?三年级英语学习的方法 医院护理实践心得 销售报告个人实习 教师实践培训心得体会 女娲补天读后感优秀范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 小学四年级旋转练习题 六年级爱国作文300字 立定跳远课件(热门5篇) 2022年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500字 白杨读后感500字范文 书香家庭事迹材料 手术室护理实习心得体会 有关留住春天为话题议论文 感恩节快乐作文 英语诗歌(必备15篇) 小壁虎借尾巴读后感 散步中考作文 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及运用技巧 羊皮卷读书笔记800字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个人顶岗实习报告范文 教案教学反思范文(热门15篇) 一句简短的风景句子(实用3篇)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 爱小鸟教案(集合10篇) 动物花花衣教案(汇总20篇) 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实用16篇) 写人作文800字大全(精品11篇) 《读书之乐》阅读答案 我的理想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30米快速跑教学反思(甄选5篇) 高考英语复习知识点:数词、代词与连词 透镜教案(集合15篇) 幼儿园实习月度总结 高三作文我想对你说范文 炉火阅读答案(汇总8篇) 红领巾广播稿《诚信备考》_广播稿(实用4篇) 动物的翅膀教案(热门3篇) 留学常识:加拿大 关于表白的时候送什么花 儿童故事文字版(汇编16篇) 庆祝母亲节活动方案 平等和谐话题作文(优质16篇) 专题会议纪要格式(汇总4篇) 《戴胄犯颜执法》阅读答案 七个技巧聊出好人缘(热门5篇)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读书笔记优秀范文 小兵张嘎读书笔记范文300字 惊心动魄的考试作文 成长的烦恼550字五年级作文 体育课教案模板(实用12篇) 关于幸福的名言名句(实用6篇) 六年级下册第六课骑鹅旅行记读书笔记 高三地理答题模板技巧总结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书心得500字 从心出发500字初中作文 英语学习心得 高中生超市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一年道德与法治教案(合集4篇) 有哲理的名人名言(精选5篇) 五言古诗(实用10篇) 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读后感(合集17篇)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上册 寓言故事道理(甄选5篇)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教案 松树的风格阅读答案(必备3篇) 小提琴教案(合集20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题目(合集4篇) 工作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六年级作文:螃蟹 以冬日雪景为话题高三作文范文 初一军训的感受作文600字 高中学生典型事迹材料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体会 提高高考英语听力的窍门有哪些 青春的话题作文优秀范文 建筑材料试题(汇编4篇) 中考作文:会玩,才好 思念爱人的句子(集锦4篇) 银行入职员工600字军训心得 小升初数学考试中最易错的题型 数学的教学活动如何设计教案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晨会励志简短小故事(精编3篇) 零基础英语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英语快速学习方法 活出自我800字满分作文 《只有一个地球》读后感 《简爱》读书笔记1000字 英语学习指导 英语作文100字大全(集合3篇) 给对象道歉的句子(精品3篇) 集体的力量800字精彩作文 一杯牛奶的故事(甄选14篇) 毕业生产实习报告小结 金色花读后感范文 有关高三生物教学设计大全 高三年级历史复习知识点 努力800字优秀范文 数学家故事读后感(优质17篇) 高中物理高效学习方法2022(精品4篇) 大学英语作文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读书笔记 家庭教育基本知识观后感 2022骨科护理实习心得 大学生疫情防控实践心得体会 捞铁牛教学反思(汇集17篇) 我是小主人教案(精选15篇) 实践周心得体会 小学优秀班主任事迹材料 我的朋友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范文 奥尔夫音乐教学反思(推荐5篇) 我的新朋友教案(必备12篇) 关于手抄报 绕口令大全 关于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超市收银员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2022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案(精选5篇) 关于导游的个人实习 乒乓球教学教案(汇编4篇) 高三作文三国范文 写昆虫记的读书笔记 初二上政治必考知识点 足球比赛为题600字精彩作文 海燕课外书阅读笔记 寒假读《乌塔》有感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热门7篇) 桂林山水说课稿(通用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