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传染科
肝病

登革热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有何 异同?

登革热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有何
异同?
E*** | 2016-08-16 23:22:25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8-17 00:06:25
  • (1)相似表现:
     
     
     
    ①   中毒症状:两者起病后都有明显的中毒症状,表现为突起 高热,剧烈头痛,咽痛,面部潮红,结合膜及咽部充血,咳嗽,
    恶心,呕吐,腹痛,肌肉,关节疼痛,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
    等。
    ②   出血表现•.发病初期均有明显的出血倾向,表现为软腭、
    结膜下、面部、腋下、胸部及四肢等处有散在出血点,部分病人 有鼻魈、牙龈出血,严重者呕血、便血、咯血、血尿及阴道出血
    等。
    ③ ...

    查看全部>>

    (1)相似表现:
     
     
     
    ①   中毒症状:两者起病后都有明显的中毒症状,表现为突起 高热,剧烈头痛,咽痛,面部潮红,结合膜及咽部充血,咳嗽,
    恶心,呕吐,腹痛,肌肉,关节疼痛,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
    等。
    ②   出血表现•.发病初期均有明显的出血倾向,表现为软腭、
    结膜下、面部、腋下、胸部及四肢等处有散在出血点,部分病人 有鼻魈、牙龈出血,严重者呕血、便血、咯血、血尿及阴道出血
    等。
    ③   血小板:两者都有血小板减少。登革热血小板一般低于 lOOxlOVL,最低可达13xl09/L。肾综合征出血热血小板减少
    自第2病日开始,休克期与少尿期达最低值,危重患者血小板可 至30X 109/L以下,最低可达5.0X109/L。
    ④   血液浓缩:两者均有血液浓缩,红细胞压积增加20%以 上,或更多,毛细血管渗透压均增加。
    ⑤   感染中毒性休克:两者均可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登革热 严重者可发生登革休克综合征(DSS),多在病程3〜7天,体温 开始下降,但病情突然恶化。病人表现为极度烦躁不安,谵妄或 嗜唾,四肢湿冷,皮肤出现花纹,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脉压差
    进行性缩小,$2.7kPa,休克、昏迷,是病情危重的表现,死 亡率极高。肾综合征出血热多在病程的4〜6天,发热末期或退 热后出现低血压休克。病人同样有意识障碍,初呈焦虑不安或嗜
    睡,严重者昏迷抽搐,面色青紫或苍白,四肢端厥凉,皮肤发 花,尿量减少,血压下降,休克。本病低血压休克期越长病情越 重。
    (2)不同表现:
    ①   发病季节:登革热由蚊传播,发病多在夏季,在广东省为 5〜10月,海南省为3 ~ 10月;肾综合征出血热由鼠传播,发病
    多为秋冬季。
    ②   流行地区:登革热主要流行地区为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
    加勒比海地区。在我国大陆还仅发生在广东、海南、广西等、自
    治区的部分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呈世界性广泛流行,我国20 多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发生。
    ③   皮疹•.登革热多于病程3〜6天在体温下降时出现皮疹, 具有多形态性和全身多发性。皮疹可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
    可有猩红热样疹、红斑疹和皮下出血点。皮疹最初于手、足出 现,继之播散至全身,呈向心性,大部分不脱屑,持续3~4天 后消退,不遗留色素沉着;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皮疹是在发热期出 现,分布比较局限,形态单一。本病常见腋下和胸背部有搔抓样 或条索样点状瘀点,无其他形态皮疹。
    ④   临床特征: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典型临床特征有发热、出 血、肾脏损害三大主征及发热期、低血热休克期、少尿期、多尿
    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少尿、无尿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本病死亡 的主要原因;登革热虽有发热、出血,但肾损害一般不重,很少 出现少尿、无尿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无5期临床经过,死亡原因 多为感染性和/或出血性休克。
    ⑤   实验检查: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第2天起出现进展性蛋白
    尿,常为卅〜冊,部分患者尿中出现膜状物,为大量蛋白和脱落 上皮的凝聚物,这对诊断本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登革热尿常 规检查绝大多数正常,尿中无膜状物。肾综合征出血热血象中早
    期(第2病日)即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其比例达7%以上时有诊 断意义,重型多在15%以上,少数危重型患者可达50%以上;
    登革热病人的血象中无异型淋巴细胞。
    这*** | 2016-08-17 00:06:25 107 4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