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息肉百科知识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是多出、盈余之意,《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黄帝内经 ·玉篇》说“瘤,息肉也。” 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不过那些生长在皮下的囊肿、脂肪中的脂肪瘤、肌肉内的肌瘤等,也可引起体表的隆起,但不属息肉范畴。 医学上一般按出现的部位给它命名。如长在声带上的称"声带息肉",出现在胃壁上的叫"胃息肉",以此类推。若某一部位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又称"多发性息肉"。  详情>

幼年性息肉相关问答

  • 问: 幼年性息肉病有哪些临床特征?

    答:⑴胃肠道息肉:JP在<21岁的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多为单发,偶尔可有数个,属于自限性的良性病变,与遗传无关。JP以累及结直肠(98%)、胃(14%)和小肠(9%)的多发性、错构瘤性息肉为特征,常伴JP家族史。10岁前儿童便血是JP典型的临床症状。Sachatello等进一步将JP细分为婴儿J...

    肛肠外科 1个回答 推荐

  • 问: 如何对幼年性息肉病进行诊断?

    答:某些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如Cowden综合征、Bannayan - Riley - Ruvalcaba综合征)的部分患者也存在JP,诊断中易与JP混淆。因此,JP的诊断是一个排除性诊断过程,只有当其他诊断被排除后,符合以下任何一条,患者方可诊断为①5个以上结直肠幼年性息肉;②遍布整个胃肠道的幼年性息肉...

    肛肠外科 1个回答 推荐

  • 问: 幼年性息肉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答:1998年,Howe等发现部分JP患者携带MADH4基因的种系突变,但随后的研究显示MADH4基因突变仅占JP患者的20%。2001年,Howe等又发现部分没有MADH4基因突变的JP患者存在BMPR1A基因的种系突变。就目前所知,BMPR1A突变者约占JP患者的20%。MADH4和BMPR1A基因...

    肛肠外科 1个回答 推荐

  • 问: 幼年性息肉病息肉的简单介绍是什么?

    答:幼年性息肉病息肉发生于胃的所有部位。以胃窦部数量最多而且体积最大。伴有增生性和腺瘤性息肉,体积从0。2~4cm大小不等,表面平滑,组织学上为弥漫散在的被复单层柱状上皮的成熟粘液,及浆细胞、淋巴细胞和一些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浸润、疏松、水肿和充血的间质构成。偶见乳头状突起的腺体。其中一些腺体成囊状...

    医疗健康 1个回答 推荐

  • 问: 什么是胆固醇性息肉?

    答:你去大医院找专家问一下就知道了!

    答:胆囊胆固醇性息肉是胆囊瘤样病变之一,是常见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它是自胆囊壁上向胆囊腔内突起的小结节病变,呈球形,桑椹状或乳头状,有蒂或基底部较窄,呈均匀一致的强回声,可见于胆囊内壁的各个部位,其临床表现往往与慢性胆囊和胆囊结石相似,但是很多患者临床上无任何症状,常于体检时发现,目前超声是诊断胆囊胆固醇...

    肝胆外科 2个回答 推荐

  • 问: 幼年性结肠息肉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幼年性结肠息肉于幼年时开始出现症状,表现为便血、黏液便、腹泻和腹痛,并可发生 继发性贫血。

    外伤科 1个回答 推荐

  • 问: 幼年性结肠息肉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幼年性结肠息肉于幼年时开始出现症状,表现为便血、黏液便、腹泻和腹痛,并可发生 继发性贫血。

    外伤科 1个回答 推荐

  • 问: 什么是幼年性息肉?

    答:幼年性息肉发生在婴儿、儿童及青春发育期患者的结肠及直肠。组织学上它们由大量粘液充填的腺体及增生的结缔组织构成。有些学者认为这些息肉是炎症反应的结果,而另一些学者则断言它们是不同类型的错构瘤。幼年性息肉的常见症状是直肠出血。可能发生由于肠套叠而导致的腹痛。这类息肉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经常可以自行断离。

    外伤科 1个回答

  • 问: 直肠幼年性息肉是怎样形成?

    答:你好,胃息肉一点点的话,不用管它的。胃痛还是靠你自己调理,别劳累,别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主要是怕你胃痛孩子营养跟不上,但只要你保养得好,不影响的。要多吃。

    答:你好!胃息肉患者可有上腹隐痛,腹胀,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等。引起胃息肉的病因到现在为止还不明。 你好!胃息肉一般多为良性,无症状者不需治疗。对于有症状的患者经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建议你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希望对你有帮助!

    肛肠外科 2个回答

  • 问: 什么是幼年性息肉病?

    答:幼年性息肉病(JP)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胃肠道上皮具有恶变倾向综合征,发病率为 1/100 000。典型的JP表面覆盖正常的肠黏膜,因而外表光滑,息肉间质成分有大小不一的囊腔、中心索内无平滑肌,为血管纤维组织。

    肛肠外科 1个回答

  • 问: 什么是幼年性结肠息肉病?

    答:Veale等在1966年报道一种类似儿童的“幼年性”或“黏液潴留性”息肉的息肉病,主要 分布于大肠,故称之为幼年性结肠息肉病。

    外伤科 1个回答

  • 问: 幼年性结肠息肉有哪些病理改变?

    答:息肉主要发生于远端大肠,小肠、胃亦可见。息肉数目可从数十个到数百个,大小不 等,形态上有形成蒂的倾向;一般表面光滑,无分叶,呈淡红色,表面可有溃疡和出血。镜下 见到息肉的上皮层通常是正常的。此类息肉组织学上属于错构瘤型息肉。有时发现腺管 由核深染的柱状上皮细胞所构成,呈现出腺瘤性息肉的特点。

    外伤科 1个回答

  • 问: 引起幼年性结肠息肉的原因是什么?

    答:本病发生于幼儿期,大多在10岁以下,男性居多,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目前 已证实,位于10. 23的PTEN基因的缺失突变是本病和其他一些错构性息肉病的发病原因。

    外伤科 1个回答

  • 问: 如何诊断及治疗幼年性结肠息肉?

    答:幼年性结肠息肉的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检及结肠镜检查,经肠镜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措 施。但如息肉位置较高,患儿不能配合,可暂不治疗。少数患者可合并直肠或结肠癌,故应 长期随访检查。

    外伤科 1个回答

  • 问: 如何对幼年性息肉病患者及其家族成员进行疾病监控?

    答:JP的消化道息肉具有恶变倾向,一旦JP诊断确立,应对患者家族成员做肠镜和胃镜检查,以了解是否为JP。若发现息肉,则同时切除大肠息肉和较大的上消化道息肉;若无息 肉,则每1〜3年做1次检查。检查中若发现息肉数目太多,无法通过内镜摘除;为有症状的息肉;息肉已有癌变,须给予外科手术治疗。年龄低于10岁的高...

    肛肠外科 1个回答

  • 问: 如何对幼年性息肉病进行诊断?

    答:某些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如Cowden综合征、Bannayan - Riley - Ruvalcaba综合征)的部分患者也存在JP,诊断中易与JP混淆。因此,JP的诊断是一个排除性诊断过程,只有当其他诊断被排除后,符合以下任何一条,患者方可诊断为①5个以上结直肠幼年性息肉;②遍布整个胃肠道的幼年性息肉...

    耳鼻喉科 1个回答

  • 问: Jeghers综合征幼年性息肉有何特点?

    答:幼年性息肉的特点:幼年性息肉多发生于1~7岁之儿 童,青年期则锐减,由于它不是腺瘤而是错构瘤,几乎无癌变。本病大多数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有蒂较大的息肉、色泽发红 呈圆形的息肉、表面光滑但有的可出现溃疡。病理组织学见息肉是由上皮的管状腺构成,其中常见囊状腺,同时并有大量的固有 层和炎性细胞。本病息肉...

    消化内科 1个回答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