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手足口病百科知识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4岁以下易得。夏秋之交都有发病,9月是高峰期,典型的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嗓子里还有一些小水泡,没有并发症的患儿,一周左右即可痊愈。少数患儿有神经系统症状,并发无菌性脑膜炎和皮肤继发感染,极少有后遗症。  详情>

手足口病预防常识相关问答

  • 问: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答:少去一些人多太乱的公共场所吧,孩子小抵抗力很低的!

    答:您好,避免让孩子与患儿或者有可疑症状者接触,吃东西前一定要洗干净手,不要随意使用别人的餐具或者其他生活用品,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需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婴儿期 3个回答 推荐

  • 问: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答:肠道病毒EV71感染常发生于儿童,此病多发地区的家长、幼儿园、学校等如何有效防范感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维中等专家提出应对之策。 预防手足口病口诀   他们介绍说,如果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孩子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根据医...

    答:怎样预防儿童手足口病?10种消毒方法详解 手足口病临床症状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膝盖、臀部和肛周等处也可出现皮疹 ●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疼痛明显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临床症状 个别病例可...

    儿科 7个回答 推荐

  • 问: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答:最好的办法:勤洗手。不要带宝宝到人多的公共场所。

    答:个人预防手足口病,应该做到: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洗手,不要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在疾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

    婴儿期 4个回答 推荐

  • 问: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答:本病至今尚无特殊预防方法,加强监测,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 一、是托幼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二、是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三、是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四、是家长尽...

    儿科 1个回答 推荐

  • 问: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答:专家指出要预防手足口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儿科 1个回答 推荐

  • 问: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答:卫生部通知指出,各地要加强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和报告,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时,要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要求,在传染病报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一栏中填报该病,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之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在重点地区和高...

    传染科 1个回答 推荐

  • 问: 手足口病该怎么预?

    答:少去一些人多太乱的公共场所吧,孩子小抵抗力很低的!

    答:预防: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口服板蓝根和抗病毒颗粒. 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

    儿科 2个回答 推荐

  • 问: 手足口病如何预防?

    答:(1) 饭前便后要用洁净水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2) 室内应经常通风,做好家庭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 生,小孩的衣物等要经常日光晾晒。 (3) 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还应注意婴幼儿的营养、 休息,防止过度疲劳。 (4) 托幼机构、小学等儿童聚集单位应每日晨检,发现...

    儿科 1个回答 推荐

  • 问: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答:,(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f洗澡。 (2) 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 (3) 家长尽量少带小儿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小儿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4) 注意作好小儿营养的合理搭配,让小儿...

    儿科 1个回答 推荐

  • 问: 如何来预防手足口?

    答:手足口病是肠道传染的传染病,目前没有相应疫苗来预防,做好预防隔离是唯一有效方法,感染后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不明,但临床上极少有复发者,初期表现有发烧、上感症状、手足心、肛门周围、咽部出现红色小疹,然后成为水泡状,一般病程在1-2周,可自愈,极少数出现高热、头痛、呕吐、循环差等重症会危及生命。

    答:预防手足口病;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传染科 3个回答 推荐

  • 问: 手足口病怎样预?

    答: 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者少见。   病初部分患儿多伴有流涕、咽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直径2-4mm,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红晕,疼痛明显。此种皮疹有...

    传染科 1个回答

  • 问: 如何预防手足口?

    答: 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者少见。   病初部分患儿多伴有流涕、咽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直径2-4mm,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红晕,疼痛明显。此种皮疹有...

    儿科 1个回答

  • 问: 手足口病如何预防?

    答: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病性并发症。可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克萨奇病毒是最常见的一种。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

    答: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肿瘤科 7个回答

  • 问: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答:平常一定注意卫生

    婴儿期 1个回答

  • 问: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答:平常多注意一下宝宝的卫生习惯,避免在人多的环境下长时间待,然后平常多让宝宝喝水,让宝宝养成良好的喝水和饮食习惯,这样容易预防的呀,多注意吧,加油。

    儿科 1个回答

  • 问: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答: 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者少见。   病初部分患儿多伴有流涕、咽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直径2-4mm,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红晕,疼痛明显。此种皮疹有...

    传染科 1个回答

  • 问: 预防手足口病常识 急?

    答:要给宝宝勤洗手、特别饭前饭后要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点开窗通风,吃熟食,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答: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十问 1.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

    儿科 2个回答

  • 问: 怎么能预防手足口病?

    答:注意卫生,少 去人多的地方比较好的哦。

    儿科 1个回答

  • 问: 怎么能预防手足口病?

    答:注意 卫生,少去人多的地方比较好的哦。

    儿科 1个回答

  • 问: 怎么能预防手足口病?

    答:注意卫生,少 去人多的地方比较好的哦。

    儿科 1个回答

  • 问: 怎么能预防手足口病?

    答:注意 卫生,少去人多的地方比较好的哦。

    儿科 1个回答

  • 问: 什么是手足口病?

    答:少去一些人多太乱的公共场所吧,孩子小抵抗力很低的!

    答:您好,经常洗手液洗手,保持卫生,然后喝板蓝根预防,求好评。

    儿科 2个回答

  • 问: 手足口病的预防常识说的是什么?

    答:手足口病的话尽量还是注意卫生的问题,然后怕感染的问题尽量还是少接触,夏天的时候,这种细菌可能会比较多

    儿科 1个回答

  • 问: 手足口病的预防常识说的是什么?

    答:亲爱的你好,手足口病要预防,首先手要洗干净,注意清洁口腔。总之要讲卫生。

    答:如果想要预防孩子得手足口病,平时的话也要勤给孩子洗手,尤其手足口病的话是在孩子身上传播的,所以平时的话小孩子的衣服什么的要分开来清洗

    儿科 2个回答

  • 问: 手足口病如何预防手足口?

    答:要让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避免病从口入,还要吃熟食,不吃没洗干净的东西。被子要经常晾晒。房间要勤通风。

    答:手足口病的知识: 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者少见。病初部分患儿多伴有流涕、咽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直径2-4mm,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红晕,疼痛明显。...

    儿科 6个回答

  • 问: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怎么预防?

    答:勤洗手,多喝水,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就好。

    儿科 1个回答

  • 问: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答:少去一些人多太乱的公共场所吧,孩子小抵抗力很低的!

    答:您好,避免让孩子与患儿或者有可疑症状者接触,吃东西前一定要洗干净手,不要随意使用别人的餐具或者其他生活用品,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需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婴儿期 3个回答

  • 问: 手足口病如何预防手足口?

    答:要让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避免病从口入,还要吃熟食,不吃没洗干净的东西。被子要经常晾晒。房间要勤通风。

    答:手足口病的知识: 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者少见。病初部分患儿多伴有流涕、咽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直径2-4mm,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红晕,疼痛明显。...

    儿科 5个回答

手足口病预防常识相关检查

  • 白细胞分类计数

    血液离心时表层为灰白色,这部分的细胞即称为白细胞。它是一组形态、功能和在发育与分化阶段不同的非均质性混合细胞的统称,依据形态、功能和来源而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三类。仅以白细胞计数判定临床意义有一定局限性,应结合白细胞分类计数分析病情,较为确切。 详情>

  • 补体结合试验

    补体的测定包括测定补体总量、溶血活性、单个补体成份和补体片段量以及补体参与试验等。利用抗原抗体复合物同补体结合,把含有已知浓度的补体反应液中的补体消耗掉使浓度减低的现象,以检出抗原或抗体的试验,为高敏度检出方法之一,特别是根据抗原物质的特性,抗原抗体反应不能用... 详情>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