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汉字和英文字母有什么不同?

首页

汉字和英文字母有什么不同?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8-08 15:11:25
      很长,一共两篇文章
    1:  汉语和英文的比较和评价
     
        今天我在网上看了一篇名为《我反对将“非典”称为“沙斯”》的文章。本来我以为这仅仅是类似于“名不正、言不顺”的争论,可是读过之后,才发觉作者针对的并不仅仅是非典如何如何、SARS如何如何,作者似乎更在意语言本身的问题。
       其实非典应不应该成为SARS根本不是问题,我国政府对外的文件不可能大剌剌地在上面逢SARS就写“非典”两个中文字。国内的各种宣传机构也不必强求统一,吃饭还不一样哪,谁爱怎么叫就怎么叫,大家总而言之能够明白就好了。 这位山林先生认为英文归纳性差、信息量差、缺乏美感等等,这些论点看起来让人大有云山雾罩之感。
       山林先生在文章一开始就承认了他“学习英文比较晚,而且一学起来就觉得非常讨厌英文”。让这样一个对于英文本身就带有抵触情绪的人来评价一种语言,似乎不太容易得到一个客观的结论。 由于我人在海外多年,深知许多海外华侨的孩子能够在十五岁之前,同时掌握三到四门语言、方言,可以使用它们进行正常的听、说、读、写。
      同时我也知道许多年纪较大的中国人,都可以在半年到一年之内,掌握英文基本的听说读写,而且这些人的年纪从三十来岁到六十来岁都有。此外,我还认识几个语言天才,他们对于中、英、西、德、法等各国语言文字的掌握程度,是可以以专业作家的标准来衡量的。 当然,天才毕竟是少数,我们最好不要用天才的标准来衡量常人。
       可是,常人对于掌握一到两种语言,也不会是什么大问题。以我个人学习语言的经历来说,只要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和适度的压力,掌握英文的基本能力,因各人的条件而异,大约有半年到一年功夫就可以了。但是要一个不以英文为母语的人拥有英文作家的水准,恐怕要看各人的语言天赋如何了。
       英文决不是一种完美的语言,而且世界上从来没有一种完美的语言出现过。事实上,英文要比中文容易学习,而且在单词的掌握程度上,英文相比中文,要求是低了许多的。一般美国高中毕业生掌握的单词量也就在三千到三千五百个左右,这样已经足以应付日常生活需求,并且可以正常阅读报章、书籍。
      至于山林先生在他的文章之中提到“一个英美医科大学的学生,要背五到六万的专用术语才能够毕业,记忆量非常大”,我可以这样告诉山林先生,这些词汇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之中都要用得上。相应的,如果我们选修商业、艺术、数学等等并不要求专业词汇的学科,我们需要背诵的词汇量只有他们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
      难道在国内上大学就不必背诵专业词汇么? 专业词汇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专词专指。这个好处并不是为普通人而创的,而是为了做研究、或是为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判断某种重大情况并找出解决方法的人而创的。比如说,看病的人会说“肚子痛”来描述自己的病情,但是医生最怕听到的就是“肚子疼”三个字——肚子哪个部份疼?怎么疼?为什么疼?疼痛的时间、程度如何?根本无法从简单的“肚子痛”三个字里面反映出来。
      不懂医学的病人自然可以用肚子痛来形容自己的病情,可如果医生、同行之间还用这三个字来描述患者的病情,那么势必又要做复诊,复查,白白耽误了检诊时间和费用,又给病人增添了痛苦。而用某些专业术语表达病情或是特定情况,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降低误判、错判这样情况的发生。
      专业术语就是给专业人士使用的。军队里面描述方位是用360度圆周,精确到分、秒,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让你开车稍微向西一点,有必要喊“方位2-7-3,10分10秒”么?虽然两者表达的意思大致差不多,但是精度上完全不同——这不仅仅是英文和中文之间的差异,而是专业和非专业的差异。
       山林先生认为,英文缺乏归纳性。这其实不对。以他在文中提出的“星期”来说好了。中国人到西学东渐之前,从来是没有星期几这么一个说法的。我们用天干地支在算日子。外国人说一个星期有七天,那么中国人就按照一二三四五六七这么排,如此而已,根本谈不到有什么归纳性——纯粹是一种数字的排列。
      但是外国人的七天制,则是本着圣经而来,有其宗教意义,又岂能够和单纯的数字排列同日而语?若是以月份来说的话,一月在中国还有元月、正月、初月、始月等等称呼方法,莫非这些很好记么?对于母语就是中文的中国人来说记忆起来大抵没有什么为难的地方,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呢? 山林先生还认为,英文的信息量差。
      让我们再以“laser”一字为例,大陆和台湾对于这个词的翻译就不同。大陆叫激光,台湾、香港叫雷射。激光是形容“laser”这个现象的发生本质,而雷射则是音译。你说激光能够看出是“光”,但是雷射呢?雷射也是中文啊?而且说的还是同样一件事情,但是之间的差异却也很大。
      但是在英文当中,laser就是laser,掌握了这个词,就不会弄不清楚laser到底是个什么玩意。这就是专词专用的好处之一。 我是做业余历史研究的,平时阅读很多外国人写的中国古代史研究资料的时候,发觉很多时候外国人都会对中国目前史界提出的“封建制度”有不同看法。
      英文之中封建制度“feudalism”这个词,专指中世纪君主分封制。而这个君主分封制在中国只有周代以及春秋、战国的井田制大致相仿;至秦之后,取消井田制改行郡县制,事实上就不能够用封建制度来概括接下来的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了。山林先生认为,“有一个字的中间桥梁,使得学字时虽然辛苦一点,但是却省了学词的记忆时间。
      汉字有强大的产生新词汇的能力。常用汉字只有两千多,却能产生大量的词汇。”的确,学中文开头最难,之后越来越容易;可是相应产生的问题就是,用中文词汇很难极为精确地描述某种事物——封建制度如此、激光如此——甚至连最常用的“政治”一字也是如此。现在知道“政治”一字的原义是什么的人恐怕也不多了罢?汉字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演变模糊了最早的涵义,所谓新字新词,也不过现人重新组合旧字、赋予它们一个新的涵义罢了,不足为奇。
       况且英文的变化相比汉语并不太少,而且也有所谓的“中间桥梁”,也就是英文之中的词头、词根。以Ophthalmology这个词为例,这个词有两个词根,“mology”是“特科、特业”的拉丁语词根,而“ophthal”则是“光”、即“optical”的拉丁语词根变形。
      事实上,如果对于英文了解稍微深入一些的话,掌握这些变化规律并不为难。山林先生恐怕对于英文的掌握还有待加强。 至于山林先生说到英文有没有美感——哈!这是美学的问题。不要说中国人有书法,外国人一样讲究书法。我的英文书法比中文书法要好,求职的时候还占过不少便宜。
      英文文章的美感在一个视英文为畏途的人来说,自然难以体会得到,但是要让一个以英文为母语的诗人眼中,只怕世界上再没有其它语言能够与之相媲美了。简单来说,美不美是一种心态的问题,是主观的问题,而不是客观的问题。 我也并不赞同国内现在给学生们加大这么多的英文课程。
      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加拿大,第二门语言虽然是必修课,但是也仅限定在升上高中之后。我从中国赴美做留学生,事实上我根本不用选修第二门外语,因为我本身就掌握两门语言。但是我还是在美国选修了日文,两个学期修下来,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美国对于外语学习的要求十分灵活,而且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得太多,仅仅是对该外语有一种概念即可。
      国内教育体制媚外如此,不免令人为之担心——以我在美国的亲身经历,许多刚刚从国内出来留学的大学生、硕士生、乃至博士生,连写一封两百字的中文商业信件都词不达意。国内的语文教育败坏至此,难怪会有韩寒这样的怪胎出来挑战教育制度了。 说到底,语言只是一种无形的、用来沟通、交流、记录的工具罢了。
      不喜欢学英文的人自然可以不必学、不必说,一样也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喜欢学英文的人似乎也不必强制别人学英文、说英文。 中文和英文也并没有高下之分。甚至要比都很难有能够拿出来比的交集。毕竟中文是象形文字,而英文是拼音文字,两个体系差异南辕北辙,实在比不了,也没有办法比。
      以英文为母语的人会认为中文难学难会,同样以中文为母语的人自然也会对英文有同样的看法。这不奇怪,奇怪的是要硬说谁好谁坏、谁高谁低。这里不必给山林先生上纲上线,我还没有那么无聊。但是我们似乎应该好好想想看,这种毫无意义的比较能不能少做一点? (网友:秋风) 2: 。
      

    1***

    2007-08-08 15:11:25

其他答案

    2007-08-07 20:27:26
  •   题目问的有问题,汉字与英文字母怎么比较?汉语里面也有拼音字母,有拼音,有声母,有韵母,而英语也是由单词组成,单词又由字母组成,单个的英文字母怎么和汉字比较呢?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这是世界上一切文字的共性。某种具体文字的性质,比如说汉字的性质,指的是这种文字区别于其他文字的本质属性。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所以要联系语言来研究文字的性质。确定文字性质的标准,就是看这种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是什么样的语言单位。 语言是个层级体系:下层是语音层,分为音素和音节两级;上层是音义结合的语言符号层,分为四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词组,第四级是句子。
      世界上的文字有几千种,从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语言单位看,主要有三类:记录音素的是音素文字,如英文;记录音节的是音节文字,如日文的假名;记录语素的是语素文字,如汉字。音素文字和音节文字合起来叫做表音文字,也叫拼音文字。表音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母,语素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
       一种语言的音素数目是有限的,不过几十个,因此音素文字的基本单位——字母也是有限的,只有几十个。例如,英文字母有26 个,德文字母有27个,俄文字母有33个。字母所代表的音素就是这个字母的音值,每个字母都有确定的音值而没有意义。书写时按照字母的音值把词的发音记下来,语言里的词就变成了书面上的词;阅读时把字母的音值拼合起来就知道它记录的是哪个词。
       语素文字的代表是汉字。汉字记录的语言单位是汉语的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例如“国、走、大、很、吗”就是现代汉语的语素。作为语素文字的汉字,它用不同的形体表示不同的语素。它能区分读音不同的语素,例如“买”和“卖”是不同的语素,要写成不同的汉字,而且还能区分读音相同的语素,例如“黄、簧、皇”虽然同音,但是是不同的语素,所用的字形也不同。
      我们用汉字来记录汉语里的语素,语素的音和义就成了相关汉字的音和义。汉字的形体和它所表示的语素的音和义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有少数汉字单独不表示语素,如“徘、徊、琵、琶、葡、萄”等,只有形和音,没有义,不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不过这样的字数量很少,不反映汉字的本质。
      这样一些字的存在,不妨碍汉字是语素文字的论断。 汉字作为语素文字,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和汉语基本适应。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主,汉字是单音节的文字,用单音节的汉字来记录单音节的汉语语素,两者基本适应。印欧语里的形态变化,常常要用音素来表示。
      例如,英语名词的复数一般是在单数的后面加-s ,例如book→books, pupil→pupils。这种变化用字母来表示很容易,如果用单音节的汉字来表示就很困难。汉字和汉语基本适应,这是汉字富有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汉字延续使用了几千年,至今仍旧充满了活力,仍然能够为各项建设事业和人民的生活服务。
      相反,如果汉字和汉语的特点不适应,使用非常困难,汉族的祖先就不会死抱住一套不适应汉语的文字体系不放。 (二)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拼音文字的字母只有形和音,汉字的单字不但有形和音而且还有义,这是汉字的特点。“衣、医、依”虽然都读yī,但是意义不同。
      “衣”是衣服的衣,“医”是医生的医,“依”是依靠的依,一目了然。如果写成汉语拼音yī,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因为汉字具有表意性,它的形体可以负载较多的文化因素,这也是和拼音文字不同的。 (三)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现代的英国人、美国人看600年前的诗人乔叟(Geoffrey Chaucer,1340?-1400)的诗,比较困难,有点像外国诗。
      相反,汉族人读2000多年前的《论语》和《孟子》倒比较容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稍加指点就容易读懂。这是因为汉语语素意义的变化比语音的变化慢,也就是用字的变化比字音的变化慢。这就是汉字的超时代性。
      北京人、上海人、福州人、广州人,要是不说普通话,不相互学习对方的方言,就很难用语言互相沟通,可是书信往来毫无困难,可以看同一份《人民日报》。这是因为方言之间语素意义的差别小,语音差别大,也就是说各方言用的字大致相同,只是读音不同。这就是汉字的超方言性。
       (四)数量繁多,结构复杂。一种语言的语素有几千个以至上万个,因此语素文字的字数也要有几千个以至上万个。如果再加上异体和古体,就会更多。现代汉语的通用字就有7000字,《中华字海》所收的古今汉字竟多达86000多字。而表音文字的字母一般只有几十个,比汉字的数量少得多。
      从形体说,文字都是由不同的线条构成的,表音文字用到的线条的种类少,汉字用到的线条的种类要多得多。汉字的线条成为笔画,笔画再组合为部件。现代汉字的笔画和部件的种类都比较多,汉字基础部件就有560 个;笔画的组合方式和部件的组合方式都很多,这就使得汉字的结构十分复杂,比表音文字要复杂得多。
      数量繁多,结构复杂,使汉字的学习和使用都比较困难。 (五)进行国际文化交流难。当今的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非常迅速,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语言文字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拉丁字母是世界性的字母,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使用它,同是使用拉丁字母的国家进行文字交流十分方便。
      科技术语可以转写,人名地名也可以转写,都比较方便。斯拉夫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等字母,和拉丁字母进行转换也不困难。而汉字和拼音字母不同,让汉字进入拼音文字十分困难,只能借助汉语拼音。例如,把“北京”写作Beijing,把“邓小平”写作Deng XiAoping。
      同样,要让字母文字中的科技术语和人名、地名进入汉字也很困难,要靠翻译。有时意译,有时音译,非常复杂。例如,science 写作“科学”是意译,写作“赛因斯”是音译。internet写作“互联网”是意译,Internet写作“因特网”是音译。这么复杂对国际文化交流是不利的。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利有弊,汉字也不例外,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上面说的汉字五个特点,前三个是优点,后两个是缺点。我们要充分发扬汉字的优点,同时要想办法弥补汉字的缺点,使汉字更好地为我国各项建设事业服务。 自古至今,汉语的书面语有两大类,就是文言文和白话文,白话文又分为古代白话文和现代白话文。
      文言文记录的是古代汉语,古代白话文记录的是近代汉语,现代白话文记录的是现代汉语。我们在这里不谈近代汉语,单就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来说有许多不同。因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不同,它们的书面语也有许多不同,使用的汉字也不完全相同。就使用的字来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古今通用的字,如“人手水进升美明而”等;第二类是文言文专用字,如“怛萏簦醢鬻箬谠敉”等;第三类是现代白话文专用字,如“叼蹦掰啤泵她傣惦”等,这些字是近一百多年才产生的。此外,还有一些字在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中虽然都要使用,但是音和义不同。
      例如“听”,文言文中读yǐn,是笑的样子,现代白话文中读tīng,是“听”的简化字。又如“胺”,文言文中读è,指肉腐败变臭,现代白话文中读àn,指一种有机化合物。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所以要联系语言来研究文字。既然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在用字上存在着许多不同,我们有必要把这两类字加以区分。
      立足于现代,我们把古今通用的字和现代白话文专用的字合为一类,叫做“现代汉字”;把文言文专用的字单独作为一类,叫做“文言古语用字”。现代汉字就是现代汉语用字,也就是现代白话文用字;文言古语用字就是古代汉语专用字,也就是文言文专用字。我们把古代汉语专用字叫做文言古语用字而不叫古代汉字,是因为人们习惯上把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体叫做古代汉字。
      文言古语用字是从记录的语言来说的,古代汉字是从字体的特点来说的,两者是不同的。现代汉语课的文字部分只研究现代汉字,不研究文言古语用字。 。

    S***

    2007-08-07 20:27:2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