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什么动物又可爱聪明

首页

什么动物又可爱聪明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7-10-01 19:50:10
  •   大熊猫生活习性 
    别 名 大猫熊、竹熊、花熊 
    学 名 Ailuropoda melanoleuca 
    英文名 giant panda 
    大熊猫科 Ailuropodidae 
    分 布 四川、陕西、甘肃局部地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性情温顺、姿容可掬、行动逗人喜爱的大熊猫是人们最喜爱的野生动物园之一,现已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选用作会徽。
      其体长120~180厘米,尾长10~20厘米,尾长10~20厘米,体重60~110千克。头圆而大,前掌除了5个带爪的趾外,还有一个第六圆而大,前掌除了5个带爪的量趾外,还有一个第六趾。躯干和尾白色,两耳、眼周、四肢和肩胛部全是黑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
       栖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亚高山针叶林带的山地竹林内。无固定巢穴,边走边吃,喜单独活动,四处悠荡。常在大树下或竹林内卧睡。视觉较差,行动锾慢,但能快速而灵活地爬上高大的树木,并能泅渡湍流的河溪。主要以竹类的竹笋、竹叶为食,偶尔也捕食小动物。
      发情期为每年4~5月份,也有秋季交配的,每胎1仔,偶见2仔。 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因而被誉为"活化石。"如今大熊猫分布范围已十分狭窄,仅限于中国的秦岭南坡、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凉山局部地区。
      目前,我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便更好地保护这一濒临灭绝的活化石。大熊猫的存亡,早已为世人所关注。今后为保护和繁殖大熊猫,还需要继续做大量巨的工作。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更是面临濒危的珍贵稀有动物。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目前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 在动物学上,大熊猫属食肉目。据考证,大熊猫的古代名称有貘、白豹、虞等。在200多万年前的更生世早期到100万年前的更生世中晚期,大熊猫已经广布于我国南半部,组成了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今天该动物群的许多种已经绝灭,而大熊猫却一直活下来,所以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
       大熊猫长期生活在中国西部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山深谷稠密的竹林丛中,过着神秘的"隐士"生活。而且形态构造特殊,秉性奇特,因此生物学家们对这种动物的分类一直没有统一的认识。有的把它与熊一起列入熊科,有的把它与熊一起列入熊科,看作高度特化了的熊类;有的又把它独立地列为大熊猫科Ailuropodidae。
      100多年来,从大熊猫的形态解剖,化石材料,行为生态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仍未得出结论。近年来科学家们又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方面进行研究,使分类研究有了更深入的发展,但仍然未取得一致的认识,得出统一的结论。 大熊猫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能够生存到今天,反映了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但是,由於受历史发展因素的不利影响,使它目前已处於一种濒危状态。在各种不利因素中,其内在原因是由於食性、繁殖能力和育幼行为的高度特化。外在原因则是栖息环境受到破坏,形成互不联系的孤岛状分布,导致种群分割,近亲繁殖,物种退化。再加上主食竹子的周期性开花死亡,人为的捕捉猎杀,天敌危害,疾病困扰。
      这就构成了对大熊猫生存的严重威胁,使其面临濒危的境地。 大熊猫是生活在高山深谷中十分隐蔽的动物,所以野外的确切数量较难统计。一般认为有1000-1200只左右,再加上人工繁育和豢养的近100只,确实在减少。据群众反映:有的地方过去有,现在少了;有的地方过去有,现在没了。
      野外所见大熊猫一般是成体多,幼体少,种群正在衰弱。但目前,大熊猫种群数量下降的趋势已基本得到控制,有的保护区的种群数量还略有增长。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大熊猫在其自然栖息地里的繁殖行为所知无几,有关它们的生殖生理过程也知之甚少,一直笼统地认为当代大熊猫的繁殖状况不景气。
      可是,最新研究证实,大熊猫具有正常的生殖能力,种群未表现出减少的迹象,而种群处于增长或稳定的可能性要大于种群处于减少的可能性。从大熊猫的生殖遗传潜力来说,它是一个有希望继续繁衍下去的种群。 从大熊猫的食物来看,可供其食用的竹子是足够的。80年代,人们曾担心竹子开花枯死会导致大熊猫饿死,最近的野外研究表明当时是杞人忧天。
      因为大熊猫的分布区中通常都生长着几种竹子,当一种竹子开花时,大熊猫很容易找到替代的食物,仅有一种竹子开花并不会对大熊猫的生存构成威胁。即使大熊猫分布区中只生长着一种竹子,在其大面积开花枯死之后,大熊猫仍然可以取食到大量残存的竹子以满足对食物的需求。
      如秦岭大熊猫,其每年对竹林的消耗量实际上都不超过一种竹林当年生长量的2%。因此,竹子开花、枯死都不会威胁大熊猫的生存。 当然,大熊猫要继续生存下去,还必须有人类的真诚爱护和精心管理。目前,全国已建立了12个专门保护大熊猫的自然保护区,加之停止对长江中上游地区天然林的采伐,绝大部分的大熊猫栖息地都得到了保护,这是当代大熊猫有可能继续生存下去的福音。
      只要保护好大熊猫的生活环境,我们珍奇的“国宝”就一定能够一直繁衍生存下去。 疾病: 在自然状况下,疾病可能是影响大熊猫生存的最大危害,消化、呼吸、神经、造血系统的疾病往往是致命的,还会出现各种肿瘤,体内外寄生虫病和皮肤病以及外伤等,都会影响大熊猫的健康和寿命。
       天敌: 尽管大熊猫与世无争,但在它的栖息领域里,还是有一些与它们为敌的动物,如金猫、豹、豺、狼、黄喉貂等,但是它们主要是袭击大熊猫的幼仔和病弱年老者,因为年轻体壮的大熊猫仍不失食肉祖先的凶猛,遇强不弱,令敌害生畏,。动物园里貌似温顺憨态的大熊猫一旦被激怒,也有伤人事件发生。
       在野外,大熊猫的雄兽和雌兽平常都是过着独居的生活,每个个体的活动范围大约为4-7平方公里左右,所以它的种群通常也是由零散的个体所组成的,每个个体均栖息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分享着同一地区的食物来源,彼此之间互相依赖和制约,自然地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大熊猫的面部缺乏表情,一般通过视觉、嗅觉和听觉来保持种群之间的通讯联系,其中嗅觉最为重要。在它的肛门两侧各有一片裸露的区域,是肛周腺的所在地,这种腺体可以分泌一种闻起来带酸味的物质,它常在高大的树干基部或者其他显著的物体如石块、土堆等,用肛周腺的分泌物涂抹,同时也用粪便和尿液等,作为互相之间识别的标记,表明各自所在的地理位置。
       大熊猫的眼睛的瞳孔象家猫一样,呈纵裂状,说明它具有夜行性动物的特征。大熊猫发出的声音比较复杂,专家们采用了对其各种可分辩的叫声进行声谱分析的方法,并且参照它的行为表现,从而分析其叫声所表示的本能行为、求偶和感情状态等生物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成体的叫声由12个比较清晰的叫声和喘声所组成,其声音信号的意义可以表示占有领域、寻觅配偶、抚育幼仔、受到了威胁的恐惧等等,包括嗷叫、低嗷、哼叫、吠叫、强吠、吼叫、尖叫和嘶叫等叫声,还有呼气、鼓鼻、咂嘴等声音。
      大熊猫初生幼仔的叫声比较单调,只有“吱吱”、“哇哇”和“咕咕”等三种,表示饥饿、身体不适或者需要排便等生理现象。到了9月龄时,还会发出呻吟、鼓鼻,以及类似牛叫和犬吠等叫声,其意义已经接近成体。随着其月龄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它们的叫声变得越来越复杂。
       大熊猫的洞巢大多位于针阔混交林中的空心大树的基部或者树兜的凹穴中,树洞是由于人类在采伐时在树的基部一侧砍过几斧或由于其他原因而腐朽穿孔,里外沟通形成的。洞内一般有20-40厘米厚的朽木粉、碎屑、朽块。树兜凹穴则是由树根包围而成。这些洞巢或巢穴以高大的冷杉树为主,所处的环境都比较僻静,附近食物资源丰富,隐蔽条件也比较好。
      筑成的巢,结构比较简陋而粗糙。里面的铺垫物通常呈浅盘状,由从洞外衔入的几十根干枯的或新鲜的、带有嫩叶的树枝、冷箭竹、藤条,以及木块、苔藓等构成,树枝或竹枝的一般为直径0。5-2厘米,长度为10-200厘米,种类有冷杉、红桦、野樱桃、杜鹃、花揪、冷箭竹、猕猴桃等,粗枝弯成弧形,交叠后作为巢的边框,较细的枝条和苔藓重叠起来作为巢的内缘,巢底则利用树洞里的朽木粉和碎屑、木块等筑成浅盘状。
      巢穴周围留下的踪迹很多,如垫脚物、毛发、粪便、卧穴、爪痕、齿痕,以及残余的食物等。有的洞口前面的地面比较陡,不便进出,它就用衔来的直径为2一7厘米,长度为40-190厘米的新鲜或干枯的冷杉、杜鹃、红桦和花揪等树木的树枝,堆积成厚达几十厘米高的垫脚物,进出洞穴都从垫脚物的上面走过,时间长了,踩得十分光滑。
      

    s***

    2007-10-01 19:50:10

  • 2007-10-01 14:47:17
  •   狗啊。
    狗属于动物界-脊椎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犬种
    狗和人类之间的感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人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人和狗之间的感情还会一直延续下去。 
    没有哪一种动物像狗一样在以这么多的方式为我们服务: 
    狗尽职尽责地为我们放牧牲畜;拉着我们穿越地球上最寒冷最偏僻的角落…… 
    凭着比我们灵敏1000倍的嗅觉,狗能在雪崩后把埋在雪堆下的人搜寻出来,能在房屋倒塌后把困在瓦砾中的人抢救出来,能在森林的深处把迷路的人引领出来。
       它们在边疆站岗,阻击毒品和其他非法交易。它们给盲人领路,不知疲倦地照顾残障人士的生活。 狗是我们的伙伴,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盟友。它们随时了解我们的需要,听候我们的命令,用无尽的关爱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我们知道,狗是一万多年前由狼驯化而来,尽管人们研究出了各种理论,我们仍然无法确定,为什么人类和狗能够这样融洽地相处。
      是需要互相保护,需要结伴狩猎,还是需要友谊?或者是三者都有? 爱狗的人可能更喜欢这样一种说法:上天创造了人,看到人类如此怜弱,便为我们创造了狗。 。

    世***

    2007-10-01 14:47:17

  • 2007-10-01 05:06:29
  • 又可爱聪明:你所喜欢的小孩
    或者是狗、猫等

    一***

    2007-10-01 05:06:2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