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张灵甫是好人还是坏人?

首页

张灵甫是好人还是坏人?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10-20 13:16:23
    张灵甫忠于国民党,勇于抗日,是好的.
    但后来,他追随反动派,和人民对立,是不好的.

    公***

    2007-10-20 13:16:23

其他答案

    2007-10-20 13:26:18
  •   张灵甫,原名钟麟,字灵甫,光绪二十九年农历六月二十八日(公历1903年8月20日)生于西安城郊东大村。中学时代即展示书法天才,著名书法大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看其现场挥毫后,连称:“奇才,奇才,后生可畏!” 
     
    1924年,张灵甫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此时北京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张积极参与之余,深感学生运动之软弱无力,愤而投笔从戎,到河南开封入胡景翼国民二军军官训练团。
      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为第四期步兵科学员,同期有胡琏、林彪、刘志丹、袁国平、李弥、文强、唐生明等日后中国大地上风云一时的人物。 1926年,张灵甫参加北伐,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1936年,因误信谣言,枪杀妻子吴海兰,酿成轰动一时的“团长古城杀妻案”,后被投入南京模范监狱。
       抗战爆发后,张灵甫回原部队戴罪立功,受到前上司、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将军的知遇之恩,对日寇南征北战,经历硬仗、恶仗无数,书下自己最为风光的一页: 1937年,五十一师开赴上海,参加“八一三”凇沪保卫战。张灵甫来到一五三旅三O五团走马上任,并在上海保卫战中,以勇猛果断,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
      嘉定战时,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后率该团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 1939年武汉保卫战,在万家岭战役中,张灵甫对驻守江西德安张古山的日寇进行反击,亲率一支突击队轻装出发,攀木挂树,穿过艰险的深山峡谷,老林恶水,配合正面部队进攻,飞夺张古山。
      而后日寇不甘失败,出动飞机与重炮狂轰滥炸,几乎将张古山移为平地。而张灵甫率部浴血死战,与日寇鏖战五天五夜,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反复拉锯。亲临死线指挥的他身中7块弹片,鲜血直流也没有退下火线,终获大捷。著名剧作家田汉受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的委派,编写话剧《德安大捷》,张灵甫以真名真姓在剧中出现,从此名震天下。
      著名作家任光曾以此战编写74军军歌,歌词如下: 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本强盗反攻。他,强占我们国土,残杀妇女儿童。我们保卫过京沪,大战过开封,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我们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 1939年3月,张灵甫参加南昌会战,右腿中炮弹负重伤。
      匆匆包扎伤口后他再度投入战斗;不久的上高会战中,张灵甫腿部再度被炸断。闻此讯后蒋介石派飞机将张灵甫送往香港,请英国著名外科专家克雷斯特尔为之诊治。手术后不久,张灵甫在报上看到有战时军人不宜出国养病的新规定,不顾英国医生再治疗一月可以痊愈的劝阻,说军命不可违,军人死不足惜,何惜一足,伤未愈提前归队。
      灵甫从此留下残疾,走起路一跛一拐,人送外号“跛腿将军”。 此后,张灵甫带伤参加长沙会战,提升为旅长、副师长、师长、74军副军长。 1943年常德之战,张灵甫亲率突击队救援常德,迫使日军退出,蒋介石誉之为“模范军人”。1945年2月授陆军中将军衔。
       1945年4月,湖南芷江保卫战(雪峰山战役)中张灵甫率部再次大获全胜,被称为“常胜将军”,获三等宝鼎勋章,升任74军中将军长。 然而,抗战的胜利并没有换来国内的持久和平,不久,国共二次内战爆发。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张灵甫也不得不卷入这场“兄弟阋墙”的战争。
      1947年,张灵甫的整编74师(由74军改编)在孟良崮被华野9个纵队共二十七万人(华野主力9个纵队,共27万人,其中打援的4个纵队,直接围攻的5个纵队,地方武装不计其数,估计10万左右,外加支前民工20万参与后勤保障,而国军完全没有民工参与的后勤保障)困于孟良崮。
      孟良崮地形不利导致张灵甫部重型武器难以发挥威力;再加上国军内部的种种矛盾,张部得不到有效支持,最终导致5月16日张灵甫阵亡。 张灵甫阵亡后,蒋介石亲撰祭文:“以我绝对优势之革命武力,竟为劣势乌合之匪所陷害。真是空前大的损失,能不令人哀痛!”并为其颁发第3号旌忠状,在南京玄武湖畔为其修建纪念碑(国民政府退台后被毁),将蒙阴县改名为灵甫县,并将英国援助的1艘驱逐舰命名为“灵甫号”。
      在台湾的忠烈祠,张灵甫是烈士第一人。 回顾这段历史,只为勾勒张将军大致轮廓,让长期被屏蔽的“历史的B面”重新彰显:少负才名,北大精英;投笔从戎,不辱使命;外战御辱,民族功勋;内战壮烈,军人本色。然即便如此,有心人亦不难发现,国共二次内战前的所谓历史中,张的正面角色被无意忽视或者有意“屏蔽”;国共二次内战中的“历史”上,张的所谓“反面”角色却又被“过度阐释”,即使在张灵甫曾经求学的北京大学历史系,张灵甫也不是一个被记得的人物了。
      5月7日,余赴北大历史系,参加某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其间冠盖云集;但间隙与组织者谈张灵甫北大求学事,竟鲜有人知晓;更遑论召开“张灵甫将军殉难六十周年纪念会”了。 同样经历内战,而美国人对历史的态度,令世人瞩目。在美国南部亚特兰大著名的StoneMountain上,有一座刻在山体上的巨大浮雕,浮雕上有三个人物,三人都挎着上一个世纪的老式手枪,骑着高头大马,骑在最前面的那一位,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部叛军的总司令——李将军( General Robert E。
       Lee)。而像这样的雕塑,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并不罕见。 国内史学大家朱学勤先生曾云:“如果说鬼话是对事实的歪曲,那么神话则出于对简明事实的过度阐释。过度阐释的当下后果,与鬼话同样损害人的记忆能力”,“它不仅无助于加深认识你已经经历的那些历史事件,反而会模糊你对那些事件的本来记忆。
      ”当下之于张将军的主流话语,无疑是鬼话连篇;而这连篇鬼话的另一面,就是对胜利者的神话泛滥。同一历史角色,无论被忽视,还是被过度阐释,都有悖历史真实;其背后的逻辑,仍然是“成王败寇”的原始思维,这对于一个正在走向现代文明的大国来说,无疑是不明智的。
       历史不能假设,但人们可以想象:假设没有投笔从戎,张灵甫是否可以成为一代史学家,抑或书法大家?抗战之后,假设没有阋墙之战,国共各党组成联合政府,六十年后的今天,张将军是否可以正大光明地被奉为抗战功勋,受后人景仰?假设没有孟良崮之战,退守台湾,今天张将军是否也可以成为两岸一统的推动者,大陆政府的座上客?这不是没有可能,因为,2005年9月1日,应中共中央统战部的邀请,遗孀王玉龄女士以抗战有功将领张灵甫遗属的身份,参加了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 六十年,一个花甲子的轮回。
      对张灵甫将军等曾为中华民族独立而抵御外辱浴血奋战,后又深陷国共二次内战的阵亡将士来说,大陆这六十年,是无祭的六十年,无思的六十年;而六十年的无祭、无思,交织成恒久的羞愧。在这恒久的羞愧中,我们失去的,或许比得到的还多,还重…… 劫波渡尽,兄弟仍在;相逢一笑,恩仇可泯。
      国家一统实乃人心所向,而检讨我们的内战史,将更为迫切。若能把本文开头提到的七个字及其注释改为“张灵甫将军殉难地”,进而重写国共内战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史,不仅有助于两岸一统的千秋伟业,展现新时代政治家的博大胸襟,更能凝聚两岸人民乃至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认同感,昭示我泱泱中华的大国气度,为世界之和平与发展助力,为人类之自由与福祉推波。
      如此,则两岸幸甚,中华幸甚! 。

    海***

    2007-10-20 13:26:18

  • 2007-10-20 13:18:56
  •   张灵甫 
    张灵甫,陕西人,于1925年5月入黄埔军校4期,不久即在戴季陶、王柏龄引荐下加入中国国民党。在校期间,积极参与了驱许(崇智)斗争,深收蒋介石的赏识,分至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师长胡宗南)任职。 
    由于常年作战在外,身为胡宗南第一军的团长张灵甫怀疑妻子不轨,结果酿成轰动一时的“团长古城杀妻”的惨剧。
      此后的张灵甫一度锒铛入狱,被蒋下令关入“模范监狱”10年。 七七事变的爆发后,国民政府下命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并保留原先军衔。再度出山的张灵甫受到从前上司,此时五十一师师长的王耀武的知遇之恩。为了表示自己改过自新的决心,他正式更名“张宗灵”为“张灵甫”。
      整个抗战期间,张灵甫在王耀武的麾下对日寇南征北战,经历硬仗、恶仗无数,书下自己最为风光的一页。 1937年,五十一师开赴上海,参加著名的“八一三”凇沪保卫战。张灵甫来到一五三旅三O五团走马上任,并在上海保卫战中,以勇猛果断,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
      嘉定作战的时候,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后他率领该团又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 1938年,武汉会战中,薛岳指挥第九战区军队以反八字阵诱敌深入,在万家岭包围日军第106师团。
      日军顽抗夺取制高点张古峰,战局极为危险,张灵甫主动请缨,率敢死队,夜晚抄小道,拼死夺回张古峰,腿部受重伤。 1943年常德之战中,张灵甫亲率突击队救援常德守军74军57师,作战异常凶猛,迫使日军占领常德城当日即退出,为收复常德立下战功。不久以后,在74军军长争夺中失利,仅为副军长兼58师师长。
      1944年5月开始的长衡会战中,受上级保存实力的影响,未建战功,且被调至陆军大学学习。 1945年4月芷江保卫战中,张灵甫指挥74军58师在铁山与日军血战获胜,战后获三等宝鼎勋章,升任74军中将军长。 张灵甫在抗战中屡立战功,被网上评为国军抗战十大名将 1947年5月14日,张灵甫率74师,孤军冒进进攻坦埠,被陈粟调集华野1纵(叶飞)、4纵(陶勇)、6纵(王必成)、8纵(王建安)、9纵(许世友)五个主力纵队包围。
      74师最终被击垮,全军覆灭,张灵甫自杀,结束了一生的军旅生涯,此即孟良崮战役。 要说好人坏人吗,抗日时当几天好人,用老毛的"三七开"理论,他得是"七三开"或者"八二"\"九一"开,当好人时较少,但你能说他一点没有吗?综合看,不是好人。

    青***

    2007-10-20 13:18:56

  • 2007-10-20 13:16:51
  • 一个人的好坏都是相对的,那你说秦始皇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幻***

    2007-10-20 13:16:51

  • 2007-10-20 13:15:55
  • 政治上,本就没有根本的好坏对错之分,胜者为王败者寇啊

    l***

    2007-10-20 13:15:5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