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包青天的墓葬在哪?

首页

包青天的墓葬在哪?

包青天的墓葬在哪?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10-08 20:47:45
      河南省巩义西南有北宋王朝9个皇帝的陵墓,习称“巩义宋陵”,是闻名 遐迩的旅游胜地。其中宋真宗的永定陵附近,有一座高约5米的圆形冢,就是世人熟知的陪葬真宗陵侧的包公墓。在影片《少林弟子》中,当观众看到洪家班姐妹被恶霸豪强逼迫至少林寺附近的包公墓前时,银幕上赫然出现了用颜体楷书写的“宋丞相孝肃包公墓”几个大字的巨碑。
      此时此刻,绝大多数观众都相信包公是长眠在这里了。然而,这很可能是历史的谬误。据考古界报道,包公及其夫人墓、长子夫妇墓、次子夫妇墓、孙子墓,十几年前都在安徽省合肥市东郊大兴乡双奸村的黄泥坎发掘出来了。测水岸边出土的墓志铭确凿地记述了包公的生平,补充和修正了一 些史实。
      包氐族墓及墓中出土的其他珍贵文物,既为史学界、文学界进一步研 究包公的历史与传说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研究宋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 活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一个包公,为什么两座墓葬?如果合肥包公墓是“真”的,那么巩义的包公墓是怎么回事?包公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姓包名捶,字希仁,祖籍庐州(今安徽)合肥。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取进士甲科,从而走上仕途,由建昌、天长县令而历任工部员外郎、枢密副使、朝散大夫,直至封为东海郡开国侯而病逝,终年64岁。从《宋史》的记载及一些宋元野史材料来看,包拯其人在出任县令至枢密副使的一生中,秉性刚毅、处事严明,重视调查研究,坚持惩恶扶善, 深得下级官吏和百姓的好评。
      在合肥出土的包拯墓志铭中,也记载了他以大义 为重,不惧贪官豪强,并敢于上书皇帝查办枉法权贵的事迹。他策论国事能高 瞻远瞩,讲究让百姓“衣食滋殖、黎庶蕃息”,主张“薄赋敛、宽力役、救灾患”。 在他管辖过的地区,不断修改地方法制,一方面废除了一些苛捐杂税;另一方 面加强市场管理、惩办贪官污吏,以增加国库收入。
      他重视调查研究,执法如山, 自身清白廉洁,不谋私利,因而得到人民群众的尊敬与赞扬。包拯所处的时代,正是北宋王朝由盛转衰的阶段。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辽王朝屡次兴兵南犯,宋朝统治者却只求歌舞享乐。后来南北议和,边境没有多少 战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地主更加在歌舞升平中沉沦,毫无富国强兵之念。
       日趋腐败的吏治造成了大批冤假错案,百姓怨声载道。在那黑暗的社会中,人 世间魑魅横行,群众有苦难申。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包公的所作所为,必然有 口皆碑。合肥包公墓志为当时枢密副使吴奎撰写,称他“其声烈表爆天下之耳目,虽外夷亦服其重名。朝廷士大夫达于远方学者,皆不以其官称,呼之为‘公’ ”。
      这就是包公的由来,可知“包公”是包拯在世时人们对他的敬称。真正的包公墓在合肥市东郊,已成定案,这不仅有考古发掘的材料为确证,而且有宋代庆元年间淮南西路安抚司干办公事林至撰写的《重修孝肃包公墓记》等文献为印证。河南巩义宋陵中的包公墓虽然冢大碑高,也必然是一个“假”墓。
      但是,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因为,在合肥包公墓正式考古发掘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巩义包公墓是“真墓,不仅有很高的封土和墓碑,而且地方史志均有记载,明代嘉靖三十四年修{巩县志》即载包拯墓位于县西宋陵中,清代顺治以后各时期版《河南通志》皆承袭旧说,可见明初就已存在这个包公墓,至少经历五六百年。
      现在,人们不禁要问:巩义包公墓究竟修于何时?为什么要建这个包公墓?里面到底埋葬着什么?它和合肥墓是什么关系?这一系列问题,至今尚难以解答。巩义包公墓修于何时,很难考证。现存关于此墓最早的记录是明朝嘉靖年 间的县志,可知修建的时间不晚于明代中叶。
      元、明两代史籍对此均无说明。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修这座墓,里面究竟埋葬着什么等等也就无从得知了。包公为什么两座墓,是“千古之谜”,而合肥包公墓地出土的材料同时又 给历史学家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成为“谜中谜”。比如,在墓地中轴线的 西南部,有一较大的封土堆,高约4米,底径10米,整个外形略大于包拯夫 妇迁葬墓。
      从这个封土堆的地表再往下深挖3米,都是一色的生土,可知这个 土堆是典型的“疑冢”,包公墓为什么设此“疑冢”?它是什么时代修建的? 实在耐人寻味。又比如,嘉祐三年( 1058年)包公60岁的时候,在皇帝面前 声称自己“无子”,而就在这时他把自己一个已怀身孕的小妾孙氏遣送回了娘家, 孙氏生子包绶,包公仍十分歧视,而由包公长媳崔氏暗地关照,后又力排众议帮助孙氏抚养。
      此事对于包公虽属瑕不掩瑜,毕竟很难理解,可算一桩“疑案”。 再比如,包公戏曲中多有他为严守法纪而惩治皇亲国戚的故事,但墓志铭却记 载包公本人即为“皇舅”,其中关节,至今鲜为人知。淝水岸边,包公墓已见天日;嵩山北麓,包公墓依然高耸。一个包公,两 墓遥望,给我们带来很多联想,等待我们去进一步弄清其中的奥秘。
      

    张***

    2017-10-08 20:47:4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