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精神心理科

如何消除社交恐惧症

我有社交恐惧症,在上初中时就发现有点,开始只是简单的忧郁,后面的典型症状是不敢当众说话,不敢表现自己,不敢同大家一起吃饭,现在比较严重迫在眉睫的就是不敢同大家一起吃饭(单位上本来就有应酬,再加上快年底了,肯定要聚餐啊,去年底就因为我的不善交际被以前的领导给下岗了,现在刚到一个新部门很想留个好印象,很头痛。)主要症状是,从进饭馆门开始就心慌手脚冰凉,同特别熟悉的人在一起到没什么,就是那种半生不熟的,很是难受,虽然事前都一再在心理对自己说没关系大不了紧张点但一到饭桌边就全忘了。最严重的是上饭桌精神高度紧张,手发抖脖子发直不敢抬头看人,别人越说些客气话就越紧张。 
其实,在上大学的时候这些症状还是有所缓解的,因为那时的想法只是,不在乎别人的想法,反正毕业了谁也不认得谁,再加上谈了场恋爱(这场恋爱谈的是很折腾人,并且被父母很是不齿,)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却觉得那时过的很开心,很自由,并且很真实,还有以前的社交恐惧症状不怎么明显了。但是父母却很不喜欢我那样,因为那段感情很不顺利,当时希望可以找到办法忘记那个人,但每次回到家父母都说的很难听,尤其是母亲经常骂我不要脸,经常说她们那个时候跟谁都不染,一直到遇见我爸,要跟就只跟一个,不象我今天跟这个明天跟那个,(当时就很绝望,也看过心理医生,就不明白我妈那么说到底什么意思,是希望我跟他过,还是仅仅为了贬低我?)说到这时常会觉得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经常生病所以母亲才会很烦我吧,母亲还有很多次说生完我第二年她又怀孕了但政策不容许就没要,她还做梦是个男孩,每次一说道这里她就总是恨恨的说如果当时留下哪个,现在早把我赶出去了。
大学毕业,但和哪个男生的关系还是没缕清楚,后面也尽量去结交一些新朋友,新的男生,可是当咨询母亲意见时她就说上面那翻话(就是他们哪个时侯,追她的人多多,那时她有多漂亮,但是她谁也没跟,就跟的我爸,然后又接着骂我多丢他们的脸,等等)跟他们吵,我妈就说白养我了,还不如养条狗,有时问她为什么骂我,她就说因为她是我妈打死我都是应该的。虽然那时很痛苦觉得他们蛮不讲理,但是好在我有个多年养成的习惯,就是写日记,把不开心全部写进日记里,好象不开心也就被锁进日记本里了,并且过段时间拿出来看看好象也挺有意思,以前写的不多就是同那个男生谈恋爱开始记了有三四本,当时还想等很老很老的时候估计都可以出本书了。 
后面跟那个男的还是没缕清楚,还有了孩子,男方家里开始坚决不认说什么办不上结婚证,因为毕业后过了一年多他就参军了,但在我的坚持下(自己找别人领了个假的)他们家勉强接受了我们,孩子生下后在月子里就是我自己一个人带,婆婆基本不管,衣服是母亲买的,后面我妈就说他们家的人不怎么样,他复员后开始还可以,后面就原形必露,那时他的工资一个月还不到1000我一个月情况好点可以拿三四千(但是工作压力很大,那个领导很爱骂人,并且同事关系也比我想象的复杂,跟我爸妈说,他们也总是说一定因为我不好,跟他说他总是冷嘲热讽的)所以总是矛盾不断,,在我家也对我呼来唤去的,我们家里人就看不下去,我妈就很认真的建议我不要跟他过了。估计也是因为孩子对他的热情也有所降温,当时就是在他门家他也是个大男子主义很重的人,经过两年多的尝试终于放弃了继续同他在一起的念头,带着孩子回到我家了。 
回家后发现家里装修了一遍,以前我用的旧家具全买了,本来挺好,但是以前写的日记所有的大大小小的有五六本全被母亲扔了,问她为什么扔,她说这是他的房子她想扔就扔,当时就气炸了,抱着孩子就出门了,一个人还好说带着个孩子真的没地方去啊,在外面逛到9点多最后还是忍气吞声的回家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就是战争不断,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总之我娘常说的就是,活该,这全是你自找的。其实真的很想离开他们自己单过,去年底就这么做了,他们去外地住,我自己租了间房(他们走的时候不给我他们家的钥匙,我妈说那是她家,不能让我住)孩子给我一个人带,还好提前找了个小保姆,可以帮着接送一下孩子,冬天我们这里很冷,去年冬天孩子就感冒,发烧住了一个星期的院,正好单位竞聘上岗,领导就顺便叫我下来了。下来了我反到比较开心,钱虽然少但压力小了再加上父母不在,孩子也在那次发烧后给送到他门那里了。很是轻松了一段时间,不久前我又上岗了,这个新领导好象比较好相处,我也很想好好干,但是就回到了最出的问题,最近几年感觉那种吃饭恐惧症又严重了,该怎么办呢? 
曾看网上有人建议说不要在乎就好了,但是在家里我根本做不到不在乎,准确的说是我做出不在乎的样子我妈就受不了,好一点的就是嫌我姿势不好看,说话不注意,难听点就什么不要脸的全上了,我什么也没做她也依旧要神神叨叨的象个预言家一样的说上半天,什么象你这样将来有你好受的,总之都是些不好的,有时我甚至感觉我妈象个女巫总是在诅咒我,而我也是个特别容易被暗示的人,虽然明白是暗示但结果却总是不自觉的被她说中。 
曾经有段时间我把孩子放在家里,自己搬出来住,他们就每次都叫孩子给我打电话,我也很想孩子就回去了,但就是一顿大吵,他们就让我要走就把孩子带走。在家住的时候,只要我一下班,我妈就象扔包袱一样的把孩子撇给我,说他们累了一天该轻松轻松了 
打了这么多天也亮了,我不想再受母亲的影响生活(改变她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是因为孩子我又不得不跟他们在一起,很想找回自己,可是又不想放弃孩子,自己一个人带,经济精力好象都不够感觉。很绝望好象被绑死了一样,到底该怎么做啊!! 
金*** | 2007-11-20 08:11:38

好评回答

2007-11-20 23:11:53
1*** |2007-11-20 23:11:53 285 156 评论
我个人还是赞成你自己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那样的你虽然累一点,但是,在精神上会愉悦很多,你的生活也会因此而慢慢的丰富起来。虽然,我还是希望你可以和自己的妈妈好好沟通,但是,这种沟通建立在共居一室的前提下,可能会更难。首先,要从思想上理解你的妈妈,然后要从生活上理解她的烦恼。相信你的妈妈从心里还是爱你的,也是希望你生活得丰富多彩。但是,生活的现实让她的心理上也承受了很多无奈和痛苦,可能有很多都...

查看全部>>

我个人还是赞成你自己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那样的你虽然累一点,但是,在精神上会愉悦很多,你的生活也会因此而慢慢的丰富起来。虽然,我还是希望你可以和自己的妈妈好好沟通,但是,这种沟通建立在共居一室的前提下,可能会更难。首先,要从思想上理解你的妈妈,然后要从生活上理解她的烦恼。相信你的妈妈从心里还是爱你的,也是希望你生活得丰富多彩。但是,生活的现实让她的心理上也承受了很多无奈和痛苦,可能有很多都是因为你而造成的,这无法改变,也不得不去接受,不是吗?所以,多站在妈妈的角度考虑问题,多替她想想。这样,你的生活会慢慢的从思想上改变,也会慢慢的改变现实的生活状态。人活着就是一种精神状态,你说呢?

思想上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现实问题。我鼓励你自己独立生活,这样在情感上你和你的妈妈会因为空间而反而走近。而对于你自己,也是一种更自我的状态,在思想上少了很多压力,要知道,人与人之间最害怕的不是因为空间而疏远,而是因为近处而疏远,那种情感的伤害对于亲人来说,应该是最大的不幸了。所以,不要担心暂时的困难,可能最初会难很多,但是,克服一下就过去了,不是吗?如果这样,你和你的妈妈会因为距离而慢慢的互相多一些牵挂,苦一点又算什么呢?

勇敢一点,生活需要你的勇气,因为你同样也已是妈妈,是你的孩子需要的妈妈,坚强一点,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相信自己。同时,你生活态度的改变,生活空间的改变,也会慢慢影响你的情绪,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心理的恐惧感也许更多的来自你的生活,相信生活状态的改变,你的恐惧感也会随之消失。

祝:健康快乐!
0/300

其他答案(共9个回答)

    2007-11-22 11:59:29
  • 怎么会有这样的母亲,真的无语
    社交恐惧我也会,每次见到新朋友,心里紧张的要死,见了面之后,脑子里想的那些,又全是多余的,你知道,每次要见新朋友的时候,我都会在提醒自己不要在他们面前出丑啊,不要紧张,可是越想越紧张。唉,到最后终于见了,却没什么。唉,真的是自己弄的自己神经兮兮的
    有时候真的要放开那些想法,心里想,要死就死吧,NND,有什么大不了的。
    0*** | 2007-11-22 11:59:29 280 158 评论
    0/300
  • 2007-11-21 08:32:42
  • 社交的恐惧犹如纸老虎一般,你越躲着它,避着它,它越欺人太甚,只有你蔑视它,挑战它,才有可能战胜它,只要机有如此的信心和决心,不妨好好学学以下几招克敌之术。 
      第一招:空椅子技术。 
      在家中摆放几张空椅子,一张代表"我",其它的代表你所害怕交往的人如父母亲、同事、某异性等,想象一个你们交往的情景,你一会儿坐在"我"的椅子上扮演自己,一会儿坐在别人的椅子上扮演别人,向"我"说话,体会对方的...

    查看全部>>

    社交的恐惧犹如纸老虎一般,你越躲着它,避着它,它越欺人太甚,只有你蔑视它,挑战它,才有可能战胜它,只要机有如此的信心和决心,不妨好好学学以下几招克敌之术。 
      第一招:空椅子技术。 
      在家中摆放几张空椅子,一张代表"我",其它的代表你所害怕交往的人如父母亲、同事、某异性等,想象一个你们交往的情景,你一会儿坐在"我"的椅子上扮演自己,一会儿坐在别人的椅子上扮演别人,向"我"说话,体会对方的心理状态。 
      这种游戏似乎很可笑,但如果你能在家中忘情一试,必可逐渐获益,而且角色模仿得越像,表演越彻底,消除恐惧的效果越好。 
      第二招:系统脱敏法。 
      先主动与亲人和较亲密的朋友交谈,尽量选择轻松愉快的话题,慢慢地要求自己抬起头来看对方。 
      接着强迫自己每天到人多的地方去,看看人脸至少15分钟,最初每天一次,以后增到每天2次,一开始你可能会内心慌乱,周身出汗,不敢抬头,但一定要坚持,反复默想这没什么可怕,利用深呼吸进行松弛,从而克服恐惧情绪,并记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克服。只要你咬牙抬头看人后约5-7分钟,恐怖情绪便会逐渐减轻。 
      以后便可逐渐增多到人群中去的次数,并延长看人的时间,当你见人恐怖的现象消失后便应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正常地与人交往。 
      第三招:认知深化法。 
      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着重观察周围人的举止言行和对你的态度,也许你会发现别人各做各的事,并不特别关注你,在意你的行为。你再分别调查两位同事或同学和两位异性朋友对你的评价,你定会发现许多自己都不知道的优点。 
      第四招:想象放松法。 
      想象最想见的又怕见的人或想回避却回避不了的人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体验紧张的情绪,然后进行放松,反复多次后,便可把这种适应扩展到现实中去。 
      最后一招:自我调适法。 
      克服自卑,没有可能也没必要事事处理得体、求全责备,多掌握一些与他人交往的技巧。有一天你定会发现自己也能抛开恐惧,与人亲密相处,愉快交往!
    茜*** | 2007-11-21 08:32:42 282 158 评论
    0/300
  • 2007-11-21 00:07:41
  • 不断的去进行社交活动,怕什么就越要干什么~~
    到时候,就会宇宙超级霹雳无敌啦~~~
    勇敢一点,又不会死~~~
    
    妖*** | 2007-11-21 00:07:41 264 161 评论
    0/300
  • 2007-11-20 22:25:03
  • 老猫你好!
    很认真地读了你的留言,真真切切感受你的苦恼。母亲对你的教育过于专制,也就是说要求度很高,具体到了你的言语和姿势和芝麻蒜皮的小事。而对你的需求回应却很低,没有尊重和平等,没有说话的机会。导致你对生活失去了判断力,自信心不足,依赖性强,再不愿意看母亲的脸子,你也脱离不开她的照顾。母亲说婆家不好,你就离婚。你再抱怨母亲,你也很难与她分离。只是现在的年龄和阅历让你不能忍受她对你的不尊重。但你...

    查看全部>>

    老猫你好!
    很认真地读了你的留言,真真切切感受你的苦恼。母亲对你的教育过于专制,也就是说要求度很高,具体到了你的言语和姿势和芝麻蒜皮的小事。而对你的需求回应却很低,没有尊重和平等,没有说话的机会。导致你对生活失去了判断力,自信心不足,依赖性强,再不愿意看母亲的脸子,你也脱离不开她的照顾。母亲说婆家不好,你就离婚。你再抱怨母亲,你也很难与她分离。只是现在的年龄和阅历让你不能忍受她对你的不尊重。但你相信,脱离开母亲的帮助你很难生活,自己克服不了困难。母亲是你的一部分,她的思想已经潜隐默化为你的了,特别是对自己的看法。这也是你在餐桌上表现出惧怕的原因,你对自己在餐桌上的表现不认可,确切地说,是你的母亲对你的举手投足不认可。
    那位留学的朋友说的对,要与母亲在认识上分离,做独立的自我,你才能面对自己的生活。
    戴*** | 2007-11-20 22:25:03 281 158 评论
    0/300
  • 2007-11-20 15:51:43
  • 你好,你说你不敢当众说话,不敢表现自己,不敢同大家一起吃饭,现在比较严重迫在眉睫的就是不敢同大家一起吃饭,从进饭馆门开始就心慌手脚冰凉,同特别熟悉的人在一起到没什么,就是那种半生不熟的,很是难受,虽然事前都一再在心理对自己说没关系大不了紧张点但一到饭桌边就全忘了。最严重的是上饭桌精神高度紧张,手发抖脖子发直不敢抬头看人,别人越说些客气话就越紧张。 从你的这些描述来看,你这样的症状确实是很典型的社交...

    查看全部>>

    你好,你说你不敢当众说话,不敢表现自己,不敢同大家一起吃饭,现在比较严重迫在眉睫的就是不敢同大家一起吃饭,从进饭馆门开始就心慌手脚冰凉,同特别熟悉的人在一起到没什么,就是那种半生不熟的,很是难受,虽然事前都一再在心理对自己说没关系大不了紧张点但一到饭桌边就全忘了。最严重的是上饭桌精神高度紧张,手发抖脖子发直不敢抬头看人,别人越说些客气话就越紧张。 从你的这些描述来看,你这样的症状确实是很典型的社交恐惧症了.其实我们之所以不敢当众说话,不敢表现自己,那是因为我们担心别人会关注我们,担心别人看到我们的缺陷等
    社交恐惧症可以通过一些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等进行治疗而得到痊愈的,
    
    盖*** | 2007-11-20 15:51:43 281 158 评论
    0/300
  • 2007-11-20 10:47:33
  • 看到你如此这般的讲述自己的心迹,不免要说上几句,不一定对,或许对你有些参考.
    每个人都是有恐惧心理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行为,所以不必过渡无谓的放在心上.
    向你这种情况,是有一定的自身生理基础的,首先胆量相对小一些,再加上自身后天养成了一个爱思考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又遇到了这样的母亲,无形中是对你心灵的一种摧残,因为你本身的心里承受能力较差.所以当你遇到这样的婚姻,就更加增...

    查看全部>>

    看到你如此这般的讲述自己的心迹,不免要说上几句,不一定对,或许对你有些参考.
    每个人都是有恐惧心理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行为,所以不必过渡无谓的放在心上.
    向你这种情况,是有一定的自身生理基础的,首先胆量相对小一些,再加上自身后天养成了一个爱思考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又遇到了这样的母亲,无形中是对你心灵的一种摧残,因为你本身的心里承受能力较差.所以当你遇到这样的婚姻,就更加增添了你的心理负担,由苦思冥想到焦虑不安便成了一种必然,从而才会进一步挫伤你的自信心,使你变得很不自信,生活中的苦难感受远远大于愉悦的享受,这样久之,便会使你身体发生生理性的反应,就是一种恐惧状态.所以你自己现在很难摆脱这种状态,就像一张无形的网,越挣扎越心生慌乱之态.
    所以要开始自我调整:自己对这种状态要有个正确的认识,只是一种不良的情绪所致,不要主动给自己再增添无谓的思想压力.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坚信通过自己的有效调整,会彻底摆脱这些的.最后是有效的调整方法;第一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心脏的自律性,第二要记住怕什么要练什么,要在这种环境中寻找身心的免疫力,不要逃避,要慢慢去感受.第三面对这些烦恼,不要首先心烦意乱,而是正面的去感受,最好用享受的心态去感觉这些.最后一条刚开始很难做到,需要一点点去体会,养成习惯.暂先谈这些,祝开心快乐,早日摆脱痛苦.
    真*** | 2007-11-20 10:47:33 280 158 评论
    0/300
  • 2007-11-20 10:01:52
  • 我不是专业人员,可能也不能解决你的问题,但是,我也有类似的经历。也许,和你聊聊天,大家都会开心些。
    
    你跟其他人相处如何?我是说除了家人,跟同事,同学,相处的还好么?我想,你也应该是个很温柔、很敏感的人吧。如果和其他人相处这些都没有问题,就好,我跟其他人相处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跟我母亲相处的不好。
    
    我跟我母亲的关系也不那么和谐。我母亲也是年轻的时候很漂亮的那种人,所以也老觉得我和我父亲丢她...

    查看全部>>

    我不是专业人员,可能也不能解决你的问题,但是,我也有类似的经历。也许,和你聊聊天,大家都会开心些。
    
    你跟其他人相处如何?我是说除了家人,跟同事,同学,相处的还好么?我想,你也应该是个很温柔、很敏感的人吧。如果和其他人相处这些都没有问题,就好,我跟其他人相处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跟我母亲相处的不好。
    
    我跟我母亲的关系也不那么和谐。我母亲也是年轻的时候很漂亮的那种人,所以也老觉得我和我父亲丢她的人。我父亲是非常温和的人,待我母亲和我都很好。我母亲觉得我外形不好,举止不好,总在别人面前当面用很凶的语气指责我,什么时候都当我是个10岁的孩子,见了她的亲戚朋友同事,就让我叫这个叫那个,好像我什么都不懂一样,到现在都是一样。我的东西,我喜欢的东西她也是随便可以送人的,我小的时候为了这个哭过很多回,她也根本不管,她想送人就送人,就连我自己做的东西都是。如果我有什么不满意,她就会说我不懂事,不知道体谅她的用心,不大方,不知道让着她觉得重要的人的孩子。
    
    长大了,她就会管我一切交往的事情,出门穿什么,戴什么,一顿饭应该吃多少,稍不如意,这个礼拜就别想好过了。
    我跟朋友讲电话,她就在旁边听着,挂了电话,她就说我这个说的不好,那个说的不好,我在自己的房间里讲,她就过来开了我的屋门听。
    
    所以,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也知道你很苦,我也很苦。我决心不要成为我母亲那样的人。
    
    在心理学上,有三个自我,孩子-自我,家长-自我,成人-自我,也就是说,家长的行为和幼年时期的经历都会影响到人对自我的认识。
    
    我想,我们在这样的压力下成长,应该会有较多的影响的。
    
    你也很怕你妈妈生气吧,我也是。在家里总是提心吊胆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错了,是不是?所以,我想你也是想得很多的人,了解我的朋友都说我想得不是多,是很多,你呢。
    
    我现在在国外留学,其实留学也是她想要的,不过,这些年的留学生活,让我自由了很多,我的心也平静了很多。也知道了如何处理各种情况。我母亲在这几年里面从来没有放弃管教我的机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必须向她事先 交代,留学第一年,我牙痛去看医生,治疗过程中,医生说要把出问题的智齿拔掉,没有时间告诉她,她之后知道了,也不管我牙还没有好,就在电话里大发雷霆。
    我认为看病是要听医生的,医生说应该把智齿拔掉,而且当时可以操作,应该是正确的吧?
    
    德国心理医生曾经说过一句话:“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可以使其使用自己双脚站立的条件,也同时应该允许子女使用自己的翅膀飞翔。”
    
    我想,的确如你所说,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母亲,那我们只能做好我们自己,我相信你也是很知道自己是什么,想做什么,该怎么做的人。
    
    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给自己自信,在每一件小事上,都认真的思考,认真的做,每做好一件事情,都跟自己说,我做到了,我的判断是正确的,我的行为是合理的。在留学的这几年里,我一直是这么要求自己的。也许我们都不可能做什么大事情,或者我们做的事情永远都不能满足我们母亲的需要,但是,我们可以满足我们内心的需要,我们做好每一件事情,既是证明自己,也是证明给母亲看,我们是成熟了,我们可以管好自己,可以为自己作主,可以过很美好的生活。
    
    其实,我也经历了一些不愉快的经历,这些经历也让我裹足不前。
    
    在大学毕业前,我是个很爱交际的人,我的朋友很多,一个年级的人我基本都认识,他们也都认识我。我的朋友也很喜欢和我一起,而且基本都是男性朋友。但是在大学期间的经历改变了我许多,或者说,也有一些交往恐惧症,现在有人说我很冷血。
    
    我现在已经知道这个结在什么地方了,只是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克服,你呢?你有没有好好想过,为什么会惧怕聚餐?是不是有一件或者几件类似的事件,使你对自己失去了自信,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如果你知道了,也许就能有的放矢的去解决。
    
    回忆过去,尤其是不愉快的过去确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在回想自己的这个" 结" 的时候哭了很多次,我想,你也会的.不管怎么样,知道了就好了,以后就不会再哭了,是不是.
     
    我现在已经知道这个结在什么地方了,只是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克服,你呢?你有没有好好想过,为什么会惧怕聚餐?是不是有一件或者几件类似的事件,使你对自己失去了自信,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如果你知道了,也许就能有的放矢的去解决。
    
    回忆过去,尤其是不愉快的过去确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在回想自己的这个" 结" 的时候哭了很多次,我想,你也会的.不管怎么样,知道了就好了,以后就不会再哭了就好.
    
    你是个很坚强的女人,也勇于为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爱去追求,这是我没有的品质.我相信你一定能做的比我好.虽然,你也可能觉得分离是不好的事情,但是,总好过没有经历过,你总是爱过的.
    
    你是很渴望爱,渴望感情,希望有人爱你,你也爱你母亲和丈夫,但是你妈妈和丈夫都没有能够给到你你想要的爱和呵护,你很失落吧?所以,你要爱自己,对自己好,没有什么人能比得上你自己对自己好,好好爱自己吧,为自己,好好的爱自己一场.
    
    你现在的情况,和我不同,我可以“躲”在国外,你却不能。
    
    有的时候,心要硬一些,对自己的母亲也是。
    
    我出国留学后,一直坚持按自己的意见行事,因为我相信,没有人可以代替我去选择我的生活,也没有人可以代替我决策,无论我母亲怎么说教。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她很不高兴的感觉到,她管不了我了。如果你能坚持你自己的意见,也会慢慢跳出你母亲的预言怪圈。
    
    在留学的这些年里,我也一直在利用一切时间,不间断的跟我母亲谈心,谈自己。我当时想,应该是我在之前做了让她失望的事情,她才会不信任我,才会认为需要时时刻刻提醒我。交谈的结果,我母亲也找不出我做错,或者做的不好的事情。我也更坚信对自己的认识。
    我没有孩子,也没有结婚,我上大学的经历,我母亲及家人是不知道的,所以,我也不知道,会不会因为你现在的这样的状态,让你母亲也伤了心呢?你也可以跟她谈谈心,让她也有机会了解一下真正的现实的你,如果能和你母亲平等的,心平气和的将你的心情谈清楚,让你母亲也知道你可以真正的面对现实,面对自己,相信你母亲还是会理解你,帮助你的,也不知道这样是不是有帮助。
    
    对于你交往恐惧症的事情,我谈的较少,因为我这方面不是专家,如果让我建议,是不是在聚餐的时候,可以找几个相好的朋友作伴,这样多多少少可以缓解你的恐惧吧。
    
    我也建议你可以看看那些游刃有余的人是怎么聚餐的,其实也挺有意思,也许还可以慢慢的学到些什么呢。
    
    我有些很自如的朋友,跟他们吃饭的时候,我也是什么不说,只是吃,看,听,享受他们的幽默和机智,也不失一种雅态。
    
    
    无论怎么说,JUST DO IT!做好你自己,不为别人,就为你美丽的人生。
    b*** | 2007-11-20 10:01:52 280 158 评论
    0/300
  • 2007-11-20 08:59:09
  • 您好!从您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分析来看,您一定读过一些心理学书籍,而且您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把握也是很准确的。关于社交恐惧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经验,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果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屡遭挫折、失败,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打击或威胁,使情绪上产生种种不愉快甚至痛苦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一旦在潜意识或意识之中定下型来,就会形成不...

    查看全部>>

    您好!从您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分析来看,您一定读过一些心理学书籍,而且您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把握也是很准确的。关于社交恐惧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经验,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果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屡遭挫折、失败,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打击或威胁,使情绪上产生种种不愉快甚至痛苦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一旦在潜意识或意识之中定下型来,就会形成不良的自我意象。每当参加社交或人际交往活动时,就会在内心的“屏幕”上反映出自己社交的种种不愉快和痛苦的心象来,而即刻心生恐惧感。二是间接经验即社会学习。如看到或听到别人交往之中的种种挫折,陷入困境,或遭受到难堪的讥笑、拒绝等。害怕类似情景,在自己身上“演出”,而感到痛苦、羞耻、害怕。甚至看电视、电影、书报也可以产生出恐怖感来。这些间接的情景,会使青少年不自觉地预测自己在社交场合遭受令人难堪的对待,于是紧张不安,焦虑恐惧。这种情绪状态的泛化,导致了社交恐怖症。社会恐怖症是一种因心理紧张而造成的心因性疾病,只要积极治疗即可痊愈。
    关于社交恐惧症的调节,首先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对自己应有全面正确的认识,过于自尊和盲目自卑都没有必要,事事时时得体,求全责备也是没有必要的。可以自我暗示:人是群聚动物,我是这一群体的一分子,谁也不会费心思的专门盯着我,盯我的那一个肯定是关心我,爱护我的人。我并不比别人差,也不缺胳膊少腿,别人也和我一样,一张嘴巴两只眼,不过如此,以此来增强自信。②改善自己的性格。害怕社交的人多是较内向的人,应注意锻炼和改善自己的性格。多参加体育、文娱以及社会公益活动,尝试主动与同伴、陌生人交往,在交往过程中逐渐去掉羞怯、恐惧或使自己成为开朗、乐观、豁达的人。③转移刺激。即暂时转移社交刺激,让外界刺激在你的头脑之中有一段时间消失。这样条件反射就会在大脑皮层逐渐淡化,有时还可消除。④加大刺激强度。即反复接触引起恐惧的刺激,使刺激逐渐适应,进而消除恐惧感。⑤掌握知识。大家尽管都知道人生活在世上社交意义重大,但有关社交的知识、技巧、艺术以及相关的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环境学和传播学知识掌握得不够。所以应全面地掌握有关知识,真正明白道理,这对消除社交恐怖这一心病是有好处的。⑥脱敏疗法。先用轻微较弱的刺激进行刺激,适应再逐渐增强,使恐怖行为失常的患者没有焦虑不安反应,逐渐适应,在不知不觉中达到矫正行为失常的目的。引导青少年先与家人接触,再与亲戚朋友接触,最后与陌生人接触。一步一个脚印地引导脱敏,通过表扬,奖励,使这一结果得到巩固。
    其次,诗人席慕容说过,人的成长就是一次次的遭遇创伤或挫折,以及一次次的对创伤或挫折进行修复的过程。其实我们每一次对创伤或挫折进行修复的过程,既是习得战胜困难和障碍方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和提高追求高峰体验或自我实现的过程,当然也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我们常说“经风雨见世面”,其实就是经历困难、障碍和挫折,并在困难、障碍和挫折之中学会“执着于所做的事;感觉生命在自己的掌握和控制之中;将困难、障碍和挫折看作是挑战而不是威胁。”
    第三,改变自己思想、观念和态度。不回忆不愉快的过去,过去的就让他过去,这是因为过去的并不能左右自己,关键是现在的思想、观念和态度,放弃和迈过过去,一切重新开始,从头做起,当我们迈出新的一步的时候,我们周围的人就会以欣赏的目光看待我们,进而促使我们重新找回自己的尊严、自信。
    第四,平和心态,承认现实,顺应自然,学会客观地看自己。不否定自己,自己欣赏自己,不断地告诫自己“我是最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信条,扬长避短,勤奋努力。
    第五,正视现实正确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看待自己的处境、对应付挫折有心理准备,接受适量的挫折经验,即适当的去“经风雨见世面”。
    第六,要认识自己所面对的周围环境,并且要调整自己,尽最大可能去适应环境。
    第七,要了解自我,正视自我,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正确的看待别人,当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时,要在心里多想一想,为什么会造成这个样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要认识到消沉、悲观则于事无补,而要振作精神,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则尽力忘掉它。
    第八,对生活要抱有乐观态度,要以微笑去面对每天的人和事,胸襟要开阔,丰富自己的知识,多交朋友,走出自我的封地。
    第九,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苦恼和心里话,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要现实。
    第十,相信并运用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控制生活、改变生活,并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相信自己可以控制自我、改造自我,并掌握自己的发展道路。
    以上仅是本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您的朋友杨永龙期望您批评参考。
    
    
    心*** | 2007-11-20 08:59:09 279 158 评论
    0/300
  • 2007-11-20 08:43:07
  • 首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怕的,最后你在慢慢的改变心中的这个状态。
    永*** | 2007-11-20 08:43:07 251 164 评论
    0/300
查看更多其他答案(4)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