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刘禹锡《赏牡丹》的简单解意

首页

刘禹锡《赏牡丹》的简单解意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3-12 14:51:56
    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 
    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干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芙蓉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 
    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芙蓉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拟人 "妖无格"与"净少情" 比喻 "真国色" 
    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这首诗运用了以下艺术手法 
    (1)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处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2)比喻,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能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曼***

    2008-03-12 14:51:56

其他答案

    2008-03-12 15:48:32
  • 刘禹锡《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格:品质,风度。情:喜、怒、哀、惧、爱、恶、欲。说芍药妖无格,芙蕖净少情,等于说芍药似娼妓,莲花近枯木。周敦颐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刘禹锡在此无异于说唯有牡丹炙手可热,以此着意奉承权贵。多亏“七绝”没有第五句,否则,他还得批“花之隐逸者也”的菊呢!
    

    冒***

    2008-03-12 15:48:32

  • 书画美术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