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写古诗

首页

写古诗

<小池〉〈田园四时杂兴〉 <悯农》《咏鹅》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5-17 21:57:14
      小 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分析]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他的诗意境鲜明,富有生活气息,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著名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今译: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诵读: ①内容浅析:诗人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初夏小荷花池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热爱之情。
       ②写作特点:将蜻蜓拟人化,增添了诗的情趣。 ③朗诵指导: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要突出“惜”、“晴柔”、“尖尖”、“立”等词。 [简析]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直译: 白天锄草夜间搓捻细麻, 农家男女没有片刻闲暇。 小孩子不懂得耕田织布, 也靠在桑阴下学着种瓜。 解析: ①四时田园杂兴:诗人晚年写了一组四季田园杂感诗,共60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四时五组,每组12首。
      都是描写的乡村生活。这里选的是“夏日”诗一首。 ②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 ③耘:锄草。 ④绩麻:搓捻麻绳或麻线。 ⑤当家:主持家务。这里指担当家庭的生产劳动任务。
       ⑥童孙:指儿童。 ⑦未解:不懂得。 ⑧供:供奉。这里指“参加”、“从事”。 ⑨傍:靠近。 ⑩桑阴:桑树下的荫凉处。 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微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前两句写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
      后两句生动地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景,流露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诗中描写的儿童形象,天真纯朴,令人喜爱。全诗有概述,有特写,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乡村男女老少参加劳动的情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悯农》两首 元 李绅 之一: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之二: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作者简介: 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人。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元和初,擢进士第,补国子助教,不乐,辄去。李?辟掌书记,?抗命,不为草表,几见害。
      穆宗召为右拾遗、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历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户部侍郎。敬宗立,李逢吉构之,贬端州司马,徙江州长史,迁滁、寿二州刺史,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和中,擢浙东观察使。开成初,迁河南尹、宣武节度使。武宗即位,召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进尚书右仆射,封赵郡公。
      居位四年,以检校右仆射平章事节度淮南。卒赠太尉,谥文肃。《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今合编为四卷。 分析: 《悯农》诗共有两首,主要刻画农民劳作的辛苦,表现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第一首(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了一颗种子,秋天收获了万颗粮食。
      可是到处的田地都耕种了,还有农民饿死。着重批评劳动者不得食的不公平现象。 第二首,描写农民在烈日下艰辛苦锄地,感慨叹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暗斥侵夺农民劳动果实的剥削阶级。着重劝戒世人珍惜粮食,珍惜农民的劳动。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分析: 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
      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诗中,小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观察鹅,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把鹅的叫声说成是“歌”等。同时也把色彩的对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传达的丰富和全面。“白毛”、“浮水”、“红掌”、“清波”,相映成趣,扼要鲜明。
       无论从什么角度和方面看,在艺术上,这首诗都是堪称一绝的。 祝愉快!。

    修***

    2008-05-17 21:57:14

其他答案

    2008-05-17 21:15:46
  •   小 池   杨万里 
     
      
    quán yǎn wú shēng xī xī liú   
    泉 眼 无 声 惜 细 流 , 
    shù yīn zhào shuǐ ài qíng róu   
    树 阴 照 水 爱 晴 柔 。 
    xiǎo hé cái lòu jiān jiān jiǎo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 
    zǎo yǒu qīng tíng lì shàng tóu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 。
          作者背景   杨万里(1124-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诗通俗清新,流畅自然,人称“诚斋体”。诗的内容以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经幽默地跟他开玩笑说“处处山川怕见君”。
       注词释义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爱惜。   细流:细小的流水。   照水:倒映在水面。   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指刚出生的、紧裹着的嫩小荷叶尖端。 古诗今译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
      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
      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 悯 农 李 绅    chūn zhòng yī lì sù   春 种 一 粒 粟 ,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秋 收 万 颗 子 。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四 海 无 闲 田 , nóng fū yóu è sǐ   农 夫 犹 饿 死 !    作者背景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而且是写新乐府诗,最早的实践者,和白居易、元稹的关系很密切。 注词释义   粟:谷子,去皮后就小米。这里指粮食作物的种子。   子:谷子。   四海:全国之内。   闲田:空闲的、没有利用的土地。   犹:还是。
       古诗今译   春天种下一料粟种,秋天收获万颗粮食。四海之内没有荒田,还有农民活活饿死。 名句赏析   诗人形象地用“种”和“收”,“一料粟”就变成了“万颗子”描绘出农民的劳动;而且全国的土地尽被开垦,毫无荒废,我们由此能够想象出一个遍地谷穗金黄、粮食堆积如山的丰收景象。
      而“四海无闲田”则显示了农民的勤劳和辛劳,诗歌最后一句笔锋陡转,揭示出一个残酷的实现:创造丰收的农民却被活活饿死。这一巨大的反差形成极大的震憾力量,它迫使我们深思,是谁造成了农民的悲惨命运?诗人用通俗明白的语言声讨了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也使我们认识了当时社会制度的极度不公正。
       。

    海***

    2008-05-17 21:15:4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