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陈胜的看法

首页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陈胜的看法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陈胜的看法是什么?
为什么对他高度赞赏?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4-08-19 12:44:44
    比如,对于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司马迁是歌颂的,因此在《史记》中,把陈胜、吴广两人的事迹列入“世家”,而且将陈胜比作汤、武,肯定他推翻暴秦的历史功绩。又如,他也尽力描写推翻暴秦的项羽的英雄气概来和狡诈的刘邦作鲜明的对比,而且把项羽的事迹列入“本纪”,不因项羽失败而抹煞他的历史地位。除此,司马迁还表彰了为国捐躯的刺客、敢于和暴力对抗的侠客。相反,对于汉武帝的封建专制统治,司马迁则予以揭露。揭露汉武帝的残暴虚伪,奢侈纵欲,如《封禅书》所记汉武帝大搞“鬼神之事”。《酷吏列传》所记酷吏,则绝大部分是汉武帝时的官吏,如司马迁用讽刺的文辞,揭露了武帝的爪牙张汤等酷吏的凶残和奸诈,活灵活现。
    

    1***

    2004-08-19 12:44:44

其他答案

    2022-03-20 21:26:54
  • 司马迁在高度评价陈涉的同时,也没有掩盖他的错误。司马迁将陈涉放在《史记》的世家来大书特书,说明他对陈涉评价极高。司马迁在这篇传记的最后写道:“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卒亡秦,由涉首事也。”尤其意味深长的是,他在传后全文引用了贾谊的《过秦论(上)》来替代自己下赞文(按:褚少孙述《史记》,在贾文前加了一段话,所以后世版本多作“褚先生曰”,其实引用者仍是司马迁),高度评价了陈涉在反秦斗争中的作用。这种不寻常的做法,更足以说明司马迁所看重的是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

    浅***

    2022-03-20 21:26:54

  • 2004-08-29 10:40:57
  •   。《史记》的《陈涉世家》,详细叙述了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热情颂扬了他们的业绩。肯定了这次起义推翻秦朝的历史作用,说“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首先起来反抗)”,还说“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对暴君酷吏,司马迁也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史记》不仅揭露夏桀、商纣、周厉王和秦始皇的残暴行径,还特为酷吏立传,斥责他们残害人民的罪行。不仅如此,《史记》还敢于大胆抨击当代最高统治者的丑恶行为,“不虚美,不隐恶”。如对汉武帝,一面肯定其“外攘夷狄,内修法度”的历史功迹,一面也在《平淮书》里揭露他晚年由于穷兵黩武、奢侈浪费、财政困难而加紧搜刮人民的情况,并在《封禅书》里无情地抨击他一味迷信、梦想会见仙人的荒唐事情。
       陈胜吴广起义   (Chensheng wuguang qiyi)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
      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戍徭无已,用法也更为苛深,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一队被征发到渔阳(今北京密云)戍守的贫苦农民,行进到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遇到连日大雨,道路不通,无法按期到达目的地。
      按照秦法规定,误期当斩。在这种情况下,戍卒中的两个屯长陈胜和吴广密议,现在逃亡是死,起来造反也大不过是死,何不拼死干出一番事业来呢?于是,他们利用“鱼腹丹书”、“篝火狐鸣”等计策发动戍卒起义,杀死监押的军官,提出“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的口号。
      陈胜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用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起义。起义军迅速攻占蕲县(今安徽宿县南),接着向西挺进,又攻占了秦朝重镇陈(今河南淮阳)。此时,起义军已拥有兵车六七百辆,骑兵千余,步兵数万人。起义军在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被推举为王。
      张楚政权的建立,促进了全国范围内反秦斗争的高潮,各地农民纷纷杀长吏,响应陈胜。陈胜以陈为中心,分兵数路,四出进军,以扩大革命政权的影响。吴广率主力西进,准备直捣咸阳,在战略重镇荥阳受阻,与秦军相持不下。陈胜又派周文率军直驱关中,到达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时,起义军已拥有战车千辆,士卒数十万人。
      周文军所向无阻,迅速攻占了戏(今陕西临潼东),逼近秦都咸阳。秦二世大为惊慌,急忙赦免在骊山修墓的几十万刑徒,仓促组成一支军队,由少府章邯率领,向农民军反扑。周文军因孤军深入,又缺乏训练和战斗经验,经过几次苦战,接连受挫,被迫撤出函谷关。最后渑池之战,再次失利,周文自杀。
      秦将章邯乘胜东下,进迫正在围攻荥阳的吴广所部农民军。吴广因久攻不下荥阳被部将田臧所杀。接着,田臧率军西向迎战章邯,敖仓之战,田臧兵败被杀。章邯解除了起义军对荥阳的包围后,倾全力向起义中心猛扑。陈胜亲自率军迎战,不幸失利。秦二世二年十二月,陈胜败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被叛徒庄贾杀害。
      
      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坚持了6个月,终告失败。但它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的腐朽统治,为推翻秦朝奠定了基础。其后,各地农民起义军继续坚持反秦斗争,终于推翻了秦朝。陈胜吴广起义所表现的革命首创精神和英雄气概,鼓舞了后世千千万万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 。

    1***

    2004-08-29 10:40:57

  • 2004-08-28 17:41:13
  • 比如,对于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司马迁是歌颂的,因此在《史记》中,把陈胜、吴广两人的事迹列入“世家”,而且将陈胜比作汤、武,肯定他推翻暴秦的历史功绩。又如,他也尽力描写推翻暴秦的项羽的英雄气概来和狡诈的刘邦作鲜明的对比,而且把项羽的事迹列入“本纪”,不因项羽失败而抹煞他的历史地位。除此,司马迁还表彰了为国捐躯的刺客、敢于和暴力对抗的侠客。相反,对于汉武帝的封建专制统治,司马迁则予以揭露。揭露汉武帝的残暴虚伪,奢侈纵欲,如《封禅书》所记汉武帝大搞“鬼神之事”。《酷吏列传》所记酷吏,则绝大部分是汉武帝时的官吏,如司马迁用讽刺的文辞,揭露了武帝的爪牙张汤等酷吏的凶残和奸诈,活灵活现。
    

    1***

    2004-08-28 17:41:1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