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工资为什么要计提

首页

工资为什么要计提

请教一下工资为什么要计提呢,是为了更准确的核算当月的成本吗?他最终会计入成本,哪么当月实际发的工资呢,也计入成本吗?这样是不是矛盾了呢?怎样理解啊?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8-13 18:24:35
    工资可以采取计提的方法,也可以不采取计提的方法。根据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1、采取提取方法的帐务处理
    (1)提取时
    借: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制造费用等
    贷:应付工资
    (2)发放时
    借:应付工资
    贷:应交税金--跟人所得税
    贷:现金
    2、按照实际发放的账务处理
    (1)发放时
    借:应付工资
    贷:应交税金--跟人所得税
    贷:现金
    (2)月末,工资要进行分配
    借: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制造费用等
    贷:应付工资
    

    z***

    2008-08-13 18:24:35

其他答案

    2008-08-21 22:44:54
  • 企业年终发奖金具体多少额度有门道!某些奖金数额区段,发的多,个人得到的反而少,有一款免费软件(叫cooltax2008)就是专门测算这个的,可以试试... 

    g***

    2008-08-21 22:44:54

  • 2008-08-13 22:22:47
  • 企业会计制度中设置了“应付工资”科目,这是因为企业会计核算实行的是“权责发生制”,无论工资实际发出去还是没有发出去,应在当期列入成本费用的工资都要列支提取。行政事业单位就没有,因为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

    1***

    2008-08-13 22:22:47

  • 2008-08-13 20:53:36
  •   行政事业单位好象不用提取,因为工资是由财政保证的,按月按时发放。
    但企业就不行了,有多少企业是当月进成本的工资是在当月发放的?没有。
    一方面工资是企业的一项费用,要在各个受益对象之间分配,如管理人员工资计入管理费用,生产人员工资计入生产成本,基建人员工资计入在建工程等。
      做帐时先预提,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应付工资;待发放时再借记应付工资,贷记现金科目。 另一方面,工资实际发放,要看企业有没有流动资金,如果没有,虽然已提取进入成本了,但工人还是拿不到钱的,而且发放时还要计算扣除项目和实发工资数,比如个人所得税、水电费、房租等,这些是企业提取工资时不用考虑,而要在实际发放时要考虑的。
       所以正常的生产经营企业,都是先提后发的。 注意,工资提取了,实际发放时,冲的是“应付工资”科目,不会重复进成本。分录如下: 提取时: 借: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制造费用 在建工程等 贷:应付工资 发放时,是通过冲减应付工资科目,不进入成本,如有结余,也在应付工资科目反映。
       借:应付工资 贷:现金 其他应收款—水电费(房租)等 应交税金——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火***

    2008-08-13 20:53:3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