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语文小知识

首页

语文小知识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反问在文章中各有什么作用?(具体一些)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5-18 17:35:58
      1.	比喻
    ①	明喻: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像、如、仿佛、似、犹……
    ②	暗喻:本体、喻体。“是、成为、等于……“
    ③	借喻:只出现喻体。
    作用:是语言生动形象,可以是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2.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感情、动作、状态、语言等的修辞手法。
       作用: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加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3。夸张:根据表达需要,对客观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突出特征,启发联想,表达强烈的感情。 5。排比: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连起来用。
       作用:加强语势,使思想内容层层深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8。对偶: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近,内容相近、相反或相关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在一起。 10。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让某个词语或句子段落一再出现。 作用:突出思想,渲染感情,富有音乐性,加强节奏感。
       7。反问:为了加强语气,用问而不答的疑问句形式来表示确定的意思。 作用:比直接说出答案更鲜明有力,更富启发,感情更强烈。 。

    l***

    2005-05-18 17:35:58

其他答案

    2005-05-19 03:39:20
  • 这些都是修辞。修辞有一百多种。常用的就是菜鸟提到的那几个。现代汉语学习分字,词,句子,修辞等。修辞学是一门即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从最早的《诗经》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到修辞的影子。修辞使语言完美,意境深远。亚里斯多德说:“比喻是天才的标志。”在成功的文学作品中,我们会发现比喻的妙用。张爱玲说过,
    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钱钟书把人生与爱情比喻成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村上春树的很多比喻,让中国人瞪大眼睛。虽然她戴的眼镜俨然牙齿矫正器。。
    关于每种修辞的具体解释可以查百度搜索。修辞也叫辞格。上面的修辞都是积极修辞。还有一种叫做消极修辞的,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明文。一些产品说明书就属于消极修辞。
    

    花***

    2005-05-19 03:39:20

  • 2005-05-18 17:43:53
  • why

    f***

    2005-05-18 17:43:5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