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怎样养鱼?

首页

怎样养鱼?

养金鱼要每天都换水吗?自来水要放几天才能养鱼?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8-11-18 19:46:29
  •   以下是本人从买金鱼到养好金鱼的基本方法,供你参考。
    一般来说,凡是精心饲养,管理得法,注意放养密度,饵料新鲜,定质、定量、定时投喂;掌握好水温变化,维持水质良好等要令,就能够把金鱼养好的。以下向您介绍养好金鱼必须注意到的基本要令和方法,供您参考。
       一 养好鱼要先学会买好鱼 1 对初学者而言,首先是买到健康鱼。那么怎样挑选健康金鱼? 健康的鱼在水体的中下层游动、觅食且争食,游姿自然、悠闲、合群,尾鳍清澈透明、飘逸。凡沉底、浮头、头朝下或侧翻的鱼、游动现挣扎状,有外伤,掉鳞,长白毛、白点,尾鳍肥厚、浑浊、严重血丝的,眼球浑浊、体色暗淡无光及单身独处的都是病鱼,无论多喜爱也不能购买。
       2 刚学养鱼有一个技术积累过程,不一定选完美的鱼,而一定要买便宜的鱼、健康的鱼,这一点是一定不能忽略的。特别是冬天及早春买金鱼更应小心挑选,因为,这个季节病鱼特别多。 二 养金鱼前先要准备好一个体积不能太小的鱼缸,这主要根据你所养金鱼的大小和数量多少来决定。
      还要注意鱼的投放密度,初养者常会见到喜爱的鱼就买,极少顾及缸内究竟能养多大的鱼、多少条鱼,就算征求鱼贩们的意见,以营利为目的他们,能说让你少买吗?以本人经验,最少要保证达到3升水养1厘米长的鱼,如果您的鱼缸容纳了100升水,那么可喂养10厘米的鱼3~4条,5~6厘米的鱼可养8条,在此基础上冬天气温低、喂食少,可以适当养多一些。
      在较大的空间内金鱼比较活跃,体色较鲜艳。密度过大水中会缺氧、水质恶化导致金鱼生病死亡。切记不可被店家鱼缸中挤得满满的现象所迷惑! 三 准备给金鱼用的新水,要先存放一两天,称为“困水”,一方面是为了去除水中的氯气,另一个作用是使新水和旧水的温度尽量接近。
       四 买好金鱼一定要充氧,以免回家途中被闷死。金鱼到家后不要急于入缸,要先将装鱼的塑料袋放入鱼缸里10至20分钟后再打开,让缸水分几次倒流入袋中同原先的水逐步混合,以使鱼儿逐步适应新“家”的水温、水质。如有灯光照射,应将灯光关掉,在黑暗中鱼儿比较安静,不易受惊。
       五 不能急剧改变水的温度(困水的目的之一)。金鱼可以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生存,冬天在冰层以下仍可维持生命,大热天只要不在烈日下爆晒也能正常生活,但是如果温度急剧改变,就会导致生病或死亡,购鱼时就应注意到水族店的水温和你家鱼缸的水温,偏差不宜过大,一般4度以内是允许的。
       六 不能一次换水过多, 否则水质突然变化,会导致金鱼的水质不适症发生。 金鱼已适应了原来的水质中生活,水质突然改变,金鱼会无法适应而得病,甚至突发死亡。 七 怎样投食。家庭养金鱼是为观赏,鱼食不必多喂,以每天喂一至两次,每次5至10分钟内吃完为宜,吃不完的要及时用虹吸方法将残饵吸出,不能长时间留在缸底。
      阴雨天要少喂,晚间不能喂。因为鱼在消化食物时需要消耗更多的氧,阴雨天、晚间气压较低,溶入水中的氧也就低,如此时喂鱼将可能导致水中严重缺氧而死鱼,死鱼大都发生在夜间,其原因就在于此。 可根据鱼粪的颜色来分辨别金鱼饥饱和消化吸收情况:鱼粪呈绿色、棕色或黑色者,表示鱼体摄食适合,吸收良好。
      如果鱼粪呈白色,则表明鱼食过饱,要减少喂食量。 八 食料一定要清洁。喂饲了不洁鱼食,极易导致鱼病的发生。虽然金鱼最喜欢活食,喂活食的金鱼生长也较快,但活食都生长在污染的水环境中,极易沾染病菌,故投放活食要慎重。建议购买由专业公司生产的品牌冷冻新鲜食料,如血红虫、丰年虾等,再辅以豆类及蔬菜,以维持全面的营养。
      面包虫也是金鱼喜爱的活食,营养价值也高,也可以适当投喂。 九 要保持水的清洁。金鱼进食量大,消耗大量氧气及排出大量废物对水产生污染并滋生病菌。为了保持水的清洁,应该安装过滤器,随时将水滤清。每天还要利用从缸底部抽除排折物和残饵的同时换去十分之一的旧水,特别是夏天一定不能忽视。
      最好采用带充气设计的过滤,让过滤和充气同时进行,既使水体得以净化又补充了氧气。 十 不能将油脂类带入水中。油污会浮在水面将空气隔绝,使水中的氧得不到补充,会导致金鱼缺氧死亡。投食肉类或手上涂抹过护手霜操作,都会将油脂带入水中,应该仔细避免。
       十一 养鱼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修心养性,不能心血来潮,最好先从文鱼类金鱼养起。文鱼类金鱼觅食能力强、体质较强健、身体较不易受到意外伤害,价格也相对便宜,积累经验后再养名贵鱼可减少损失。 。

    一***

    2008-11-18 19:46:29

  • 2008-11-18 19:41:13
  •   观赏鱼饲养全攻略: 
    刚开始养观赏鱼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经验。买回鱼放到鱼缸里,刚开始几天一切都不坏。没几天只见水也浑了,鱼也打了蔫。一打听才知道鱼病了,“什么?鱼还会得病?”半信半疑之下又是请医又是喂药。钱包大拉一顿肚子。时间也花了不少,头发都可能白了几根。
      终于,鱼儿一条不剩的见了老毛。一咬牙再买几条。又好了几天,然后又病,再治,再死,再买,周而复始。不知不觉陷入一个怪圈。最后大有不会给鱼治病的养鱼人不是好养鱼人的感觉。哈哈。想一想我说错了没? 这是初学者的毛病。大家都会犯。不稀奇。稀奇的是有的人无法自拔。
      陷入到鱼医生的怪圈里出不来了。认为养鱼就是不断的给鱼治病。 其实养鱼和养孩子一样,重要的不是给它们治病,而是如何不让它们得病。也就是防病。得过病的鱼随它恢复得怎样都会有小小缺陷,使其观赏价值打打折扣。而且,你的爱鱼总是病殃殃的向你打招呼,我想你的心情也好不起来。
      对吧。 那么怎样才能让鱼不得病呢?最重要的就是要养水。也就是要养好水族箱里的水文环境。至少要让你的水族箱里的鱼、有益微生物、有害微生物、养分、有害化合物之间达到某种平衡。如果是水草箱的话还要加上水生植物在水文环境中的作用。 水族箱里的有害微生物主要指病毒、细菌等病原体。
      而有害的化合物质就是水中产生的各种无机盐份象磷酸盐、亚硝酸盐等等对鱼会产生危害的物质。另外,长期投喂从自然界捕获的活饵(象水虱、丝蚯蚓、血虫等等)喂养观赏鱼的朋友,在喂食的时候会在不经意间带进一些对鱼有害的生物和病原体(象鱼虱、猫头虱、病毒等等)这些基本上就是水族箱养殖的观赏鱼致病的主要原因了。
       和自然界的河流湖泊相比水族箱的要小得多,被隔离的程度也高些。自然界的水流动性高,也就使那里的各类有害盐分会很快的随水流冲走,而且自然界水域中大量各种元素也会中和掉一部分有害的盐分。自然界的水体宽也就使鱼儿的活动范围大,加上了为生存不得不终日为食物奔波和躲避掠食者的攻击。
      感染病源和被有害生物侵害的机会就会小很多。那么针对这样几点我们就可以订下防病的方法 一、水族箱要大鱼要少。也就是养鱼的密度要相对小一些每公升水养1cm的鱼,这个的养殖密度是很多前辈总结出的经验大家不可不知也。你大可以再将密度放低一点也不是不可以吗。
       二、过滤器的安排。有的朋友刚开始养鱼的时候会只买一个空气泵。认为水中缺氧了就打打气,水浑了就换水。买不买过滤器无所谓。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我们在七彩的豢养之器材篇里讲过,现在意义的过滤装置是指的生化过滤。不再是简单的将水中的杂质去掉。而是建立一个良好的以微生物来消除水中的有害物质的循环系统来改善水文环境的方法。
      属不可不准备的系统。以我的经验来看,过滤通道的落差应该做大一点,长一点。第一道用粗滤棉滤除杂质,再经过生化滤棉、生化球或者是陶瓷环等硝化细菌附着基的过滤,让它们上面附着的硝化细菌发挥作用。再经过活性炭的过滤去除氯、镉等有害元素。最后再经过一道滤棉的过滤回到水族箱里。
      这种过滤环节是我养鱼的经验。因为,为了省钱我一般不用成品过滤器,而是自己组建过滤装置。这样会便宜很多。 三、水流的速度要高一点。这一点要根据鱼的品种而定。你养的是文水甚至是不动的水里出产的鱼你总不能用大水去冲它们吧?这里是指的在其能承受的水流上尽量的将循环水流搞大一点。
      以模拟自然的水流状况。 四、懒人不能养鱼。养鱼的人必须养成良好的每日监视检查水质和鱼的生活状况的习惯。这项工作很枯燥。但你必须得这样做。仔细检查水的酸碱度、亚硝酸盐的含量等水文指标。观察鱼的身体上有无异状。鱼的形态和动作有无不妥。在初期发现鱼是否染病并防止传染。
      我的几个买鱼的朋友就说过,只有每天回家后在鱼缸前一下子就坐上1、2个钟头并且眼都不眨的盯着鱼看的人才算是进入了状况的人。哈哈,也没那么夸张啦。但每天坚持观察,并且最好是做一下观察日记是有必要的。 五、坚持每三到七天换一部分水。老水固然是养好鱼的关键,新水对鱼及水草的新陈代谢的刺激作用却也是必不可少的。
       六、饵料的控制和消毒。这一点对投喂天然活饵的朋友们极为重要。前段时间不少朋友Mail给我,问为什么我说不能用丝蚯蚓喂七彩,可他用了也没发现不什么不对。关于这一点,我想请大家看一看天然丝蚯蚓的产地。在农村或者是工厂旁边的污水沟里,水深3-5cm的水面下的淤泥里就是天然丝蚯蚓的聚居地。
      大家都应该知道这样的地方农药或工业污染极为严重。尤其是丝蚯蚓对金属镉免疫,并且在它们吸收后会在它们的体内沉积。这样的东西你说对鱼有没好处?当然在做好消毒和漂洗后少量喂养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个消毒和漂洗的工作一定有做到很好才行。 。

    黑***

    2008-11-18 19:41:1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