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论语 感想

首页

论语 感想

论语的感想 要关于学习教育方面的 
要求1000--1500字 初一水平 
好的话 有追加分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8-12-30 12:05:32
  •   读《论语》有感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写成于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后)。《论语》记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记载了他的生活习惯和细节。《论语》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最后的编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 说它是薄薄的一本小书,实在不假。虽然字印的斗大,再加上注释,翻译,总共也不过一二百页。想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此的一本小书。若是摆在那些厚似馒头,重似砖头,印刷精美似绣花枕头的大部头巨著之中,实在是不起眼之极了。
      何以想象,就是如此的一个薄薄的小书,却统治了中国近二十个世纪,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汉朝的董仲舒曾提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论语》中自然也囊括了儒家的经典思想,儒家学说在“百家争鸣”的局面中脱颖而出,自然暗示着儒家学派的不可僭越性,作为儒家学派之精华的《论语》,虽然薄而不厚,却体现了华夏民族的意想,构建着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
       北宋的丞相赵普,曾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而闻名,可见,无论于国于家还是于人,论语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影响是巨大的,或许,用“举世无双”来形容也毫不过分,那么,这本薄薄的书籍,何以彻底改变中国的历史呢? 当然,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不可能像于丹教授那样仔仔细细地研读《论语》,我只不过是读了点皮毛,然而,这点“皮毛”也带给我不小的震撼! 《论语》这部书主要是围绕学问、为人、处事、修身、养性等几个方面阐述的,以对话为主要记叙形式。
      在这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主要是做学问与讲孝道这两个方面。 在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这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
      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6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音乐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学习观,我十分欣赏。他提倡学习不仅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和做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这与当今社会对孩子们的要求是很一致的。如今的孩子,不仅要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注重能力和人际交往的培养。而这些,孔子在许多许多年前就用一句句精辟的经典格言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仅仅是泛读,我便在阅读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这并不夸张,伟大的圣人孔子创作了经典的著作《论语》,打开《论语》,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也许他的观点并不是与我们现在的社会完全吻合,但是他所推崇的精神,却将永远引领着华夏子孙,向更高的境界,攀登!。

    霞***

    2008-12-30 12:05:3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