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楚峡云归。高阳人散”是哪里的典故

首页

“楚峡云归。高阳人散”是哪里的典故

【倾杯】柳永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其中的“楚峡云归。高阳人散”是哪里的典故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9-07-08 15:14:13
        《倾杯》这首词是柳永落第离京后所作,词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很出色,特别点秋景。这首词用曲折多变的笔法描绘了清寂的山光水影,寄寓着词人落拓江湖的身世之感,构成一幅游子秋日行吟的连环画卷。
    “楚峡云归”用的是楚国宋玉《高唐赋》之典,借用了这个动人的神话故事。
      宋玉《高唐赋序》载,楚怀王梦见巫山神女与他欢会,临别前告诉他说:妾“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似用来比喻婉约可人的女性朋友。 “高阳”用的是秦末郦其食之典。 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郦其食即此乡人,曾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
      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后来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曾被很多诗词名家借用或喻己。据说李白在《梁甫吟》很有些借古抒情的意味。其中的“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也是名句。 似用来比喻那些成天一起喝酒寻欢的男性朋友。
       柳永以这两个典故来喻指自己旧日热闹欢乐的朋友都已经离去,不在身边了。接着转笔归到目前境遇,说明往昔“暮宴朝欢”都已烟消云散,如今孤村独坐,惟有对月自伤,踪迹里只剩下了纷乱心绪的寂寞孤独。 。

    j***

    2009-07-08 15:14:1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书画美术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