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孩子在幼儿园不和老师小朋友交流

孩子在幼儿园不和老师小朋友交流

孩子在幼儿园不和老师小朋友交流,不吃饭,上课坐不住,不专心听讲,语言理解能力差,愁死了,请大家帮忙!我家儿子三岁半了,在幼儿园上中班,刚开学不到一周老师就找我谈话了,说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非常不好,不和老师交流,喊他也不怎么答应,问他也不怎么说话,就是说话也是声音小听不懂听不清他在说什么,上课坐不住,在教室到处跑,也不和小朋友玩,自己一个人玩,吃饭也不吃,老师喂也不吃,说自己吃,可是呢拿着汤匙就不往嘴里送,只吃一点很少的加餐,老师说孩子是不是智力有问题还是精神有问题,提议让去做一下智测,还说不行了建议中午把孩子接回家。我同意去做智测,没有同意中午接孩子,因为我想让孩子慢慢适应集体生活。但是我也把孩子在家的情况告诉了老师,如果孩子智力有问题的话他不可能认识几千字,常用的字基本都认识,当然这些都是他主动想学的,孩子的语言理解方面是有问题,理解能力很差,这我也不否认,给他讲有些话他是听不懂,可是多说几遍他也能理解。                请有识之士帮帮我,我该怎么做才能改变孩子的现状呢?智测合格与否是否就决定孩子是否聪明呢?

全部答案

  •   我觉得,这是孩子刚进入一个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的表现。别说小孩子了,就是大人不也一样,刚开始不太敢说话吗。你家宝宝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换了新环境,心里紧张,胆小,或是小时很少离开父母吧。 我觉得,你还应该放学后让孩子和小朋友,和老师多呆一会,让你们熟识,增进感情,慢慢的,家长再离开孩子,让他独自和小朋友相处看看。
      我想会有变化的。 如果还是不行,可能孩子比较内向,三岁半就上中班,和他一起的同学都大他一些,他会觉得自己懂得没有其他小朋友多,或是他们会的我都不会,从自信心方面,给了孩子一个小小的打击吧。如果是这样,最好让孩子上小班,不知道你家宝宝是几月的生日,是不是你有意让他早上了,认为在家识字、学习都没问题,上中班肯定能跟得上,但是你们没有想过,对于小孩子,学习完全是在有兴趣、有自信、心情好的时候,才会主动要求的,换位思考一下吧,如果是...全部

      我觉得,这是孩子刚进入一个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的表现。别说小孩子了,就是大人不也一样,刚开始不太敢说话吗。你家宝宝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换了新环境,心里紧张,胆小,或是小时很少离开父母吧。 我觉得,你还应该放学后让孩子和小朋友,和老师多呆一会,让你们熟识,增进感情,慢慢的,家长再离开孩子,让他独自和小朋友相处看看。
      我想会有变化的。 如果还是不行,可能孩子比较内向,三岁半就上中班,和他一起的同学都大他一些,他会觉得自己懂得没有其他小朋友多,或是他们会的我都不会,从自信心方面,给了孩子一个小小的打击吧。如果是这样,最好让孩子上小班,不知道你家宝宝是几月的生日,是不是你有意让他早上了,认为在家识字、学习都没问题,上中班肯定能跟得上,但是你们没有想过,对于小孩子,学习完全是在有兴趣、有自信、心情好的时候,才会主动要求的,换位思考一下吧,如果是你们的话,会不是也这样呢。
       如果放在小班,其它小朋友都比他小,老师提出的问题他都能会,哪怕是不说,心里明白也可以,时间一长,就会给他建立一个很好的自信心,你说的这种情况可能会慢慢改变吧。 我想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要家长和老师配合,多给他一些鼓励和信息吧。如果实在不行,就给他换个幼儿园看看。
      希望你家宝宝天天快乐吧!。收起

    程***

    2009-09-08 10:43:09

  • 我也感觉孩子似乎有些自闭表现 建议到大医院好好看看

    我也感觉孩子似乎有些自闭表现 建议到大医院好好看看收起

    舶***

    2009-09-16 12:21:22

  • 带他去上亲子课,试试看,感觉有点象自闭症一样,你还是要腾出时间来多陪陪他,小孩子的问题不容忽视。能认识几千个字??

    带他去上亲子课,试试看,感觉有点象自闭症一样,你还是要腾出时间来多陪陪他,小孩子的问题不容忽视。能认识几千个字??收起

    s***

    2009-09-11 12:39:08

  • 3岁半上中班不合适,既然孩子适应能力差,更应该上小班。他在小班里会更有自信。

    3岁半上中班不合适,既然孩子适应能力差,更应该上小班。他在小班里会更有自信。收起

    1***

    2009-09-10 15:15:50

  • 既然认识几千字,那肯定智商没问题,但我怀疑他有自闭症之类的病,建议去看看心理医生。有可能属于那种智商超高,情商偏低的孩子。不要再做什么智商测试了,心理医生跟他聊聊,什么都明白了

    既然认识几千字,那肯定智商没问题,但我怀疑他有自闭症之类的病,建议去看看心理医生。有可能属于那种智商超高,情商偏低的孩子。不要再做什么智商测试了,心理医生跟他聊聊,什么都明白了收起

    c***

    2009-09-10 13:52:49

  • 可能有点内向和自闭,妈妈在周末的时候多带他和邻居的小朋友玩吧,让他慢慢适应集体生活,我是教一年级的,我班上有个小朋友也是,我偶然发现下课后他一个人在教室里面哭,问他说是高年级的欺负他。然后我主动拉着他的手带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并陪在他身边鼓励他,慢慢他自己就适应了 。家长要多给孩子鼓励,多陪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交往

    可能有点内向和自闭,妈妈在周末的时候多带他和邻居的小朋友玩吧,让他慢慢适应集体生活,我是教一年级的,我班上有个小朋友也是,我偶然发现下课后他一个人在教室里面哭,问他说是高年级的欺负他。然后我主动拉着他的手带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并陪在他身边鼓励他,慢慢他自己就适应了 。家长要多给孩子鼓励,多陪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交往收起

    小***

    2009-09-08 23:20:15

  • 孩子是没有什么问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性。但是,不太与其他人交往,也会对孩子将来的发展造成影响。建议可以多带孩子与周围的人交流,让孩子尽量适应周围环境!

    孩子是没有什么问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性。但是,不太与其他人交往,也会对孩子将来的发展造成影响。建议可以多带孩子与周围的人交流,让孩子尽量适应周围环境!收起

    m***

    2009-09-08 21:26:44

  • 全托了,慢慢就好了

    全托了,慢慢就好了收起

    正***

    2009-09-08 12:53:47

  • 小孩的个性,没有问题的!说不定长大以后是个伟大人物呢!

    小孩的个性,没有问题的!说不定长大以后是个伟大人物呢!收起

    大***

    2009-09-07 19:56:33

  •   入园之后,宝宝的生活环境将发生很大的改变。   最突出的,是人员组成上的不同。在家中,与宝宝朝夕相处的是父母和其他养护者,在幼儿园,与宝宝共处的人是老师和同伴。对“老师”这样一种角色,宝宝感觉比较陌生,一方面,宝宝以前从未与老师接触过,另一方面,老师除了在幼儿园要照顾宝宝的生活,还要教他们学知识,长本领,既是宝宝的养护者,还是他的教育者。
      ...全部

      入园之后,宝宝的生活环境将发生很大的改变。   最突出的,是人员组成上的不同。在家中,与宝宝朝夕相处的是父母和其他养护者,在幼儿园,与宝宝共处的人是老师和同伴。对“老师”这样一种角色,宝宝感觉比较陌生,一方面,宝宝以前从未与老师接触过,另一方面,老师除了在幼儿园要照顾宝宝的生活,还要教他们学知识,长本领,既是宝宝的养护者,还是他的教育者。
       和这样一个有多重身份的人打交道,宝宝心理可能一下还不能适应,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对“同伴”这样一种角色,也需要宝宝在入园后逐渐适应,如果是混龄班,宝宝还要和一些小哥哥、小姐姐们共同生活,这就必然打破宝宝在家一人独享所有成人关照的局面,同时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适应。
      因此,父母非常有必要在宝宝入园前,为其做一些人际交往方面的基本准备和与老师、同伴交往的特别准备,以帮助他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训练内容一:人际交往能力   1.知道自己的名字   每个宝宝在家中一般都有自己的乳名,大多数父母在家中都只叫宝宝的乳名而不叫学名,这会使得很多宝宝只熟悉自己的乳名,对自己的学名却不敏感。
      到了幼儿园,为了准确称呼每一名幼儿,也为了培养幼儿“我已经长大了”的自豪感和独立意识,幼儿园里的老师一般都会以学名来称呼宝宝,这种差异必然造成宝宝心理上的不适应。对此,父母应在宝宝入园前半年,有意识地用学名称呼宝宝。在和别人提到宝宝时,也要多用宝宝的学名,如,不要说“宝宝今天几点起床的?”而应说“王佳宜今天几点起床的?”让宝宝意识到学名也是对自己的称呼之一。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宝宝用学名向别人介绍自己,如,说“我叫王佳宜”而不说“我是宝宝”。为了引导宝宝对自己学名的喜爱之情,还可以向宝宝介绍他学名的含义以及给他取名字的过程等等,以此增加宝宝对自己学名的了解和认同。   2.敢于与人交往   由于遗传因素和养育方式等方面的作用,每个宝宝的性格各不相同。
      有的宝宝从小就显得比较大方,有的宝宝却总是比较害羞、内向,不善于和同龄小朋友打交道,这种性格的宝宝到了幼儿园,自然会遇到比其他宝宝更多的难题,他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学会如何和老师、同伴相处,父母应该怎样帮助此类宝宝,与他人大胆地交往呢?   首先,要注意多给宝宝提供与人交往的机会。
      很多宝宝的害羞、胆小,是由于缺少与家庭之外的其他人交往所造成的。家长可以带宝宝多参加一些聚会,让他感受很多人在一起交流的快乐,还可以帮他请小朋友到家中玩,让宝宝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学习与人交往。有客人来访时,可以让宝宝帮忙开门,迎接客人。电话铃响时,鼓励宝宝自己去接。
      总之,创造足够多的交往机会,是宝宝摆脱害羞、胆小,敢于与人交往的前提。   其次,宝宝不敢交往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这就是缺乏自信。如果家长已经为宝宝提供较充分的交往机会,可他仍表现出害羞、胆小的特质,就应考虑怎样来增强宝宝的自信心了。家长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宝宝展示自己的能力,然后给予及时的肯定。
      当然,应注意表扬时要言之有物。如,妈妈进门时让宝宝把拖鞋找出来,就可以夸奖他,“宝宝真能干,能给妈妈拿拖鞋了。”让宝宝将墩布拿给要擦地的爸爸,就可以这样表扬他,“宝宝真棒,能帮爸爸打扫卫生了。”除此之外,父母还应特别注意不要给宝宝贴上“害羞、胆小”的标签。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形,家中来了客人,父母让宝宝向客人问好,宝宝躲到父母身后不吭声,父母此时会陪笑地说一句“这孩子就是胆小”。殊不知这样的话会被宝宝记在心里,加深宝宝对自己胆小的认同,从而更加影响宝宝和他人的交往。因此,对越是胆小的宝宝,越要经常鼓励、及时表扬他的每一点进步,而不是批评他的胆小。
         3.乐于与人交往   有的宝宝不善与人交往,不是因为他不敢与人交往,而是不喜欢、不愿与人交往,这通常与其家庭养育方式有关。宝宝对人际交往的认识,是从自己和养护者的交往开始的。如果父母或其他养护者对宝宝的反应敏感,让宝宝时时感觉有人在响应他的呼唤,在他吃喝拉撒睡和玩耍时,如果都有到位的关注和照料,他就会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可以信赖的,就会喜欢与人相处,与人打交道。
      相反,如果父母或其他养护者对宝宝的反应迟钝、冷淡,他的需要常常遭到拒绝或者忽视,他就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可信任、不好把握的,也就不敢也不愿参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了。儿童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具有安全依恋历史的婴儿长大以后,会将这种安全感带到他的社会关系中,使他容易认同同伴或他人。
      相反,具有不安全依恋历史的儿童长大以后,会将不安全感带到他的社会关系中,使他容易排斥同伴或他人。因此,要让宝宝乐于与人交往,关键还在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值得注意的是,爸爸一定要参与到与宝宝的交往中来,因为爸爸的性格一般较妈妈更为活泼、外向和豁达,这对点燃宝宝与人交往的? (来自百度网,详情请查看中国育婴网 。
      收起

    1***

    2009-09-07 16:00:15

生男生女

点击加载更多

生男生女早知道

点击加载更多

怎样生女孩

点击加载更多

双胞胎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推荐换一换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