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如何区分气味阴阳?

如何区分气味阴阳?
誰*** | 2018-04-01 03:17:39

好评回答

2018-04-01 04:18:16
杨*** |2018-04-01 04:18:16 50 3 评论
《阴阳应象论》曰:积阳为天,积阴为 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 气,阴成形。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 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  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 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清阳发腠 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味厚者为阴,薄者为阴中之阳。气厚者为阳,  薄者为阳中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 发泄,厚则发热。辛甘发散为...

查看全部>>

《阴阳应象论》曰:积阳为天,积阴为 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 气,阴成形。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 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  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 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清阳发腠 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味厚者为阴,薄者为阴中之阳。气厚者为阳,  薄者为阳中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 发泄,厚则发热。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 阴。咸味浦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 或散,或缓或急,或润或燥,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之平也。[李杲曰]药有温、凉、寒、热之气,辛、 甘、淡、酸、苦、咸之味。有升、降、浮、沉  之相互,厚、薄、阴、阳之不同。一物之内, 兼有气味。一药之中,药理药性皆具。或气一 而味殊,或味同而气异。气如同天,温热者天 之阳,凉寒者天之阴。天有阴、阳,风、寒、  暑、湿、燥、火,三阴、三阳上奉之也。味如 同地,辛、甘、淡者地之阳,酸、苦、咸者地 之阴。金、木、水、火、土,地有阴、阳, 生、长、化、收、藏下应之也。气味薄者,轻  清成象,本乎天者亲上也。气味厚者,重池成形,本乎地者亲下也。《六节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 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 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 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  生。又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 以味。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