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谁能给我五道化学关于物质分类的题

首页

谁能给我五道化学关于物质分类的题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4-29 12:14:11
  •   1。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石膏 B。硫酸、烧碱、绿矾
    C。硫酸氢钠、生石灰、醋酸钠 D。磷酸、熟石灰、苛性钠
    思路解析:A中纯碱属盐类;C中硫酸氢钠属盐类,生石灰属碱性氧化物;D中的苛性钠属碱类。
      
    答案:B
    2。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采用不同分类法对纯碱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是酸式盐 B。Na2CO3是盐 C。Na2CO3是钠盐 D。Na2CO3是碳酸盐
    思路解析:纯碱不是碱,而是一种盐。
      根据盐的酸根对应的酸分类,Na2CO3是一种碳酸盐;根据其所含阳离子对应的碱分类,它属于钠盐;根据其酸根对应的酸被中和的程度分类,它属于正盐。
    答案:A
    3。门捷列夫在前人已经发现的几十种元素的基础上,按照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排成一行,然后经过分析比较,又把性质相似的元素排成一列,最后得到了一个表,这就是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在对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成功预测了几种元素的存在,并很快得到了证实。试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门捷列夫采用了分类的方法 B。预测是一种研究方法
    C。比较也是一种科学方法 D。
      实验是化学唯一的研究方法
    思路解析:“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就是说,实验法在化学研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一门科学,化学同样需要运用各种各样的研究手段,包括不同的思维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既要重视实验又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化学问题。
      
    答案:D
    4。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形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效应
    C。
      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
    D。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定向移动
    思路解析: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花粉悬浮在水中,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花粉做不停息的运动,后来把这种运动称作布朗运动。
      如用超显微镜观察,发现胶粒也有此特点。花粉是悬浮颗粒,因而布朗运动就不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形式。A错(实质上分散系是按分散质的大小分类的)。根据胶体性质判断,B、C、D均正确。
    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的依据是分散质的直径大小。
      胶体有两种类型:①粒子胶体,如AgI、Fe(OH)3胶体;②分子胶体,如淀粉、蛋白质胶体。分散系的分离方法,由分散质的大小或状态而定:①悬浊液用过滤方法;②乳浊液用分液方法;③胶体溶液用渗析方法;④溶液可用蒸发结晶等方法。胶体聚沉方法有:①加热;②加电解质;③加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答案: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B。凡是酸性氧化物都可以直接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C。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该酸的酸酐
    D。
      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思路解析:根据氧化物是否能与酸、碱反应直接生成盐和水,将氧化物划分为成盐氧化物与不成盐氧化物。在成盐氧化物中,凡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为碱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为酸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为两性氧化物。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如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不能和碱反应生成对应(非金属化合价对应)的盐和水,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所以选项A不正确。个别的酸性氧化物如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能直接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H2SiO3、H4SiO4),所以B也不正确。
      二氧化氮(NO2)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3NO2 H2O====2HNO3 NO),但硝酸的酸酐是N 52O5而不是N 4O2,因酸酐与对应酸中的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一致的。NO2与水的反应也不是化合反应,而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选项C正确。某些有变价的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如CrO3、Mn2O7,它们的对应水化物是酸,如H2CrO4、HMnO4就都是酸,因此,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而不是碱性氧化物。
      D不正确。
    答案:C
    6。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
    A。
      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变蓝
    C。加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D。加入碘水变蓝
    思路解析:半透膜只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若半透膜完好无损,烧杯内不会有淀粉,加入碘水不变蓝。
      
    答案:B。

    挽***

    2018-04-29 12:14:1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