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求与“书”谐音的四字成语

首页

求与“书”谐音的四字成语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1-14 01:23:32
  •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秉笔直书 秉:握。书写史实不隐讳。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卷:书籍册数。
      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洪乔捎书 指言而无信的人。
    立地书厨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牛角书生 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白面书生 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
      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博览群书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裁书叙心 写了这封信表述心意。
    刺股读书 比喻刻苦攻读。
      
    大书特书 书:写。大写特写。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丹书铁契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掉书袋 掉:摆动,摇动。
      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读书三到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读书三余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废书而叹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焚书坑儒 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家书抵万金 比喻家信的珍贵。
    黄耳传书 黄耳:犬名;书:书信。
      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借书留真 指借别人的书,抄写后留下正本,把抄本还给别人。
    据鞍读书 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两脚书橱 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立地书橱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临池学书 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囊萤照书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牛角挂书 比喻读书勤奋。
      
    弃书捐剑 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然荻读书 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磬竹难书 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
      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三余读书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书缺有间 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诗书发冢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书同文,车同轨 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书不尽言 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书香门第 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徒读父书 徒:只。
      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无巧不成书 比喻事情十分凑巧。
    悬石程书 形容勤于政事。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
      指学习一无所成。
    仰屋著书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一介书生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拥书百城 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
    映雪读书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
      形容读书刻苦。
    有脚书橱 比喻学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知书达礼 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
      形容有教养。
    罄竹难书 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伴食中书 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不刊之书 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丹书白马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丹书铁券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读书得间 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读书君子 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咄咄书空 《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后以“咄咄书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燔书坑儒 同“焚书坑儒”。
    飞书走檄 迅速地书写文件。
      
    衡石程书 见“衡石量书”。
    衡石量书 《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
      亦作“衡石程书”。
    狐鸣鱼书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后因以“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黄麻紫书 见“黄麻紫泥”。
    寄雁传书 谓传递书信。
    目不识书 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目不知书 见“目不识书”。
    飘零书剑 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曝书见竹 谓睹物思人。
    琴棋书画 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磬笔难书 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磬,通“罄”。《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史不绝书 史书上不断有记载。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的事情。
    世代书香 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识礼知书 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十年读书 谓长期努力于学业。
    识字知书 谓有文化知识。
    手不释书 犹手不释卷。
    书不尽意 犹书不尽言。
    书不释手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
      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书读五车 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书画卯酉 犹言上下班。卯时签到,酉时签退。
    书空咄咄 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后因以“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书囊无底 谓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书声琅琅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书生之见 指书呆子的见解
    书通二酉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书香门户 见“书香门第”。
    书香人家 同“书香门第”。
    书香世家 同“书香门第”。
      
    四书五经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通书达礼 谓通诗书,懂礼仪。
    乡书难寄 乡书:家书。
      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学书学剑 学文练武。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燕颔书生 见“燕颔儒生”。
    仰屋着书 仰:脸向上;着: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以书为御 按照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去驾驭马匹。比喻死守教条,难以成事。
    殷浩书空 晋中军将军殷浩被废,除名为民,在信安,常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后以“殷浩书空”借指事情令人惊奇诧异。
      
    郢书燕说 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以讹传讹。
    映月读书 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拥书南面 见“拥书百城”。
    有脚书厨 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
      
    鱼笺雁书 泛指书信。
    鱼书雁帛 见“鱼书雁帖”。
    鱼书雁帖 泛指书信。
    鱼书雁信 见“鱼书雁帖”。
    凿楹纳书 谓藏守书籍以传久远。
      
    凿柱取书 谓秉承先人的遗训。
    枕经籍书 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咫尺之书 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着书立说 着:写作;立:成就;说:学说。
      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
    左书右息 喻倒行逆施。
    左图右书 见“左图右史”。
    坐拥书城 见“坐拥百城”。
    白面书郎 〖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
      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著书立说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将南京元(玄)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 【解释】著:写作;立: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示例】冯友兰《自序》:“乃吾一切先哲~之宗旨。
      ” 【故事】
    燔书阬儒 〖解释〗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同“焚书坑儒”。
    奋笔疾书 〖解释〗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奋笔直书 〖解释〗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同“奋笔疾书”。
    尽信书不如无书 〖解释〗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骑牛读汉书 〖解释〗形容刻苦攻读。
    胜读十年书 〖解释〗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书声朗朗 〖解释〗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摊书傲百城 〖解释〗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
    摊书拥百城 〖解释〗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同“摊书傲百城”。
    文弱书生 〖解释〗文弱:文雅而体弱。
      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黄耳寄书
    书香铜臭
    老虎借猪,相公借书 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大败亏输 打了败仗,损失很大。
      
    当面输心背面笑 比喻当面显得十分亲热,背后却在捣鬼。
    慷慨输将 毫不吝啬地捐献财物帮助人。多用在对社会对群众。
    满盘皆输 下棋时走错一步,整个棋就输掉。比喻因受某一局部的影响而使全局归于失败。
      
    输财助边 输:捐献;边:边防。捐献财物作巩固边防的费用。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
    诈败佯输 诈、佯:假装。
      假装败阵,引人上当。
    助边输财 边:边防;输:捐献。捐献财物作巩固边防的费用。
    棋输先着 谓因被对方占了先手而输了棋。比喻功力稍逊于对方。
    神输鬼运 见“神运鬼输”。
    神运鬼输 ①形容运输迅疾。
      ②以喻偷漏。
    输肝沥胆 见“输肝剖胆”。
    输肝剖胆 比喻对人极为忠诚。
    输肝写胆 见“输肝剖胆”。
    输心服意 犹言真心顺从。
    效死输忠 指竭尽忠诚。
      
    形输色授 谓以举止、神态传递倾慕之情。多以形容男女相悦。
    旬输月送 形容赋敛繁苛。
    棋输先著 〖解释〗指因被对方占了先手而输了棋。比喻功力稍逊于对方。
    佯输诈败 〖解释〗佯、诈:假装。
      假装败下阵来,引人上当。
    舒头探脑 伸头去探看。形容行为鬼鬼祟祟。
    舒眉展眼 神态舒适,无忧无虑的样子。
    旌旗卷舒 舒:展开。战旗随风飘动,有时卷起,有时展开。比喻战事持续。
    烂若舒锦 见“烂若披锦”。
      
    阴阳惨舒 古以秋冬为阴,春夏为阳。意为秋冬忧戚,春夏舒快。指四时的变化。语本汉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
    云舒霞卷 见“云舒霞卷”。
    展眼舒眉 眉眼舒展。
      形容称心遂意的样子。
    竞今疏古 指厚今薄古
    暗香疏影 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才疏学浅 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才疏意广 疏:粗疏;广:广大。
      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
    才疏志大 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
    朗目疏眉 朗:明亮;疏:疏朗。明亮的双目和疏朗的眉毛。形容眉目清秀。
    人地生疏 人事不熟,地方陌生。指初到一地,对当地的人事和地理都不熟悉。
      
    疏不间亲 间:离间。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的事。
    疏而不漏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学浅才疏 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志大才疏 疏:粗疏,薄弱。指人志向大而才具不够。
    仗义疏财 仗义:讲义气;疏财:分散家财。旧指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
      
    弊衣疏食 破旧的衣着,粗粝的饭食。指生活清苦。
    材疏志大 谓志向虽大而才能不足。有时用为谦词。
    草木萧疏 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
    德薄才疏 薄:浅;疏:空虚。
      品行和才能都很差。常作谦辞。
    禁网疏阔 指法律过于宽容。
    敛后疏前 语本《司马法·定爵》:“凡陈,行惟疏,战则密。”《尉缭子·兵令上》:“陈以密则固,锋以疏则达”。谓列阵周密则牢固,前锋队形疏朗则利于战斗。
      后世将我国古代这一陆战列阵原则概括成“敛后疏前”四字。
    破衲疏羹 破衣素食。形容生活简朴。
    亲疏贵贱 指亲密、疏远、富贵、贫贱的种种关系。形容地位和关系不同的众人。
    疏财仗义 讲义气,轻视钱财。
      多指出钱帮助人,扶危济困。
    疏财重义 见“疏财仗义”。
    学疏才浅 同“学浅才疏”。
    意广才疏 意:意愿,志向。志向远大,但才能浅薄。指志大才疏。
    以疏间亲 指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近的人。
      
    志广才疏 犹志大才疏。
    枝叶扶疏 形容树木长势良好,颇为繁盛。也形容家族繁盛,子孙满堂,还可形容文章内容充实。
    百密一疏 〖解释〗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
    百密一疏 〖解释〗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
      
    才疏德薄 〖解释〗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
    才疏计拙 〖解释〗指才识疏浅,不善谋算。
    纲目不疏 〖解释〗比喻法令细密。
    私淑弟子 私:私下;淑:善。
      对自己所敬仰而不能从学的前辈的自称。
    淑质英才 淑:善良;英:非凡。善良的品质,非凡的才能。
    遇人不淑 淑:善,美。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
    淑人君子 淑:温和善良。君子:古代指地位高,品格高尚的人。
      指贤惠善良,正直公正、品格高尚的人。
    窈窕淑女 窈窕:美好的样子。美好的女子。
    沐露梳风 谓受风露轻拂、浸润。
    沐雨梳风 同“沐雨栉风”。
    爬梳剔抉 整理选择。
      
    爬梳洗剔 见“爬梳剔抉”。
    梳文栉字 谓训释文字。
    梳云掠月 指妇女梳妆。“云”指发髻之形,“月”喻妇女容貌。
    梳妆打扮 见“梳妆打扮”。
    风景不殊 指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亡
    殊途同归 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
      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殊深轸念 非常悲痛地怀念。
    同归殊途 归:归宿;殊:不同;途:道路。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言人人殊 殊:不同。
      说的话个个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
    云泥殊路 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
    众寡悬殊 形容双方人力的多少相差极大。
    殊方绝域 〖解释〗指极远的地方。
    殊方异域 〖解释〗殊方:远方。
      异域:异邦、外国,指远方或国外。
    出处殊涂 亦作“出处殊途”。谓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
    出处殊途 见“出处殊涂”。
    骇状殊形 犹言奇形怪状。
    绝国殊俗 绝国:异国。
      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身在异国不同风俗的地方。
    日异月殊 每天每月都有差异。形容变化大。
    时殊风异 时:时代。风:风俗。殊、异:不同。时代不同,风俗也不同。
    时异事殊 殊:不同;差异。
      时间不同,事情也和以前不一样。意思是事物随着时间改变而发生变化。亦作“时异势殊”。
    时异势殊 谓时代、情势等都已起了变化。
    殊方同致 犹殊途同归。
    殊路同归 同“殊涂同归”。
    殊涂同归 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孔颖达疏:“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本谓由不同途径达到同一目的地。后以喻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相同结果。
    殊涂同会 犹殊途同归。
    殊涂同致 犹殊途同归。
    殊形诡状 犹言奇形怪状。
      
    殊形妙状 殊:特异。形状很特异奇妙。
    殊勋异绩 殊:突出。勋:功勋。异:不同。指功勋业绩卓越。亦作“殊勋茂绩”。
    殊言别语 指方言土语。
    殊致同归 同“殊涂同归”。
      
    同归殊涂 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原谓天下万事初虽异,然终究同归于一。后泛指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
    相去悬殊 比喻相差很远
    霄壤之殊 霄:云霄,也指天。
      壤:土地。天和地般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亦作“霄壤之别”。
    逸辈殊伦 指超越同辈,无与比伦。
    众寡势殊 〖解释〗众:多;寡:少。形容双方人力的多少相差极大。
    各抒己见 抒:抒发,发表。
      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直抒己见 坦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各抒所见 见“各抒己见”。
    直抒胸臆 谓不加掩饰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户枢不蠹 枢:门上的转轴;蠹:蛀。
      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容易受侵蚀。也比喻人经常运动可以强身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户枢:门转轴;蠹:虫蛀。流动的水不会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到外物的侵蚀
    桑枢瓮牖 枢:门上的转轴;瓮牖:简陋的窗户。
      用桑树做门轴,用瓦罐做窗户,比喻贫苦之家。
    瓮牖绳枢 牖:窗子;枢:门的转轴。破瓮做窗,绳作门轴。比喻贫穷人家。
    户枢不蝼 见“户枢不蠹”。
    户枢不朽 户枢:门的转轴;朽:腐烂,败坏。
      经常转动的门轴就不会朽坏。比喻经
    桑户桊枢 以桑枝为门,木条为枢。形容居处简陋,家境贫寒。
    桑户蓬枢 编桑枝为门,立蓬条为枢。形容家境贫穷。
    桑枢韦带 《庄子·让王》:“原宪居鲁……桑以为枢。
      ”汉贾山《至言》:“夫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桑枢,桑木的门轴。韦带,无饰的皮革腰带。后因以“桑枢韦带”形容贫家寒士。
    神枢鬼藏 谓神奇奥妙的兵书。
    绳枢瓮牖 绳枢:用绳子系门,来代替转轴。
      形容住房条件十分简陋。多指贫穷人家。亦作“瓮牖绳枢”。
    瓮牖桑枢 见“瓮牖绳枢”。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解释〗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桑户棬枢 〖解释〗以桑枝为门,木条为枢。
      形容居处简陋,家境贫寒。
    桑枢甕牖 〖解释〗以桑木为门轴,以破甕为窗口。形容贫寒之家。
    原宪桑枢 “原宪桑枢”喻指安贫乐道。

    世***

    2018-11-14 01:23:3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脑筋急转弯 相关知识

  • 吃喝玩乐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