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关于观众的年龄层

首页

关于观众的年龄层

大家是否知道在中国,去电影馆观赏电影的观众的年龄层?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2-04 17:19:55
      按照一般假定,收入高,支付能力强,可用于文化消闲消费的支付能力就高,参与电影消费的机会就越多。而调查显示,电影观众群落结构中,情况并发如此,正好呈现一条相反的曲线。收入越低的群落,在电影观众群落结构中占有率越高;收入越高的群落,在电影观众群落结构中占有率越低。
      以月收入计算,可以把观众划分为七个台阶,由低到高分别是:1000元以下、1000-1999元、2000-2900元、3000-3999元、4000-4900元、5000-8000元、8000元以上。统计结果显示,随着月收入曲线上扬,观众结构中占有率曲线却在呈阶梯状下滑。
      依次排列的百分比如下:29。4%、23。0%、17。7%、7。1%、4。8%、3。9%。 这反映了经济地位分层与电影消费结构上的差异。事实上,研究消费的学者早就注意到我国消费分层中,富裕阶层将闲暇时间用于影视消费的比重低于不富裕阶层、贫困阶层,富裕阶层更挤占闲暇时间,扩充制约时间用于学习"继续教育"(一种智力再投资)或将闲暇时间用于影视消费之外的休闲,如旅行、运动、交际。
      真正把闲暇时间"投资"在娱乐、影视消费上的阶层,主要集中在不富裕或贫困阶层。 若不考虑经济支付力,电影消费中的关键因素就是闲暇时间。闲暇时间层面的富裕阶层与贫困阶层划分,同经济地位层面的消费分层,并不一致,也许可能恰恰相反,比如学生在闲暇时间上可能处于富裕阶层,但在经济地位上绝不能成为富裕阶层。
      很有意思的是,统计结果证明,看似时间稀缺的公司职员与学生分别占到23。8%与24。4%,远远高过占9。5%的公务员与仅占4。1%的离退休人员。从职业分层看,公司职员与学生的工作与学习相当繁忙,可以说是社会中最繁忙的族群。同时,他们又是文化娱乐休闲花时间最多的种族,因而也是电影观众结构的主力。
       经济地位与闲暇时间决定选择之后,社会生活圈子与文化程度就决定观众的"口味嗜好"。文化程度方面,高中(含职高、中专)与大专在电影观众结构中所占比率相对较高,后面依次是大学本科与硕士。生活方式方面,与家人一起生活者占到52。7%,独居与合居比较接近,分别为17。
      2%和17。7%,集体生活(住集体宿舍)者占到11。7%。周末时间安排方面,60。1%的人对周末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而24。2%的人周末还需要工作与学习,13。7%的人周末的时间用在与家人、朋友团聚上。 。

    黄***

    2019-02-04 17:19:55

其他答案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