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何别国能发展核武器,而朝鲜,伊朗不能?

首页

为何别国能发展核武器,而朝鲜,伊朗不能?

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能拥有核武器.而朝鲜,伊朗发展核武器遭到反对.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2-07 00:19:33
      受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制约,此条约的确有点霸道,正如一楼智者所说的那样“为什么警察可以带枪而老百姓不能。。。。。。。。。。。。。”但此条约的确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试想如果每个国家都拥有核武器,那一有冲突,哪个统治者或者操作者一冲动,那世界早就炸没了,只有一些大国拥有核武器,可以互相制衡,一般核大国强国都有二次核打击能力,就促使别的拥核国家不会轻易使用,即所谓的“铁幕” 。
      如果核武器被战争狂人或者恐怖分子掌握了,就。。。。。。。 目前世界上公开承认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 美国 约6000枚战略核武器及1670至3300枚战术核武器; 俄罗斯 约5500战略核武器及3000到4000枚战术核武器; 法国 约384枚战略核武器及60到80枚战术核武器; 英国 约185枚战略核武器; 中国 约100到500战略核武器; 印度 约30到100枚核武器; 巴基斯坦 约15到50枚核武器。
       以色列、巴西、朝鲜、韩国、伊朗 日本等国家也“可能”或“实际”拥有核武器。只不过不能确定,或这些国家没有进行公开的核试验而已。 与此同时还有国家已正式宣布放弃核武器或核武器发展计划,它们分别是: 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与南非。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 NPT)又称“防止核扩散条约”或“核不扩散条约”,是1968年1月7日由英国、美国、苏联等59个国家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缔结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共11款。
      该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该条约1970年3月正式生效。截至2003年1月,条约缔约国共有186个 背景   1959年和1961年,联合国大会先后通过爱尔兰提出的要求有核武器国家不向无核国家提供核武器和“防止核武器更大范围扩散”的议案,这两项议案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雏形。
         1960年和1964年,法国和中国先后成功地爆炸了核装置,美苏极为担心将会有更多的国家拥有核武器。美国于1965年8月向日内瓦18国裁军委员会提出一项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草案。同年9月,苏联也向联大提出一项条约草案。1966年秋天,苏美两国开始秘密谈判并于1967年8月24日向18国裁军委员会提出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联合草案,1968年3月11日美苏又提出联合修正案。
      1968年6月12日,联大核准该条约草案。[编辑本段]主要内容   该条约有11条规定,主要内容是: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非核国家,不援助非核国家制造核武器;非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停止核军备竞赛,推动核裁军;把和平核设施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保障之下,并在和平使用核能方面提供技术合作。
         根据有关规定,条约有效期25年,其间每5年举行一次审议会议,审议条约的执行情况。   中国于1991年12月29日决定加入该公约,1992年3月9日递交加入书,同时对中国生效。   1992年1月27日,法国决定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8月3日正式把参加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批准文件递交美、英、俄3个签字国。   1992年12月根据47届联大决议成立1995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审议和延长大会筹备委员会。1993年5月─1995年1月共举行了4次会议。筹备委员会为大会准备了临时议程和程序规则草案。
      根据筹委会的建议,会议期间将成立3个主要委员会,第一委员会将集中讨论条约中有关不扩散核武器、裁军和国际和平与安全(包括安全保障)条款的执行情况;第二委员会的工作是讨论不扩散核武器、保证措施和无核区条款的执行情况;第三委员会将讨论关于条约国家不受歧视地发展、研究、生产及使用和平核能条款的执行情况。
         由于德国、意大利、日本和瑞典的反对,条约在1970年生效时,只有25年的期限,25年后是否继续延长,如何延长则要根据多数会员国的意见决定。反对无限期延长的主要是“不结盟”国家和其它一些无核国家,如埃及、印度尼西亚、伊朗、墨西哥、尼日利亚、泰国、委内瑞拉等。
      这些国家认为核国家没有履行条约里的一些重要条款,例如全面禁止核试验,停止生产可制造核武器的裂变材料,对无核国家承担安全保证,允许无核国家获取和平核能技术等。这些国家认为,如果无限期延长,就会使核国家放松核裁军的努力,使事实上的“有核与无核”成为永久不可改变的、不合理的分配格局。
      德、意、日、瑞等原先反对永久性条约的4个国家,由于放弃发展核武器后,在获取和平核能技术方面得到保障,已转而支持无限期延长条约。   1995年5月11日,在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审议和延长大会上,178个缔约国以协商一致方式决定无限期延长该条约。
      大会还通过了两个决议:核不扩散和裁军的原则和目标;加强《条约》审议机制。缔约国同时决定在5年之后举行审议大会,并在1997、1998和1999年举行三次预备会议。但代表们未能就一份关于该条约过去5年所起作用的最后报告达成一致意见。会议主席贾扬塔·达纳帕拉在闭幕词中说:“这次会议没有胜者,没有败者。
      获胜的是条约本身。”   1997年4月7日,条约缔约国在联合国总部举行1997年预备会议,会议审议了核不扩散与核裁军领域工作的进展情况。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的代表发表联合声明,重申支持《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全面执行包括裁军在内的各项条款。
         1999年5月10日,2000年审议大会第三次筹委会会议在联合国举行。中国代表团团长沙祖康参加了会议并发言指出,国际社会必须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坚决反对和彻底摒弃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唯有这样,每个国家才会有安全感,才能保证核裁军和防止核武器扩散取得成功。
         2000年4月25日,2000年审议大会在纽约举行。大会的主要议题有:《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普遍性;核不扩散和核裁军以及无核区。[编辑本段]附加议定书   为了更有效地防止核扩散,1997年5月15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核准了保障协定附加议定书。
      这是自1970年通过第一批依照《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与无核武器国家缔结的全面保障协定实施细则以来,对机构保障体系所作的最重要修订。附加议定书的标准文本由序言、18条正文和2个附件组成,内容包括:有关国家提供有关核燃料循环的一切信息,以及视察员进入这些场所的权利;有关一国核场址上的一切建筑物的信息及视察员临时通知进入这些建筑物的权利;改进视察员指派过程的行政安排,发放多次入境签证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利用现代通信手段的权利;国际原子能机构遵守实施的卫生、安全、实物和其他保安方面的规定及尊重个人权利,并采取一切预防措施保护由此得知的商业、技术和工业秘密及其他机密信息等。
         中国于1998年12月31日签署了附加议定书。截至2001年11月,签署附加议定书的国家有57个。[编辑本段]《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全则   第一条   每个有核武器的缔约国承诺不直接或间接向任何接受国转让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或对这种武器或爆炸装置的控制权;并不以任何方式协助、鼓励或引导任何无核武器国家制造或以其他方式取得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或对这种武器或爆炸装置的控制权。
         第二条   每个无核武器的缔约国承诺不直接或间接从任何让与国接受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或对这种武器或爆炸装置的控制权的转让;不制造或以其他方式取得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也不寻求或接受在制造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方面的任何协助。
         第三条   1、每个无核武器的缔约国承诺接受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规约及该机构的保障制度与该机构谈判缔结的协定中所规定的各项保障措施,其目的专为核查本国根据本条约所承担的义务的履行情况,以防止将核能从和平用途转用于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
      原料或特殊裂变物质,无论是正在任何主要核设施内生产、处理或使用,或在任何这种设施之外,均应遵从本条所要求的保障措施的程序。本条所要求的各种保障措施应适用于在该国领土之内、在其管辖之下或在其控制之下的任何地方进行的一切和平核活动中的一切原料或特殊裂变物质。
         2、每个缔约国承诺不将(a)原料或特殊裂变物质,或(b)特别为处理、使用或生产特殊裂变物质而设计或配备的设备或材料,提供给任何无核武器国家,以用于和平的目的,除非这种原料或特殊裂变物质受本条所要求的各种保障措施的约束。   3、本条所要求的各种保障措施的实施,应符合本条约第四条,并应避免妨碍各缔约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或和平核活动领域中的国际合作,包括按照本条的规定和在本条约序言中阐明的保障原则,为和平目的在国际上交换核材料和处理、使用或生产核材料的设备。
         4、无核武器的缔约国应单独地或会同其他国家,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规约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订立协定,以适应本条的要求。这类协定的谈判应自本条约最初生效后一百八十天内开始进行。在上述一百八十天期限届满后交存其批准书或加入书的各国,至迟应自交存之日开始进行这类协定的谈判。
      这类协定的生效应不迟于谈判开始之日起十八个月。   第四条   1、本条约的任何规定不得解释为影响所有缔约国不受歧视地并按照本条约第一条及第二条的规定开展为和平目的而研究、生产和使用核能的不容剥夺的权利。   2、所有缔约国承诺促进并有权参加在最大可能范围内为和平利用核能而交换设备、材料和科学技术情报。
      有条件参加这种交换的各缔约国还应单独地或会同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在进一步发展为和平目的而应用核能方面,特别是在无核武器的各缔约国领土上发展为和平目的应用核能方面,进行合作以作出贡献,对于世界上发展中地区的需要应给予应有的考虑。   第五条   每个缔约国承诺采取适当措施以保证按照本条约,在适当国际观察下并通过适当国际程序,使无核武器的缔约国能在不受歧视的基础上获得对核爆炸的任何和平应用的潜在利益,对这些缔约国在使用爆炸装置方面的收费应尽可能低廉,并免收研究和发展方面的任何费用。
      无核武器的缔约国得根据一项或几项特别国际协定,通过各无核武器国家具有充分代表权的适当国际机构,获得这种利益。就此问题的谈判应在条约生效后尽速开始进行。具有这种愿望的无核武器的缔约国也可以根据双边协定获得这种利益。   第六条   每个缔约国承诺就及早停止核军备竞赛和核裁军方面的有效措施,以及就一项在严格和有效国际监督下的全面彻底裁军条约,真诚地进行谈判。
         第七条   本条约的任何规定均不影响任何国家集团为了保证其各自领土上完全没有核武器而缔结区域性条约的权利。   第八条   1、任何缔约国得对本条约提出修正案。提出的任何修正案应提交各保存国政府,由各保存国政府分发给所有缔约国。
      随后如经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以上缔约国请求,各保存国政府应召集会议,邀请所有缔约国参加,以审议这项修正案。   2、本条约的任何修正案须经所有缔约国的多数票通过,多数票中应包括所有有核武器的缔约国以及在分发修正案之日系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理事国的所有其他缔约国的票数。
      该修正案对于每个交存其对该修正案的批准书的缔约国,应于所有缔约国的过半数国家,其中包括所有有核武器国家以及在分发修正案之日系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理事国的所有其他缔约国,交存其对修正案的批准书时起生效。此后,该修正案对于任何其他缔约国应在其交存修正案批准书时开始生效。
         3、本条约生效后五年,应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缔约国会议,审查本条约的实施情况,以保证本条约序言的宗旨和本条约的各项条款正在得到实现。此后,每隔五年,经超过半数缔约国向各保存国政府提出以上内容的建议,得另行召集为审查本条约实施情况这一相同目的的会议。
         第九条   1、本条约应开放供所有国家签署。凡未在本条约按照本条第三款的规定生效前在本条约上签字的国家,得随时加入本条约。   2、本条约须经签署国批准。批准书和加入书应交经指定为保存国政府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美利坚合众国三国政府保存。
         3、本条约应在指定为条约保存国政府的各国和本条约的其他四十个签署国批准本条约并交存其批准书后生效。本条约所称有核武器国家系指在1967年1月1日前制造并爆炸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的国家。   4、对于在本条约生效后交存其批准书或加入书的国家,本条约应自各该国交存其批准书或加入书之日起生效。
         5、各保存国政府应将每一签字的日期、每份批准书或加入书的交存日期、本条约的生效日期、收到关于召集会议的任何请求的日期以及其他通知事项,迅速告知所有签署国和加入国。   6、本条约应由各保存国政府遵照联合国宪章第一百零二条办理登记。
         第十条   1、每个缔约国如果断定与本条约主题有关的非常事件已危及其国家的最高利益,为行使其国家主权,应有权退出本条约。该国应在退出前三个月将此事通知所有其他缔约国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这项通知应包括关于该国认为已危及其最高利益的非常事件的说明。
         2、本条约生效后二十五年应举行一次会议,以决定本条约是否应无限期地继续有效或应延长一段确定的时期。这种决定应由过半数缔约国作出。   第十一条   本条约的英文、俄文、法文、西班牙文和中文文本具有同等效力;本条约应保存在各保存国政府的档案库内。
      各保存国政府应将经正式核证的本条约副本分送各签署国和加入国政府。   下列签署人,经正式授权,在本条约上签字,以资证明。   1968年7月1日订于伦敦、莫斯科和华盛顿,一式三份。

    阳***

    2019-02-07 00:19:33

其他答案

    2019-02-07 00:32:52
  • 道理很简单,朝鲜、伊朗这些强硬的国家有了核武器,美国的世界霸权梦就会破灭。当年中国发展核武器时,美国就作了多个摧毁中国核基地的计划,并利用中苏关系破裂的时机,向苏联提出合伙执行美国人的计划,被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拒绝,美国人的阴谋才没有得逞。

    有***

    2019-02-07 00:32:52

  • 2019-02-07 00:10:27
  •       不要简单地归纳为只许州官放火。应该承认主要是因为时代不同了。
        联合国五常发展核武器是在二战末期和冷战时期,世界大战随时可能爆发,因此发展核武以获得核保护伞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事实上,核恐怖均势在客观有阻止世界大战的爆发的积极作用。
       但冷战结束后,核恐怖平衡已经起不到原来的积极作用,反而核扩散成为人类生存的潜在威胁。因此,控制和逐渐解除核武器已经是今天人类社会的共识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心声。 这个过程分两方面。对有核国家来说,就是逐步削减核武库,你只要对比一下冷战末期与今天美俄核武库的数量就知道这方面不是没有成果,而是进步很大。
      另一方面,就是无核国家承诺不发展核武。谁敢发展核武,就是打破安全平衡,就是威胁国际安全。所以现在不是有核国家不让无核国家发展核武的问题,而是全世界绝大多数无核国家也强烈谴责朝鲜与伊朗发展核武。 所以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我们不能用当年中国发展过核武,就去理解朝鲜和伊朗发展核武,这显然是不符合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利益的事。
      就好比今天的人抱怨,为什么我爷爷那辈可以生八个孩子,但我今天只能生一个。

    唐***

    2019-02-07 00:10:27

  • 2019-02-07 00:01:33
  • 第一 有些事 就比如说核武器吧 想要进入那个圈子就必须在圈子形成之初进入 事后了想要进入那个圈子自然就必须要遵行这个圈子已经形成的规矩  另外要想进入某些圈子 必定是要有足够的分量才有 小国显然是没有这样的分量的 
    第二 一个国家立于国际之林 其国力必须与其国家实力想匹配 太弱肯定要被欺负 太强就要招惹妒忌敌视 尤其是小国 拥有太强的实力 不光会使得大国对其进行遏制 甚至打击 也会使自己对于自身环境 实力的判断造成偏差 决策上往王妄自尊大行左失右 造成更大的问题。
    所以说 这个问题本身就不是什么州官百姓的问题 而国际关系稳定 世界安全和平等等不过是这些国际“潜规则”的漂亮外表和借口而已!
    

    一***

    2019-02-07 00:01:33

  • 2019-02-06 23:50:43
  • 因为朝鲜,伊朗不甘屈服于美国!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美国的政策!——以色列就是如此!

    素***

    2019-02-06 23:50:4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