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到底是为什么?

首页 毛状白斑到底是什么样

到底是为什么?

孔融让梨到底是为什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2-06-07 11:51:45
      “孔融让梨”究竟让的是什么?
    答: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见仁见智,各取所需。所以,给你推
    荐一篇我认可的文章如下,供你参考:
    “孔融让梨”究竟让的是什么?(2006-11-12 20:34:09)转载? 分类: 海雨天风——人生篇  
    《三字经》云“融四岁,能让梨。
      ”在中国,“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在传统的道德视野中,这无疑是一桩美德佳话,一个极好的德育素材。显然,今天很多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仍在以此教育孩子,要谦让有礼、和睦友爱云云。 故事无疑是好故事,孔融自然也是好孩子。小时候,听到这个故事也是肃然起敬,自愧不如,并从此引为榜样,极力效仿。
      为此,少吃了不少瓜和枣,牺牲了若干新衣帽。长大以后,渐渐觉得这里面好象有点不对劲,却也说不上来是什么。工作以后,有一天我忽然想到了一点,也是我一直以来觉得不对劲的地方,那就是——孔融让梨以后,他的哥哥做了些什么? 故事里没说,是不是可以默认为,孔融的哥哥接受了弟弟的让梨(欣然接受?)?但这样一来,没法让人不困惑:哥哥为什么就不让梨呢?面对小弟弟的发扬风格,做兄长的怎会心安理得的接受呢?谦让不是相互的吗?何况按照中国人尊老爱幼的传统,孔融的哥哥似乎更应该让梨给弟弟才对。
      那么,故事为什么会这样讲呢? 仔细想一想,问题不那么简单。我上网查了一下,找到了一些有关“孔融让梨”的讨论,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也是大有人在。赞同的就不说了,我觉得在反对的声音中,有些见解非常深刻,富有意味,值得深思。 比如我很欣赏这篇: 中国有个“孔融让梨”,而外国有个兄弟分饼的故事。
      讲的是:兄弟俩为一块饼发生争执,于是请妈妈来分,妈妈只是给了一个规则并监督规则的执行,这个规则是:哥哥来切,弟弟先拿。 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引人思索和借鉴。 在“让梨”式教育中,让梨者无疑进行了一个很重要的心理技能学习:与自己的欲望作斗争。
      而被让者的状态则是不确定的,他有可能也会谦让从而产生有益的学习,也有可能选择笑纳,从而使自己游离于教育过程之外,甚至产生相反的作用。 “分饼”式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人的教育则是,一个人吃的饼比别人少,责任只在于他自己,他没有任何理由埋怨别人。
       而“让梨”式教育中,吃小梨者似乎可以堂而皇之的指责别人不谦让,是不是这种教育会流于抱怨他人的一种结果?而且我们有理由问:谦让者经常吃亏是公平的吗?孔融能不能吃到大梨,取决于被让者是否也真诚谦让。而现实生活中常常则是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居多。 有时,规则比教育更有效更有力度。
      常常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规则使杂乱的事物变得有序。 我想,“孔融让梨”自然是好事,“利他”、“奉献”和“自我牺牲”这些品质本身也无疑是高尚的,是善和美的体现,但问题是,如果“利他”、“奉献”和“自我牺牲”变成无条件的和没有限制的,往往就会变质变味,乃至逆转成它的反面。
      因为道德是人际间的良性互动,而非单向的行为要求,所以究其本义,道德应当是以公正、平等为价值基石和精神内核的。在以往的德育过程中,往往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不讲前提地“先人后己”,甚至常常不现实地提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相信所有人都很清楚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在个人与集体关系上的取向:“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凡此种种,都让人感到个人与他人、与集体的利益总是相互排斥、难以两全的,使人感到在这个世界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意味着做一个处处吃亏、事事损己的人。
      长此以往,谁还愿意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呢?孔融让梨无疑值得称赞,不过倘若每次都要让,不知道孔融还会不会乐意,也许孔融做得到,但多数普通人大概是做不到的。因此我们看到的悲哀事实是,尽管多少年来道德的锣鼓敲得震天响,而收效实微,相反倒造就了众多阳奉阴违、虚与委蛇的两面人。
      对道德的极度强化反而使它远离真实的生活,远离普罗大众的心,高大而虚弱,外表华丽辉煌而内里空洞无物。一旦遭遇反弹,立即又陷入道德虚无主义的泥潭。正如诗人北岛点燃神州的愤怒:“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事实上,虽然许多道德行为本身是无疑是高尚的,但如果把这些道德行为放在具体的现实场景中去考察,有些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和效应就不一定是道德的了。
      媒体上常报道一些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如有些劳模为了加班、加点或为了关照他人,连续若干个春节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而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我本人从内心敬佩这些劳模,谁都明白,这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到的。但我们确实可以反思反思,要问一句:凭什么呢?其他人干什么去了?他们凭什么每个春节都在家过?劳模的付出究竟使谁获得了利益,他们是否应该和有权利得到这个利益?一个真正的道德应当是健康而有生命力的,首先应当是公正合理的,在此基础上,宽容、谦让和奉献才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般情况下(不包含特殊情境),这个利益本该属于我,你却要占有,那么你就是不道德的;反过来,我把本应属于我的利益无原则地出让给你,这种行为本身或许是道德的,但实际上也是不符合道德的公平规则的,因为这就让一个人失去了他原本应该得到的利益,而让另一个人得到了本不该属于他的利益,极易使人滋生“小人”之心,不利于社会生活公平、公正的游戏规则的建立和巩固,因而也不利于道德建设和道德生活的正常化。
      就象那个分苹果的笑话:甲乙两人分苹果,乙眼疾手快,抢先拿走又大又圆的那一个,甲心下不快,指责乙太过自私。乙反问:“如果让你先拿,你拿哪个?”甲:“我当然会拿小的。”乙:“对呀,你反正要拿小的,我拿大的,不正合你的意吗!” 茅于轼先生曾经在《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中独具慧眼地指出:“过去人们以为普及为别人做好事就可以改进社会风气,实在是极大的误解,因为这样培养出来的专门拣别人便宜的人,将数十倍于为别人做好事的人。
      ”如果社会生活中碰头碰脚都是这样的事实,还笑得出来吗?这样的道德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呢? “孔融让梨”究竟让的是什么?实在还有反思的必要。 。

    1***

    2012-06-07 11:51:4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