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提高口译水平的对策?

首页

提高口译水平的对策?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11-01 14:53:56
       口译考试未合格者普遍反映出听力理解差,口语表达弱的问题。两篇英汉译一上来就给了不少考生一个“下马威”。大部分考生不知文章所云,有些考生则只能抓住其中的片言只语。的确,英语听力具有强烈的瞬间性,理解和把握有一定长度的英语听力材料需要有极其丰厚的英语功底作后盾。
      否则,译不出则罢,闹出笑话来可不光彩。比如今年的高级口译里有一篇英译汉涉及我国西藏自治区的发展情况,但是由于很多考生误把Tibet听成tobacco,于是译出的内容与原语的意思相去甚远。   在汉译英当中,考生摄入的信息基本不会出现偏差,然而有些考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流利地作译,主要原因还在于他们未能养成良好的语感和正确的英语思维,所以即使选用的是口译教材里的内容,仍然会出现表达不畅、咬文嚼字的情况。
      有的考生词汇贫乏、犹豫不决、思路不清,还有的考生则明显是在堆砌英语单词,所用的句式中不中、洋不洋,十分可笑。   作好口译的一些可行性对策   注重词汇习得和记忆的完整性   根据认知理论的信息处理原则,学习者作为认知活动的主体,他已有的知识结构在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言语理解的认知过程中,语言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对语言输入进行感知、领会、摄入与综合。当前输入的言语信息要与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信息相整合,才能得到理解。如果缺乏相关信息,或者未能激活记忆中的有关信息,就不能或难于实现对言语的理解,更不用说用译语来进行再创造了。
         如果学习者不曾朗读过一个词,那么在他的认知结构中就不会存有该词的声音资料,他也就不可能迅速准确地把听力材料中所感知到的内容与认知结构中的相关资料(包括该词的文字符号和意义部分)相互联系,自然也就无法判断它的思想内涵,理解上下文的信息含义。
      这说明词汇记忆必须重视其完整性,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信息储备必须音、形、义兼备。有的学生觉得自己词汇量不小,但是为什么在听音时老会卡壳,究其根源,就是长期养成的音、形、义分离的词汇学习方法。   口译要求学生具有把听到的词、词组或句子记住并迅速加工成意群,然后作为一个意义整体记存起来,最后用译语进行信息切换的能力。
      这要求口译人员适应英语的语流,善于对连贯的英语表达作出快速反应,捕捉其大意。英语单词的音、形、义是相互依赖的整体,所以在习得词汇时一定要有多种感觉器官一起参与,加强对大脑的刺激,提高记忆活动的效率,为快速听音过程中的准确理解奠定基础。 加大输入,提高英语表达的自动化程度   口译考核学生英汉双语的转换能力,即通过听音获得信息,经过思维对获得的信息加工和重组,然后用译语输出。
      这项任务只有在很强的口头交际能力之下才能完成。如果说英译汉的关键在于抓住意义,那么汉译英的要害则在于表达的完整和通畅。   要想译出清晰、准确、地道的英文句子,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透彻了解和掌握英语族人的思维方式,再进行有效的模仿,因为一切语言活动都是从模仿和记忆开始,然后慢慢进入创造性活用的阶段的。
      长期不懈的模仿和记忆,能够提高讲话的速度和表达的自如性,建立心理优势,排除焦虑情绪。   加大输入,还有助于克服母语迁移心理,逐渐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解决“中文腔”的问题。母语在语言学习者的大脑中根深蒂固,形成一定的固化和定势,对英语表达产生了不小的干扰。
      不断丰富英语语言材料的积累,让正确的英语表达占领大脑,让大脑始终沉浸在英语思维的氛围中,通过大量的输入使英语的使用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才能减少乃至摆脱母语的负面影响,最终提高汉译英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

    与***

    2005-11-01 14:53:56

其他答案

    2005-11-13 11:16:48
  •   如何规划自己的口语学习
       2005-05-26 
      提高并保持外语口语能力,都应该学习哪些内容呢?回答是要从三个重点入手。
      1。语言重点 ,语言重点是口语学习初级和中级阶段的重点。以听说实践为主。 目标是掌握大量的生活用语、固定表达法。
      学会交流。 在选材时尽量选择生活会话教材。教材设计的主题和情景自己越熟悉,学习的效率就越高。必须选择有声教材。"新元英语口语伴侣"属于这一系列。   2。文化重点 ,文化重点也是口语初级和中级阶段的重点。以听说实践为主。目的是了解学习外国的,特别是英语国家的生活习俗、历史、环境等各个方面。
      并能够进行交流。 应尽可能选择有影像的教材。"走遍美国"属于这一系列。   3。知识和信息重点 ,知识和信息重点是口语高级阶段重点。 学习方式以阅读中文和英文资料为主,以收听收为辅,包括看英语新闻报道,英语录像资料,VCD等。目的是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了解时事。
      跟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前沿信息。 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为突破口,深入进去,如音乐,电影,电脑,体育,地理,人物传记,军事,太空探索等等。   如果能利用Internet资源则更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站点。大量收集资料进行学习。例如喜欢电影的朋友,可以登录 。
      我收集的大部分影评和相关资料都来自那里。每天听新闻的朋友可以参考 , 内容比较简洁,适合每日查阅。 随着你用英文获取的知识和信息不断增多,你的词汇和理解能力不断提高,从而使口语交流水平不断上升。 。

    w***

    2005-11-13 11:16:48

  • 2005-11-09 11:05:07
  •    口译考试未合格者普遍反映出听力理解差,口语表达弱的问题。两篇英汉译一上来就给了不少考生一个“下马威”。大部分考生不知文章所云,有些考生则只能抓住其中的片言只语。的确,英语听力具有强烈的瞬间性,理解和把握有一定长度的英语听力材料需要有极其丰厚的英语功底作后盾。
      否则,译不出则罢,闹出笑话来可不光彩。比如今年的高级口译里有一篇英译汉涉及我国西藏自治区的发展情况,但是由于很多考生误把Tibet听成tobacco,于是译出的内容与原语的意思相去甚远。   在汉译英当中,考生摄入的信息基本不会出现偏差,然而有些考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流利地作译,主要原因还在于他们未能养成良好的语感和正确的英语思维,所以即使选用的是口译教材里的内容,仍然会出现表达不畅、咬文嚼字的情况。
      有的考生词汇贫乏、犹豫不决、思路不清,还有的考生则明显是在堆砌英语单词,所用的句式中不中、洋不洋,十分可笑。   作好口译的一些可行性对策   注重词汇习得和记忆的完整性   根据认知理论的信息处理原则,学习者作为认知活动的主体,他已有的知识结构在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言语理解的认知过程中,语言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对语言输入进行感知、领会、摄入与综合。当前输入的言语信息要与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信息相整合,才能得到理解。如果缺乏相关信息,或者未能激活记忆中的有关信息,就不能或难于实现对言语的理解,更不用说用译语来进行再创造了。
         如果学习者不曾朗读过一个词,那么在他的认知结构中就不会存有该词的声音资料,他也就不可能迅速准确地把听力材料中所感知到的内容与认知结构中的相关资料(包括该词的文字符号和意义部分)相互联系,自然也就无法判断它的思想内涵,理解上下文的信息含义。
      这说明词汇记忆必须重视其完整性,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信息储备必须音、形、义兼备。有的学生觉得自己词汇量不小,但是为什么在听音时老会卡壳,究其根源,就是长期养成的音、形、义分离的词汇学习方法。   口译要求学生具有把听到的词、词组或句子记住并迅速加工成意群,然后作为一个意义整体记存起来,最后用译语进行信息切换的能力。
      这要求口译人员适应英语的语流,善于对连贯的英语表达作出快速反应,捕捉其大意。英语单词的音、形、义是相互依赖的整体,所以在习得词汇时一定要有多种感觉器官一起参与,加强对大脑的刺激,提高记忆活动的效率,为快速听音过程中的准确理解奠定基础。 加大输入,提高英语表达的自动化程度   口译考核学生英汉双语的转换能力,即通过听音获得信息,经过思维对获得的信息加工和重组,然后用译语输出。
      这项任务只有在很强的口头交际能力之下才能完成。如果说英译汉的关键在于抓住意义,那么汉译英的要害则在于表达的完整和通畅。   要想译出清晰、准确、地道的英文句子,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透彻了解和掌握英语族人的思维方式,再进行有效的模仿,因为一切语言活动都是从模仿和记忆开始,然后慢慢进入创造性活用的阶段的。
      长期不懈的模仿和记忆,能够提高讲话的速度和表达的自如性,建立心理优势,排除焦虑情绪。   加大输入,还有助于克服母语迁移心理,逐渐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解决“中文腔”的问题。母语在语言学习者的大脑中根深蒂固,形成一定的固化和定势,对英语表达产生了不小的干扰。
      不断丰富英语语言材料的积累,让正确的英语表达占领大脑,让大脑始终沉浸在英语思维的氛围中,通过大量的输入使英语的使用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才能减少乃至摆脱母语的负面影响,最终提高汉译英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

    三***

    2005-11-09 11:05:07

  • 2005-11-02 08:35:09
  • 多和外国人交流

    黄***

    2005-11-02 08:35:0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外语学习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