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货币政策有什么作用?

首页

货币政策有什么作用?

货币政策有什么作用?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11-19 17:24:08
      从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经验看,货币政策有两个显著 的功能:一是总量目标调节;二是适时微调。
        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不考虑结构问题,特别是在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间接宏观调控体制下,情况更是如此。一国经济的产 业结构、产权结构等等所有的结构性问题,都不应该是金融当局 的调节目标,只能是政府的义务,政府可以依据自己的判断和政 策信念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及其他倾斜性政策去调整本国的经济结构。
      金融当局通过货币、信用、利率等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 稳定发展和公平竞争的宏观经济环境,能够使一定制度背景下的 经济运行效率最高,货币政策的选择就算是成功的。 货币政策的微调功能更为明显。例如,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 是税收政策、国债手段及预算收入,这些手段在一定时期一经确 定就有相当的刚性,不能轻易变动;而货币政策恰好相反,在一个比较发达和高度开放的金融市场背景下,经济运行和金融运行 常会出现意料不到的变化,而金融当局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要适 时做出恰当的货币决策,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情况。
       货币政策能否成为决策当局最重要的宏观调节手段,关键取 决于一国的经济体制条件及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货币影响力度。在中国传统计划体制时期,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 是国家计划委员会,当时的经济增长机制是供给管理型的增长机 制;列入指令性计划就有了物资,就有了货币资金。
      如果按照规 范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概念来理解,那个时期可以说不存在独立对 社会总需求扩张或收缩起决定性作用的货币政策。 西方国家几十年来的宏观调节实践印证了“货币政策至关重 要”这一命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纷纷采纳凯恩斯主 义的政策建议,重视运用财政政策刺激有效需求,在战后生产能 力大量闲置的条件下,这种改革选择给西方带来了20余年的经济 繁荣。
      到了70年代初期,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垄断提价及西方 各国经济体系内部过度需求的累积,出现了普遍的高通货膨胀和 经济增长相对停滞的并发症。在这种条件下,一些国家的政府相 继采纳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开始重视货币政策,把货币政策作 为宏观经济调节的主要工具,从货币供给增长率控制入手抑制有 效需求的扩张水平。
        。

    4***

    2005-11-19 17:24:08

其他答案

    2005-11-20 01:49:39
  •   从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经验看,货币政策有两个显著 的功能:一是总量目标调节;二是适时微调。
    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不考虑结构问题,特别是在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间接宏观调控体制下,情况更是如此。一国经济的产 业结构、产权结构等等所有的结构性问题,都不应该是金融当局 的调节目标,只能是政府的义务,政府可以依据自己的判断和政 策信念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及其他倾斜性政策去调整本国的经济结构。
      金融当局通过货币、信用、利率等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 稳定发展和公平竞争的宏观经济环境,能够使一定制度背景下的 经济运行效率最高,货币政策的选择就算是成功的。 货币政策的微调功能更为明显。例如,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 是税收政策、国债手段及预算收入,这些手段在一定时期一经确 定就有相当的刚性,不能轻易变动;而货币政策恰好相反,在一个比较发达和高度开放的金融市场背景下,经济运行和金融运行 常会出现意料不到的变化,而金融当局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要适 时做出恰当的货币决策,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情况。
       货币政策能否成为决策当局最重要的宏观调节手段,关键取 决于一国的经济体制条件及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货币影响力度。在中国传统计划体制时期,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 是国家计划委员会,当时的经济增长机制是供给管理型的增长机 制;列入指令性计划就有了物资,就有了货币资金。
      如果按照规 范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概念来理解,那个时期可以说不存在独立对 社会总需求扩张或收缩起决定性作用的货币政策。 西方国家几十年来的宏观调节实践印证了“货币政策至关重 要”这一命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纷纷采纳凯恩斯主 义的政策建议,重视运用财政政策刺激有效需求,在战后生产能 力大量闲置的条件下,这种改革选择给西方带来了20余年的经济 繁荣。
      到了70年代初期,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垄断提价及西方 各国经济体系内部过度需求的累积,出现了普遍的高通货膨胀和 经济增长相对停滞的并发症。在这种条件下,一些国家的政府相 继采纳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开始重视货币政策,把货币政策作 为宏观经济调节的主要工具,从货币供给增长率控制入手抑制有 效需求的扩张水平。
       。

    d***

    2005-11-20 01:49:39

  • 2005-11-19 18:54:09
  •   从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经验看,货币政策有两个显著 的功能:一是总量目标调节;二是适时微调。
    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不考虑结构问题,特别是在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间接宏观调控体制下,情况更是如此。一国经济的产 业结构、产权结构等等所有的结构性问题,都不应该是金融当局 的调节目标,只能是政府的义务,政府可以依据自己的判断和政 策信念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及其他倾斜性政策去调整本国的经济结构。
      金融当局通过货币、信用、利率等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 稳定发展和公平竞争的宏观经济环境,能够使一定制度背景下的 经济运行效率最高,货币政策的选择就算是成功的。 货币政策的微调功能更为明显。例如,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 是税收政策、国债手段及预算收入,这些手段在一定时期一经确 定就有相当的刚性,不能轻易变动;而货币政策恰好相反,在一个比较发达和高度开放的金融市场背景下,经济运行和金融运行 常会出现意料不到的变化,而金融当局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要适 时做出恰当的货币决策,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情况。
       货币政策能否成为决策当局最重要的宏观调节手段,关键取 决于一国的经济体制条件及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货币影响力度。在中国传统计划体制时期,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 是国家计划委员会,当时的经济增长机制是供给管理型的增长机 制;列入指令性计划就有了物资,就有了货币资金。
      如果按照规 范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概念来理解,那个时期可以说不存在独立对 社会总需求扩张或收缩起决定性作用的货币政策。 西方国家几十年来的宏观调节实践印证了“货币政策至关重 要”这一命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纷纷采纳凯恩斯主 义的政策建议,重视运用财政政策刺激有效需求,在战后生产能 力大量闲置的条件下,这种改革选择给西方带来了20余年的经济 繁荣。
      到了70年代初期,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垄断提价及西方 各国经济体系内部过度需求的累积,出现了普遍的高通货膨胀和 经济增长相对停滞的并发症。在这种条件下,一些国家的政府相 继采纳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开始重视货币政策,把货币政策作 为宏观经济调节的主要工具,从货币供给增长率控制入手抑制有 效需求的扩张水平。
       。

    1***

    2005-11-19 18:54:09

  • 2005-11-19 17:42:55
  •   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经验看,货币政策有两个显著 的功能:一是总量目标调节;二是适时微调。
    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不考虑结构问题,特别是在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间接宏观调控体制下,情况更是如此。一国经济的产 业结构、产权结构等等所有的结构性问题,都不应该是金融当局 的调节目标,只能是政府的义务,政府可以依据自己的判断和政 策信念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及其他倾斜性政策去调整本国的经济结构。
      金融当局通过货币、信用、利率等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 稳定发展和公平竞争的宏观经济环境,能够使一定制度背景下的 经济运行效率最高,货币政策的选择就算是成功的。 货币政策的微调功能更为明显。例如,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 是税收政策、国债手段及预算收入,这些手段在一定时期一经确 定就有相当的刚性,不能轻易变动;而货币政策恰好相反,在一个比较发达和高度开放的金融市场背景下,经济运行和金融运行 常会出现意料不到的变化,而金融当局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要适 时做出恰当的货币决策,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情况。
       货币政策能否成为决策当局最重要的宏观调节手段,关键取 决于一国的经济体制条件及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货币影响力度。在中国传统计划体制时期,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 是国家计划委员会,当时的经济增长机制是供给管理型的增长机 制;列入指令性计划就有了物资,就有了货币资金。
      如果按照规 范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概念来理解,那个时期可以说不存在独立对 社会总需求扩张或收缩起决定性作用的货币政策。 西方国家几十年来的宏观调节实践印证了“货币政策至关重 要”这一命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纷纷采纳凯恩斯主 义的政策建议,重视运用财政政策刺激有效需求,在战后生产能 力大量闲置的条件下,这种改革选择给西方带来了20余年的经济 繁荣。
      到了70年代初期,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垄断提价及西方 各国经济体系内部过度需求的累积,出现了普遍的高通货膨胀和 经济增长相对停滞的并发症。在这种条件下,一些国家的政府相 继采纳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开始重视货币政策,把货币政策作 为宏观经济调节的主要工具,从货币供给增长率控制入手抑制有 效需求的扩张水平。
       。

    紫***

    2005-11-19 17:42:55

  • 2005-11-19 17:30:58
  •   从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经验看,货币政策有两个显著 的功能:一是总量目标调节;二是适时微调。
    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不考虑结构问题,特别是在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间接宏观调控体制下,情况更是如此。一国经济的产 业结构、产权结构等等所有的结构性问题,都不应该是金融当局 的调节目标,只能是政府的义务,政府可以依据自己的判断和政 策信念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及其他倾斜性政策去调整本国的经济结构。
      金融当局通过货币、信用、利率等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 稳定发展和公平竞争的宏观经济环境,能够使一定制度背景下的 经济运行效率最高,货币政策的选择就算是成功的。 货币政策的微调功能更为明显。例如,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 是税收政策、国债手段及预算收入,这些手段在一定时期一经确 定就有相当的刚性,不能轻易变动;而货币政策恰好相反,在一个比较发达和高度开放的金融市场背景下,经济运行和金融运行 常会出现意料不到的变化,而金融当局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要适 时做出恰当的货币决策,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情况。
       货币政策能否成为决策当局最重要的宏观调节手段,关键取 决于一国的经济体制条件及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货币影响力度。在中国传统计划体制时期,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 是国家计划委员会,当时的经济增长机制是供给管理型的增长机 制;列入指令性计划就有了物资,就有了货币资金。
      如果按照规 范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概念来理解,那个时期可以说不存在独立对 社会总需求扩张或收缩起决定性作用的货币政策。 西方国家几十年来的宏观调节实践印证了“货币政策至关重 要”这一命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纷纷采纳凯恩斯主 义的政策建议,重视运用财政政策刺激有效需求,在战后生产能 力大量闲置的条件下,这种改革选择给西方带来了20余年的经济 繁荣。
      到了70年代初期,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垄断提价及西方 各国经济体系内部过度需求的累积,出现了普遍的高通货膨胀和 经济增长相对停滞的并发症。在这种条件下,一些国家的政府相 继采纳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开始重视货币政策,把货币政策作 为宏观经济调节的主要工具,从货币供给增长率控制入手抑制有 效需求的扩张水平。
       。

    w***

    2005-11-19 17:30:58

  • 2005-11-19 17:27:52
  •   从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经验看,货币政策有两个显著 的功能:一是总量目标调节;二是适时微调。
    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不考虑结构问题,特别是在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间接宏观调控体制下,情况更是如此。一国经济的产 业结构、产权结构等等所有的结构性问题,都不应该是金融当局 的调节目标,只能是政府的义务,政府可以依据自己的判断和政 策信念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及其他倾斜性政策去调整本国的经济结构。
      金融当局通过货币、信用、利率等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 稳定发展和公平竞争的宏观经济环境,能够使一定制度背景下的 经济运行效率最高,货币政策的选择就算是成功的。 货币政策的微调功能更为明显。例如,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 是税收政策、国债手段及预算收入,这些手段在一定时期一经确 定就有相当的刚性,不能轻易变动;而货币政策恰好相反,在一个比较发达和高度开放的金融市场背景下,经济运行和金融运行 常会出现意料不到的变化,而金融当局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要适 时做出恰当的货币决策,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情况。
       货币政策能否成为决策当局最重要的宏观调节手段,关键取 决于一国的经济体制条件及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货币影响力度。在中国传统计划体制时期,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 是国家计划委员会,当时的经济增长机制是供给管理型的增长机 制;列入指令性计划就有了物资,就有了货币资金。
      如果按照规 范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概念来理解,那个时期可以说不存在独立对 社会总需求扩张或收缩起决定性作用的货币政策。 西方国家几十年来的宏观调节实践印证了“货币政策至关重 要”这一命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纷纷采纳凯恩斯主 义的政策建议,重视运用财政政策刺激有效需求,在战后生产能 力大量闲置的条件下,这种改革选择给西方带来了20余年的经济 繁荣。
      到了70年代初期,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垄断提价及西方 各国经济体系内部过度需求的累积,出现了普遍的高通货膨胀和 经济增长相对停滞的并发症。在这种条件下,一些国家的政府相 继采纳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开始重视货币政策,把货币政策作 为宏观经济调节的主要工具,从货币供给增长率控制入手抑制有 效需求的扩张水平。
         。

    撒***

    2005-11-19 17:27:52

  • 2005-11-19 17:26:03
  •   从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经验看,货币政策有两个显著 的功能:一是总量目标调节;二是适时微调。
    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不考虑结构问题,特别是在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间接宏观调控体制下,情况更是如此。一国经济的产 业结构、产权结构等等所有的结构性问题,都不应该是金融当局 的调节目标,只能是政府的义务,政府可以依据自己的判断和政 策信念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及其他倾斜性政策去调整本国的经济结构。
      金融当局通过货币、信用、利率等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 稳定发展和公平竞争的宏观经济环境,能够使一定制度背景下的 经济运行效率最高,货币政策的选择就算是成功的。 货币政策的微调功能更为明显。例如,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 是税收政策、国债手段及预算收入,这些手段在一定时期一经确 定就有相当的刚性,不能轻易变动;而货币政策恰好相反,在一个比较发达和高度开放的金融市场背景下,经济运行和金融运行 常会出现意料不到的变化,而金融当局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要适 时做出恰当的货币决策,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情况。
       货币政策能否成为决策当局最重要的宏观调节手段,关键取 决于一国的经济体制条件及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货币影响力度。在中国传统计划体制时期,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 是国家计划委员会,当时的经济增长机制是供给管理型的增长机 制;列入指令性计划就有了物资,就有了货币资金。
      如果按照规 范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概念来理解,那个时期可以说不存在独立对 社会总需求扩张或收缩起决定性作用的货币政策。 西方国家几十年来的宏观调节实践印证了“货币政策至关重 要”这一命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纷纷采纳凯恩斯主 义的政策建议,重视运用财政政策刺激有效需求,在战后生产能 力大量闲置的条件下,这种改革选择给西方带来了20余年的经济 繁荣。
      到了70年代初期,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垄断提价及西方 各国经济体系内部过度需求的累积,出现了普遍的高通货膨胀和 经济增长相对停滞的并发症。在这种条件下,一些国家的政府相 继采纳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开始重视货币政策,把货币政策作 为宏观经济调节的主要工具,从货币供给增长率控制入手抑制有 效需求的扩张水平。
       。

    l***

    2005-11-19 17:26:03

  • 2005-11-19 17:24:54
  • 宏观调节

    p***

    2005-11-19 17:24:54

  • 2005-11-19 17:24:16
  •   货币政策有什么作用? 
      
    从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经验看,货币政策有两个显著 的功能:一是总量目标调节;二是适时微调。
        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不考虑结构问题,特别是在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间接宏观调控体制下,情况更是如此。一国经济的产 业结构、产权结构等等所有的结构性问题,都不应该是金融当局 的调节目标,只能是政府的义务,政府可以依据自己的判断和政 策信念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及其他倾斜性政策去调整本国的经济结构。
      金融当局通过货币、信用、利率等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 稳定发展和公平竞争的宏观经济环境,能够使一定制度背景下的 经济运行效率最高,货币政策的选择就算是成功的。 货币政策的微调功能更为明显。例如,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 是税收政策、国债手段及预算收入,这些手段在一定时期一经确 定就有相当的刚性,不能轻易变动;而货币政策恰好相反,在一个比较发达和高度开放的金融市场背景下,经济运行和金融运行 常会出现意料不到的变化,而金融当局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要适 时做出恰当的货币决策,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情况。
       货币政策能否成为决策当局最重要的宏观调节手段,关键取 决于一国的经济体制条件及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货币影响力度。在中国传统计划体制时期,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 是国家计划委员会,当时的经济增长机制是供给管理型的增长机 制;列入指令性计划就有了物资,就有了货币资金。
      如果按照规 范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概念来理解,那个时期可以说不存在独立对 社会总需求扩张或收缩起决定性作用的货币政策。 西方国家几十年来的宏观调节实践印证了“货币政策至关重 要”这一命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纷纷采纳凯恩斯主 义的政策建议,重视运用财政政策刺激有效需求,在战后生产能 力大量闲置的条件下,这种改革选择给西方带来了20余年的经济 繁荣。
      到了70年代初期,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垄断提价及西方 各国经济体系内部过度需求的累积,出现了普遍的高通货膨胀和 经济增长相对停滞的并发症。在这种条件下,一些国家的政府相 继采纳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开始重视货币政策,把货币政策作 为宏观经济调节的主要工具,从货币供给增长率控制入手抑制有 效需求的扩张水平。
       。

    1***

    2005-11-19 17:24:1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