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做安利有没有发展前途?

首页 >
商业/理财
保险

做安利有没有发展前途?


	 	
	 

好评回答

其他答案

    2005-11-25 20:39:17
  • 变态传销能有前途?
  • 2005-11-22 20:58:59
  • 没有 
  • 2005-11-22 14:25:16
  • 还是找份稳定点儿的工作吧
  • 2005-11-22 14:00:00
  • 没有
  • 2005-11-21 10:52:31
  • 没有发展.
  • 2005-11-21 09:05:33
  •   这个问题不能笼统地看待,毕竟现在国家对于直销也有了一定的放松,推荐你一篇文章看看:
    中外巨头博弈“直销”前夜 
     近年传闻不断的直销法出台问题终于在2004年年底有了一个确切的消息。2004年12月23日,商务部外资司长胡景岩明确表示,直销法很快就会出台。
      与此同时,记者还获悉,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牵头,配合直销法出台实施而确定的2005年1月7日到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直销法规宣介会暨直销业健康发展论坛”顺延一周,这也从侧面否定了传说中的商务部所报的直销法规已被国务院退回的消息。 在直销全面开放前夜,以北京伊康国际商业连锁经营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国内相当一部分正在向直销行业大举进军的知名企业的心态,他们一方面因为目前直销业的不规范甚至混乱而不愿意人们将其归类为直销,同时又期待着国家早日规范和开放直销行业。
      尽管大家都嘴上不说,但暗中较劲早已经开始。 不仅是国内企业,雅芳、安利等国际巨头也正在积极备战。安利宣布一次性追加投资1.2亿美元扩大生产规模、雅芳计划每年新开500家店……中外巨头的纷纷大举发力使得中国直销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也使得人们对这个市场更加关注。
       直销立法千呼万唤将出台? 直销业在我国经历了从“放”到“堵”再到“疏”的过程,1990年11月,美国雅芳公司在广州设立合资公司并首次把直销带进中国;1996年4月,我国政府首次批准41家直销企业开始直销业务;而直销业出现的一些不规范现象,尤其是危害性极大的传销,促使国务院在1998年4月发布《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采取最严厉措施全面禁止传销及直销。
       但2001年我国加入WTO时承诺,入世后3年内,我国将对“无固定地点的批发或零售服务”取消“市场准入限制”和“国民待遇限制”,这意味着直销业将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开放直销行业已是大势所趋。 2004年2月初,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邓湛在中美商务理事会经贸座谈会上证实,直销业相关法律有望于年内制订。
      7月底,雅芳全球CEO钟彬娴在一次公司电话会议中透露,中国相关部门有望在2005年年初的某一时候正式允许全面恢复直销。胡景岩的表态再次证实了这一点。 2004年11月29日“直销法规座谈会”在厦门召开,座谈会上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邓湛对中国直销立法和有关管理办法作了总体说明。
      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则言简意赅:“内外一致,公平竞争,共同发展”,12个字正是从宏观上表达了国家对内资和外资的统一态度,给内资吃了一颗定心丸。最后,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制度处处长陆政闽解说了《推销员管理办法》。从会议议程来看,直销法体系至少包括三部分,即《直销管理办法》、《反金字塔欺诈管理条例》和《推销员培训管理办法》,也许还有早前一再讨论的《外商投资直销企业管理办法》。
      提交此次会议的有关直销法草案主要体现了三个特点:第一,中国政府监管非常严格;第二,着眼于维护消费者权益;第三,最终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直销体系。据悉,未来直销审批流程将非常严格。 但也有的业内人士对直销立法的进程并不很乐观。经济学家、上海现代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院秘书长何兴刚对记者说:“我国以前对直销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这也加大了立法的难度。
      由于直销行业的复杂性和我国国情的复杂性,如果为了兑现承诺仓促出台,一部不完善的法规所引发的危害会更大。我国以前有《传销管理办法》,但还是被许多企业钻了空子而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并导致了1998年的‘一刀切’政策,这种前车之鉴必须引起重视。” 雅芳安利博弈直销模式争宠中国高层 目前中国的直销模式大致为雅芳的“单层”模式和安利的“多层”模式,雅芳公司和安利公司分别代表着两种模式,究竟中国直销法会更倾向于哪种模式,自然成为业内关注揣测的焦点。
      从2003年开始,安利、雅芳等外资巨头就纷纷加大在中国市场投入,再加上两家在政府公关方面的紧锣密鼓,使得直销市场竞争变得相当激烈,也让人们更加关注可能将影响中国直销市场未来发展方向的两种模式之争究竟谁将胜出。 2004年11月10日,安利(中国)一度暂停的特约经销商加盟正式恢复,申请“门槛”跟暂停加盟前完全一致。
      中国直销立法前夜,安利的动作备受关注,有人分析,这可能是安利在调整战略,在直销立法前夕暗中发力。 从1998年至今,在中国限制直销的6年时间里,众多跨国直销巨头纷纷转变,并形成了两种主要的模式:以雅芳为代表的依靠专卖店的“单层”模式;以安利为代表的依靠店外推销员的“多层次”模式。
      专家预测《直销法》的出台,很可能结束雅芳模式与安利模式6年的博弈。 1998年,我国宣布禁止传销,规定“外商投资传销企业必须转为店铺经营”。 2001年,中国入世时承诺,3年内对“无固定地点的批发或零售服务”取消“市场准入限制”和“国民待遇限制”,2004年已经是三年之期。
       也许正是意识到了中国政府部门对两种模式的举棋不定,为了让自己的直销模式在即将出台的《直销法》中获得最大限度的认可,两种模式的采用者都在直销立法之前使出了浑身解数频繁到中国进行政府公关。继2004年5月,安利副总裁侯立威、安利全球品牌副总裁詹尼斯•杰克逊访华之后,6月安利全球董事会主席温安洛又再度访华。
      同月,雅芳全球CEO钟彬娴访华,这是她在短短半年内的第两次访华。 雅芳和安利两种模式之争也引起了各界专家的关注。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常务副院长孙选中教授指出,目前国内两大直销公司安利与雅芳,分别代表着两种差异很大的直销模式。一旦对店铺不加限制的直销时代来临,并未真正转型的安利可以轻松转身,而遵照政府指令彻底转型的雅芳则将再一次承受转型的成本,这也是两家企业拼命让自己的直销模式在《直销法》中获得认可的主要原因。
      “从模式本身看,安利是真正的直销,雅芳是一定程度的直销。从政府监督管理的角度看,雅芳的经营模式更易于管理,而安利靠人员销售,对其监督的程序更复杂,成本更高昂。” 中国人民大学市场营销专家牛海鹏认为,从长远看,安利的经营模式存在致命弱点。”何兴刚也表示,在我国目前交易还不是很规范时,雅芳模式更易控制,因此伊康国际等许多有志于将来在直销业有更大发展的知名中国企业发展中借鉴了雅芳模式,估计雅芳模式被政府认可的可能性更大。
       伊康国际坚决反对传销的背后 2004年3月25日,伊康国际在北京正式举行揭幕仪式,其十余家连锁店正式在中国落地,仅半年时间就已经拥有近30家连锁店,成为国内同行业的领军企业。扎扎实实的辛勤耕耘终于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这也许也正是伊康国际总裁庞美华脸上始终笑容灿烂的的最主要原因。
      但庞美华同时强调:“我们不是一家直销企业,而是一家国际商业连锁企业。我们目前的商业模式不同于国内其他企业,是我们独创的发展之路。” 庞美华这种言行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伊康国际是一家以国际商业连锁为龙头,以美容健康产品为支柱产业的多元化企业集团。
      其营销模式在目前的营销界较为独特,它综合了连锁加盟的优势,又吸纳成功直销企业的经验,将加盟店连锁经营的模式与直销的推销员模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依托网络建设高效的电子商务平台,被认为是一种极具现代意识的集成营销方式。庞美华这样概括公司的营销模式:“营销为王,网络制胜”。
      他告诉记者,伊康国际把中国市场化分为东北区、西北区、西南区、华北区、华南区、华东区等六大区域,通过遍布全国的加盟连锁店为广大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完善服务。随着市场的迅猛拓展,伊康国际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经营渠道,开通的全国“复合式”电子商务平台和开设的大型卖场“店中店”等都是其在营销网络建设方面的大胆尝试。
      “就是将来直销法出台我们有机会成为直销企业后,也不会单纯依赖直销模式。” 其实,采访中记者感觉到,目前人们一提起直销就很容易想起传销,这才是伊康国际对直销采取了回避的态度的真正原因。庞美华认为,虽然直销和传销的本质区别在于,直销过程中上线不能从下线的业绩中获取利润。
      但现实中,目前直销和传销的界限很模糊,一些知名公司也在打着直销的旗号干着传销的事情,对社会在成了很大的危害。伊康国际一开始就要求自己一定要做遵守国家法律的模范,并且目前的做法也与一般直销企业明显不同,因此对直销采取回避的态度是非常自然的。 中外巨头新一轮较量谁能笑得最灿烂 随着中国直销立法的快速推进和直销全面开放,国内外巨头都加快了跑马圈地的步伐,不仅是伊康国际,其他国内知名商业连锁或直销企业也都加快了发展步伐,而国际巨头低调地进行着“大手笔”式的最后冲刺也格外引人注目,谁能在这新一轮较量笑得最灿烂,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9月下旬,来自马来西亚的完美公司开始在内地华东地区设立占地21万平方米的大型生产基地,且未来还计划在我国北部设立更大的生产基地,在内地由南而北形成自主的独立生产线,辐射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点。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是一个重要信号。外资直销业企业大规模在华加大投资,是高姿态地对我国商务部进行表态,表明企业在华长期发展的真正决心。
      ” 而在9月20日,原十大转型企业之一的美商日晖也在香港召开第一届专卖店加盟招商大会(中国)。在中国市场沉寂达3年之久的美商日晖此番重新进入中国市场,重头戏便是推出庞大的专卖店计划——将以最快的速度在中国内地开设1000家专卖店,以后将视市场情况,3年内在中国内地开设5000—10000家专卖店,总投资将达2亿美元以上。
       事实上,很多外资直销企业们纷纷低调地进行着“大手笔”式的最后冲刺。一贯重视营销投入的外资直销巨头们,缘何不约而同地开始注重企业生产线的巨额投入呢?业内人士指出,多数国外企业虽然涉足直销运作,但是并没有在中国境内设立工厂,而按照目前直销草案提及的准入门槛,境外直销公司必须在中国境内投资设有生产直销产品的工厂,且必须是实实在在生产产品的工厂。
      “这一硬性的门槛使得大多数直销业公司不得不加紧‘追赶’,以增加获得牌照的筹码。” 国内企业也在紧锣密鼓地加快圈地步伐,周华健出任形象代言人的天狮国际是另一个典型代表。前不久,天狮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天狮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李金元透露,到2004年8月初,该集团已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公司,这标志着其完成了跨国化的过程。
      而2004年3月27日其更是与上海市朱家角工业园区在上海联合举办签约仪式向外界宣布:天狮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4亿美元在上海朱家角工业园区建设天狮产业基地——天狮国际健康产业园开始兴建,预计年产规模能达到200亿元人民币。 除了竞相投资生产基地外,零售网点已经成为直销公司们下一步抢夺的焦点。
      “目前最感兴趣的直销法草案规定的方案是需要直销店铺和营销人员数捆绑配置,这必将导致零售网点成为直销公司接下来抢夺的重点。”伊康国际沈阳店经理佟延青告诉记者,自己几年前还是一个普通的销售员,如今已经成为拥有百万家产的人,伊康国际沈阳店也成为当地响当当的知名店铺,成为当地白领丽人经常惠顾的场所。
       说起伊康国际的未来,庞美华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并似乎早就成竹在胸:“伊康国际目前已经是业内前三名。我们在三到五年内,发展成为多元化的集团企业,并考虑上市;在五年内朝向国际化目标发展。我们将以高起点高科技高人文的三高特点,建设三个之最——世界上最大的美丽健康产业集团,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商业连锁网络,建设世界上含金量最大的企业品牌。
      ”李金元的“野心” 则更大。他说,建立了全球销售网络的天狮的近期目标是世界500强,目前天狮业务渠道辐射世界170个国家和地区,天狮牌系列产品在全球的消费群体达900万人。李金元甚至说:“在欧洲和非洲,安利都不是我的竞争对手。” 业内专家最后指出,中国拥有400亿元的直销市场,相信在立法之后这个市场会继续以超过25%的速度增长。
      预计在2005年初直销法出台以后,目前由安利、雅芳统领的中国直销市场在立法颁布后短期内都不会改变。但但只要本土的营销企业在规范管理、合法经营的基础上,努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2—3个月的时间之后,以伊康国际、天狮等为代表的中生代直销企业将对安利等老大的市场份额带来冲击。
      在目前的中国直销市场上,内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仅占1/3,不过随着开放带来的冲击,这个比例在一年内就会有大的改观。 相信对你看待这个问题有很好的帮助。 。
  • 2005-11-20 23:49:23
  • 不喜欢 
  • 2005-11-20 23:31:09
  • 青春饭

类似问题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