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大家对孔雀东南飞 这篇课文有什么感悟?

首页

大家对孔雀东南飞 这篇课文有什么感悟?

大家对孔雀东南飞 这篇课文有什么感悟?说明了古代和现代的一些什么?

大家对孔雀东南飞 这……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12-26 14:05:13
      很悲凉的一部作品,感觉就像>一样。只是它要表达的东西有所不同而已。说明了古代的女子没有象现在的女子够大胆,和幸福。 
    这我最清楚,《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在---安徽怀宁县境内,这里的封建乡俗对寡妇要求很严历,这里提到寡妇主要是衬托故事的感人,连封建礼教下的特殊群体寡妇都为之感动,足以烘托主题! 
    我觉得很是凄美 现实中没这么好的男人了吧 忘了是讲什么的啦。
       得不到的最好 从根本来讲,说明古代女子的悲哀,“三从四德”对她们的约束,可怜的主人公受害于所谓的“四德”。同时,也隐隐地道出一个传统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从古今的一致性来讲,感觉到:婆媳似乎古往今来都是水火不容啊!(笑) 从主人公本身来讲,对焦仲卿呐,是又恨又怜,恨其懦弱,竟不知在母亲面前据理力争;怜其痴情,随挚爱双双殉情。
      叹其痴,又难忘其对母亲的孝心,也许终归恨不起来吧!呜呼哀哉!!!再说刘氏(女主角,似乎是姓刘,不记得了),哎,恨铁不成钢啊,太过软弱了!也许这也是当时众多女子的缩影吧! 在《孔雀东南飞》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焦仲卿、刘兰芝的双双殉情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焦仲卿、刘兰芝俩人的婚姻虽然因焦母、刘兄的破坏毁灭了,但他们都还有重新选择的机会呀。
      如果兰芝再嫁,仲卿再娶,难道就不能再一次拥有各自的爱情?况且焦仲卿、刘兰芝以死作为代价,连生命都放弃了,这样追求爱情有价值吗?这些发问有趣又令人深思,它们实质上指向了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 对焦仲卿、刘兰芝为爱情而死这个问题的认识,首先关涉到两个必须明确的前提:一、兰芝、仲卿二人婚姻爱情被毁灭的过程,不是基于他们自身的原因,而是由来自外部力量(封建礼教、封建家长专制制度)的强权压迫造成的。
      如果是因为两个人的性格、思想观念发生的冲突,造成了婚姻爱情的破灭,还有重新选择可言,但当他们的婚姻爱情遭到外部力量的摧残时,他们只有两种选择:或屈从,或抗争。二、兰芝、仲卿二人的爱情,是两个人在多年的共同生活中产生的,是两个鲜活的、独具个性的生命在人世间的相知、相融、相敬、相恋。
      这种深挚美好的感情,属于两个人所独有,对于他们二人来说,都无法用与其他人的感情来替代。基于上述两个原因,我们就能清楚明白地认识到,只要仲卿、兰芝不放弃他们的婚姻爱情,他们就会向封建礼教、封建家长专制做反抗,在无法找到其它有效的反抗方式的情境下,他们为守护自己的美好爱情只有选择死。
      在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中,选择死是他们所能选择的唯一有效的抗争和永远的守护。 那么,兰芝、仲卿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守护俩人的爱情,有价值吗?应该认识到,兰芝、仲卿为追求婚姻爱情自由而死,实质上是他们为追求生命自由、维护生命尊严,从而也就是为追求幸福人生而死。
      如果仲卿、兰芝屈从焦母、刘兄两个封建专制家长的安排,就等于屈从了强权的支配,结果就不只是放弃了婚姻爱情的自由、放弃了人生美好的感情,而同时也是放弃了生活的自由、生命的自我。即使活着、即使各自再嫁再娶,也是生命在没有自由、没有尊严、没有自我的状态下活着。
      这样的人生,生命失去了精神、灵魂,没有情感守持,没有生活自由,生命处于被奴役、被禁锢的状态中。这样的人生,生命的意义价值又何在呢?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亦美好,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美国人民在独立战争前夕高喊:“不自由,毋宁死!”誓死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奴役。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对自由的认识和追求,足以说明焦仲卿、刘兰芝为婚姻爱情自由而死的本质意义及其价值。 焦仲卿、刘兰芝的死,从表面上看,是两个青年男女以个体形式,为反抗双方的专制家长对他们婚姻爱情的摧残做出的最强烈的反抗,是为了守护他们的美好爱情做出的最不屈的坚持,是发生在两个家庭中的悲剧。
      但从故事发生的时代看,他们的死,既表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毁灭人们幸福生活的封建礼教、封建专制制度的反抗,也表达了人类对植根于人性深处的,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对生命尊严的维护。正是这样的原因,一个发生在东汉末年的一对普通青年男女身上的爱情故事,才成了千古传唱的不朽的文学名著。
       挺好背的 仲卿和兰芝之间的感情很感人。 也许焦仲卿性格懦弱了些 也许刘兰芝没有美丽到让大家都想怜惜,可是为了爱为了他们互许的君为磐石妾为蒲苇的誓言 他们选择以死实现相守 比完美的情节更让人感动 寻味 很可惜这样的感情不能感动焦母--其实故事里我很不明白 不明白为什么十年媳妇熬成的婆婆怎么会那么忍心 何苦呢? 我想事情成最后的样子她应该很后悔吧 不然她不会同意和葬 何必当初! 喜欢最后一段 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 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 夜夜达五更 只羡鸳鸯不羡仙。
       焦钟卿有狗屁用,处理不好婆媳关系! 最喜欢 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

    闷***

    2005-12-26 14:05:13

其他答案

    2005-12-25 14:21:47
  • 最喜欢 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x***

    2005-12-25 14:21:47

  • 2005-12-25 13:22:08
  • 焦钟卿有狗屁用,处理不好婆媳关系!

    石***

    2005-12-25 13:22:08

  • 2005-12-24 19:35:46
  • 只羡鸳鸯不羡仙。

    天***

    2005-12-24 19:35:46

  • 2005-12-24 18:47:58
  • 仲卿和兰芝之间的感情很感人。
    也许焦仲卿性格懦弱了些  也许刘兰芝没有美丽到让大家都想怜惜,可是为了爱为了他们互许的君为磐石妾为蒲苇的誓言  他们选择以死实现相守   比完美的情节更让人感动 寻味
    很可惜这样的感情不能感动焦母--其实故事里我很不明白  不明白为什么十年媳妇熬成的婆婆怎么会那么忍心  何苦呢?  我想事情成最后的样子她应该很后悔吧  不然她不会同意和葬  何必当初!
    喜欢最后一段  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 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 夜夜达五更
    

    石***

    2005-12-24 18:47:58

  • 2005-12-23 19:18:37
  • 挺好背的
    

    m***

    2005-12-23 19:18:37

  • 2005-12-23 15:30:49
  •   在《孔雀东南飞》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焦仲卿、刘兰芝的双双殉情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焦仲卿、刘兰芝俩人的婚姻虽然因焦母、刘兄的破坏毁灭了,但他们都还有重新选择的机会呀。如果兰芝再嫁,仲卿再娶,难道就不能再一次拥有各自的爱情?况且焦仲卿、刘兰芝以死作为代价,连生命都放弃了,这样追求爱情有价值吗?这些发问有趣又令人深思,它们实质上指向了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
       对焦仲卿、刘兰芝为爱情而死这个问题的认识,首先关涉到两个必须明确的前提:一、兰芝、仲卿二人婚姻爱情被毁灭的过程,不是基于他们自身的原因,而是由来自外部力量(封建礼教、封建家长专制制度)的强权压迫造成的。如果是因为两个人的性格、思想观念发生的冲突,造成了婚姻爱情的破灭,还有重新选择可言,但当他们的婚姻爱情遭到外部力量的摧残时,他们只有两种选择:或屈从,或抗争。
      二、兰芝、仲卿二人的爱情,是两个人在多年的共同生活中产生的,是两个鲜活的、独具个性的生命在人世间的相知、相融、相敬、相恋。这种深挚美好的感情,属于两个人所独有,对于他们二人来说,都无法用与其他人的感情来替代。基于上述两个原因,我们就能清楚明白地认识到,只要仲卿、兰芝不放弃他们的婚姻爱情,他们就会向封建礼教、封建家长专制做反抗,在无法找到其它有效的反抗方式的情境下,他们为守护自己的美好爱情只有选择死。
      在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中,选择死是他们所能选择的唯一有效的抗争和永远的守护。 那么,兰芝、仲卿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守护俩人的爱情,有价值吗?应该认识到,兰芝、仲卿为追求婚姻爱情自由而死,实质上是他们为追求生命自由、维护生命尊严,从而也就是为追求幸福人生而死。
      如果仲卿、兰芝屈从焦母、刘兄两个封建专制家长的安排,就等于屈从了强权的支配,结果就不只是放弃了婚姻爱情的自由、放弃了人生美好的感情,而同时也是放弃了生活的自由、生命的自我。即使活着、即使各自再嫁再娶,也是生命在没有自由、没有尊严、没有自我的状态下活着。
      这样的人生,生命失去了精神、灵魂,没有情感守持,没有生活自由,生命处于被奴役、被禁锢的状态中。这样的人生,生命的意义价值又何在呢?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亦美好,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美国人民在独立战争前夕高喊:“不自由,毋宁死!”誓死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奴役。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对自由的认识和追求,足以说明焦仲卿、刘兰芝为婚姻爱情自由而死的本质意义及其价值。 焦仲卿、刘兰芝的死,从表面上看,是两个青年男女以个体形式,为反抗双方的专制家长对他们婚姻爱情的摧残做出的最强烈的反抗,是为了守护他们的美好爱情做出的最不屈的坚持,是发生在两个家庭中的悲剧。
      但从故事发生的时代看,他们的死,既表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毁灭人们幸福生活的封建礼教、封建专制制度的反抗,也表达了人类对植根于人性深处的,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对生命尊严的维护。正是这样的原因,一个发生在东汉末年的一对普通青年男女身上的爱情故事,才成了千古传唱的不朽的文学名著。
       。

    t***

    2005-12-23 15:30:49

  • 2005-12-22 23:12:23
  • 从根本来讲,说明古代女子的悲哀,“三从四德”对她们的约束,可怜的主人公受害于所谓的“四德”。同时,也隐隐地道出一个传统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从古今的一致性来讲,感觉到:婆媳似乎古往今来都是水火不容啊!(笑)
    从主人公本身来讲,对焦仲卿呐,是又恨又怜,恨其懦弱,竟不知在母亲面前据理力争;怜其痴情,随挚爱双双殉情。叹其痴,又难忘其对母亲的孝心,也许终归恨不起来吧!呜呼哀哉!!!再说刘氏(女主角,似乎是姓刘,不记得了),哎,恨铁不成钢啊,太过软弱了!也许这也是当时众多女子的缩影吧!  
    

    轩***

    2005-12-22 23:12:23

  • 2005-12-22 22:47:38
  • 得不到的最好 

    x***

    2005-12-22 22:47:38

  • 2005-12-22 22:05:15
  • 忘了是讲什么的啦。

    t***

    2005-12-22 22:05:15

  • 2005-12-22 20:11:15
  • 我觉得很是凄美 现实中没这么好的男人了吧

    滋***

    2005-12-22 20:11:15

  • 2005-12-22 09:59:33
  • 这我最清楚,《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在---安徽怀宁县境内,这里的封建乡俗对寡妇要求很严历,这里提到寡妇主要是衬托故事的感人,连封建礼教下的特殊群体寡妇都为之感动,足以烘托主题!

    2005-12-22 09:59:33

  • 2005-12-22 09:06:51
  • 很悲凉的一部作品,感觉就像>一样.只是它要表达的东西有所不同而已.说明了古代的女子没有象现在的女子够大胆,和幸福.

    1***

    2005-12-22 09:06:5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