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有没有人收集些作文的好题目

首页

有没有人收集些作文的好题目

有没有人收集些作文的好题目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4-22 00:33:10
      不要死题目 就要活方法
    话题作文怎样命名
    作者:漫天飞舞的樱花
    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要不落俗套。也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对主标题加以限制。 
    2、标题不能过长,过长则显得松散。 
    3、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
       方法一:定文体,扬长避短。 紧扣话题,调动积累,选用自己的“拿手文体”写作是快速拟题的基本前提。因为任何文章都是有体裁的,不讲文体,随心所欲地写作,只会写出结构松散,不合章法,非驴非马的“四不像”文章。况且,话题作文也只是要求文体不限,并非不讲文体。
       例如:作梦,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梦的内容却是异常丰富,形式是异常多样的。请以“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以“梦”为话题 《这一幅风光,如梦》《比梦更美》宜写成抒情散文; 《美梦成真》《想起了那个暑假》宜写成记叙文; 《说说课文中的“梦”》《梦的成因》宜写成说明文; 《梦想中国足球》《让美梦成真》宜写成议论文。
       以“树”为话题: 如果我们想写记叙文,标题宜为《树下》《记一次特别的植树活动》《我家的小桃树》; 如果我们想写成抒情性的散文,可拟题《松树赞》《我爱那片小桃林》; 如果要写成议论文,就要这样拟题:《给我一片绿阴》《植树,为了子孙后代》《小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真的是“无用之材”吗》 方法二:妙修辞,匠心独运 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能避免一览无遗,让文题生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使文章锦上添花。
       例如:以“我”为话题,可活用歌词《真我的风采》《我想唱歌不敢唱》《最近比较烦,比较烦》。以“假日”为话题,可引用歌曲名《自从有了你》。以“同学”为话题,可拟题目《长相忆》《别时容易见时难》。写老师晚年坚守教坛的文章,可引用诗句《夕阳无限好》作题。
      写有关透视中小学生道德观念的文章,可沿用鲁迅的话《救救孩子》作题。用这种方法拟题,通俗明了,妥贴自然,并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看来,平时多背点古诗词名句,平时多留意歌曲、俗语、歇后语等知识,不但可以丰富我们的素养,对作文拟题的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
       方法三:新视角,别开生面 拟题不仅要快,更要求新求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克服思维定势,逆向思考,追求陌生效果,拟出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的好标题。方法有: ①违反常情式拟题:《真想做个差生》《渴望停电》《无价的花生米》 ②借用数字式拟题:《1234567》,抒写音乐情怀;《7+1>8》,论述学习与休息的关系。
       ③展开想象式拟题:《8与发》《雷锋“出国”了》《电脑与人脑的世纪之辩》 这些文题不落俗套,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新体验,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当然也很容易迷住阅卷老师,使他心甘情愿给你高分。 1、巧用修辞 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如:(1)比喻 《我渴望老师的“阳光”》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如将喻体换成“热情帮助”之类,则索然无味。又如《我发现女孩也可以做“太阳”》、《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这些设喻佳题也都富于文学色彩。(2)借代 辽宁大连一位考生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给文章拟题目《黑白债》,借色彩代本体,又亮出线索,寄托深情。
      又如《人生需要掌声》,这一标题借“掌声”代“鼓励”,也很有创意。(3)层递 《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读书的兴趣、方法和作用在递进中表达得简练生动。(4)比拟 《小树又快活了》《读水千遍真有趣》前者运用拟人辞格让小树具有人的感情,后者把“水”拟作能“读”之物,用的是拟物辞格。
      (5)对偶 《朋友最真,友情最贵》、《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这两例都将文旨浓缩在整齐对称的句子中,体现出考生善于推敲的语言功夫。(6)对比 《躺着读书,站着做人》“躺着”与“站着”形成姿势上的对比,使得标题包含哲理,令人回味。(7)双关 《我最需要一剂良药》文中“良药”既能治腿疾有能治心病,一语双关,内蕴丰富。
      (8)设问 《错?对!》先问后答,以简驭繁,又穿插标点,构思巧妙。(9)反问 《中国的教育家,您难道还没发现吗?》反问中饱含着摆脱应试教育重负的强烈愿望,观点鲜明,言辞恳切。 (10)顶真 《读书乐 乐读书》《活读书 书读活》(同上)这两例运用顶真兼回环辞格,风趣地展示读书之趣、读书之乐和读书之法。
      (11)反语 《我发现了家中的“贼”》家中几次“失窃”,“作案者”原来是瞒着别人给灾区寄钱的一家人的三个成员,题中用“贼”,贬词褒用,凸现一家人的高尚品德,幽默风趣。(12)引用 《腹有诗书气自华》、《风物长宜放眼量》前者形象地表现读书的作用,后者揭示消除“代沟”的思想方法,引用名句作题目,能较好地体现考生的文学积累和修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3、借用符号 (1)标点符号属无声的语言,用之拟写文题,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往往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如2000年浙江一考生所拟文题为“人生,丰富多彩!”,作者以感叹号为题,语势铿锵有力,形象地表明“人生没有固定的格式”,并点出只要“把握好手中的生活之舵,人生将丰富多彩”这一主旨。
       (2)将数学符号引进标题,借以昭示所要表达的主旨,具有直观、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等特点,往往收到出奇制胜之效。近年来正悄悄兴起于全国各类报刊,话题作文的拟题亦不妨借用之。2000年江苏一考生以“10-1=……”为题,巧用数学符号组成等式,设置悬念,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对生活中的“10减1”现象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诠释,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4、其他形式 (1)转换角度 有时我们还可以从反面,或是从侧面来拟题。如《下周我不回家》这个题目就很有吸引力,写的是作者和爸爸消除误会之后,决心少回家,以认真的学习态度回报父母的故事;《第四号戒令》从侧面来写老师对学生的过分约束,读时令人忍俊不禁,读后发人深思。
       (2)故设悬念 文章的题目最忌“千人一面”。在标题里设置悬念,把文章一波三折的情节含蓄地展现出来,才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这种方法简单、易学。同时,一个富有悬念的题目,也会让你觉得有话可说。如《女生传来的纸条》这个题目就很典型:这位女生为什么要给男生写纸条呢?纸条上都写了些什么话呢?结局又会如何?读者一看题目,便有了这么多要弄明白的问题,自然会产生读下去的强烈愿望。
      又如新闻标题《当列车驶来》也属于这一类。 让文章标题新颖、曲折、吸引人,当然还有很多方法。不过,我们要注意不管用哪一种方法,一定要“不窘于题而又不失其题”,要像孔子说的那样,“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同学们若能认真注意到这些方面,必将得到意外的收获。
       一位小学老师要学生在方格本上写一个“a”字,要求把这个字写满。结果有一个孩子写了一个大大的“a”字。这个字几乎占满了全篇。老师很生气,严厉地批评了他偷懒、胡闹。根据上述材料,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把看法浓缩成论点型标题。 导思:这是一道拟题训练题。
      角度很多。 你也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进一步挖掘它的深意。如:有些同学经过深入分析思考拟定了以下标题,如“拒绝框框!”“敢于破‘矩’,标新立异”“冲破束缚,锐意创新”“鼓励创造,发展个性”“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刻板僵化的教学模式该废止了”“规矩——扼杀个性的枷锁”“开启智慧的大门”“谁扼杀了我们的想象力?”“是培养人才还是庸才”“不要扼杀个性的萌芽”“这个‘懒’偷的好”“标新立异‘好’”“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等等,都有一定的深度和新意,确能给人一定的启迪。
       秋天,北京大学新学年开始了。一个外地学生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他就把包都放在路边。这是,正好一位老人迎面走过来,年轻学生走上去说:“您能不能替我看一下包呢?”老人爽快地答应了。那位新生于是轻装地去办理各种入学手续。一个多小时以后回来了,老人还尽职尽责地完成着自己的使命。
      年轻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各自走去。几天之后,北大开学典礼,这位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先生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请根据上述材料,拟一个论点型标题。 导思:这道拟题训练题的角度也颇多。 1、如果就事论事,做表面文章,则拟题为:“助人为乐”“平易近人,以身作则”“一诺千金,负责到底”“谦逊为人,长者风度”。
      2、如果稍稍挖掘一下,则可拟题为:“开学第一课”“北大第一课”“人间自有真情在”“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3、如果再深一层,则可拟题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以善小而不为”“可敬的赤子之心”“质朴无华见纯真”“自然心——最高的境界”“金子般的平常心”“难能可贵的平常心”“呼唤平等与博爱”“超凡脱俗境界高”。
      这些标题赞颂季先生平凡中的伟大是真正的伟大。4、还可以从赞扬或批评学子的角度立意:“人的尊严与平等”“留住诚信”“没有大人物与小人物之分”“人与人只须平视”“不必仰视,不可俯视”“不必‘惊讶’”,这些都有相当的新意,这类标题能给人以新鲜、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高考满分作文起好标题七种武器   博客网 妙趣横生式 此类题目,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题目的幽默趣味吸引阅卷者的注意。如《森林公审大会实录》一文,童话般的题目马上勾起阅卷者的阅读兴趣,希望一睹为快。文章的观点也正是通过森林法庭审理兔子与灰狼一案得以体现。
      还有一题为《审苍蝇》的文章,也以其独特的视角赢得了阅卷者的喜爱。高考作文中,一篇名为《我饿了》的文章引起阅卷者的注意,原因正在于充满妙趣。 经典改编式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聪明的作者也正借用对文学经典作品的改编让自己的文章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通常,此类作品的题目便明示了这一特点。如《〈孔雀东南飞〉新传》这样的题目,别出心裁,改编原著,以全新的面貌诠释了“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这一话题。又如《琵琶行之父母有情》一文中,运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于音乐的描写的诗句与父母对我的教育一一对应,述说了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流行时尚式 此类题目能够将学生所感兴趣的流行时尚元素与话题相结合,以新奇的方式让题目引人注目。如《“爱”在心口难开》,化用流行歌曲《爱你在心口难开》,将父子间的真情真挚地表达出来。前段日子流行《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风靡一时,上海卷的小考生立即借用,改编成自己的作文题目《谁动了我们的文化观》,不能说不聪明。
       直现文体式 此类题目直接显示出文章的特殊文体。同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或抒情散文不同,它的文体是别致的,与众不同的。借此来引起阅卷者的注意。如《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一文,通过文中“望诊”“把脉”……“医生建议”,写出了“吴诚信”的种种表现以及治疗办法,极具新意。
      又如一篇名为《药品说明》的文章,借对产品的说明写出了自己对“感情亲疏和对事物认知”这一话题的认识。 以上所列出的题目类型不过是沧海一粟,不可能囊括所有的题目式样。重要的是考生能够从这些题目中得到一些启示,再融入自己的思考,也能拟出精彩的题目。
      

    微***

    2006-04-22 00:33:10

其他答案

    2006-08-18 12:27:25
  • 1.>2.>3.>
    4.>5.>6.>
    7.>8.>9.>10.>11.>12.>
    13.>14.>15.>
    16.>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 
    29.>30.>

    e***

    2006-08-18 12:27:25

  • 2006-08-09 16:39:44
  • 订阅一份《作文报》吧。

    建***

    2006-08-09 16:39:44

  • 2006-08-04 09:20:56
  •   话题作文怎样命名
    作者:漫天飞舞的樱花
    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要不落俗套。也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对主标题加以限制。 
    2、标题不能过长,过长则显得松散。 
    3、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
       方法一:定文体,扬长避短。 紧扣话题,调动积累,选用自己的“拿手文体”写作是快速拟题的基本前提。因为任何文章都是有体裁的,不讲文体,随心所欲地写作,只会写出结构松散,不合章法,非驴非马的“四不像”文章。况且,话题作文也只是要求文体不限,并非不讲文体。
       例如:作梦,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梦的内容却是异常丰富,形式是异常多样的。请以“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以“梦”为话题 《这一幅风光,如梦》《比梦更美》宜写成抒情散文; 《美梦成真》《想起了那个暑假》宜写成记叙文; 《说说课文中的“梦”》《梦的成因》宜写成说明文; 《梦想中国足球》《让美梦成真》宜写成议论文。
       以“树”为话题: 如果我们想写记叙文,标题宜为《树下》《记一次特别的植树活动》《我家的小桃树》; 如果我们想写成抒情性的散文,可拟题《松树赞》《我爱那片小桃林》; 如果要写成议论文,就要这样拟题:《给我一片绿阴》《植树,为了子孙后代》《小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真的是“无用之材”吗》 方法二:妙修辞,匠心独运 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能避免一览无遗,让文题生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使文章锦上添花。
       例如:以“我”为话题,可活用歌词《真我的风采》《我想唱歌不敢唱》《最近比较烦,比较烦》。以“假日”为话题,可引用歌曲名《自从有了你》。以“同学”为话题,可拟题目《长相忆》《别时容易见时难》。写老师晚年坚守教坛的文章,可引用诗句《夕阳无限好》作题。
      写有关透视中小学生道德观念的文章,可沿用鲁迅的话《救救孩子》作题。用这种方法拟题,通俗明了,妥贴自然,并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看来,平时多背点古诗词名句,平时多留意歌曲、俗语、歇后语等知识,不但可以丰富我们的素养,对作文拟题的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
       方法三:新视角,别开生面 拟题不仅要快,更要求新求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克服思维定势,逆向思考,追求陌生效果,拟出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的好标题。方法有: ①违反常情式拟题:《真想做个差生》《渴望停电》《无价的花生米》 ②借用数字式拟题:《1234567》,抒写音乐情怀;《7+1>8》,论述学习与休息的关系。
       ③展开想象式拟题:《8与发》《雷锋“出国”了》《电脑与人脑的世纪之辩》 这些文题不落俗套,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新体验,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当然也很容易迷住阅卷老师,使他心甘情愿给你高分。 1、巧用修辞 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如:(1)比喻 《我渴望老师的“阳光”》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如将喻体换成“热情帮助”之类,则索然无味。又如《我发现女孩也可以做“太阳”》、《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这些设喻佳题也都富于文学色彩。(2)借代 辽宁大连一位考生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给文章拟题目《黑白债》,借色彩代本体,又亮出线索,寄托深情。
      又如《人生需要掌声》,这一标题借“掌声”代“鼓励”,也很有创意。(3)层递 《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读书的兴趣、方法和作用在递进中表达得简练生动。(4)比拟 《小树又快活了》《读水千遍真有趣》前者运用拟人辞格让小树具有人的感情,后者把“水”拟作能“读”之物,用的是拟物辞格。
      (5)对偶 《朋友最真,友情最贵》、《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这两例都将文旨浓缩在整齐对称的句子中,体现出考生善于推敲的语言功夫。(6)对比 《躺着读书,站着做人》“躺着”与“站着”形成姿势上的对比,使得标题包含哲理,令人回味。(7)双关 《我最需要一剂良药》文中“良药”既能治腿疾有能治心病,一语双关,内蕴丰富。
      (8)设问 《错?对!》先问后答,以简驭繁,又穿插标点,构思巧妙。(9)反问 《中国的教育家,您难道还没发现吗?》反问中饱含着摆脱应试教育重负的强烈愿望,观点鲜明,言辞恳切。 (10)顶真 《读书乐 乐读书》《活读书 书读活》(同上)这两例运用顶真兼回环辞格,风趣地展示读书之趣、读书之乐和读书之法。
      (11)反语 《我发现了家中的“贼”》家中几次“失窃”,“作案者”原来是瞒着别人给灾区寄钱的一家人的三个成员,题中用“贼”,贬词褒用,凸现一家人的高尚品德,幽默风趣。(12)引用 《腹有诗书气自华》、《风物长宜放眼量》前者形象地表现读书的作用,后者揭示消除“代沟”的思想方法,引用名句作题目,能较好地体现考生的文学积累和修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3、借用符号 (1)标点符号属无声的语言,用之拟写文题,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往往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如2000年浙江一考生所拟文题为“人生,丰富多彩!”,作者以感叹号为题,语势铿锵有力,形象地表明“人生没有固定的格式”,并点出只要“把握好手中的生活之舵,人生将丰富多彩”这一主旨。
       (2)将数学符号引进标题,借以昭示所要表达的主旨,具有直观、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等特点,往往收到出奇制胜之效。近年来正悄悄兴起于全国各类报刊,话题作文的拟题亦不妨借用之。2000年江苏一考生以“10-1=……”为题,巧用数学符号组成等式,设置悬念,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对生活中的“10减1”现象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诠释,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4、其他形式 (1)转换角度 有时我们还可以从反面,或是从侧面来拟题。如《下周我不回家》这个题目就很有吸引力,写的是作者和爸爸消除误会之后,决心少回家,以认真的学习态度回报父母的故事;《第四号戒令》从侧面来写老师对学生的过分约束,读时令人忍俊不禁,读后发人深思。
       (2)故设悬念 文章的题目最忌“千人一面”。在标题里设置悬念,把文章一波三折的情节含蓄地展现出来,才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这种方法简单、易学。同时,一个富有悬念的题目,也会让你觉得有话可说。如《女生传来的纸条》这个题目就很典型:这位女生为什么要给男生写纸条呢?纸条上都写了些什么话呢?结局又会如何?读者一看题目,便有了这么多要弄明白的问题,自然会产生读下去的强烈愿望。
      又如新闻标题《当列车驶来》也属于这一类。 让文章标题新颖、曲折、吸引人,当然还有很多方法。不过,我们要注意不管用哪一种方法,一定要“不窘于题而又不失其题”,要像孔子说的那样,“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同学们若能认真注意到这些方面,必将得到意外的收获。
       一位小学老师要学生在方格本上写一个“a”字,要求把这个字写满。结果有一个孩子写了一个大大的“a”字。这个字几乎占满了全篇。老师很生气,严厉地批评了他偷懒、胡闹。根据上述材料,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把看法浓缩成论点型标题。 导思:这是一道拟题训练题。
      角度很多。 你也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进一步挖掘它的深意。如:有些同学经过深入分析思考拟定了以下标题,如“拒绝框框!”“敢于破‘矩’,标新立异”“冲破束缚,锐意创新”“鼓励创造,发展个性”“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刻板僵化的教学模式该废止了”“规矩——扼杀个性的枷锁”“开启智慧的大门”“谁扼杀了我们的想象力?”“是培养人才还是庸才”“不要扼杀个性的萌芽”“这个‘懒’偷的好”“标新立异‘好’”“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等等,都有一定的深度和新意,确能给人一定的启迪。
       秋天,北京大学新学年开始了。一个外地学生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他就把包都放在路边。这是,正好一位老人迎面走过来,年轻学生走上去说:“您能不能替我看一下包呢?”老人爽快地答应了。那位新生于是轻装地去办理各种入学手续。一个多小时以后回来了,老人还尽职尽责地完成着自己的使命。
      年轻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各自走去。几天之后,北大开学典礼,这位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先生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请根据上述材料,拟一个论点型标题。 导思:这道拟题训练题的角度也颇多。 1、如果就事论事,做表面文章,则拟题为:“助人为乐”“平易近人,以身作则”“一诺千金,负责到底”“谦逊为人,长者风度”。
      2、如果稍稍挖掘一下,则可拟题为:“开学第一课”“北大第一课”“人间自有真情在”“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3、如果再深一层,则可拟题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以善小而不为”“可敬的赤子之心”“质朴无华见纯真”“自然心——最高的境界”“金子般的平常心”“难能可贵的平常心”“呼唤平等与博爱”“超凡脱俗境界高”。
      这些标题赞颂季先生平凡中的伟大是真正的伟大。4、还可以从赞扬或批评学子的角度立意:“人的尊严与平等”“留住诚信”“没有大人物与小人物之分”“人与人只须平视”“不必仰视,不可俯视”“不必‘惊讶’”,这些都有相当的新意,这类标题能给人以新鲜、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高考满分作文起好标题七种武器   博客网 妙趣横生式 此类题目,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题目的幽默趣味吸引阅卷者的注意。如《森林公审大会实录》一文,童话般的题目马上勾起阅卷者的阅读兴趣,希望一睹为快。文章的观点也正是通过森林法庭审理兔子与灰狼一案得以体现。
      还有一题为《审苍蝇》的文章,也以其独特的视角赢得了阅卷者的喜爱。高考作文中,一篇名为《我饿了》的文章引起阅卷者的注意,原因正在于充满妙趣。 经典改编式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聪明的作者也正借用对文学经典作品的改编让自己的文章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通常,此类作品的题目便明示了这一特点。如《〈孔雀东南飞〉新传》这样的题目,别出心裁,改编原著,以全新的面貌诠释了“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这一话题。又如《琵琶行之父母有情》一文中,运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于音乐的描写的诗句与父母对我的教育一一对应,述说了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流行时尚式 此类题目能够将学生所感兴趣的流行时尚元素与话题相结合,以新奇的方式让题目引人注目。如《“爱”在心口难开》,化用流行歌曲《爱你在心口难开》,将父子间的真情真挚地表达出来。前段日子流行《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风靡一时,上海卷的小考生立即借用,改编成自己的作文题目《谁动了我们的文化观》,不能说不聪明。
       直现文体式 同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或抒情散文不同,它的文体是别致的,与众不同的。借此来引起阅卷者的注意。如《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一文,通过文中“望诊”“把脉”……“医生建议”,写出了“吴诚信”的种种表现以及治疗办法,极具新意。又如一篇名为《药品说明》的文章,借对产品的说明写出了自己对“感情亲疏和对事物认知”这一话题的认识。
       以上所列出的题目类型不过是沧海一粟,不可能囊括所有的题目式样。重要的是考生能够从这些题目中得到一些启示,再融入自己的思考,也能拟出精彩的题目。 。

    雪***

    2006-08-04 09:20:56

  • 2006-07-23 13:33:31
  • 《父亲,我的第一部车》          《爱的一瞬间》             
    《重来》       《尊重》        《州官放火和百姓点灯》         
    《爱是一种什麽病》       《相思万年》            《相隔一千年》

    h***

    2006-07-23 13:33:31

  • 2006-07-22 20:52:49
  • 如果你想写自己的话可以用

    海***

    2006-07-22 20:52:49

  • 2006-07-10 16:44:37
  • 我认为只需与众不同,不要总是那些经典的。

    快***

    2006-07-10 16:44:37

  • 2006-07-03 16:22:32
  •   
    级别:智者
    4月22日 00:33  不要死题目 就要活方法
    话题作文怎样命名
    作者:漫天飞舞的樱花
    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要不落俗套。也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对主标题加以限制。 
    2、标题不能过长,过长则显得松散。
       3、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 方法一:定文体,扬长避短。 紧扣话题,调动积累,选用自己的“拿手文体”写作是快速拟题的基本前提。因为任何文章都是有体裁的,不讲文体,随心所欲地写作,只会写出结构松散,不合章法,非驴非马的“四不像”文章。
      况且,话题作文也只是要求文体不限,并非不讲文体。 例如:作梦,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梦的内容却是异常丰富,形式是异常多样的。请以“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以“梦”为话题 《这一幅风光,如梦》《比梦更美》宜写成抒情散文; 《美梦成真》《想起了那个暑假》宜写成记叙文; 《说说课文中的“梦”》《梦的成因》宜写成说明文; 《梦想中国足球》《让美梦成真》宜写成议论文。
       以“树”为话题: 如果我们想写记叙文,标题宜为《树下》《记一次特别的植树活动》《我家的小桃树》; 如果我们想写成抒情性的散文,可拟题《松树赞》《我爱那片小桃林》; 如果要写成议论文,就要这样拟题:《给我一片绿阴》《植树,为了子孙后代》《小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真的是“无用之材”吗》 方法二:妙修辞,匠心独运 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能避免一览无遗,让文题生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使文章锦上添花。
       例如:以“我”为话题,可活用歌词《真我的风采》《我想唱歌不敢唱》《最近比较烦,比较烦》。以“假日”为话题,可引用歌曲名《自从有了你》。以“同学”为话题,可拟题目《长相忆》《别时容易见时难》。写老师晚年坚守教坛的文章,可引用诗句《夕阳无限好》作题。
      写有关透视中小学生道德观念的文章,可沿用鲁迅的话《救救孩子》作题。用这种方法拟题,通俗明了,妥贴自然,并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看来,平时多背点古诗词名句,平时多留意歌曲、俗语、歇后语等知识,不但可以丰富我们的素养,对作文拟题的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
       方法三:新视角,别开生面 拟题不仅要快,更要求新求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克服思维定势,逆向思考,追求陌生效果,拟出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的好标题。方法有: ①违反常情式拟题:《真想做个差生》《渴望停电》《无价的花生米》 ②借用数字式拟题:《1234567》,抒写音乐情怀;《7+1>8》,论述学习与休息的关系。
       ③展开想象式拟题:《8与发》《雷锋“出国”了》《电脑与人脑的世纪之辩》 这些文题不落俗套,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新体验,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当然也很容易迷住阅卷老师,使他心甘情愿给你高分。 1、巧用修辞 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如:(1)比喻 《我渴望老师的“阳光”》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如将喻体换成“热情帮助”之类,则索然无味。又如《我发现女孩也可以做“太阳”》、《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这些设喻佳题也都富于文学色彩。(2)借代 辽宁大连一位考生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给文章拟题目《黑白债》,借色彩代本体,又亮出线索,寄托深情。
      又如《人生需要掌声》,这一标题借“掌声”代“鼓励”,也很有创意。(3)层递 《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读书的兴趣、方法和作用在递进中表达得简练生动。(4)比拟 《小树又快活了》《读水千遍真有趣》前者运用拟人辞格让小树具有人的感情,后者把“水”拟作能“读”之物,用的是拟物辞格。
      (5)对偶 《朋友最真,友情最贵》、《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这两例都将文旨浓缩在整齐对称的句子中,体现出考生善于推敲的语言功夫。(6)对比 《躺着读书,站着做人》“躺着”与“站着”形成姿势上的对比,使得标题包含哲理,令人回味。(7)双关 《我最需要一剂良药》文中“良药”既能治腿疾有能治心病,一语双关,内蕴丰富。
      (8)设问 《错?对!》先问后答,以简驭繁,又穿插标点,构思巧妙。(9)反问 《中国的教育家,您难道还没发现吗?》反问中饱含着摆脱应试教育重负的强烈愿望,观点鲜明,言辞恳切。 (10)顶真 《读书乐 乐读书》《活读书 书读活》(同上)这两例运用顶真兼回环辞格,风趣地展示读书之趣、读书之乐和读书之法。
      (11)反语 《我发现了家中的“贼”》家中几次“失窃”,“作案者”原来是瞒着别人给灾区寄钱的一家人的三个成员,题中用“贼”,贬词褒用,凸现一家人的高尚品德,幽默风趣。(12)引用 《腹有诗书气自华》、《风物长宜放眼量》前者形象地表现读书的作用,后者揭示消除“代沟”的思想方法,引用名句作题目,能较好地体现考生的文学积累和修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3、借用符号 (1)标点符号属无声的语言,用之拟写文题,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往往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如2000年浙江一考生所拟文题为“人生,丰富多彩!”,作者以感叹号为题,语势铿锵有力,形象地表明“人生没有固定的格式”,并点出只要“把握好手中的生活之舵,人生将丰富多彩”这一主旨。
       (2)将数学符号引进标题,借以昭示所要表达的主旨,具有直观、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等特点,往往收到出奇制胜之效。近年来正悄悄兴起于全国各类报刊,话题作文的拟题亦不妨借用之。2000年江苏一考生以“10-1=……”为题,巧用数学符号组成等式,设置悬念,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对生活中的“10减1”现象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诠释,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4、其他形式 (1)转换角度 有时我们还可以从反面,或是从侧面来拟题。如《下周我不回家》这个题目就很有吸引力,写的是作者和爸爸消除误会之后,决心少回家,以认真的学习态度回报父母的故事;《第四号戒令》从侧面来写老师对学生的过分约束,读时令人忍俊不禁,读后发人深思。
       (2)故设悬念 文章的题目最忌“千人一面”。在标题里设置悬念,把文章一波三折的情节含蓄地展现出来,才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这种方法简单、易学。同时,一个富有悬念的题目,也会让你觉得有话可说。如《女生传来的纸条》这个题目就很典型:这位女生为什么要给男生写纸条呢?纸条上都写了些什么话呢?结局又会如何?读者一看题目,便有了这么多要弄明白的问题,自然会产生读下去的强烈愿望。
      又如新闻标题《当列车驶来》也属于这一类。 让文章标题新颖、曲折、吸引人,当然还有很多方法。不过,我们要注意不管用哪一种方法,一定要“不窘于题而又不失其题”,要像孔子说的那样,“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同学们若能认真注意到这些方面,必将得到意外的收获。
       一位小学老师要学生在方格本上写一个“a”字,要求把这个字写满。结果有一个孩子写了一个大大的“a”字。这个字几乎占满了全篇。老师很生气,严厉地批评了他偷懒、胡闹。根据上述材料,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把看法浓缩成论点型标题。 导思:这是一道拟题训练题。
      角度很多。 你也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进一步挖掘它的深意。如:有些同学经过深入分析思考拟定了以下标题,如“拒绝框框!”“敢于破‘矩’,标新立异”“冲破束缚,锐意创新”“鼓励创造,发展个性”“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刻板僵化的教学模式该废止了”“规矩——扼杀个性的枷锁”“开启智慧的大门”“谁扼杀了我们的想象力?”“是培养人才还是庸才”“不要扼杀个性的萌芽”“这个‘懒’偷的好”“标新立异‘好’”“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等等,都有一定的深度和新意,确能给人一定的启迪。
       秋天,北京大学新学年开始了。一个外地学生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他就把包都放在路边。这是,正好一位老人迎面走过来,年轻学生走上去说:“您能不能替我看一下包呢?”老人爽快地答应了。那位新生于是轻装地去办理各种入学手续。一个多小时以后回来了,老人还尽职尽责地完成着自己的使命。
      年轻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各自走去。几天之后,北大开学典礼,这位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先生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请根据上述材料,拟一个论点型标题。 导思:这道拟题训练题的角度也颇多。 1、如果就事论事,做表面文章,则拟题为:“助人为乐”“平易近人,以身作则”“一诺千金,负责到底”“谦逊为人,长者风度”。
      2、如果稍稍挖掘一下,则可拟题为:“开学第一课”“北大第一课”“人间自有真情在”“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3、如果再深一层,则可拟题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以善小而不为”“可敬的赤子之心”“质朴无华见纯真”“自然心——最高的境界”“金子般的平常心”“难能可贵的平常心”“呼唤平等与博爱”“超凡脱俗境界高”。
      这些标题赞颂季先生平凡中的伟大是真正的伟大。4、还可以从赞扬或批评学子的角度立意:“人的尊严与平等”“留住诚信”“没有大人物与小人物之分”“人与人只须平视”“不必仰视,不可俯视”“不必‘惊讶’”,这些都有相当的新意,这类标题能给人以新鲜、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高考满分作文起好标题七种武器   博客网 妙趣横生式 此类题目,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题目的幽默趣味吸引阅卷者的注意。如《森林公审大会实录》一文,童话般的题目马上勾起阅卷者的阅读兴趣,希望一睹为快。文章的观点也正是通过森林法庭审理兔子与灰狼一案得以体现。
      还有一题为《审苍蝇》的文章,也以其独特的视角赢得了阅卷者的喜爱。高考作文中,一篇名为《我饿了》的文章引起阅卷者的注意,原因正在于充满妙趣。 经典改编式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聪明的作者也正借用对文学经典作品的改编让自己的文章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通常,此类作品的题目便明示了这一特点。如《〈孔雀东南飞〉新传》这样的题目,别出心裁,改编原著,以全新的面貌诠释了“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这一话题。又如《琵琶行之父母有情》一文中,运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于音乐的描写的诗句与父母对我的教育一一对应,述说了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流行时尚式 此类题目能够将学生所感兴趣的流行时尚元素与话题相结合,以新奇的方式让题目引人注目。如《“爱”在心口难开》,化用流行歌曲《爱你在心口难开》,将父子间的真情真挚地表达出来。前段日子流行《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风靡一时,上海卷的小考生立即借用,改编成自己的作文题目《谁动了我们的文化观》,不能说不聪明。
       直现文体式 同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或抒情散文不同,它的文体是别致的,与众不同的。借此来引起阅卷者的注意。如《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一文,通过文中“望诊”“把脉”……“医生建议”,写出了“吴诚信”的种种表现以及治疗办法,极具新意。又如一篇名为《药品说明》的文章,借对产品的说明写出了自己对“感情亲疏和对事物认知”这一话题的认识。
       以上所列出的题目类型不过是沧海一粟,不可能囊括所有的题目式样。重要的是考生能够从这些题目中得到一些启示,再融入自己的思考,也能拟出精彩的题目。 。

    好***

    2006-07-03 16:22:32

  • 2006-05-06 19:30:28
  •   青春剪影:《我们是初生的太阳》 《我的视线》 《长大的感觉》
              《我的一次选择》 《我这个人呀》 《我的课余生活》
    我爱我家:《有家真好》 《妈妈笑了》 《家事》
    校园生活:《你准备好了吗?》 《一次不同寻常的考试》
              〈在即将毕业的日子里〉 〈难忘的一课〉
              〈我们的双休日〉
    往事回眸:〈喝彩〉 〈陶醉〉 〈懊!原来是这样〉 〈往事〉
              〈往事〉 〈美好的回忆〉 〈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
    心香一瓣:〈珍惜生命〉 〈我想唱首歌〉 〈初中毕业时想到的〉
              〈盼望〉 〈惊喜〉 〈其实,我真的挺棒〉
              〈我最盼望的那一天〉
    生活感悟:〈我也是富翁〉 〈假如再有一次机会〉 〈这也是课堂〉
              〈我们这些少男少女〉 〈今天真好〉
              〈“这是我的责任”〉。
      

    橙***

    2006-05-06 19:30:28

  • 2006-05-04 23:55:08
  •   诗姿妖娆
    太离谱了,太破格了。
    太逍遥了,太超脱了。
    能这样无拘无束地释放自己,是何等的幸福?诗人生活的时代,必然是崇尚人性和尊严的时代;诗人生活的空间,必然也是提倡宽松和自由的空间。中国的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中国的诗词同样也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诗词三百首》也不例外。
      她对钦定的东西向来就不感兴趣,甚至于不屑一顾。据说康熙钦定的诗律词谱,执行得最好的是他的孙子乾隆,作过万余首衙制诗词,然而这么“宝贵”的东西,早已被平民百姓和着五谷杂粮消化得一干二净,岂不可惜?《诗词三百首》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写出了自己想写的诗,作出了自己想作的词,本无意标新立异,只是顺其自然而已。
      释放也罢,发泄也罢,都是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有何不可?(雪松) 好诗多磨 天下大众,和而不同。 童年读之,童心不平。 壮年读之,壮志豪情。 老年读之,老泪纵横。 《诗词三百首》是蹉跎岁月的积累;是丰厚历史的沉淀;是多彩人生的浓缩;是天地精华的提炼。
      非智者不能窥其门径,非仁者不能望其项背。过去,她是一座桥梁,一条纽带,一种载体;现在,她是一种主流,一种方向,一面旗帜;将来,她会变成一段回忆,一段历史,一个标志。这是不以某个人、或者说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王怀军) 诗心永驻 至柔动刚,至静德方。
       得主有常,万物化光。 在你的神韵中,我们获得了永恒;在你的圣律中,我们拥有了完美。你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暗香、疏影》浅吟低唱;《日、月、星、辰》交相辉映;《风、霜、雨、雪》含情脉脉;《兰、梅、竹、菊》嘲世讥俗;《诗、词、歌、赋》神采飞扬……所有这一切都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留下了终生难以抹灭的印象。
      (徐晓东) 诗野开阔 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水流行险,不失其信。 《诗词三百首》永远是人们心目中的蓝天、大地、高山、大海。因为你象蓝天一样胸怀宽广;象大地一样包容万物;象高山一样坚韧不拨;象大海一样吸纳百川。
       (翟奉勤) 诗境高远 翩翩不富,皆失实也。 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如果把《诗词三百首》比作大海,那么其他各流派的诗则是缥缈在海平面上的一层雾,尽管雾有着迷人的风姿,有着如梦如幻的意境。
      但大海自有她汹涌澎湃、浩瀚深邃、无边无际、包罗万象的壮观。(马先华) 诗出有名 天上情怀,人间至爱。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诗词三百首》既是一部鸿篇巨著的高度概括,又是一部盛世经典的精确简化。几乎每一首诗词的背后,都曾经有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故事。
      她毫无质疑地告诉人们:“恶奴群起吠尧舜,万民齐声叹良才”的时代己经一去不返! (巍昆仑) 诗路遥遥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艰贞无咎,勿失其孚。 《满江红》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一剪梅》多少年来争相传阅;《渔、樵、耕、读》翻山越岭,不胫而走;《诗、情、画、意》漂洋过海,不翼而飞;书屋因《大雁歌》而生辉,闺房因《荷花图》而升华……所有这一切都充分有力地证明了《诗词三百首》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历史的公正评价。
       (沈丹诚) 诗梦沉沉 尊位大中,而上下应。 刚健文明,时以元亨。 我们需要空气!我们需要阳光!我们更需要《诗词三百首》!每一次读到她,我们的灵魂就会得到一次彻底地净化!过去,我们为之陶醉不醒;现在,我们为之流连忘返;将来,我们也会为之永远记住一个时代!永远记住一个时代的真正英雄! (李光祖) 诗香浓浓 行而未成,君子弗用。
       进退存亡,不失其正。 打开《诗词三百首》,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这股气息来自高山、来自大海;来自天涯、来自海角;载满芬芳、载满激情;上下澎湃,纵横驰骋;沁人肺腑、发人深省;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金来基) 诗海泛舟 知至至之,可与言几。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 画家戴熙说过:“让人惊不如让人喜,让人喜不如让人思。” 《诗词三百首》记录的是一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描绘的是一种世所罕见的人生感悟。许多历史画面因为有了这些题诗,从而获得了新的生命力,进而引发了人们更多的思考,个别画面甚至价值连城,这些都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
      (铁林) 诗气正旺 飞龙在天,位乎天德。 乾无用九,乃见天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诗词三百首》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乎! (王金忠) 惜诗如金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旧的两千年过去了,《诗词三百首》为我们留住了旧世纪的最后一道美丽的晚霞;新的两千年开始了,《诗词三百首》又为我们带来了新世纪的最初一缕迷人的晨曦。(史慈) 诗性天成 益地而巽,日进无疆。 天施地生,其益无方。
       白玉先生的《天性、人性、个性》,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诗词三百首》理解。作者透过历史的烟尘,看到了宋元明清文人在理性的背后,普遍存在的酸性和奴性。这数百年来的诗词歌赋,大多是这种心性在极端压抑之下的释放。唯独大唐,是允许人的个性自由张扬的时代,也是天性、人性、个性结合得最为完美、最为充分的时代。
      后人把那个时代称为真正的浪漫主义时代,那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都是合情合理的。到了清代,国人可怜得只剩下奴性了,尤其是文人,诗词只能依照《钦定词谱》,文章只能作成《八股文》。为此,作者恨不得要“横跨宋元明清,”恢复国人数百年来被强烈扭曲的天性、人性和个性,并痛苦地叹息到:“《钦定词谱》和《八股文》是强加给文人的一条死路,而不是活路。
      ”他极力主张天性要率真,人性要质朴,个性要张扬。这与人类社会和谐、文明向前发展的规律是完全一致的。“和平、自由、春天”是《诗词三百首》的一个永恒主题!(魏磊) 诗彩缤纷 云形雨施,品物流行。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诗词三百首》自诞生以来,一直在高起点、大手笔、全方位地开辟着诗词领域的新天地,她继承和发扬了前人诗词的许多精华,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极大的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内涵。诗集原称《新诗词三百首》,后来接受了多数人的建议,定为《诗词三百首》。
      另外,书中所用的词牌,除“新浪淘沙”外,几乎都未另加“新”字,以尊重原词牌本身的独特美感和历史底蕴。(汪照敏) 诗情脉脉 诗中乾坤,四季如春。 以顺天意,以慰民心。 《诗词三百首》让我们在充分享受灿烂阳光的同时,眷顾到夜晚的宁静与温馨;在尽情沐浴温暖春风的同时,感慨到寒冬中蕴育的无限生机。
      她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太阳公公有四个美丽的女儿,她们虽然从未团聚,彼此间却一直在传递着春天的消息。这四个美丽的女儿就是春、夏、秋、冬,这个春天的消息就是《诗词三百首》。(李正刚) 诗光明媚 日月久照,四时久成。 观其所恒,万物之情。
       《诗词三百首》有四大特点:恰到好处的平仄合一,恰到好处的诗画合一,恰到好处的古今合一,恰到好处的天人合一。她切合民众的心态,理解民众的感情,倾听民众的呼声,尊重民众的选择。反对本末倒置、舍本求末、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从来没有把《钦定词谱》作为尚方宝剑供奉在民众之上。
       她把世界上最神秘、最奇妙、最完美的文字,进行了一次最神秘、最奇妙、最完美的组合,进而把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诗词歌赋的境界推向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高峰) 诗不可挡 庸言之信,庸言之谨。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诗词三百首》在一个最为合适的时间和空间里,采取了最为合适的方式和方法,唤醒了千百万人沉睡了千百年的心灵。
      尽管她在当今诗坛上以全新的姿态独树一帜,但她的骨子里依旧保持着唐诗宋词的基因,血液里依旧流淌着唐诗宋词的神韵,这也正是她拥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文章合为时而作”,她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正如她在诗中所说:“天时地利人和,用笔如魔,令人拍案叫绝。
      ”也正因为如此,她最终能以“百万雄诗过大江”的强大阵容,实现了古体诗词由旧世纪向新世纪的跨越。今天,我们在感慨经典的同时,会以同样的心情感慨到:“诗词三百首,心血二十年。书海从此起波澜:势不可挡,一洗旧文坛。”(德忠) 诗怀坦荡 无边无际,无声无息。
       淡淡白玉,谦谦君子。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符号,都有一个产生、发展、鼎盛、衰落、灭亡的过程。汉字,作为大自然综合信息的一个缩影,已经毫无质疑地成为人类历史上生存能力最为强大的语言符号,它对人类文明历史记录的真实性、生动性,已经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符号,但它总有一天也会走向衰落,走向灭亡,这是自然规律,不可违背。
      它的最初使命是为了让人们便于交流、便于沟通,便于更好地生存。今天,人们渴望能够利用它来记录和诠释最尖端、最科学的知识和技术,这也是它本身图生存、图发展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所以,一味地复古、一味地怀旧,并不意味着学问高深,清代成熟起来的诗律词谱带有典型的复古倾向,这种诗律词谱能够长寿一千多年,就已经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了。
       语言文字需要简化、需要更新,诗律词谱也同样需要简化、需要更新,《诗词三百首》就是以这样的胸襟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一诗激起千层浪 丽泽君子,朋友讲习。 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风行水上,涣奔其机。 用拯马壮,匪夷所思。 《诗词三百首》一经问世,立即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关心她的人越来越越多,持正反两方面意见的人,一直在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这种文化现象令人欣慰。尽管在硝烟弥漫中,个别人的言辞过激,大失风度,但在提倡言论自由的今天,其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诗词三百首》极力主张个性的张扬,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理会越辩越清,诗人也好,读者也好,总有一天都会摆正自己的位置,…… 革命导诗 潜龙勿用,终日乾乾。
       龙战于野,或跃在渊。 《诗词三百首》给沉寂多年的诗坛带来了新的革命,给退守一隅的顽固派和保守派带来了新的打击。上个世纪,有人称诗人是中国的梵高,然而时代不同了,欣赏水也不同了,加上诗人与画家对客观事物表达方式的不同,所以中国的梵高要比外国的梵高幸运得多。
      诗人本身也没有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大的空间里,这种返朴归真的表现手法竟得到了这么多的人的认可和赞同。 炼诗补天 日终则终,日食则食。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诗词三百首》填补了我国诗词史上的许多空白,她在追求简单、崇尚自然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偿试和探索。
      这类原生态式的诗词本来就是对天籁最直接、最真实的记录和描绘,实际上,最能震撼人的心灵的往往就是这类诗词。 诗全诗美 受子介福,于其王母。 众允之志,失得勿恤。 《诗词三百首》寻寻觅觅大半生,却发现自己梦寐以求的诗情画意并不存在于权威之门、大雅之堂,而是存在于最普通的民众之中,忧郁多年的心情豁然开朗,如释重负,就象一下子获得了绵绵不绝、无穷无尽的力量,彻底挣脱了传统旧势力的束缚,把专家学者的铁规戒律统统抛到了九霄云外,出一百年不敢出之风头,开一千年未曾开之先河,旁若无人地站到高处,指天画地,直抒胸臆,把自己天真率直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十全十美。
       三人行,则必有我诗 君子攸往,知得知丧。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 先迷失道,后顺得常。 无咎无誉,可贞含章。 《诗词三百首》一版再版,在整个社会上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作者所到之处,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趟雷区、涉奇险,用热血和汗水,为青春、为时代,谱写了一曲不折不扣的自强者之歌。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据说,凡是诗人经过的地方,三个人当中,必定有一个是知道《诗词三百首》的。 兴诗动众 体仁长人,嘉会合礼。 利物合义,贞固干事。 弘扬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几代人的努力方向。用最吝啬的笔墨,勾勒出最饱满的艺术形象,是画中的上品。
      同样道理,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最丰富的思想感情,必然也是诗中的上品。《诗词三百首》的兴起,惊动了千千万万的平民百姓。她用最大众化的笔墨,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描绘了一幅最大众化的精彩画卷。 诗业辉煌 西南得朋,乃与类行。 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 含弘广大,品物咸亨。 感谢您!《诗词三百首》,您使我们充分感悟到人性的一种至善至美; 感谢您!《诗词三百首》,您使我们彻底领略到人生的一种全新境界! 感谢您!《诗词三百首》,您为我们驱走了黎明前的漫漫长夜; 感谢您!《诗词三百首》,您为我们带来了雷雨后的万里晴空! 感谢您!《诗词三百首》,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象今天这样酣畅淋漓地呼吸了; 感谢您!《诗词三百首》,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象今天这样自由自在地歌唱了! 胜利大会诗 耳目聪明,柔进上行。
       得中应刚,是以元亨。 《诗词三百首》中,有一百首是骂出来,有一百首是逼出来的,还有一百首是杀开一条血路杀出来的。诗人最终选项择了自信,选择了坚强,选择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所以能够继承过去,立足现在,把握未来。 “百鸟朝凤,同唱一曲欢乐颂。
      ”她带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把诗情画意送进了千家万户。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无数仁人志士那匆匆离去的身影,也可以看到战争的硝烟以及民主、共和的曙光;在这里,你会听到来自远古呼唤,也会听到来自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至今未落的话音。 诗不我待 以立不易,从一而终。
       夫子制义,刚当位应。 在过去近一千年的岁月里,中国女子以小脚为美,明明是畸形的、丑恶的东西,举国上下却推崇备至,把它作为衡量一个女子是否完美的重要标志。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钦定词谱无异于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可至今仍有许多人把它作为高深的学问招摇过市,甚至凭它养家糊口。
       废除妇女缠足,彻底解放了一半的国人;简化诗律词谱,也彻底解放了一半的诗人。 汉语言中,字有字体,句有句型。正楷、行草等为字体,诗律词谱则为句型,前人的书法能够把字体的美发挥得淋漓尽致,后人的诗词同样也可以把句型的美表达得贴切自然。 。
      

    s***

    2006-05-04 23:55:08

  • 2006-04-23 18:41:36
  •   如何给作文拟个好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能给读者无穷的联想和玩味。
    那么如何给作文拟一个好题目呢?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修辞法 用修辞格的方法拟题
    比喻:《父爱是座山》《五月榴花红似火》《我是一只快乐的小狐狸》《父爱将我举过命运的栏杆》
    夸张:《世界不大是个家》《一张煎饼包天下》《贪心不足蛇吞象》《胆大包天》
    引用:《待到山花烂漫时》《一枝红杏出墙来》《小荷才露尖尖角》
    对比:《小人物的大故事》《红与黑》《为了忘却的记忆》《城里人,乡下人》
    设问:《你有一颗柔弱的心吗?》《谁是阿Q?》《是谁动了我的奶酪?》《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拟人:《冬天的诉说》《蚊子的自白》《螳螂的秘密》《诚信漂流记》
    反问:《教师们还不该反省吗?》《雷锋真的没户口?》《我是差生,我容易吗?》《阿斗扶不起来,怪谁?》
    反语:《我是一个傻女孩》《我想当个差生》《其实我很笨》《爸爸,我不想做你的女儿》
    仿词:《洋教师的“洋相”》《牛教师的“牛脾气”》《槐花村的槐花情》《赖昌星还赖几天》
    对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排比:《那山·那人·那狗》《小桥·流水·人家》《枣树·父亲和我》《雨珠·露珠·泪珠》
    移觉:《我是那片红红的激情》《晶莹的铅球》《给心灵吃点冰激凌》
    呼告:《请给我松绑》《渴望被爱》《老师,请您听我说》《救救我吧》
    二、故弄玄虚法 故意用使人迷惑和误会的手段,引人注意
    例如:《我是一条常常不洗澡的鱼》《我和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毛毛虫小传》《怀念狼》
    三、标点法 借助标点符号给作文拟题
    例如:《我?我!》《10000元的价值=?》《好女孩?坏女孩?》《火,火!》
    四、代数法 借用常用的代数式拟题
    例如:《真诚+守信=真诚的友谊》《1+1=?》《我的PH=7》《减负≠减副》
    五、模仿套用法 模仿套用名著、名篇、名曲的标题拟题
    例如:《莎菲女孩的日记》《谁是我最可爱的人》《哦,白雪》《同桌的你》《妈妈的吻》
    六、反串法 反常理而用之
    例如:《引的春风渡玉门》《胜利乃成功之母》《开卷未必有益》《“松松跨跨”出人才》
    七、以小见大法 用微不足道的事物拟题
    例如:《七根火柴》《我是一只桔子》《我喜爱的一句箴言》《苔花如米小》
    八、借用历史人物、事件和社会热点拟题
    例如:《“伊丽莎白”的故事》《我班的“九·一八事件”》《铁血班长毕小麦》《我和妈妈的“冷战”》《为什么学保尔不学盖茨》《我老爸是个农民工》。
       以上介绍了八种拟题方法,事实上还有好多的拟题方法。另外,以上的分类并不是绝对的,请同学们灵活运用。 给话题作文拟一个好题目 自拟文题是话题作文的一大特色。如何给自己的作文拟一个新奇、醒目的题目,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这是每个考生都需要仔细揣摩的首要问题。
         话题法   所谓话题法,即题目中包含话题。比如说,要求以“我渴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拟题时,只要在我渴望后边填入渴望的内容,使之与 “我渴望”组成主谓短语即可。如“我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我渴望真诚的友谊”等等。有时,也可以在话题后面加上标点符号,构成文章的标题。
      如“我渴望……”或“我渴望?芽我渴望?选”。这种拟题方法,最为快捷方便,很适合平时写作文常常跑题的同学。        借用法   根据你的写作需要,把与之相关的名人名言、成语俗语、诗句歌词、歌曲名、影片名、电视剧名、广告语等,直接地或经过改造后用来做作文题。
      直接引用的如“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三百六十五个祝福”;变化后套用的如“都是考试惹的祸”、“竞选日记”。另外,有关军事、科学、音乐、体育等方面的行业术语,进行适当的改造后,也可做标题。如“少打插边球”、“学生健康红灯频频”。这些标题通俗明了、妥帖自然,让人耳目一新。
         修辞法   拟题时灵活巧妙地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设问、借代、夸张、对偶等常常给人以生动形象,新颖醒目的感觉。如“六面魔方”、“我和初三老人有个约定”(比喻);“母亲河的诉说”、“地球的呐喊”(拟人);“自由,你在哪里”(设问);“独眼大将军”(借代);“千年等一回”(夸张);“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对偶);“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同文)。
             悬念法   用悬念来拟题,给读者以充分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往往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吸引读者阅读下去。如有一同学给自己的作文拟题为“马扁”,一看文题颇为疑惑,马扁是何物?芽急于往下看。原来“马扁”即“骗”也。全文围绕这个“骗”字,将一个活泼、机智、热情、善良的女中学生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再如我们熟悉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地球上最后一个人”、“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等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来拟题的。   求异法   近年来,中考高分作文以“求异型”思维的题目居多。拟题时要克服思维定势,不妨超越常规,进行“异向思维”。如人们常说“世上只有妈妈好”,你不妨来个“世上只有妈妈‘坏’;人们常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你不妨来个“多个‘朋友’多堵墙”;人们常说“榜上无名,脚下有路”,你不妨来个“榜上有名,脚下无路”……这样拟题新颖直观,内涵丰富,很有创意。
         幽默法   诙谐幽默的谈吐,常常令人捧腹大笑。同样的,一个清新俏皮、幽默诙谐的标题也往往让人忍俊不禁,一下子拉近了读者和文章的距离。如“马屁老爸”,抓住了老爸喜欢“拍马屁”的特点拟题,将老爸鲜明的个性特点跃然纸上,很有情趣。再如“家庭喜剧”这样的拟题,文章还没看,喜洋洋之情已流露出来。
           当然,拟题方法还不止以上这些,笔者曾看到一篇文章题为《要么,com,要么,完蛋》,这样的标题简洁而有力,不能不让人叫绝。“标题亮丽,文自生辉”。相信一个好的标题,定能让你的文章锦上添花。

    雨***

    2006-04-23 18:41:36

  • 2006-04-22 12:30:35
  •               如何给作文拟个好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能给读者无穷的联想和玩味。
        那么如何给作文拟一个好题目呢?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修辞法  用修辞格的方法拟题
        比喻:《父爱是座山》《五月榴花红似火》《我是一只快乐的小狐狸》《父爱将我举过命运的栏杆》
        夸张:《世界不大是个家》《一张煎饼包天下》《贪心不足蛇吞象》《胆大包天》
        引用:《待到山花烂漫时》《一枝红杏出墙来》《小荷才露尖尖角》
        对比:《小人物的大故事》《红与黑》《为了忘却的记忆》《城里人,乡下人》
        设问:《你有一颗柔弱的心吗?》《谁是阿Q?》《是谁动了我的奶酪?》《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拟人:《冬天的诉说》《蚊子的自白》《螳螂的秘密》《诚信漂流记》
        反问:《教师们还不该反省吗?》《雷锋真的没户口?》《我是差生,我容易吗?》《阿斗扶不起来,怪谁?》
        反语:《我是一个傻女孩》《我想当个差生》《其实我很笨》《爸爸,我不想做你的女儿》
        仿词:《洋教师的“洋相”》《牛教师的“牛脾气”》《槐花村的槐花情》《赖昌星还赖几天》
        对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排比:《那山·那人·那狗》《小桥·流水·人家》《枣树·父亲和我》《雨珠·露珠·泪珠》
        移觉:《我是那片红红的激情》《晶莹的铅球》《给心灵吃点冰激凌》
        呼告:《请给我松绑》《渴望被爱》《老师,请您听我说》《救救我吧》
        二、故弄玄虚法  故意用使人迷惑和误会的手段,引人注意
        例如:《我是一条常常不洗澡的鱼》《我和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毛毛虫小传》《怀念狼》
        三、标点法  借助标点符号给作文拟题
        例如:《我?我!》《10000元的价值=?》《好女孩?坏女孩?》《火,火!》
        四、代数法  借用常用的代数式拟题
        例如:《真诚+守信=真诚的友谊》《1+1=?》《我的PH=7》《减负≠减副》
        五、模仿套用法  模仿套用名著、名篇、名曲的标题拟题
        例如:《莎菲女孩的日记》《谁是我最可爱的人》《哦,白雪》《同桌的你》《妈妈的吻》
        六、反串法  反常理而用之
        例如:《引的春风渡玉门》《胜利乃成功之母》《开卷未必有益》《“松松跨跨”出人才》
        七、以小见大法  用微不足道的事物拟题
        例如:《七根火柴》《我是一只桔子》《我喜爱的一句箴言》《苔花如米小》
        八、借用历史人物、事件和社会热点拟题
        例如:《“伊丽莎白”的故事》《我班的“九·一八事件”》《铁血班长毕小麦》《我和妈妈的“冷战”》《为什么学保尔不学盖茨》《我老爸是个农民工》。
       以上介绍了八种拟题方法,事实上还有好多的拟题方法。另外,以上的分类并不是绝对的,请同学们灵活运用。 给话题作文拟一个好题目 自拟文题是话题作文的一大特色。
      如何给自己的作文拟一个新奇、醒目的题目,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这是每个考生都需要仔细揣摩的首要问题。   话题法   所谓话题法,即题目中包含话题。比如说,要求以“我渴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拟题时,只要在我渴望后边填入渴望的内容,使之与 “我渴望”组成主谓短语即可。
      如“我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我渴望真诚的友谊”等等。有时,也可以在话题后面加上标点符号,构成文章的标题。如“我渴望……”或“我渴望?芽我渴望?选”。这种拟题方法,最为快捷方便,很适合平时写作文常常跑题的同学。        借用法   根据你的写作需要,把与之相关的名人名言、成语俗语、诗句歌词、歌曲名、影片名、电视剧名、广告语等,直接地或经过改造后用来做作文题。
      直接引用的如“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三百六十五个祝福”;变化后套用的如“都是考试惹的祸”、“竞选日记”。另外,有关军事、科学、音乐、体育等方面的行业术语,进行适当的改造后,也可做标题。如“少打插边球”、“学生健康红灯频频”。这些标题通俗明了、妥帖自然,让人耳目一新。
         修辞法   拟题时灵活巧妙地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设问、借代、夸张、对偶等常常给人以生动形象,新颖醒目的感觉。如“六面魔方”、“我和初三老人有个约定”(比喻);“母亲河的诉说”、“地球的呐喊”(拟人);“自由,你在哪里”(设问);“独眼大将军”(借代);“千年等一回”(夸张);“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对偶);“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同文)。
             悬念法   用悬念来拟题,给读者以充分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往往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吸引读者阅读下去。如有一同学给自己的作文拟题为“马扁”,一看文题颇为疑惑,马扁是何物?芽急于往下看。原来“马扁”即“骗”也。全文围绕这个“骗”字,将一个活泼、机智、热情、善良的女中学生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再如我们熟悉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地球上最后一个人”、“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等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来拟题的。   求异法   近年来,中考高分作文以“求异型”思维的题目居多。拟题时要克服思维定势,不妨超越常规,进行“异向思维”。如人们常说“世上只有妈妈好”,你不妨来个“世上只有妈妈‘坏’;人们常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你不妨来个“多个‘朋友’多堵墙”;人们常说“榜上无名,脚下有路”,你不妨来个“榜上有名,脚下无路”……这样拟题新颖直观,内涵丰富,很有创意。
         幽默法   诙谐幽默的谈吐,常常令人捧腹大笑。同样的,一个清新俏皮、幽默诙谐的标题也往往让人忍俊不禁,一下子拉近了读者和文章的距离。如“马屁老爸”,抓住了老爸喜欢“拍马屁”的特点拟题,将老爸鲜明的个性特点跃然纸上,很有情趣。再如“家庭喜剧”这样的拟题,文章还没看,喜洋洋之情已流露出来。
           当然,拟题方法还不止以上这些,笔者曾看到一篇文章题为《要么,com,要么,完蛋》,这样的标题简洁而有力,不能不让人叫绝。“标题亮丽,文自生辉”。相信一个好的标题,定能让你的文章锦上添花。 。

    紫***

    2006-04-22 12:30:35

  • 2006-04-22 08:17:39
  • 可以找一些优秀的作文书籍看看

    s***

    2006-04-22 08:17:3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