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新生儿黄疸23天未退

初生23天,母乳喂养,精神好,吃饭睡觉好,大便色泽金黄,每天拉8-10次。昨天测黄:头13.7,胸13.6,腹11.0。做肝胆B超结果正常。还需查些什么?肝功有没有必要?医生建议停母乳3-5天,是否可取?
l*** | 2006-06-08 13:13:08

全部答案(共3个回答)

    2006-06-16 10:35:44
  • 我家小孩出生后一个月风黄疸也没退,后来医生跟我说,只要给小孩喝点葡萄糖水就行了,喝几天后你就会看到明显的变化.
    j*** | 2006-06-16 10:35:44 144 79 评论
    0/300
  • 2006-06-12 16:03:20
  •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具有一些特点,概括地说新生儿胆红素形成相对较多,而对胆红素的代谢、排泄功能又较低,所以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一定时期里会发生生理性黄疸,有病时亦容易出现黄疸。 
    生理性黄疸的特点:(1)在生后2~3天起出现并逐渐加深,在第4~6天为高峰,第2周开始黄疸逐渐减轻。(2)黄疸有一定限度,其颜色不会呈金黄色。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无明显的黄疸。若抽血测定胆红素...

    查看全部>>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具有一些特点,概括地说新生儿胆红素形成相对较多,而对胆红素的代谢、排泄功能又较低,所以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一定时期里会发生生理性黄疸,有病时亦容易出现黄疸。 
    生理性黄疸的特点:(1)在生后2~3天起出现并逐渐加深,在第4~6天为高峰,第2周开始黄疸逐渐减轻。(2)黄疸有一定限度,其颜色不会呈金黄色。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无明显的黄疸。若抽血测定胆红素,足月儿在黄疸高峰期不超过12毫克/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分升。(3)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第2周末基本上消退,早产儿黄疸一般在第3周内消退。(4)小儿体温正常,食欲好,体重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有很多原因可使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有下列表现之一时常揭示黄疸为病理性:(1)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2)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分升;(3)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4)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5)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 
    有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此外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脑(常称核黄疸),引起死亡或有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所以一旦怀疑小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 
    1.细胞破坏增多:常见因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或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后者在我国广东、广西、四川等省较多见。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头颅血肿或其他部位出血亦使红细胞破坏增加,引起黄疸。 
    2.感染:有一些细菌、病毒感染可引起黄疸。感染可发生在宫内或出生后。败血症、泌尿道感染时黄疸发生率较高。 
    3.出生时窒息、缺氧或生后胎粪排出延迟者,黄疸往往较深。 
    4.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克汀病)患儿的黄疸消退常延迟。 
    5.母乳性黄疸:约占母乳喂养的0.5~1%,目前认为这类母乳中含有一种物质,对胆红素的结合过程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胆红素自肠道吸收。其表现为生理性黄疸迟迟不退,在第2周末黄疸反达高峰,历时1~2个月才退清。虽然黄疸较深而持久,但小儿并无其他异常,如暂停母乳2—3天,黄疸会明显减轻,再哺母乳,黄疸可有些加深但不会达到原先的程度。母乳性黄疸不会造成不良后果,诊断明确后不要终止母乳喂养。 
    生理性黄疸一般毋需处理。生后较早地开始进食可以使胎粪较早排出,而且建立肠道的正常菌群,从而减少胆红素自肠道吸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黄疸。新生儿有黄疸时要避免使用磺胺药、阿斯匹林和含苯钠酸钠的药物,因这些药物有利于核黄疸的发生。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时很多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如维生素K3、K4,磺胺类,呋喃类)不能使用。病理性黄疸者应送医院诊治,除了治疗基本疾病外,尚可选用照疗法、中药、口服鲁米那及可那明或换血疗法,以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浓度,治疗方法由医生来定。 
    新生儿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 
    
    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约60%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在出生后3-5天可出现黄疸,但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14天内黄疸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黄疸全部消退。 
    
    病理性黄疸则属于异常,一般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①细菌感染和新生儿败血症以及病毒感染如甲肝病毒、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等;②新生儿溶血病;③先天性胆道闭锁和胆总管囊肿;④母乳性黄疸,多于出生后4-7天出现黄疸,2-3周达高峰,在停止哺乳1-3天后胆红素即可下降,如3天无明显下降者可排除母乳性黄疸;⑤其他因素如遗传性疾病、药物性黄疸等。 
    
    当新生儿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过早(于生后24小时出现);黄疸程度重或进展快;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黄疸退而复现者。 
    
    任何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都应找出原因进行治疗,尤其是1周内的早产儿和有严重缺氧、酸中毒、颅内病变、严重感染的患儿,必须尽早积极治疗,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h*** | 2006-06-12 16:03:20 162 77 评论
    0/300
  • 2006-06-09 13:41:59
  •          母乳性黄疸是指吃母乳的新生儿发生的黄疸。造成黄疸的原因是母乳中含有孕二醇,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黄染。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热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乳,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消失。 
      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

    查看全部>>

             母乳性黄疸是指吃母乳的新生儿发生的黄疸。造成黄疸的原因是母乳中含有孕二醇,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黄染。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热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乳,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消失。 
      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神经损害。可停母乳暂用牛乳代替,待黄疸好转后可以继用母乳。 医生建议是可取得,祝宝宝早日康复茁壮成长!!!!!
    爱*** | 2006-06-09 13:41:59 166 78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