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请问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学大讨论中的几种重要的观点?

首页

请问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学大讨论中的几种重要的观点?

美学问题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1-06 22:33:11
        当代中国的西方美学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50年代和60年
    代初,中国美学界在百家争鸣大讨论的浪潮推动下,对西方美学研究做了一些工作
    ,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的来说还是显得较为薄弱。有关西方美学名著的翻译介
    绍寥寥可数,当时出版的汉译名著大概只有帕克的《美学原理》、康德的《判断力
    批判》(下卷)、黑格尔的《美学》(第一卷)和丹纳的《艺术哲学》等几种。
      中 国学者自己撰述的研究之作也很少,《西方美学史》(朱光潜)和《西方美学史论 丛》(汝信)可以说是当时在这个领域仅有的代表作。   第二阶段即80年代至今,这是我国西方美学研究蓬勃开展的黄金时期。在改 革开放的形势下,中国的西方美学研究迎来了新的春天。
      学者们先是从浩如烟海的 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中精选出一批富有思想和学术价值的名著译介给国人,如 通史方面有英国新黑格尔主义者鲍桑葵和美国当代美学家吉尔伯特、库恩分别撰写 的两部《美学史》以及前苏联学者舍斯塔科夫的《美学史纲》;断代史方面有欧洲 著名美学家塔塔科维兹的《古代美学》和《中世纪美学》等。
      这些中译本论著的问 世,大大促进了我国西方美学史研究活动的开展。汝信的《西方美学史论丛续编》 、蒋孔阳的《德国古典美学》、杨恩寰的《西方美学思想史》、阎国忠的《古希腊 罗马美学》和徐纪敏的《科学美学思想史》等,都是我国学者在西方美学史研究方 面的重要之作。
         除了西方美学史方面的研究外,对现代西方美学的研究则是我国当代西方美学 研究的又一重点。现代西方美学流派大多产生和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 来的各个不同时期,它们分别代表了各种不同的美学理论思潮。这些流派有的历久 不衰(如完形心理学美学),有的风靡一时(如结构主义美学),有的至今余波未 逝(如符号论美学),有的则方兴未艾(如解释学美学)。
      20世纪是整个人类科 学和精神文化生活进入迅速发展和重大变革的时代。要变革就意味着对旧的传统观 念和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否定。现代西方美学从总体上说就是在这种全面反传统的社 会历史背景下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也体现了这种反传统的时代特征和基 本倾向。
      现代西方美学是一个广阔的理论层面,尽管它的内部派系林立,学说众多 ,但其基本宗旨就是要对传统的美学进行反叛和否定。因为,在它看来,旧的传统 美学已经无法表现新的时代生活,而必须开创一种更鲜明更有生命力的美学形态来 取而代之。这倒并不是说现代西方美学家们已经完全抛弃了传统美学,相反,他们 正是在对传统美学作严格审视的基础上把理论研究的目光转向未来和新的领域。
      这 就是为什么现代西方美学流派众多、学说纷呈、百家争鸣、精英辈出的原因所在。 不过,在研究中学者们发现,尽管这些流派的研究方式和手段各各不同,甚至同一 流派内部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也有差异,然而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它们都 试图对传统美学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作出新的思考和解释。
         近十多年来,我国学者在对传统西方美学作了较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与之 有关的西方艺术史、艺术原理以及现代西方美学流派各主要代表及其思想逐一予以 研究考察。反映这方面成就的主要代表作有《当代西方美学》(朱狄)、《20世 纪西方美学史》(张法)、《现代西方美学史》(朱立元主编)等。
      此外,由汝信 主编的《外国美学》在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是目前我国西方美学研究的主要 学术园地。此刊以相当大的篇幅比例重点刊载近年来我国学者在现代西方美学研究 方面的代表性文章。这些文章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迄今我国学者西方美学研究 的水平。
         在当代中国的西方美学研究中,学者们普遍感到,现代西方美学研究较之西方 传统美学研究,其难度则要大得多,因为后者的发展线索比较简单,历史上的美学 家及其思想和个性特征也早已为世人所定评,因此,为人们所易于把握。但现代西 方美学则不然,对其研究的最大困难就在于:它不但流派众多,而且各流派之间的 关系纵横交错,极其复杂,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
      我国学者在对这些流派的 界线划分和现代美学家的流派归属以及对每个流派理论主旨的概括、提炼和对其理 论来源的探索等方面,历来感到很棘手。他们认为,如果要对这些流派作一刀切的 划分,定会将研究导入误区。只有根据这些流派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实际情形, 采取一种灵活的方式,对其划而不死,引“派”入“流”。
      现代西方美学从其表面 看,似乎与传统美学彻底决裂,但只要深入研究,就不难发现,它的唯心主义理论 往往是在西方传统唯心主义的一个新的断面上加以扩张、变形发展而来。因而有“ 流”就有“源”,并且各派之间尽管争论得十分激烈,但仔细研究其理论的深层根 源,又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结构关系十分微妙、复杂。
         当代中国的西方美学研究经过我国学者多年的不懈努力,迄今已形成一定的气 候和规模,并已逐步开始由表层走向深化。然而,西方美学中仍有许多未知的领域 有待于我国学者去进一步开发,许多问题之谜仍有待于人们去探索和开启。尽管当 代中国的西方美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总体来说还是不很系统全面,还 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缺陷。
      例如,迄今还有许多重要的西方美学名著因限于人 力、物力、学术水平等原因而未能译介给国人;其次,由于研究队伍中有的人受急 功近利心理动机的驱迫,致使有的译著(文)和论著(文)质量欠佳,甚至粗制滥 造;有的不加分析地盲目崇拜,一概照搬,无谓地歌颂和吹捧;有的在研究中缺乏 严谨的考证和理性判断,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甚至穿凿附会,妄下论断;有的玩 弄概念游戏,哗众取宠,故弄玄虚;有的缺乏独立思考,人云亦云,如此等等。
      这 些都是我国西方美学研究领域的问题所在,务必引起研究者的深刻注意。   必须承认,西方美学是关于西方人审美意识的科学,它是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人的精神品格以及他们的文明和智慧。 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固有的甚至是本质的差异。
      我们今 天之所以要研究西方美学,就是要吸取西方美学中的优秀成果,从而丰富和发展我 国的民族美学研究事业。在如何对待西方人的美学观念问题上,我们的态度应该是 既不盲目崇拜,也不一概排斥。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实事求 是的科学分析方法对待西方美学。
      这是我国学者从事西方美学研究所必须坚持的基 本原则。我们恳望广大学者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在西方美学研究领域一如 既往地辛勤耕耘,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成就,从而将当代中国的西方美学研究推 向一个更高的阶段。 。

    h***

    2005-01-06 22:33:1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