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典威

首页

典威

三国时期的人物,生平简介.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7-03 08:45:36
      典韦(?-197年),子满,东汉时陈留国己吾县人。中国三国时期的曹操麾下的勇将。《三国志》记载典韦:“韦既壮武,其所将皆选率,每战斗,常先登陷陈”。典韦主要负责曹操的警卫工作。任职领军都尉。史书记载:“(典韦)引置左右,将亲兵数百人,常绕大帐”,“性忠至谨重,常昼立侍终日,夜宿帐左右”。
      曹操对他极为信任。据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描述,他在曹操的两次大厄中扭转局面,解除了危急。一次是公元194年的濮阳之役,一次是公元197年的宛城之役,而这两次正是曹操除了赤壁之战外,最狼狈仓惶的两次。而这两次战役中,第一场是典韦的初试啼声,第二场已是绝命之战。
      曹操宛城脱险后,闻知典韦为掩护自己而战死,“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于许昌为之立祀享祭,厚待典韦的后人,封典韦的儿子为司马。曹丕即帝位后,加封典韦的儿子为都尉,赐爵关内侯。 典韦是陈留人,《三国志》上说他是“形貌魁梧,旅力过人,有志节任侠。
      ”就是说他不但长得高大威猛,而且战斗力强,有志向,有操守,并兼有一身侠气。属于那种好打抱不平又决不糊涂的聪明大将,与解放军猛将彭德怀颇有相似之处。 他年轻的时候,朋友与一大户结仇,这大户防备森严,他设计为朋友复仇。这天他化装成候门大户人家,“乘车载鸡酒”,形似送礼,却暗中怀携匕首,诳入了那家大宅行刺,将夫妻双双杀死于大宅之内。
      那户人家住在市集热闹近处,典韦杀人出来以后,后面便有数百人追他。他从容登车,缓行而去,便那数百人终于不敢近前。从此他便以侠义智勇之名为中原豪杰所敬重。 如同三国诸多英雄一样,他先在张邈手下当兵,后来转到夏侯?窒拢髡接⒂拢韭怼O暮钍遣懿俚那捉源顺晌芫挠率俊K徊懿俜⑾直恢赜茫窃谥腻а舸笳街小D且徽铰啦既贩⒈芫Фǎ⑵鹱芄ァ2懿偌榻艏保毕抡心几宜烙率浚湮ひ砸桓鲂⌒∷韭淼纳矸荩胗С稣剑柿旄宜蓝釉笔耍┳帕街仡祝壮质啾疥菡笤谇埃蚩笨凇B啦季蠓杉淅矗荒芮敖湮げ⒉宦趁В宜蓝釉痹卮钡教焐恚啦季迳锨袄匆讲懿僦保潦讲淮颍宀交共淮颍宜蓝釉倍家押ε拢钡降斜恚湮ぜ笤缫盐抻茫簧钕拢氏冉矫蜕保宜蓝釉笔科笳瘢笨惶跹罚懿俪米盘炷海示宄霭А? 此战之后,曹操破格提拔典韦为都尉,率领数百人亲军,日夜守护曹操大帐。
      可算是信任之至了。典韦“忠至谨重”,白天站在大帐前整日不离,夜间就在帐外合衣而卧,不离片刻,只到凌晨天白时才回自己的帐里休息一会。每次曹操接见外使诸侯,典韦都执一柄大斧,刃长一尺,伟立左右,以防行刺。有这么一名勇士日夜守在身边,忠心无二,野心无一,救过自己的命还能打仗,曹操还能不善待他?曹操经常赐他酒肉,吃起来山呼海啸,豪壮无比。
      曹操夸他:帐下壮士有典君,持一双戟八十斤!你看,这很象毛泽东写诗夸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不是? 典韦死于张绣发难,偷袭曹营。这一次典韦以性命相搏,再次救曹操于生死之间,名为殉难,实为殉主。《三国演义》对此有精彩的描写,说曹操被攻之后,落荒而逃,右臂中了一箭,连大宛良马也被射中数箭,眼睛射瞎倒地。
      曹操从马上跌下,狼狈不堪,长子曹昂赶紧把自己的乘马交给曹操,才得以逃生。当此之时,典韦正在寨门处敌挡张绣军。书中写张绣怕典韦勇武,前一天特意邀请典韦赴宴,灌醉了他,然后派偏将胡车儿偷了典韦的双戟,然后才敢起事。典韦惊醒之时,身无铠甲,手无寸兵,身受数十创,还倒提两个敌兵的尸体奋战。
      终于寡不敌众,死于帐前。“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而入者”。 “典韦之死”一段描写与历史关系虚虚实实,铺写了曹操的狼狈,传奇了张绣的用计,这都是史中所无。所以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典韦的豪爽和勇武,令其可爱,令其死可憾。事实上,典韦这样聪明持重的战将,是不可能放弃守护曹操的职责,去张绣处喝酒至醉,让人偷了兵器的。
      《三国志》中写典韦之死,写到“韦以长戟左右击之”,杀死无数,受重伤后,张绣军去捉他,他抡起两个士兵抵抗,这是有的。但《三国志》中写典韦的威势,有一笔写得比《三国演义》更棒:典韦死后,张绣命人将他的头颅传看,命全军参观他的尸体,以提高张绣军的士气,这一反衬笔法更深入地写明了张军对典韦的恐惧。
      如果演义中补上张军传看典韦头颅,参观典韦尸体的细节,则更动人。 典韦确实勇!确实豪!确实忠诚!确实侠义!这几个美名是典韦拿性命搏来的。为什么演义要舍去典韦的能打仗,有智谋的素质?这是在贬低他吗?其实能打仗有智谋的将军,在三国人物中太多太多,而不写典韦醉酒中计一节,就不能突出他的侠与豪,也不能充分表现他在危急关头赤膊大战的勇与忠,这个形象就不会象现在这般通俗,这般鲜明可爱。
      老百姓爱典韦豪、侠、勇、忠。至于智吗,作者要留着塑造孔明之类的谋士呢。 史载:曹操在战后派间谍把典韦的尸体找回来,哭葬于典韦的家乡襄邑。后来每次经过那里都要去扫墓。还让典韦的儿子典满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当了都尉,并赐以侯爵。曹操深爱典韦,确实不假。
      

    c***

    2006-07-03 08:45:36

其他答案

    2006-07-03 16:55:45
  • 知道典韦,不知典威.

    丘***

    2006-07-03 16:55:45

  • 2006-07-02 11:48:50
  • 典韦,陈留己吾人。三国时曹魏猛将。擅使大双戟,为人壮猛任侠,曾为友人报雠,杀人出市,人莫敢近。初属张邈,后与人不和,杀人外逃,因逐虎过涧而被射猎中的夏侯敦所见,异其悍武,引至军中荐与曹操。其时帐前牙门旗既长且大,风吹欲倒,军人莫能持定,而典韦竟以一手便将其执稳,人们都以他的奇力为异,曹操更称其为「古之恶来」。曹操讨吕布于濮阳时,典韦奋力勇战,为曹操所异,又因其人忠诚谨重,自此引典韦为近侍,迁为都尉,置之于左右。后曹操于宛城时,张绣先降而复反,先令胡车儿暗盗典韦双戟,再引军急迫曹操本营;典韦守着大门,殊死恶斗,杀敌甚众,最终因敌人太多而战死。  
     
     
    

    1***

    2006-07-02 11:48:5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